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3744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docx

价格房地产统计数据

2010~2011年度REICO专题

未来20年我国城镇

住宅建设发展空间

REICO工作室

北京2011.1

关于“REICO工作室”

“REICO工作室”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中城联盟)共同支持建立。

支持方基于“促进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寻求研究成果代表和反映行业及商界利益。

“REICO工作室”独立开展房地产市场研究,“自主超然、格物致知”,研究结论及倾向独立于政府意图及商界立场。

“REICO报告”的撰稿人,由工作室根据专题研究需要聘请。

研究团队每年会随选题不同而发生变化。

撰稿人来自不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撰稿,其成果不反映、不代表所在单位的倾向与意见。

撰稿人被要求遵守学术道德,引用观点、文献、数据等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对因此产生的纠纷由撰稿人本人负责。

本报告的完成人为:

呈先、岳国强、任荣荣。

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状况回顾2

国际比较研究5

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13

主要结论21

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状况回顾

城镇住宅建设投资较快增长

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年均实际增长17.1%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取得较快发展,住宅总量快速增加。

城镇住宅投资额由1998年的4310.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512.7亿元(见图1),年均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7.1%,比同期GDP增速高近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城镇住宅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由1998年的5.1%提高到2009年的9.0%。

但由于我国住宅建设投资的统计中包含土地费用,与国外统计口径不同,若采用相同口径,则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GDP约为7.2%。

图1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998-2009年我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年均增加5.1%

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1998年的4.76亿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8.21亿平方米(见图2),年均增加5.1%,其中,“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城镇住宅年均竣工量分别为5.9亿平方米和7.2亿平方米;城镇住宅竣工面积在城镇住房存量中所占比重在5%左右。

从住房生产方式来看,房地产开发成为居民住房供给的重要渠道,在城镇住宅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由1998年的48.3%上升到2009年的83.9%(2005年以来该比例基本稳定在83%以上),房地产开发住宅竣工面积在城镇住宅竣工面积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29.6%上升到2009年的70.3%(2006年以来该比例基本稳定在70%以上)。

图21998-2009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200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GDP达到5.5%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4.1%提高到2009年的5.5%(见图3),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31998-200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按2009年不变价计算。

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10.4%

以2009年不变价计算,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10.4%,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1个百分点(见图4)。

其中,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10.6%,拉动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而在克服危机冲击最为关键的2009年,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砥柱中流,贡献率达到19.4%,拉动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

图41998-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按2009年不变价计算。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稳步上升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稳步上升。

从1998年到2006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8.7平方米上升到了27.1平方米,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1.05平方米,远高于房改之前(1978~1998年)年均0.60平方米的增长水平。

初步推算,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见图5)。

并且,居民住房设施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城镇住宅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和综合配套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城镇住房成套率超过80%。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告别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

图51998-2009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9年数据通过趋势外推得到。

国际比较研究

尽管某一截面上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住房市场状况等诸多方面业存在差异相差较大,但从相似发展阶段(按人均收入水平计量)来看,各个国家通常会表现出类似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可以选择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房地产业发展历程,来对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发展阶段的判断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2010~2020年大致经历美国1940~1970年、英国1955~1985年、日本1965~1985年、韩国1985~2000年的增长过程

图6显示了中国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以1990年国际元为基准,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大致与美国40年代、英国50年代、日本60年代中后期、韩国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水平相当。

按照人均GDP年均增长7%的速度保守推算,则2010~202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7000~15000国际元(以1990年为基准,下同)。

而从图9的统计数据中看,将大致经历美国1940~1970年、英国1955~1985年、日本1965~1985年、韩国1985~2000年的增长过程。

单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我国在2020年将达到美国70年代、日本和英国80年代中期、韩国2000年左右的收入水平。

图6中国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注:

①图中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数据,以1990年国际元为基准;②中国2010~2020年的人均GDP按照年均7%的增长率推算得出。

资料来源:

TheWorldEconomy:

HistoricalStatistics.

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同等经济水平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与日本50年代初期和韩国70年代中期的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见图7)。

“十二五”期间以至2020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十一五”时期城镇化发展速度推算(年均增加约1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8%,相当于日本50年代中后期、韩国80年代初期的城镇化水平。

而美国和英国在60年代基本完成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美国在19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而英国早在1850年左右城镇化率超过50%。

综合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指标,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同等经济水平下的美国、英国、日本、韩国。

日本和韩国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时的城镇化率均超过65%,在我国2020年经济发展水平时的城镇化率均超过75%。

图7中国与主要国家城镇化率水平的比较

数据来源:

世行数据库,日本数据根据《日本统计年鉴》数据进行修正。

中国2015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水平为预测值。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国际上同等经济水平下城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

我们利用2004年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数据,模拟得出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

城镇化率与经济水平之间呈现出对数函数的形式,这与世界银行有关专家对城镇化相关研究的发现一致。

从图9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国际上同等经济水平下城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

假定我国在未来十年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不做出调整,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国际标准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16个百分点。

图8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2004年)

数据来源:

世行数据库。

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表明:

通常在高速发展的30~40年间,城镇化率可从25%提高到70%~80%。

如果按照我国目前的城镇化速度(城镇化率每年上升1%),到2020年城镇化率仅为58%,2030年城镇化率仅达到70%。

我国城镇化进程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

主要发达国家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征

从住房部门产出(HousingOutcomes)的角度,进行房地产业发展阶段特征比较时,通常选取以下两方面的指标:

一是居住水平指标,包括住房面积、住房稀缺程度、住房支付能力等;二是行业发展指标,包括住房新建规模、住房投资规模等。

对上述指标的比较分析表明,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表现出以下特征:

快速城镇化进程完成之前,住房建设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日本在1955~1972年的17年间,住房建设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2%(见图9),新建住房规模在1972年达到峰值,接近200万套,占当年住房存量的比例超过6%。

而这一期间,也是日本城镇化进程较快的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其中,1955~1960年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46个百分点。

图9日本历年住房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

日本统计网站。

韩国在1980~1990年的10年间,住房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7%(见图10),新建住房规模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75万套,占当年住房存量的9.8%。

这一期间,是韩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7个百分点。

1990年之后,韩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减小。

图10韩国历年住房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

中金研究报告。

60年代以来,美国和英国已结束快速城镇化进程,其住房建设量没有表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见图11),美国年均私人住房新开工量基本在150万套左右,新建住房在存量住房中所占比例不到2%。

英国1960~1975年间新建住房规模年均在35万套左右,之后年均住房建设规模基本在20万套左右。

图11美国和英国历年住房建设情况

美国

英国

数据来源:

各国统计网站。

住房建设投资/GDP在城镇化进程完成阶段达到峰值9%左右

从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住宅建设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

从图12中可以看出,60年代以来,日本住宅建设投资/GDP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于1973年达到峰值9.1%;韩国住房建设投资/GDP于1991年达到峰值8.9%。

峰值出现的时点均为快速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阶段。

而美国自60年代以来,住宅建设投资占GDP比重规律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基本在4%左右。

从住宅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来看,日本在70年代期间住宅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在24%左右,其余多数年份在20%左右;平均来看,1960~2004年日本住宅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为19.3%。

美国住房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多数年份也在20%左右,最高达到25%;平均来看,1960~2008年美国住宅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为20.4%。

图12主要发达国家住房建设投资及其在GDP中所占比重

日本

韩国

日本

美国

数据来源:

各国统计网站;韩国数据来源于文献“HousingandKoreanEconomy.”。

人均住房面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以同样具有“人多地少”特征的国家——日本为例(见图13),其套均住房面积与人均住房面积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增加的态势。

在90年代套均住房使用面积超过90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112平方米)之前,住房面积增加幅度较大,1968-1993年间套均住房建筑面积每年增加0.9平方米,其中,1978-1983年间住房面积增幅最大,每年增加建筑面积1.4平方米。

总体来看,日本套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68年的73.86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92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94.34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118平方米),与此同时,人均住房面积由18.7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3平方米)增加到36.3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45平方米)。

目前,日本套均住房使用面积基本稳定在94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118平方米。

图13日本住宅面积的变化

数据来源:

日本统计局网站。

图中住宅面积指的是住宅的使用面积,不含公摊。

房地产市场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户均住房套数在1.1左右

户均住房套数是反映住房充足程度的一个指标。

在城镇化基本完成,城镇人口稳定下来的条件下,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意味着住房市场不存在总体性供应短缺的问题。

从图14来看,日本户均住房套数于1968年超过1.0,80年代中期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1,之后则基本保持稳定。

韩国户均住房套数于2002年超过1,目前该值达到1.08。

美国1965-2009年间,户均住房套数基本稳定的1.12左右。

英国自60年代以来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80年代该值达到最高为1.08。

图14主要发达国家户均住房套数

美国

英国

日本

韩国

数据来源:

各国统计网站。

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分析

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为分析我国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以下参考:

在快速城镇化结束之前,我国住房建设投资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城镇化进程是影响住房新建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镇化较快进程完成之前,住房建设投资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如日本在1955~1972年间,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2%,1972年新建住房占当年住房存量的比例超过6%。

这一期间,日本城镇化率从56%增加到72%左右的水平,城镇化率年均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韩国在1980~1990年间,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7%,1990年新建住房占当年住房存量的比例接近10%,这一期间,韩国城镇化率由57%增加到74%,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7个百分点。

并且,日本和韩国住房投资的变化验证了世行的经验发现,即住房建设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

如日本住宅建设投资/GDP于1973年达到峰值9.1%,这一阶段,日本的城镇化率在74%左右;韩国住房建设投资/GDP于1991年达到峰值8.9%,这一阶段,韩国的城镇化率也在74%左右。

我国1998-2009年间,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的年均增速只有5.1%,住宅新建量在住房存量中所占比重不足4%,均低于日本和韩国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住房建设量。

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8%,但由于我国住宅建设投资中含有土地开发投资,因此,跟国外的统计结果缺乏完全可比性。

初步估计“十二五”期间以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处于从超过50%向70%发展的轨道,城镇化进程仍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城镇化超过70%之前,我国住房建设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对于我国未来20年住宅投资的规模与增速应有充分的估计,不宜频频产生“过热”的惊诧和恐慌。

图15各国住房建设投资规模高峰阶段的比较

数据来源:

各国统计网站。

在户均住房套数接近1.1之前,我国住房存量将保持较快增加

户均住房套数是反映住房存量充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户均住房套数达到1,是解决总体性住房短缺的最基本要求。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城镇化基本完成后,户均住房套数通常会经历从超过1向1.1左右发展的过程,成熟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中,户均住房套数基本稳定的1.1左右。

如日本1968年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在70年代中期城镇化率超过70%阶段,户均住房套数约为1.05,80年代中期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1,之后则基本保持稳定。

英国在60年代初期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80年代达到1.08。

户均住房套数从1发展到1.1左右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

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住房存量的准确调查数据,因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估算:

按照图2中对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推算,2010年末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即使考虑“90/70”政策实施以来,由于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而带来住房面积增速的减缓,因此估计2010年末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

按照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约为6.3亿估算,则2010年末我国城镇住房存量约为190亿平方米。

按照户均住房面积90平方米计算,2010年末我国城镇住房总量约为2亿套,相比于2亿多城镇家庭而言,基本处于户均住房套数在1左右,参照国际经验,住房存量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应注意的是,我国尚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未来城镇人口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户均住房套数可能是一个动态的、极不稳定的指标。

未来仍需要保持适当住宅建设规模,避免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短缺,拖曳城镇化进程和影响社会稳定。

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

预测思路

从长期看,居民对住宅需求的多少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越高,对居住条件改善的要求也越高。

就城镇总体来说,城镇住宅总需求,除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外,还应受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城镇人口规模越大,对住宅的需求也就越大。

因此,未来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

预测流程图如下:

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空间的预测思路是:

第一步,根据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由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可推算出预测期各年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二步,根据城镇人均居住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估计出预测期各年的城镇人均居住水平,再根据未来城镇总人口推算出预测期城镇住宅总量,从而可进一步估计出预测期各年的住宅增加量;第三步,根据城镇住宅增加量与住宅投资的关系,计算出预测期各年的城镇住宅投资额。

2011-2030年住宅建设发展空间预测

2011-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预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的增长,我国城市人均居住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85年的人均10米提高到了2006年的人均27.1米,年均增长4.9%(见图16)。

图1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住水平的关系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以来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相关关系(见图17),用回归分析可得出具体估计方程:

PS=-77.244+11.078*LOG(PI)

(2.75)(0.32)

R2=0.98

式中:

PS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PI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1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居住水平的关系

1985-2009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为8.8%,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19%。

分阶段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1985-2002年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2003-2009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人均GDP年均增速(10.4%)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6%)高出8.4%。

按此比例推算,若2011-2020年我国经济保持年均7.8%的增速,人均GDP增速约为7.4%,2011-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将达到6.9%,到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36189元(2009年价);2021-2030年GDP增速按5.5%估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估计为5%,203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58764元(2009年价)。

根据上述估计方程计算,2020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到38平米,2030年达到43.4平米(见表1),2011-2030年年均增速为1.7%。

表1:

城镇住宅存量预测

年份

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平米/人)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2009

29.8

17175

2010

30.7

18660

2011

31.5

20124

2015

34.7

26822

2020

38.0

36189

2025

40.9

47008

2030

43.4

58764

2011-2030平均增速

1.7%

5.9%

注: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9年价。

2011-2030年城镇新建住宅面积和套数估计

1978年我国总人口为96259万人,其中,城镇总人口为17245万人,2009年总人口发展到了133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186万人,1978-2009年总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06%,城镇人口年均增长了4.2%,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了2009年46.6%(见图18)。

1996-2009年总人口和城市人口增速呈下降趋势,2004-2009年总人口增速下降幅度有所趋缓(见图19)。

根据社科院人口所蔡昉的研究,到2030年总人口将停止增长,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峰值,14.04亿左右。

按“十一五”期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推算,估计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快速城镇化进程将基本完成。

按此趋势推算,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98792万人,2011-2030年城市人口增速降幅趋缓,每年降低0.025个百分点。

如果我国城镇化进程按国际经验发展,202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应达到70%,2030年达到80%左右。

上述按我国以往发展轨迹预期所达到的城镇化水平比按国际经验发展要晚10年左右。

图18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图19总人口和城市人口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表2:

城镇住宅存量预测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住宅存量建筑面积

(亿平米)

2009

133474

62186

185.13

2010

134117

63727

195.58

2011

134732

65291

205.84

2015

136889

71764

249.08

2020

138886

80322

305.42

2025

140071

89353

365.64

2030

140421

98793

428.69

2011-2030平均增速

0.2%

2.2%

4.0%

若2030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43.4平米计算,2030年我国城镇住宅存量将达到428.7亿建筑平方米,是2009年住宅存量的近2.3倍,平均每年增长4%(见表2)。

城镇住宅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

为t年城镇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