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3319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x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摘要:

产能过剩既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产能过剩通常存在于诸如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但近年来一些新兴领域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光伏产业即是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全球积极推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一部分已经列入我国七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产生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找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提升光伏产业发展水平、预防及缓解产能过剩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政策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对产能过剩的治理相应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部分产业领域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指出了当前我国产能过剩出现的新特点,即除了一些传统产业仍然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外,某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倾向,光伏产品、风电设备等就是其中明显的例子。

自此,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部署推动新能源、生物工程、纳米技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发展,旨在谋求下一轮经济增长中的有利地位。

我国也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新兴产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1.2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事实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快速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年末,我国共有光伏企业达460多家,其中硅片生产商69家,组件生产商349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42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多晶硅产量增长迅速,但生产技术落后,高纯度多晶硅仍需大量进口。

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到70年代我国已经有近20家从业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多晶硅市场发展不景气,企业数量也开始减少,产值也逐渐下降。

到21世纪初,我国多晶硅企业数量已经很少,只剩下洛阳中硅与峨眉半导体厂等少数几家多晶硅生产商。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低碳经济及新能源的关注,太阳能光伏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对多晶硅的市场需求也

日趋扩大。

因此,在国内外光伏市场的共同拉动下,我国多晶硅产业迅速发展,产量迅速扩张。

从2005年开始,我国多晶硅产业规模几乎以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从2005年至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80吨猛增至7.9万吨,增长了986.5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5.6%。

如图1所示:

图12005年以来我国多晶硅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之首,但主要出口国外。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分,光伏电池生产也是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光伏应用市场大幅扩张,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猛增。

受此因素推动,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到2007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达到1088MW,占世界总产量的25%,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

2010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达到20GW,产量达到13 GW,占世界产量的49.61%,光伏电池产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

2005年至2010年的短短5年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增长了91.4倍,年均增速高达147.3%。

同一时期,全球光伏电池产量从1819MW增加到27213MW,增长14倍,年均增长71.8%,远远低于我国的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

表1近年来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增长态势及其与世界的比较

资料来源:

Photoninternational. 

判别产能过剩的基本指标是产能利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即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

产能利用率是表示生产能力的指标,也是反映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因此还可以用来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对于产能利用率的具体计算,威廉·史蒂文森从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的角度给予了说明,即企业产能利用的计算公式为:

产能利用率=企业实际产出/企业有效生产能力。

其中有效生产能力指的是在考虑了产品组合、排程的困难、机器维修以及质量因素等情况下的最大可能产出为了反映行业产能利用情况,把威廉·史蒂文森把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概念应用到行业中,并给出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行业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实际产出量/该行业的设计生产能力。

实际生活中,很少出现产能利用率为100%的情况,我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利用的生产能力其实是指产能利用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行业中一般存在某一最佳产能利用率的范围,只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在范围内都是合理的,不属于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而在其之下的产能利用率则表示其产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如果在该范围之上,说明行业内产能不足。

最佳产能利用率的数值范围因行业技术特点及需求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能够达到85%,那么就可以认为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如果明显低于79%‐83%,可能就会挫伤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即存在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如果持续超过90%,那么可以认为产能不足。

表22008-2010年中国多晶硅与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和产能

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表2是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的产能利用率数据。

从该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各主要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都非常低,明显低于79%‐83%的水平。

因此,从产能利用率的指标来看,我国光伏产业表现为全产业链过剩。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光伏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但是,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依旧突出,因此,对于光伏产业的研究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相关的政策、条例出台的情况下,对于探讨光伏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政策、条例对光伏产业产生的影响、这些政策、条例是否发挥作用都值得我们研究。

2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2.1产能过剩定义

产能过剩的概念是由张伯伦于1933年提出来的。

在《垄断的竞争理论》一书中,张伯伦(1933)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产能过剩的定义,他认为,垄断竞争导致平均成本线高于边际成本线,从而出现了持续的产能过剩现象。

由于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投资过度、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生产过剩等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多学者从对它们的相似性和区别性研究中界定了产能过剩的概念。

从以上对产能过剩概念的辨析中可以看出,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及政策部门对产能过剩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本文所研究的产能过剩是指,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现实存在或是预期存在的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

2.2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1)产业特性、产业发展阶段与产能过剩

产业特性与产能过剩。

巴曙松(2006)认为,行业的自身的特点是造成产能和产量之间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保持相对充足的产能,或者说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以应对需求的突然增长[1]。

周枝田等(2006)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产业特性对资本密集型产业长期性产能过剩的影响[2]。

他认为,对资本密集型核心产业来讲,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成本(MC)递增法则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也许并不适用,因为这类产业拥有巨大的固定成本,但是在产量接近全能之前,其边际成本并不会上升,也就是说,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该类产业的边际成本是不增加而是维持固定不变甚至下降。

因此,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具有很强的追求规模经济的倾向。

目前光伏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

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符合时代潮流,政府也  会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其发展。

在政策的刺激及广阔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大量企业有进入该行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技术、检测及产业介入等相关标准还不完善,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使得企业能够容易的进入该行业,导致产能迅速扩张。

但是与产能的迅速扩张相比,由于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产业基础还不完善,限制了新兴市场需求的扩大。

当市场需求不能满足迅速扩张的产能时,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美国高技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2)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产能过剩产生的直接因素

市场结构与产能过剩。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一般把市场结构划分为两大类——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具有完全信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且市场没有任何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商品也都是同质的。

此时,瞬间的信息充分传递能够使所有商品在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得以恰当的分配,市场是“出清”的,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即使在短期内,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目的的驱动,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但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会出现这样的循环过程:

产能过剩—市场均衡—产能再过剩—市场再均衡。

这个过程将会自动循环进行。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产能过剩并不存在。

胡晓红(2007)针对近年来对华出口产品的反补贴调查进行分析,指出中国补贴政策的不足以及分析了中国补贴的合法性。

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要求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反补贴措施;适度调整国内补贴政策及适时利用贸易救济措施,应对国外调查[3]。

田玉红(2009)在研究世贸补贴规则,针对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产业政策对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效力做了分析,指出政策协调产业发展的机制[4]。

苏喆(2013)通过描述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审裁、审判标准和审判结果,对于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这是产业竞争的手段,美、德政府认为中国发展迅速,其竞争优势已经不明显,为了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而向相关部门提起诉讼[5]。

叶明丽、冉文江、刘茁、李晓婷(2013)通过国外对华光伏产业反补贴案例调查分析,认为中国太阳能电池在产量上占据大半国际市场,对国际市场存在严重依赖,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不占优势,欧美国家对华双反调查很容易使中国光伏产品受影响,产业生存竞争力不强。

对此,他们认为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对方诉讼,另外也要积极寻找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6]。

(3)经济转型时期的体制性因素

经济转轨时期不完善的要素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资源性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等发育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合理容易诱发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的盲目扩张进而产生产能过剩。

同时,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的竞争主体之一,它们凭借行政权力对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重点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但是地方政府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主体,它同时还是一级行政组织,是一级行政机构。

因此,地方政府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现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包括实现本地区的社会稳定,解决好本地区的就业问题等等。

当前的财税体制和以考核 GDP 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足够的冲动鼓励企业进行过度投资,进而引致产能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