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310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docx

关于大学生求职的调研报告实践报告

一.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正文

1.第一部分总论

(1)调查目的及背景………………………………………………3

(2)调查过程的时间进度…………………………………………4

(3)调查对象、范围、时间、调查方法…………………………5

2.第二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说明——数据比率表………………………………………6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2

(3)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原因的深度分析………………………17

(4)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的思考和建议………………22

(5)参考文献………………………………………………………23

二.附件

1.问卷调查提纲及样表……………………………………………24.

2.访谈笔录…………………………………………………………29

3.走访笔录…………………………………………………………32

4.实践过程心得……………………………………………………34

 

一.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正文

第一部分总论

(1)课题选择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

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的危机。

A.以当前经济作为研究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世界各国经济正逐步回升,但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其中失业及就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使一些用工单位对应聘者的各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很大的障碍。

在全球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已成为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B.以就业环境作为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

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减缓,2008年10月份以来一向稳定的就业释放出令人忧虑的信号: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量矛盾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从需求方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有明显下降。

另外,我们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通过对一部分大学生

(在就业指导中心收集资料)

的采访中发现,政府机构以及学校等社会各界都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当关注。

有关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项目也很多。

但是有关校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却有些欠缺。

造成在校大学生不能对未来的就业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测,因此在毕业后择业方面存在盲目性。

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取向》这一运用性课题。

我们希望本次实践调查,能了解在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取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性,同时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大学生合理的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2)课题调研、分析和完成的时间进度

5月10日至5月12日:

确定研究课题

5月13日至5月16日:

研究资料,设计问卷调查表

5月17日至5月25日:

发放问卷,走访调查,收集资料

5月26日至5月27日:

数据统计,走访调查资料整理,汇总信息

5月28日至6月4日:

数据分析,研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初步完成调查报告

6月5日至6月6日:

总结调查心得,完善调查报告,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3)调查对象、范围、时间、调查方法

A.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B.调查范围贵州大学(包括南区、北区、蔡家关三个校区)

C.调查时间2011年5月10日至2011年6月6日

D.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个案调查、走访调查

 

(在南区走访调查)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说明与分析

1.说明调查结果数据及分析

(1)数据比率表

1.请问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2.请问您所学专业的类型是?

A.工科B.理科C.文科D.艺术类

3您认为您以后的就业方向会与现在所学的专业有关吗?

A.有关B.无关C.看情形,还没有具体打算

 

4您认为您现阶段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A很有前途B.较有前途C.不关心D.较无前途E.很无前途F其他

5您对当今的就业形势持何种态度?

A.形势较好,压力不大B.形势很好,没有压力C.比较困难D.形势严峻

6对于以后的求职,你认为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A个人能力不足

B学校就业指导不足,包括就业信息公布不及时

C自己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欠缺

D缺乏工作经验使自己缺乏竞争力

E缺乏工作关系

F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公平

G其他

6择业时您会选择在哪个地区工作?

A.东部沿海城市B.中部城市C.发展中的二线城市

D.西部地区E回家乡F其他

 

7毕业后您会选择去哪种就业单位工作?

A三资企业B.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C.国有大中型企业D.民营企业E.自主创业

F.其他

8如果是自主创业,你认为你最需要的是()

A.资金B.政策支持C.技术D.其他

9在求职过程中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

A.薪酬与福利B.地域C.个人发展机会D.单位性质E其他

10.您自己的工资期待值是?

A.1000-2000B.2000-4000C.5000-8000D.8000以上

11您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

(按程度从左到右填写在以下□里)

A.学校名气B、.学历C、.专业方向D、各类证书

E、专业成绩F、外语的能力G、计算机操作能力H、外貌气质

I、社会交际能力J勤奋踏实等基本素养K、口才和写作能力

L、学生会、社团及其他社会活动经历M、发展潜力及可塑性

12为更利于自己以后的求职,在校区间您会参加哪些实践活动?

A做兼职,如家教等

B担任学生干部

C参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实践。

如去生产一线实习

D其他

 

13您是否了解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

14您是否了解今年两会上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信息?

A.非常了解,一直在关注着B.知道,但了解的不多

C.不太了解D.完全不了解

15您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有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注重自己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E其他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以后的求职的要求和态度是怎样的?

我们组设计整理的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问卷,在贵州大学南,北和蔡家关三个主校区做了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无记名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取向及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有效问卷190份.其中蔡家关占50%,花溪南北两校区各占25%。

现阶段,高校毕业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市场导向,政府调空,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然而,大学生在以择业为主体的姿态投身社会,选择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却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择业竞争的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择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择业缺少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未来的态度较为随意

在此次调查中男生占51%,女生占49%,其中以大一大二大三的为主分别占13%、53%、26%,大四占8%。

由于其主要调查范围为在校本科生所以基本没有研究生。

再被调查的对象中其中工科占49%,理科占28%,文科占22%,由于主要调查地点为蔡家关校区所以工科占得比例较多,艺术类的只占1%。

在现阶段大学生对以后就业方向与现在所学专业是否有关这一问题上有47%的大学生认为有关,仅5%同学认为与以后所学的专业无关,而48%的人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

而对自己现阶段所学专业的前景的态度这一问题中,18%的同学认为很有前途,67%认为较有前途,5%持不关心的态度,6%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较无前途。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大学生对以后就业方向还是存在一定的迷茫,对知己所学专业的前景还不够有信心。

在对当今就业形势所持的态度这一问题上其中28%认为形势较好,压力不大,5%认为形势很好,没有压力,43%认为比较困难,24%认为比较严峻。

在对于以后求职中所困扰的问题中,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欠缺、缺乏工作经验使自己缺乏竞争力成为最大家的首选,比例分别为21%、18%和31%。

还有一部分认为是学校指导不足,包括就业信息公布不及时、缺乏工作关系,而有15%的人认是由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公平,这在调查过程中也占了一部分比例,说明企业在招聘时的信息公开透明度还有待加强,还有3%的人则认为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从以上两个问题所得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现阶段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其中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会更多的考虑求职技巧及提高综合实力,说明较之前的大学生眼高收低的择业状况,现下大学生更明白从自身找原因,提高竞争力,并且非常渴望专业的就业指导。

B.就业取向分布不均衡

在对以后毕业会选择在哪里工作及会选择那种就业单位,18%的会选择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67%会选择经济开发区,5%会选择发展中的二线城市,4%会选择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2%的人选择回家乡,4%的人还没有想好,随波逐流;另外,10%的人选择三资企业工作,24%会选择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最多的34%的人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13%选择民营企业,还有6%选择自主创业,13%的人选择其他,可以看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条件较好的沿海城市依然还是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对西部地区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不过也可以看到大部分人选择了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开发区,说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更看重个人的发展机会。

对以后求职过程中自己所期待的工资这一问题中,几乎所有人对自己的工资期待都在2000以上,其中41%期待是2000-4000,53%期待是5000-8000,比例最高,6%的人期待是8000以上。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以后就业比较倾向于大中小城市,比较喜欢在行政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并对单位的期待较高。

由工资期待值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大学生适当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但仍然有一半以上的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估,造成由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C.缺少正确的指导及充分的信息了解

在自主创业时,53%的人认为最需要的是资金,而11%的人认为是政策支持,25的人认为是技术,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还需要知识基础、领导和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组织能力、实践经验的等综合实力。

在求职过程中21%的人最先考虑的是薪酬与福利,9%的人认为是地域,而个人发展机会成为调查者中最看重的因素,剩下的5%的人认为是单位性质。

所以若大学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通常会选择自主创业,而取得个人发展机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对以后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大学生的这一问题上,学历、专业方向、各类证书成为较多人的选择,说明大家比较看重大学生的硬件实力,

(采访即将毕业的大四同学)

而社会交际能力、勤奋踏实等基本素养、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成为呼声最高的几项素质,说明大家现在更看重大学生的软实力,除了智商,更需要大学生有情商。

另外还有9%的人认为是专业成绩,7%认为是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7%认为是计算机及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力,4%认为是外貌气质,7%认为是口才和写作能力,2%认为是学生会,社团及其他社会活动经历。

对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有哪些的问题上,13%认为要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19%认为要学校与审核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57%认为在大学期间注重自己能力的全面培养,10%认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1%的人认为是其他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现在大学生在选择工作自身的能力的发展及发展,从这里我们看到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大学生自身都将实践能力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将成为未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导因素。

为更利于自己以后的求职,会参加哪些实践活动这一问题上,20%认为是做兼职,如家教等,15%认为是担任学生干部,60%认为参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实践,如去生产一线实习,5%则认为是其他。

说明社会实践经验可以为以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D.缺少相关政策的关注度

对是否了解今年两会上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信息上,仅有1%是非常了解,一直关注着,29%是知道但了解不多,42%是不太了解,28是完全不了解。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了解很闭塞,更多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政策实施,从这一方面也凸显出当代大学生确实更加长远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

 

(3).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原因的深度分析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A.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眼高手低”的现象,并且由于缺乏正确的了解,大学生普遍不会选择条件较为艰苦的西部地区及民营企业,而更把目光放在国有、三资等条件较好的企业及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

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

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

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部分大学生任然存在开价虚高的问题。

但延续大学生理想与现实并存的双重心态,当前大学生的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仍存在一些出入。

例如,在择业标准的优先顺序方面,虽然有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地改观。

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均希望能到东部大中型城市工作。

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中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并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岗位。

  由此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

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

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

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B.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

他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值得重视的思路和途径。

  a、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

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

调查显示,对参加相关专业实践表示认可的学生高达60%。

因此,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了解,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

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

  b、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

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例如,在寻求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过程中,有19%的学生希冀学校能提供信息和推荐。

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改进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特别应该加入就业心理的课程,学校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方面做好工作。

  

C.政策供给与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

  关注和重视解决好国民就业问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而就业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既定的政策安排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作用仍有待加强和观察。

  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之间存在偏差,政策宣传与政策执行的力度有待加强

  政策供给本来应该与特定的社会需求相适应。

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的学生并不了解相关政策的实行与自己切身相关,说明学生在缺乏对政策关注度得同时政府也须加强宣传和执行力度。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

但是,相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仍没有深入下去,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上。

例如,在关于“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1%,“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分别为29%、42%和28%。

可见,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层面仍须加大力度。

D.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就业水平通常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就业职位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地区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供本地毕业生选择,而欠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通常相形见绌。

而择业中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也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例如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5%的同学认为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缺乏公正性,3%的同学认为缺乏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择业。

另外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

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的仅为4.0%。

尽管这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

(Figure1采访交流过程中)

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工资起点大多集中在2000元以上,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的工资要求则集中在1000-1500元,就择业的方式和途径而言,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倾向于从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来寻找出路,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则重点依托于学校的推荐。

(4).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的思考和建议

 A.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准备。

自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B.毕业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

  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C.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

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D.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这是对大学生择业心态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

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5).参考文献

[1]周济.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3日。

[2]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3]李伟.新世纪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贵州大学2008-2010就业率统计表,来自贵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第三部分:

附件

1.问卷调查提纲及样表

调查方案提纲

毛概实践调查小组:

朱国翠张黎亚林琼

一课题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

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我们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通过对一部分大学生的采访中发现,政府机构以及学校等社会各界都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相当关注。

有关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项目也很多。

但是有关校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却有些欠缺。

造成在校大学生不能对未来的就业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测,因此在毕业后择业方面存在盲目性。

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取向》这一运用性课题。

我们希望本次实践调查,能了解在校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取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方向性,同时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大学生合理的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为保证该课题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小组成员做了如下安排。

1调查目标

(1)调研成果目标

此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对在校大学生如何选择以后的就业岗位,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岗位以及为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采取哪些方法做出调研。

弥补有关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方面资料的欠缺。

(2)成果形成目标

调研进行阶段,我们将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对我们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