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题及答案共50篇.docx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题及答案共5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题及答案共50篇.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题及答案共50篇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题及答案(2019-2021)共50篇
现代文阅读理解
1.(2021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1年春节,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
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
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二:
材料三:
小记者
阿姨好!
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李华妈妈
我们上网做旅游攻略,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微博上发布“重博文物会说话”话题,点击量一个月内超过2亿。
微博上还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树桩”“三枚银元”等革命文物,很有意思。
我们想去现场看看,想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实物,了解战争年代的艰难,希望孩子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小记者
李华,这趟旅游你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李华
很受教育。
我收集了好多文创产品,笔呀,公交卡套呀。
我还认识了一位少年讲解员,他年龄跟我差不多,讲故事特别生动。
小记者
叔叔您好!
您对我们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印象如何?
李华爸爸
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啊。
比如,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207团旧址等。
我对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满期待。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B.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重视规划与开发,红色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C.李华一家如果制订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
D.“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
(2)红色旅游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意义?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3)如果要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你有哪些建议?
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硬件、文创、宣传、服务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回答。
2.(2021四川凉山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里
庞之浩
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选择乌托邦平原着陆,或可揭开火星生命之谜。
但火星登陆凶险万分,探测器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登陆火星又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③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
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
另外,由于地球与火星的通信延时达10分钟以上,所以在火星着陆的全过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测器自主进行。
还有,当火星探测器运动到火星背面时,地球上无法准确地确定其轨道参数,这就会给再入高度的选择带来困难。
④着陆前,必须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使它在着陆过程中完全自主地执行上百个程序,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有误。
⑤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1秒不差。
因此,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有一名美国科学家曾形容火星探测器着陆时的心情,就好像丈夫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一样。
⑥原定1999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在即将登陆火星表面时,由于软件错误导致其起减速作用的火箭发动机过早关闭,最终撞毁。
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中的“夏帕雷利”进入、降落和着陆演示器在着陆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原因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提前将降落伞与防热罩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硬着陆而撞毁。
⑦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相同。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案都各有优缺点,都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⑧第一种着陆方式是气囊弹跳式。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
第二种着陆方式是反推着陆腿式。
这种着陆方式复杂一些,成本高,可满足重量较大的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要求,着陆精度较高,与“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类似。
第三种着陆方式是空中吊机式。
这种着陆方式最为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可满足重量更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着陆位置也可以更精确。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有三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
(3)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
(4)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探测器登陆火星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由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引出本文说明对象。
接着说明探测器登陆火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有方式、基本原理等。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⑦段中“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相同。
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案都各有优缺点,都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分析可知:
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有三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是:
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
“目前”的意思是现在、此刻,即到现在为止的意思。
“目前”是一个时间词,是从时间上限定。
“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不包括以后成功率会提高。
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大约”在句中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即表示50%是概数,是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的一个估计数字。
如果去掉,就是确数,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综上分析,两个加点词语都符合实际情况,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根据“原定1999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在即将登陆火星表面时,由于软件错误导致其起减速作用的火箭发动机过早关闭,最终撞毁““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中的‘夏帕雷利’进入地面失去了联系,原因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提前将降落伞与防热罩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硬着陆而撞毁”分析判定,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例子是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另一个例子欧洲“夏帕雷利”着陆器撞毁的事例,从“过早关闭,最终撞毁”和“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可知,举这两个例子为了说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③段中“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概括困难一是:
选定着陆点后,如何在火星着陆。
根据第④段“着陆前,必须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使它在着陆过程中完全自主地执行上百个程序,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有误”概括困难二是:
着陆前,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时,如何保障每一个程序的准确性。
根据第⑤段“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1秒不差”概括困难三是: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答案:
(1)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2)“目前”是从时间上限定,“大约”表示不确定,两个加点词语都符合实际情况,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举例子,列举了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及欧洲夏帕雷利着陆器撞毁”的事例,说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选定着陆点后,如何在火星着陆;着陆前,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时,如何保障每一个程序的准确性;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点评】说明文综合阅读,我们要能够正确理解文意,分析内容,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够分析文章结构,抓住中心句分析概括。
深刻体会理解,进行解答。
3.(2020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母亲的爆米花
江子
①每到年末,女人们就都要忙碌起来了。
②在我家乡,再穷的人家,都要准备几件像样的年货待客。
比如三两斤炒瓜子,自家种的卖给贩子后余留下来的花生,还有就是爆米花。
③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恓惶。
因为只有她知道,一到年关,招待客人要钱,去长辈亲友家拜年要钱,年后我们兄弟姐妹读书要钱。
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
④她只有早早地就催着父亲带着我去走村串巷打爆米花。
⑤二姑父买了一套爆米花的行头。
可他后来患了痨病,近不得烟火,就打不得爆米花。
母亲就催着父亲,学了这门手艺,借了二姑父家的这套行头去打爆米花。
⑥这是一种十分艰苦的活计。
我和父亲每天就像钉在了两条矮凳上。
父亲负责摇机器,拉风箱,待加热到了一定温度,让机器炸响。
机器里的大米就变成了松脆的体积暴涨的爆米花。
我负责把柴,配合父亲“爆破”作业,死死捏紧装爆米花的麻袋,以免气流冲溢让爆米花散落。
然后,我解开口袋,将爆米花装给主人。
如此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到半夜才睡。
⑦那时候每一爆加工费是一毛。
十多天时间下来,可以挣个一百多块。
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
⑧要到大年二十九,我们才会回到家里,父亲先把那些带着黑色锅灰的毛票交给母亲,然后在自己家的厅堂,摆开架势,打自己家的爆米花。
很明显,父亲摇着机器拉着风箱的节奏变慢了。
我把柴也是。
经过了十多天的熬夜打爆米花,我和父亲都太累了。
⑨而在我和父亲出门的这些天,母亲早已把家里的一切都安顿妥当,包括其他年货的准备,孩子的新衣……晚上,母亲会把糖倒入有水的锅中。
她在灶前把柴火,待糖水煮沸,父亲会将爆米花倒入爆炒,到一定火候,再铲出通过人工压实,然后用刀切成薄片,爆米花年货就做成了。
⑩那一夜,家里就都是糖分的味道:
穷人的家庭里少有的幸福的味道。
⑪年终于到来了。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也就是最忙碌的时候到了。
⑫母亲穿着浆洗得干净的旧衣服,在家中进进出出,微笑着为前来拜年的亲友续茶水,看着客人面前茶盘里年货空了,就返回屋内补上些许﹣﹣量肯定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不能太多,不然后面来客就不够了,撑不到春节过完,但也不能太少,不然就不体面。
⑬那爆米花片是茶盘里最显豁的茶点。
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积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
⑭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
即使过年也是。
也许她穿过,那该是新婚的时候,可惜我没能见到。
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
她很少上桌,总是坐在灶膛前,吃每一顿剩下来的东西。
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
她对自己,几乎到了残忍的程度,即使过年也是。
成年累月,我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母亲,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⑮可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无人的角落吃着爆米花。
⑯离大年初一过去已经有几天了。
亲友们都已散去。
大人们开始闲了下来。
⑰我还沉浸在寒假与春节给我带来的美好和自由之中。
离开了打爆米花的那张小矮凳的束缚,我就像一个野孩子,到处找着寻欢作乐。
我忘了我是去找谁还是为了躲避谁的追赶,急匆匆地走在某个离家几栋屋的一个巷子里。
无意间我看到了母亲,正在往嘴巴里送着爆米花。
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
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
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
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
⑲母亲怎么会在这里?
她是不是专门要躲在我们不容易出现的地方,来享受她其实非常心仪的食物?
她为什么不在家里,当着我们的面吃着爆米花?
有什么清规戒律,阻止了她这么做?
⑳母亲看到了我,脸上立即露出惊诧进而尴尬的表情。
她迅速停止了咀嚼,转身急匆匆离开了巷子。
㉑母亲只比我大25岁。
我呢那时候才十一二岁。
现在想起来,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
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从我记事以来,她就是一个很心酸的老妇模样,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
(选自2020年2月20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以“爆米花”为线索,补全文章情节。
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 →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母亲用爆米花待客→
(2)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3)文中的“爆米花”承载了母亲哪些具体的愿望?
(4)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
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
(5)通读全文,分析第㉑段中“我”的复杂情感。
【分析】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写了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我”与父亲打爆米花、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母亲用爆米花待客、母亲躲尝爆米花等内容,表现了母亲在贫苦的家境中苛刻待己的无私付出和对甜美生活的渴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赞美,对不能为母亲分忧的惭愧和内疚之情。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
“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对应第①至⑤段内容;“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对应第⑧至⑩段内容;第一空可由第⑥⑦段内容概括为:
“我”与父亲打爆米花。
“母亲用爆米花待客”对应第⑪至⑭段内容,第二空可由第⑮段至文末概括为:
母亲躲尝爆米花。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上,“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恓惶”“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写出家境的贫苦,这是后文“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
即使过年也是”“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
她对自己,几乎到了残忍的程度,即使过年也是”等语句表现出母亲极度节俭的原因。
结构上,贫苦的家境为下文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制作爆米花年货、用爆米花待客等情节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可见,母亲的愿望包括年后众多子女能够继续读书。
由“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积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可见,母亲的愿望有维护好最穷人家新年中待客、拜年的面子。
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
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可见,母亲的愿望有苦难岁月中的新年里自己也有品尝爆米花感受甜蜜的机会。
(4)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此题要求从词语角度入手,要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细致”在这里写母亲吃得很慢很享受,表现出母亲对享受爆米花片机会的珍惜。
“一小片”“三两片”是说母亲拿的爆米花片既小又少,表现了母亲苛刻待己的特点。
母亲偷尝爆米花片表现了她对甜美生活的渴望。
(5)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
此题要结合全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
“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
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母亲在贫苦的家境中苛刻待己,“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
因此,语句中包含有“我”对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生活苦难的心痛之情,有“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也有“我”对自己儿时不能主动为母亲分忧的内疚。
联系“离开了打爆米花的那张小矮凳的束缚,我就像一个野孩子,到处找着寻欢作乐”可见,还有“我”对儿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懂母亲的心理的惭愧之情。
答案:
(1)“我”与父亲打爆米花母亲躲尝爆米花
(2)交代了家境的贫苦和拮据(表现“我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是驱使母亲极度节俭、苛刻待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围绕爆米花发生的事件作铺垫。
(3)①维护好最穷人家新年中待客、拜年的面子(表达出最穷人家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或“有钱待客”“有钱拜年”);②年后众多子女能够继续读书;③苦难岁月中的新年里自己也有品尝爆米花感受甜蜜的机会。
(4)“细致”是品尝过程的特点,表现出母亲对享受爆米花片机会的珍惜,“一小片”“三两片”表明母亲所拿爆米花片之少而小,写出了母亲苛刻待己的节俭,也表达了母亲在生活艰难时期对甜美生活的渴望。
(5)“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与母亲没有条件打扮自己(新年也只穿浆洗干净的旧衣服)有一定关系,本段主要凸显母亲在“我”心中从未年轻过,既表达了“我”对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生活苦难之重感到心痛,也表达了“我”对儿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懂母亲的心理的惭愧,还表达了“我”对自己儿时不能主动为母亲分忧的内疚,更表达了“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
【点评】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
(1)埋伏笔;
(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
(1)总结全文;
(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4.(2021常州)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
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
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
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
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
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
“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
《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
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
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
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
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
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
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
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
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
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
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
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
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
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
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
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
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
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
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⑭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
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
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⑮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散文》,2019.06有删改)
【注释】①攘攘:
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1)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第⑥~⑨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第⑬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
(2)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3)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
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
(5)第⑪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6)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⑭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分析】本文写了白杨的诸多特点,如整齐疏朗独立,没有杂乱树枝彼此缠绕相扰;叶稀,不相互倾轧;树干白色,笔挺向上,光滑洁净。
表现了白杨忠诚,耐得住寂寞,傲岸挺拔,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的品质。
【解答】
(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ABD.正确;
C.有误,“长安”应指国家的“长治久安”;
故选:
C。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根据第⑨段“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
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可知白杨树特点;“西洋油画,用色饱满”,可知西洋油画的特点;两者相合,所以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
(3)本题考查信息概括。
因为一直喜欢白杨,终于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亲见了白杨,所以非常兴奋;再者,根据第③段“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和第④段“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知作者对白杨一直心存误解,如今疑云散尽,所以兴奋地惊叫;再者,终于亲见了白杨的“疏朗与简洁”,如谦谦君子的风格,深深吸引了“我”。
(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
分析自己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应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
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这一切都让自己喜不自胜,于是激动兴奋,下车抚摸白杨,亲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