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莲花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莲花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莲花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莲花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S32,Cl35.5,Fe56,Zn65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F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B、0.1molFe与少量氯气反应生成FeCl2,转移电子数为0.2NA
C、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3NA
D、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32-离子数目小于0.1NA
2、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 ②大理石 ③NaCl溶液 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如下图所示的玻璃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
A.Na+、Al3+、Cl-、OH-(5:
2:
4:
4)
B.NH4+、Ba2+、OH-、Cl-(1:
1:
1:
2)
C.Fe3+、Na+、Cl-、S2-(1:
2:
3:
1)
D.K+、H+、I-、NO3-(1:
1:
1:
1)
4、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molH2O
B.1mol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mol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D.Y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5、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中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6、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熔点高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7、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
CH3OH(g)
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脱氢反应的△H<0
B.600K时,Y点甲醇的v(逆)<v(正)
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
D.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
8、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由电解法制备。
工业上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B、电极每产生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2mole-
C、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迁移入A电极区
D、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2HCl
2H2↑+Cl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9、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有错误,请指出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中。
(从图中选填“甲”或“乙”)
(3)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填编号)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将一滴待测液滴在锥形瓶外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锥形瓶中溶液从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再改变。
(5)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
mol·L-1(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0、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①A与D同主族,A形成的氢化物分子M与D形成的氢化物分子N都含有18个电子;②一定条件下,A、D分别和B形成的化合物X和Y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③A和C形成的化合物Z可形成原子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化合物Y的水溶液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M的溶液中通入N,可发生反应生成D的单质和A的另一种氢化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
(2)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产中碱式硫酸铁溶液蒸发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的原因是.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填写字母)
A.氯水B.KSCN溶液C.NaOH溶液D.酸性KMnO4溶液.
12、下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
【解析】解:
A.在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项错误;B.氯气无论过量与否,Fe与氯气反应都生成FeCl3,B项错误;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是CH2,1.4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CH2的物质的量为1.4÷14=0.1mol,含有的原子的数目为0.3NA,C项正确;D.没有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D项错误;答案选C。
2.【答案】D
【解析】NaOH溶液放在带橡胶塞的无色细口玻璃瓶中,大理石放在广口瓶中,NaCl溶液放在无色细口试剂瓶中,浓、稀硝酸均保存在带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3.【答案】B
【解析】解:
A、Al3+、OH-以2:
4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B、NH4+、OH-以1:
1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故B正确;C、Fe3+、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S,得到浅绿色溶液,故C错误;D、H+、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水,呈橙色,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解:
A.1个分子中含3个﹣OH,能发生消去反应,则1mol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molH2O,故A正确;
B.﹣NH2与﹣COOH可发生反应,则1mol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3molX,故B错误;
C.﹣OH能与HBr发生取代反应,﹣OH被﹣Br替代,则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故C正确;
D.Y和癸烷均存在饱和烃结构,所以分子链均呈锯齿形,Y中含﹣NH2,极性Y比癸烷强,故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
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说明a属于第三周期第IA族元素,即为Na,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推出b为C,c的最高价为最低价绝对值的3倍,c为O,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为F,A、F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说法正确;B、Na2O2、Na2O,CO2、CO,O2F2、OF2等,故说法正确;C、离子化合物中含有金属或NH4+,故说法正确;D、C与H形成的如CH=C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说法错误。
6.【答案】D
【解析】解:
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选择性漂白有色物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陈述正确,但无因果关系,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熔点高,光导纤维成分为二氧化硅晶体,陈述Ⅰ正确,陈述Ⅱ正确,无因果关系,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干燥H2和CO气体是浓硫酸的吸水性,陈述正确但无因果关系,故C错误;
D.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溶解铜,2Fe3++Cu=2Fe2++Cu2+,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
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甲醇平衡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甲醇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A错误;
B.600K时Y点甲醇转化率大于X点甲醇平衡转化率,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即:
υ(正)<υ(逆),故B错误;
C.由图可知Y点和Z点甲醇转化率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转化率减小,则甲醇的转化率将小于Z点甲醇转化率,故C错误;
D.甲醇初始浓度为1mol/L,在t1K时甲醇的转化率为0.9,则平衡时甲醇消耗的浓度为:
1mol/L×0.9=0.9mol/L,平衡时甲醇浓度为0.1mol/L,根据反应CH3OH(g)
HCHO(g)+H2(g)可知平衡时甲醛和氢气浓度相等,都是0.9mol/L,则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8.1,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解:
A.根据装置图,B极区电极反应为2H++2e-=H2↑,A极区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A极区电解液为LiCl溶液,A项正确;B.没有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C.根据装置图,电解质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所以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留在B电极区,C项错误;D.反应方程式错误,不符合客观事实,应为2LiCl+2H2O
H2↑+Cl2↑+2LiOH,D项错误;答案选A。
9.【答案】
(1)①;偏大;
(2)乙;(3)BC;(4)无;浅红;(5)0.16
【解析】解:
(1)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c(待测)偏大,故答案为:
①;偏大;
(2)NaOH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选乙;
(3)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对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无影响,故对结果
无影响;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c(待测)偏大;
C.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c(待测)偏大;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将一滴待测液滴在锥形瓶外,导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
,c(待测)偏小;
答案选BC;
(4)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酚酞溶液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5)求出两组平均消耗V(NaOH)=
=16.26mL,
根据c(待测)=
=
mol/L=0.16mol/L;
10.【答案】
(1)
SiO2
(2)O<S<Si<Na
(3)S2-+H2O
HS-+OH-
(4)H2O2+H2S====S↓+2H2O
【解析】根据①,含18个电子的氢化物分子最容易想到的是第三周期的气态氢化物,而与之同主族的18电子氢化物分子就只有H2O2和H2S了,所以A是O,D是S,则M、N分别是H2O2和H2S;根据②知B是Na,类似H2O2和H2S,X、Y分别是Na2O2和Na2S;根据③知C为Si,Z为SiO2。
11.【答案】
(1)调节PH,除去溶液中Al3+(使溶液中Al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Fe2++2H++NO2﹣=Fe3++NO↑+H2O;2H2O+4NO+O2=4HNO3;
(3)防止蒸发时温度过高,碱式硫酸铁进一步水解生成Fe(OH)3;
(4)D.
【解析】解:
废铁屑中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将过量废铁屑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然后反应I中加入NaHCO3并搅拌,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Al3++3HCO3﹣=Al(OH)3↓+3CO2↑,所以滤渣中成分是Al(OH)3,过滤得到硫酸亚铁,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NaNO2,酸性条件下,NaNO2和Fe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将溶液蒸发浓缩、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铁,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根据氢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知,在pH在4.4﹣7.5之间将铝离子转化为Al(OH)3沉淀,而亚铁离子不能生成沉淀,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故答案为:
调节PH,除去溶液中Al3+(使溶液中Al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2++NO2﹣=Fe3++NO↑+H2O,通入O2可以将NO氧化得到硝酸,同时减少NaNO2的用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Fe2++2H++NO2﹣=Fe3++NO↑+H2O;2H2O+4NO+O2=4HNO3;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Fe(OH)2+可部分水解生成Fe(OH)3,因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会促进水解,因此碱式硫酸铁溶液蒸发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
防止蒸发时温度过高,碱式硫酸铁进一步水解生成Fe(OH)3;
(4)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铁离子,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明显的效果最佳,
A.氯水为浅黄绿色,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呈黄色,颜色变化不明显,故A不选;
B.KSCN溶液和亚铁离子不反应,没有颜色变化,故B不选;
C.NaOH溶液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掩盖氢氧化亚铁颜色,故C不选;
D.酸性KMnO4溶液呈紫色,亚铁离子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明显,故D选;
故答案为:
D.
12.【答案】
(1)因为2CH3OH+O2
2HCHO+2H2O是一个放热反应
(2)有红色沉淀生成 HCHO+4Cu(OH)2
CO2↑+2Cu2O↓+5H2O
【解析】解:
(1)2CH3OH+O2
2HCHO+2H2O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不加热的铜丝仍保持红热.
(2)生成的甲醛易溶于水,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