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心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2001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树声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王树声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王树声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王树声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王树声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树声心得.docx

《王树声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树声心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树声心得.docx

王树声心得

 地理王树声北京师大附中地理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清华同方综合所所长,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师大、首都师大及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长期致力于地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工作,参加过教育部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教育电视台主讲过“高中地理”、“中学地理教学法”、“地理疑难问题解析”等180余讲。

近年来从事综合能力测试的理论与命题研究,多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

著有: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十余部著作。

正文:

    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包括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自身、对教育质量等一系列看法,并在其教学行为中反映出来,这是通过学习、实践、自身素质、集体影响、环境培养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和发展的。

我自1949年参加到教师行列以来,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很多体会、想法,它们融进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观念和认识;1988年我退离教学岗位以后,又从讲台走上荧屏,重新获得了教学青春,从培养年青的学生到培养年青的教师,在新的教学形象的创造中发展了自我,得到了教学上的满足。

能够把人类长期实践、创造和积累下来的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传授给下一代,并以完美的人格标准和正确的观点去塑造新的一代,这恐怕是教师最崇高的任务和最大的欣慰了。

教育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干秋万代,而这一切则需要每位教师以自己的奋斗和智慧、行为和形象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所以说教育是哲学、科学、艺术、技术四者的结合并不过分。

基于以上想法,我想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以及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归纳为几个方面。

我想到,黑板虽小,曾是我成长经历的背景;讲台不大,却是我从事教学活动的宽阔天地。

正所谓“黑板春秋盛,讲台天地宽”。

因而以此意命为篇名,以就教于地理教育界同行与广大读者。

一、我的教师观

  教师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及思想观点等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教师要开发年青一代的智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维训练,塑造完美的人格。

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保证质量,学校能否办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其关键则在于教师的素质,这是我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认识。

  我们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目标的组织实施者。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赖于形成一支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提高专业水平与主动锻炼教学能力的地理教师队伍。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我对教师工作的看法

  教师观是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封建社会重经师而贬蒙师,经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而蒙师则为“童子启蒙之师”,不被重视。

我在儿时曾读过私塾,那时的塾馆不过是寺庙中的几间破旧房舍,陈设着几条简陋的桌凳而已,教私塾的老先生是很清苦的。

外国历史上启蒙教师的地位也是十分低微,不被尊重的。

今天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从性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既要为下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批优秀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又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可靠接班人。

因此教师应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明确任务与职能,从当前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来考虑,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从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我以为教师正肩负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现代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是三位一体的。

教育要为科技与生产分别提供不同的人才,科技与生产又分别向教育提供新知识、新的技术手段、资金设备,并提出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其规格标准,怎样培养这些人才,今天显然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新的人才水平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水平,更关系到全民族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教师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基础工程的一员,确实应该意识到肩负的重担而自觉锻炼成长,不断完善自己。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科技的发展,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当前人类面临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我觉得教育不可能置身于世界性的思想行动的新潮流之外,它不仅在传授知识技术的内容与手段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更是大有可为。

教育应该面向世界的重大问题,培养年青一代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在这方面,教师必须深入地理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

由于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的发展,人类生活的空间已扩展到全球范围,教育要培养新一代具有视野广阔的世界观,具有对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性格、品质以及科技意识等。

在现代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所教育的对象也势必要发生新的变化,他们会更多地参与学习活动,因为新的教育手段(如广播、电视、录像、激光唱盘、电脑等新的技术)被引进学校,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途径扩大了,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创造性将极大地发挥并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善于引导、充分发展学生智能的基础上。

教师要能帮助学生在自学和独立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迅速前进,他更多地应是一名向导和顾问。

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上是我对教师在未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师生关系的理解。

  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连续性、复杂性等特点。

这是因为塑造人的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家庭等不同的环境,联系到人的生理、心理等不同的特征;每位教师每年所接触的学生都会有其特点,因此就必须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不能雷同。

但是教育工作又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随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对不同的年级集体所产生的影响,会在学生身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教育痕迹,这也就是它的复杂性所在。

教育常常是集体教育的结果,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也更会促进教师个体作用的发挥,而对学生真正的教育成果和效益往往要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显现出来。

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品质、生活情趣等都会给学生留下印象,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

我在40年教学生涯中,教过的学生为数不少,无论是做过他们的班主任,还是仅教过他们的地理课,许多毕业生还能记起我,甚至在我退休后过教师节时给我写信。

1988年当我60岁生日时,1957年毕业的一个班为我祝寿,送了我一首词,调寄浣溪沙:

  “漫对风烟过讲坛,潜心执教四十年,

  胸中自有万重山;

  造就雄鹰联翩起,赢得华发换朱颜,

  千株桃李树君前。

  词中当然有溢美之句,但我确实从心底感到欣慰和幸福。

1991年1、2期合刊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曾以“山川万重桃李千株”为主标题对我作了介绍,就是从这首词中的两句演化而来的,作者熊英、群生就是“雄鹰班的一群学生”的意思。

另一位曾经和我探讨过学问并自学成才的年青朋友写了“师魂”两字赠我,使我既感到为人师者的自豪,也时时使我警醒,不得有负众望,不得愧为人师。

因此我深感教师要有“教师意识”,随时想到自己的影响,教师工作是使人终身奋进自律、不断学习提高的职业。

  

(二)我对地理教师工作的认识

  作为地理教师要了解本学科工作的特点,从理论上认识它,从情感上热爱它,这样才能在行动上维护它、宣传它,发挥地理教师应有的作用。

我认为地理教师的工作是连接着人类未来的,因为地理学科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区域分异、资源分布、生产布局等知识,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的环境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协调人和环境的发展,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等,以便使未来的生产者、建设者、决策者、保卫者从小就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意义。

环境意识的培养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职能。

《自然保护大纲》中有一句名言:

环境不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才是今天的环境主人,让他们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为环境保护事业献身的意识和勇气,这是现代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谁来向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谁来告诉他们这些知识?

——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

环境意识的建立,意味着从认识——行动——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态度,这一系列的教育需要我们地理教师来努力完成,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重任。

  地理教师是向学生树立并不断丰富祖国形象的启蒙者,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国情教育的人,没有地理教育,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形象具体地了解地理国情,认识我国的地理环境、资源、人口、民族、经济建设、国际地位等多方面的情况。

我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讲国情实况,实事求是,既要使学生感到自豪,也要为祖国分忧,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讲过去,既要讲我们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也要敢揭伤疤,曾经有过挨打受屈辱的历史,以激发斗志。

讲现实,要讲我们改造山河、兴修水利、绿化造林等诸多成就,但也要指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还有落后方面。

要自己尊重自己,在承认落后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领域都差,要奋起直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是通过地理学科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国情、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才能进一步使他们自觉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增强建设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特别是在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后,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教师应有明确的认识并做出积极贡献。

  地理教师是向学生介绍世界形象和各国自然与人文情况的人,使学生“放眼世界”,帮助他们树立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这在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性问题增多的今天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曾指出:

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今日和未来世界上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有助于公民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地理都可以成为有见识、有兴趣、有培养能力的科目;在一个日益缩小的地球上,人们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领域内的有效合作。

从“宪章”中这些提法可看出地理教育的作用,当前许多国家的决策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都把地理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是值得称道的。

  地理教师是培养地理学科能力和智力的开发者,同时又是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区域地理,都蕴含着丰富的启迪智力、训练思维、培养技能的因素,都提供了观察、调研、参观的条件,因此,地理教学具备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可能性,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作为地理教师应从自己工作的特点出发,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智能结构,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地理教师的职能也在经历着变化的过程。

由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教师地位的变化,决定了教师的多种职能。

培养人才是根本职能,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

此外,中学地理教师还有为社会生产服务,把地理知识应用于乡土建设和经济发展等职能。

同时,普及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国情国策的宣传教育,以及向社会咨询服务,评价环境,提出有关生产建设的规划、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建议等,也逐步提到日程上来。

这些职能的提出有利于中学地理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特别是广大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们地理教师应该认识到时代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也要意识到某些观念需要更新与突破,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更要勇于开拓创新,承担这些职能。

  (三)努力形成良好的素质是时代的要求

  素质指人们固有的品质特点,即包括先天的生理特点,也包括后天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如精神状态、道德面貌、意志品格、兴趣爱好、文化修养、风度气质、智能结构等,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待人处世、言谈举止、教师的教学风格等许多方面。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人际关系、自我修养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教师的素质尤其重要,因为他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他在无意中的一言一行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教师的素质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教育的作用。

  由于教师职能的变化,所以教师的素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兴趣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特别应该注意:

  1.要有创造革新意识

  由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生产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因此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而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考虑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设计,这样才能突破传统模式,有所前进。

  2.要具有开放意识

  这是与封闭式教学相对立的教学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不满足于书本或权威的结论。

例如,曾有一个时期我们在学习中只强调要明确学习目的,而不谈学习兴趣,这恰恰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又如,50年代初曾把地理环境决定论当作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地理理论进行批判,从此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作用的研究就成了禁区,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更无人敢提,这些都应该重新考虑。

在教学方法上不受已有课型的限制,要结合实际,大胆设想,勇于实践。

  3.要有整体意识

  地理教师不仅要参加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同时要注意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也要注意与教育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的联系;在地理科学与地理教学之间,无论从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都应注意其发展动向。

目前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许多边缘科学的出现,都会给地理科学与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可以借鉴的内容。

地理教师要广泛涉猎这些知识,从总体上了解本学科的地位与作用。

  4.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发展。

作为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猎取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切忌深居简出,孤陋寡闻,更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

要终身受教,不断提高,丰富自己,修正不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当前世界培养教师的趋势是在校与在职同时进行,培训已不限于扩充知识,而是把进修与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如北京教育学院为高级教师开设的研修班以及其他继续教育的措施即属此举。

我在1993年被该院地理系聘为兼职教授,这对我来讲也是继续学习的机会。

  (四)教师的道德修养是良好素质的基础

  中学地理教师的良好素质应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准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要求为依据。

其中热爱教育事业是核心,对地理教育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是地理教师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

每位地理教师都应以强烈的事业心来对待地理教育工作,把平凡的日常工作与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就有了勇气和力量,不仅不会妄自菲薄,而会是满怀信心,执著追求,既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也可为战胜自己而奋力拚搏。

其中严以律己、不断增强教师意识和加强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

教师工作应该是人格的表现,它像好的文艺作品一样体现一种人格美,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圆满境界。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热爱学生的思想基础在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凝结着对理想的憧憬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间相互信任的桥梁,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条件。

一个学生家长曾经告诉我:

当这个学生因病在家休养时,他向家长说,今天老师会来看我的,果然当晚我去看他了,这使他非常感动。

我曾向他的家长讲这个孩子只要下决心努把力,少贪点玩,上课专心些,他的学习会在班上居于前列的。

据他家长讲,老师这番话对他的进步起了很大作用,这就是师生间的信任。

  目前这个学生在国外工作,在我生日时曾打长途电话来向我祝贺,平时回国时也常和我联系。

另一个在兰州教过的学生学了地理专业当了教师,在我去兰州开会时,他特地从外地赶来看我,并且说他学地理专业是受我的影响。

还有一个在湖北任教的学生,在读了《电视月刊》(1984.5.)上刊登的《老师·明星》一文(该文系我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的导演所写),并看了我主持的节目后,在《电视月刊》(1984.9.)发表了“我崇敬的良师”,回忆了30年前的情景。

还有一个1951年参军后来转业到天津工作的学生,和我长时间未联系,也是在看了中央电视台我主持的节目后,才又联系通信。

  1987年我去天津开会,他到宾馆看我,畅谈几个小时。

在我离津时,他骑摩托车跟随我们乘坐的汽车,一直送我36公里,出了天津地界,他讲36年不见老师了,一定要送36公里。

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包含着信任、理解、关怀,是一种崇高的爱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巨大教育力量,这种爱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是长久的,无论学生工作后职位如何,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是永远存在的。

  高尚的师德和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

教师在思想、品德、工作、学习、生活、谈吐、举止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学生常常从教师的眼色、表情获得暗示、鼓励、启发。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集体对学生、家长、社会都会带来教育作用,这也有助于建立教师的威信。

师德还应表现在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钻研业务,对学生循循善诱,关心耐心,生活中的待人接物,都应是文明行为的体现者,这些就会成为无声的教育力量,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崇高的形象,成为他们模仿效法的目标。

  (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关键

  地理教师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由于地理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知识;既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又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要既有教学方面的知识,又要了解教育方面的知识。

涉及面很广,大致可分三类:

  1.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

  以熟悉学科本身的知识内容,掌握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科专业课程为主,如地球概论、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土壤植被、河湖水文、大地海洋、人口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并了解一些与地理学科有联系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等。

地理教师要有精湛的本学科的专业造诣,才能居高临下,运用自如。

从多角度分析教材,熟悉各部分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同时要了解地理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地理科学角度把握时代要求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特别要认识当前社会主义的地理建设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如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城市建设、农业规划、工业布局、能源与发电供应、气象与灾害预报、环境与生态保护、矿产的勘探与开发、水利建设、绿化造林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丰富内涵。

又如人口、民族、宗教、民俗、民居、语言及各种文化(如音乐、美术等)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也逐渐被一些地理教师所重视。

这说明地理专业知识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2.思想教育工作的知识与教育艺术

  地理教师要教书育人,教育学生健康地成长,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需要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艺术。

有关社会公德、公民素质、伦理学、传统道德、青少年品德教育、新时期的德育内容、环境教育、国情教育、班主任及团队工作的书刊应广泛阅读,这样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知识、思想、行为三者教育有机地结合。

同时要讲究教育艺术,方法上不能简单生硬,要掌握情况,有的放矢,争取最佳效果。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心灵的工作,有时需要撞击和震撼,有时则需要抚慰和引导,但都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以爱为基础。

  3.教育科学的知识

  我们的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科学的指导,一个好的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因此应该用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法等有关知识武装自己。

当前教育科学发展迅速,地理教学改革更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要了解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信息,更新观念。

否则只停留在经验型、随意型、不自觉的教学阶段,无法上升到理论型、科学型、自觉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和备课过程中,即兴的创造和新的设想构思总会出现的,关键要能从理论上解释它,不断充实和发展有关教材教法的内容,提高理论水平,认识有关规律,继续指导实践。

  以上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地理教师不可缺少的,它们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基础与外围边缘。

核心基础层次指地理专业、思想教育与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如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地理教学大纲、各年级教材及有关教师用书、参考书刊;又如地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事实、分布、数据、地理名称、景观、地理演变等;再如地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原理、规律、成因、特征、地理观点和理论等。

还有地图知识、地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论及教学原则等基本理论,这些是地理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根据地”。

外围边缘层次指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外的知识。

由于学生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及地球内部,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他们都想了解,都可能发问。

地理知识联系广泛,如工业农业的生产常识,生活中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军事、体育、航海、航空等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等。

地理教师也应培养广泛的爱好和艺术情趣,对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鉴赏常识,对旅游资源、文化名胜古迹历史的了解,对古代地理名著及诗词曲赋联的阅读能力等,这些都会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表达。

这些是“游击区”。

为了教好学生,教师要不断补充、丰富、更新知识,开拓“游击区”以巩固“根据地”。

学生对于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教师是非常钦佩的,这也有助于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威信。

(六)自觉提高教学能力是不断进步的源泉

  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工作水平,它是为完成教学活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可以提高和发展的。

有时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不一定就是合格的教师;学习成绩很好但教学能力较弱的师范生,其教学效果有时不如他的学习成绩稍弱而教学能力较强的同学,这里,教学能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我指导教育实习或帮助新教师备课,不是一遍遍让他改写教案,而是先听他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的设计意图,然后再让他落笔写教案,这就是说指导开始于写教案之前。

教案写好后要听试讲,这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教案中的想法是否能体现出来在于实践,这时要精心指导,包括教学常规,组织教学,起始语言,导入新课,承转小结,提问设计,板书板画的安排,挂图及指图,甚至课堂转身都要示范,以免背向学生。

年青教师第一次上讲台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这关系到他做教师的信心和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因此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时就开始,而不是走上教师岗位以后。

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我以为,以下十个方面的能力是应该具备的。

  1.观察、研究和鉴别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教育的对象,需要平时注意观察和研究,包括一般了解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家庭与社会影响,还要了解个性差异及其形成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特点等。

了解方式除阅读有关书面材料外,更多地靠平时交谈、访问家长和教师,并从活动中观察,从课堂提问、作业与试卷中了解,与同年级中其他教师交谈,参加家长会或班级活动等了解。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密切师生关系,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后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鉴别,作出相应的教育计划或提高质量的措施。

  2.驾驭教材,钻研教材的能力

  这是教学的专门能力,教师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首先是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本、地图册、教学指导书及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