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使用技巧教学提纲.docx
《印象笔记使用技巧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象笔记使用技巧教学提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象笔记使用技巧教学提纲
前面我给大家详细讲了建立主题书单的步骤,讲了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以及如何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正确分类的技巧。
而接下来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那就是怎么把这些内容更好的保存下来,帮助自己的阅读更有用和高效。
我们以前传统的做法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专门准备一个纸质笔记本来做摘抄和总结,以及写写自己的感想。
但这样的做法有两个不好的地方:
一个是不方便携带,你没办法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东西随时随地记下来;另一个是利用率低,要不就是用完的笔记本随手不知道扔哪去了,要不就是从里面找东西的时候很困难。
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开始借助一些笔记类的电子软件,通过它们把自己的东西随时保存在电脑和手机上。
但这类软件现在不少,包括有道云笔记、OneNote等等,以及我们手机上的备忘录也可以,而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印象笔记”这款软件。
你说这么多软件,为什么我要单独介绍印象笔记呢?
原因很简单,功能很强大,实用性极高,许多学霸和大神都在用它。
那么我们在读书记笔记的时候,该怎么样利用好这款软件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随时随地记录要想读书有所收获,我们就需要有时刻记录的习惯。
随着大家越来越多的选择阅读电子书,因为电子书方便实惠,所以纸质笔记本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家随时随地记录的要求了。
这个时候,印象笔记这类软件开始受到了大家的钟爱。
其实普通的手机备忘录或日记软件也能随时随地进行记录,但它们一般都只有编辑文本的功能,如果用它们来记笔记的话,显然不合适。
而印象笔记除了可以编辑文本之外,它还有许多其他很实用的功能,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笔记。
包括可以添加任意附件,比如Word、Excel、PPT、、PDF、图片、音频以及小于100M的视频等等;可以插入添加复选框,数字编号这些很实用的小插件;你还
可以随时进行拍照和录音,以及扫描图片上的文字等等。
所有类型的文件信息,你都可以放在一条笔记中,并且附件Word和Excel打开是可以直接编辑的。
那么这些在我们读书记笔记的时候怎么才能好好利用起来呢?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首先,你在看书的时候,有任何想要摘抄的好句子,你都可以随时拍成照片或者通过扫描形成文字,传到印象笔记里。
当然你一可以记在Word或者TXT文件里,通过附件的形式传上去。
而且就算你是记在纸质笔记本上面,你也可以在整理的时候再传上去。
这个就看个人的习惯了。
其次,如果你在阅读的时候有了一些想法和灵感,也可以在印象笔记中随时记录,文字也行,录音也行,怎么方便怎么来。
包括你看完书的一些读后感,都可以很方便的集中保存到印象笔记中。
另外,印象笔记还有一个和各大浏览器相结合的“一键剪藏”功能,你只要下载了这个插件,你在浏览器上看到的任何资料,比如和你看的书相关的东西,你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保存到印象笔记里面。
保存下来的东西,可以是网页正文,可以是整个页面,也可以是网址或者截图甚至你还可以隐藏网页里面的所有广告再保存。
印象笔记“多平台同步”的功能也是大家都特别待见的,是印象笔记的功能核心。
普通免费账号能授权2台设备登录,电脑和手机,这个一般人都够用了。
当然如果你需要同步3台或者3台以上设备的话,就需要开通付费用户了。
二、建立笔记架构
当我们保存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怎么办?
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印象笔记,来建立一个系统有序的笔记架构了。
印象笔记的结构主要分三层,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
主题阅读,专门建立一个笔记架构。
比如下面这张图: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习惯建立属于自己的笔记架构,毕竟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但为了方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搜索到自己保存的这些东西。
所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点,标题是最重要的当笔记数很多时,如果直接搜索内容,信息量太大,干扰信息会很多。
而标题是自己亲手写的,是在对笔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和提炼。
它是最有价值的,最容易被人记住。
通过对标题关键字的多重搜索,能精确定位到笔记。
所以,请用心对待标题。
一般标题的格式就是简述+关键字。
而在关键字的选取上,你要尽量使用自己对这条笔记最深刻、最容易回忆的信息,比如时间,人物,地点,来源,价值点等等第二点,对笔记分类整理这一点主要就是通过目录+标签的方式来实现,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做定期整理。
我的建议是每天或每周花上一定时间,把一段时间记下来的和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整理的过程主要有两个目标:
一个是调整到合适的分类和标签;另一个就是把有用的内容整理出来,而不是保存全文,只保存有用的内容,学会舍弃对自己无用的部分。
如果你只看过一遍就收藏起来,不经过任何提练,这些内容只是信息,没有什么价值,谁都能通过网络来搜索到。
三、强大搜索功能
之所以许多人都愿意把自己各种各样的笔记都存到印象笔记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强大的搜索功能。
即使你记的笔记没有添加什么标签,但只要有标题和内容,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都能帮你非常快速的找到一切。
这个其实就像谷歌、XX等搜索引擎一样,只要输入关键词都能找到相关的内容。
不同的是,当你添加进去的东西足够多的话,印象笔记更像是你私人的搜索引擎,里面都是你自己保存的内容。
电脑、手机上的印象笔记客户端都有快速搜索框,输入关键字后,印象笔记会在对笔记标题、笔记内容、甚至图片中的文字进行搜索匹配。
而印象笔记高级帐户还可以搜到保存在笔记中的PDF、Word、Excel、PPT等附件内容。
印象笔记使用时间越长,保存在其中的笔记就越多,在搜索框中输入一个关键字,可能出现几十上百条笔记。
这时候,除了不断优化标题和标签之外,我们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简单的搜索语句,更加准确的定位。
这里,我给大家收集了印象笔记中的部分搜索语句:
created:
day-30
筛选出最近一个月的笔记。
tag:
阅读
搜索含有指定标签“阅读”的笔记。
created:
20181001
将搜索创建于2018年10月1日的笔记。
notebook:
电影
将只搜索“电影”笔记本中的笔记。
todo:
*
将搜索包含复选框的所有笔记。
source:
mobile*
搜索所有我在手机上创建的笔记。
intitle:
时间
可以搜索标题中含有“时间”的笔记。
resource:
audio/*
搜索所有含有录音文件的笔记。
四、善用笔记链接
有时候可能你的笔记实在太多了,一个笔记本组里面都放不下,或者是放的太多自己都乱了。
那么比起分散的资料夹分类,运用“笔记链接”则可以创造笔记与笔记之间更有弹性的联系,建立复杂资料的简单目录,打造有效的工作路径。
到底笔记链接可以如何活用呢?
首先,在印象笔记电脑客户端中,只要选取某条笔记,在笔记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笔记链接”,就可以将笔记链接复制到剪贴板中。
这时来到另一条笔记中想要插入笔记链接的地方,粘贴上去,就可以看到绿色的笔记链接出现在笔记内,点击该链接,就能打开另一条笔记。
在印象笔记Android客户端中,则可以在笔记列表中按住某条笔记不放,打开多选笔记功能后,勾选多个笔记,并从右上方选单里选择“复制笔记内部链接或者也可以进入某条笔记,从右上方选单里,选择“复制笔记链接”。
如果要快速整理多条笔记,可以在电脑版按住Ctrl键后,一次选取多个笔记,这时候在其中一则笔记上点击右键,选单中选择“复制内部链接”,就能一次剪贴多条笔记的笔记链接清单。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笔记链接”创建一个总目录。
当你在电脑版印象笔记中用上面的方面选取多则笔记后,就会出现下图的画面,在其中选择[创建目录],会新增一条笔记,笔记中包含你选取的所有笔记的笔记链接目录。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更多的内容,放到一个笔记里面,省去了频繁搜索的时间和精力。
五、其他常用功能除了上面讲的那些功能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也很具有实用性。
节省流量的功能。
因为对于印象笔记的免费版用户来说,每个月能够上传的流量只有60MB。
如果你上传的都是文字信息的话,完全够用了。
但如果多上传几个PDF或者音视频的话,可能就不够了。
所以,对于一些免费版用户来说,节省流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点击左上角“文件”一栏中的“新建本地笔记本”,这样你记得东西就只会储存在电脑的印象笔记客户端,不会同步到其他设备上,也就不会消耗流量了。
建立待办事项清单的功能。
这个也很实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健忘症和拖延症的小伙伴来说。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计划,设定相对应的任务清单。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新建笔记之后,点击复选框,然后把你要完成的任务都一条条放上去。
当完成某一任务时,在复选框里打钩,同时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可以在文字上增加“删除线”。
直接保存微信、知乎等各类app内容的功能。
在读一本书或者几本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动手查资料,比如你在知乎看到某位大神对这本书的评论回答,或者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和这本书相关的文章。
你可能来不及看,或者看完怕忘了,这个时候你都可以通过分享的功能先保存至印象笔记中,然后集中时间来阅读和整理,这样就不怕自己遗漏掉那些有用的东西了。
举下微信的例子,微信上需要关注公号“我的印象笔记”,关注后看到需要的文章点击右上角就会出现我的印象笔记的图标,点击后就会自动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里面。
结语印象笔记的功能还有很多很多,我在这里也没办法给大家都一一讲到,这次我主要是围绕读书这一块,把印象笔记的一些功能进行了一些梳理和总结,来提高大家的阅读效率和效果。
当然,印象笔记其实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更多的用处还需要自
己去发掘。
始终记住一句话:
只有自己会了,才是真的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