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7doc.docx
《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7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7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7doc
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7
(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
(很实在很好)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txt什么叫乐观派?
这个。
。
。
。
。
。
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
外企机械工程师的二十年职业感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人情况:
木易春,江南人氏,姓杨,春天出生。
职场老将(本人身心还较年轻),社区新兵,从中增长不少见识。
89年毕业,国企4年,民企2年,港企7年,意企5年,日韩合资企业2年,经历非标设备、玩具、电子、自动化设备行业。
在珠三角亲历了“中国制造”的繁荣壮大,也感受到目前金融海啸带来的凛冽气息,对“中国制造”有一些管窥之见,结合本人的经历,在此写下几点感悟,供各位同行参考。
文章分8个章节,有以下小题目:
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2、四年存的钱不如一天多
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
4、感受外企的活力
5、本领是个人最好的依靠
6、意国的人生活真潇洒
7、设备国产化的困惑
8、感受高效的设计制造
请各位选择感兴趣的章节阅读,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来各位同行各抒己见。
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89年毕业,被分配到内地小城一小军工企业(当时包分配)。
说是军工企业,其实那几年,除了出口了两套做子弹的专机去肯尼亚、乌干达外,基本是做民品,企业效益一般。
同学分配普遍不理想。
但最差的还不是我们这一届。
90、91年因为经济太差,大学生无法分配,实行的是“哪里来到那里去”的分配原则,许多学弟、学妹们被逐级下分、有的最后分到了他们老家的生产大队!
那时没有大学生做村官一说,分到那里实际无事可干,也不受薪,只挂个户口和档案,与待业无异。
当时大学一年招生50多万、约为现在的十分之一,高考竞争比现在大N倍。
而打工经济才开始在南方萌芽,不像现在虽然竞争激烈、但整体经济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只要有能力,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客观来讲,现在人们生存问题不大,而当时出门需要带粮票、开介绍信做法很束缚人。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经济也很受影响,大学生又面临第二轮求职难,大学生做环卫
工人、竞争殡仪馆人员之类新闻开始层出不穷。
此后大学在扩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几年时间内招生人数膨胀了五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常态。
笔者对大学大规模扩招整体上持怀疑态度,除了大学教育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之外,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很难消化占适龄人口三分之一的大
学生,大量需要的还是各种工人、种地农民等。
但对大学毕业上的个体前景又十分看好,特别是学机械的,只要肯努力加上方法得当,想出人头地是很有希望的。
09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大学毕业生又将面临一个艰难时期。
因不堪就业压力,已经有几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因此逝去,作者听到这种消息既感痛心、又觉得悲哀。
身处制造业核心地带的东莞,感觉这次比97年亚洲金融风暴大得多,主要有两个标志:
作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欧美深陷危机;占东莞大半壁江山的电子行业遭受重创。
笔者在此有两个愿望:
一是经济形势能尽快好转,二是我们的毕业生和职场人士能够更加顽强、能学到更多本领,挺过当前艰难时局。
2、四年存的钱不如一天多
离开最初的企业是基于上世纪中期国营企业普遍存在情况:
企业危机四伏、技术人员地位低下。
我所在的企业技术人员地位比不上业务员、实惠方面也赶不上生产调度人员,甚至还时常被一些同龄青工拉来比工资待遇。
如果不离开,我的前景可以从我的师傅、一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上海交大的老工程师的经历就可以看到,而且会在日趋窘迫的形势下变得更加糟糕。
94年春,还在单位上班,通过《羊城晚报》招聘广告联系上了一家招聘企业,到邮局挂了一次电话就决定来东莞。
老板和我同岁,本地人,靠修理冰箱起步、卖空调致富,然后进入工程、制造业,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
尽管本人水平一般,也受到他的欢迎。
刚到达,老板就先发半月工资,加上安家费(实际我的家只不过是一个行囊而已),又报销路上费用,还没上一天班、手中的钱一下就比我在国企4年干了四年半存下的钱还多,心中生出许多感慨。
2009-11-271333回复
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
在这家企业干了2年,设计了几种中央空调的辅机,毕竟是小企业,实力有限,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想换一家企业。
原以为是学机械的,又干过几年,在工业发达的东莞找个合适工作应不难,到了外面才知道不是那回事。
当时东莞是香港厂的天下,香港机械行业不发达,多数行业的设备都依靠进口。
三来一补企业进口设备不用交关税,加上国内还没有孕育出类似的制造业,也就没有为之配套的装备业,这些香港厂基本是国外设备的天下,本地设备制造空间狭小,没有几家像样的机械企业。
搞机械的多数只能进入玩具、模具、电器、电子消费品等行业谋生。
但这些行业对国内搞机械的人都有大大小小的门槛,香港人做事非常实际,要求所聘用的人员个个能派上用场,认为培养人是学校和政府的事,与企业无
关,他们对培养生手毫无兴趣。
(到了2000年后,由于人才难找、加上成本方面的考虑,少数香港大厂才接纳应届生)
由于没有这些行业的经验、更主要的是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搞玩具、电器、电子消费品都要懂塑胶、模具,搞玩具要懂欧美玩具标准,搞电器要懂电器安规,搞模具与国内也有很大的不同,还有BOM、PARTNO.、MRPⅡ、包括许多行业俗语统统不懂,多次应聘都铩羽而归。
最耻辱的经历是:
一位年轻的香港老板拿出一份英文图纸面试,我把三角投影符号说成是拔模斜度。
到后来才知道自己出了大丑,记得当时香港老板神情异常,显然他对一个在国内干过6、7年的工程师、竟然犯如此低级错误难以理解。
但这种错误还不断有人在犯,如果没有经验或特别注意,不少面试的人会觉得看图费劲、甚至认为人家图纸有问题;我现在公司的图纸找外协厂加工,如果是纯内向型企业,就要先把视图方向先交代好,否则拿来的零件可能正好反向。
靠着一位香港经理的大度,我才得以进入一家香港玩具厂。
公司生产的产品有芭比娃娃,高级模型火车,遥控汽车,游戏设备等。
产品高档,价格也不低,一个高级模型火车的售价在50美元以上。
欧美玩具除了供儿童玩撒耍外,很大一部分被成人消费或收藏,玩具市场比国内大得多,也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近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上供人寻欢作乐的东西越来越多,已对玩具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一旦进入这家工厂后,才发现要学的东西很多,做玩具丝毫并不比做机器简单,要求的知识更加全面,如塑胶,模具,五金,安规,包装,各种奇特的加工方法都必须懂,这些都是新东西,我只能拼命去学,否则二个月试用期一到就要滚蛋。
但很少有学习资料,一切需要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脑子去分析,但嘴巴可不能随意问。
工厂有一种压抑的工作气氛,同事之间技术互相保守,生怕别人把技术学到超越了自己,只能偶尔和几个相处好的人交流一下(这是许多外资公司的潜规则)。
香港工厂实行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做法,各人都有繁重的任务,无暇顾他人,做事也只能靠自己。
主管拿来FILE,夹了一些资料,带来几个样品,交代一下工作内容,完成期限,然后就让你“搞掂”。
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只能看别人怎么做就依葫芦画瓢,多次被主管毙了勒令重来。
后来找到一个窍门,有空就到车间转,多问实际操作人员,进步很快。
香港厂一般严禁串岗,一旦发现就严厉呵斥,好在工程部的人员在这方面的自由度较大。
现在想来,要进入类似的外资企业,由于不熟悉其产品、
技术和运行规则,入门面临很大困难。
只要迈进门去,就能学到不少东西,熟悉其中的规则,后来再跳槽就能游刃有余。
这里再谈一谈港资厂和台资厂的区别,当前中国所谓的外企80%以上是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南
方比例更高)。
感觉台资厂分工更细致些,管理也更严格,对人员经验要求不高,很多欢迎应届生,为国内许多新人提供了机会,但工作较为单调,成长也缓慢些。
有时招储备干部,实际干操作员的活,二三年后竞争力仍比较低。
港资厂绝大多数是来料加工,产品更新变化快,搞技术的人锻炼机会很多,工作强度也大。
如果说台资企业适合培养某方面专才,那香港企业可能造就全才。
港企崇尚欧美,个人自由度较大,搞技术、管理的人很多喜欢港资企业,但没有在港资企业工作经验适应较难。
台资企业多学韩日,多注重细节,强调协作精神。
2009-11-271333回复
4、感受外企的活力
这家公司规模较大,有一个模具车间,一个压铸车间,二个压炼(注塑)车间,三个加工车间,四个装配车间,人员约4000人,每天有十几辆货柜车穿梭于香港与工厂之间,拖来塑胶原料、锌锭、布匹等各种材料,拖去的是一车车的玩具产品,再通过香港这个自由港,销往世界各地。
工厂实行的是一种与国内企业迥异的做法。
工厂只有一个营业部设在香港,人员很少,负责接加工单,其它部门设在内地工厂。
晚上工厂内灯火通明,通宵达旦。
香港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当时聚集了大量的商行,多如牛毛的企业都可以在这里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单子,通过珠三角几万家工厂昼夜不停地加工出来,然后源源不断输往世界各地。
后来,这种接单工业方式一直为人诟病,OEM方式在今天经济海啸中更是遭受重创,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仍值得探讨。
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的香港,依靠这种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香港制造的电子消费品、玩具、服装、珠宝、手表等因此而风靡全球。
香港制造以制造水平见长,发迹于本地一座座楼房内狭小工厂、在内地的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现在虽然光芒不再,但实力犹在,台资企业实际也是接单生存。
实现这种方式有两个条件:
一是有大型商行,在业内举足轻重,有渠道,有品牌,有强大实力;二是加工厂有强大的制造能力。
虽然大部分利润不是自己的,但对加工厂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工厂可以安心搞制造,不必花费巨额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市场开拓中去,只要外销旺盛,许多企业就能飞速发展起来;加上质量有别人监管,制造的东西就不敢有丝毫马虎。
当时就想:
如果我国也有这样
分工多好:
一个行业有几个商贸巨头,负责品牌运营、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工厂负责生产,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必家家工厂都设立营销总部、地区分公司、城市办事处等一系列机构,大家搞得筋疲力尽而效益欠佳,市场又乱象丛生。
十几年过去了,国内也有一些功的例子,但仍未成主流。
再谈一下当时在外企工作的人。
据我观察,当时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多以农村来的为主、来自城镇的很少见,可能是受不了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确实那种环境非一般人可以承受);技术和管理人员来自小城镇的居多,来自大城市较少,也许他们有较好的条件不愿放弃。
许多条件不佳的人倒能豁出去,很多人不仅显著改善了自己的际遇,有人还赢得一片天。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到外面寻找机会、开拓自己的事业,也将造就更多的成功。
我当时就和我以前所在的国营企业进行了比较:
从人员素质来看,国营企业素质绝对比外资企业高(至少从操作人员来讲),论管理,国营企业相当科学和严谨。
但为什么那边国营气息奄奄(国营企业大量倒闭的序幕正要拉开),而这边的企业货如轮转?
仔细想来觉得有两点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香港企业可以接到世界各地的订单,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另外,香港企业完全归个人所有,可以实行有效的管理。
而国营企业实质上没有真正的主人,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企业无法回归本位,好的企业也会逐渐衰落。
今天,许多加工企业被人称之为血汗工厂,不能否认加工企业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产业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今天,仍有数百万技术和管理人员、数千万产业工人工作期间,是中国制造的主要力量。
加工制造业在香港、台湾并没有演变成血汗工厂,但到国内蜕化了,许多成了污染环境的罪魁、压榨劳工的黑手,制造了许多人间苦难和心酸,主要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
据个人观察,对其管理是多么的薄弱,或无知,还有许多不作为,甚至一味的放纵。
5、本领是个人最好的依靠
也就是这家玩具厂,原来有40多个香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我进去不久就只剩下5人,其余的都被老板炒了鱿鱼,主要是成本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制造还处于鼎盛时期,工程师工资居世界之冠。
大陆工程师工资二千左右(国营二、三百),香港工程师三万多,高级的有五万。
一个香港人的工资抵上一个部门、一个车间工资总额是常事。
这家玩具厂在内地开了几年,内地人才基本成长起来。
2009-11-271333回复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批香港人纷纷含泪离开了工厂,有人还是与老板一起
闯天下的干将。
工厂总共支付了三千万港元的赔偿金,我所在的部门的一个经理和他太太总共领了二百多万,香港当时正处资产泡沫的顶峰,据说这笔钱在香港连一个小居室都买不起。
当时厂内传言四起、人心惶惶,但老板不为所动,大胆任命了一些人,让人见识了什么是老板气魄。
不过也有人能幸免,一个压炼车间的主管的做法就让人眼界大开。
此人是一个50来岁的香港人,外表精明、处事低调,管理着350人的大车间,每月工资六万多港元,他的杀手锏是他的技术。
当时车间清一色的日钢注塑机,还有二十多台电脑注塑机,需要放在空调室内才能正常工作,在当时比较少见。
这些宝贝机器只有他一个人能修理。
每逢机器故障,他老人家就亲自出马,把其它人撵得远远的,在他修理的过程中,任何人不能走近。
否则轻则呵斥,重则处罚甚至开除——他是车间老大,有这个权力。
老板显然对他无可奈何,三年后,我离开这家厂时,香港主管仍悠闲地管理着他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