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0450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docx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专项方案

小学教学楼综合维修工程

 

 

编制单位:

华北铁建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新怡家园9号楼,东兴隆街以北,东打磨厂以南,莲子巷以西,祈年殿以东。

综合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五层,层高均为3.9m,建筑高度为19.35m。

建筑面积4703.76m,外墙面积约2800m2,外窗、幕墙及门的面积约750m2,教学楼主要项目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面装修、空调室外机格栅更换、原外落雨水管更换、零星砌体等。

二、指导思想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三、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

建筑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行业,特点为:

3.1产品(建筑物、构筑物)形式多样,很难实现标准化。

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

3.2产品位置固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3.3产品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

3.4产品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3.5建筑结构复杂,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

建筑物装修,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

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3.6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

可见,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因此,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

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五种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因此,这五种事故称为“五大伤害”。

此外,中毒和火灾也是多发性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四、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分工

4.1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质安处)

4.2成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4.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长:

付沙沙

副组长:

苑士敏、高福元

组员:

蔡立谦、付建义、张跃龙、黄强、刘生坡、赵坡、

(二)分工

负责向上级单位报告:

赵坡

负责救援:

张跃龙、黄强、刘生坡、赵坡

负责保护现场:

蔡立谦、付建义

负责事故报警:

刘生坡

4.3职责和分工: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公司生产部兼管。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生产处。

当工地发生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当工地发生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

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发生某某情况!

将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伤亡伤害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处。

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组织工作。

报警员负责打急救电话120,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安全员负责将伤亡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安保部。

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五、各类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措施

5.1个体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5.1.1触电事故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的环节

在教学楼配电室引出临时电源,临时用电不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

(2)预防措施

①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

②在教学楼的外侧脚手架与配电箱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

③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④在教学楼外安全距离内。

不得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⑤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⑥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⑦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⑧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3)应急处理措施

首先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如在附近有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木方、木板等绝缘材料,挑开带电体;如可以迅速呼唤到周围电工,电工可利用本人绝缘手套、绝缘鞋齐全的条件,迅速使触电者摆脱带电部分。

其次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早另外的地方。

急救步骤如下:

使触电者仰面平躺,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如触电者呼吸短处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立即给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触电者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分钟,帮助触电者复苏心脏跳动;因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

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5.1.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

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

(2)预防措施

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阳台边、屋面边、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

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③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3)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

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

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

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

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5.1.3机械伤害事故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环节

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未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带病运作。

(2)预防措施

①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

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②按规范要求对机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机械操作工持证上岗,工作期间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

④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⑤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其使用。

(3)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切断机械电源。

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进行止血,止血方法同上。

如有切断伤害,应寻找切断的部分,将其妥善保留。

总之,在急救中心医生到来之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以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

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

5.1.4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主要环节

电气线路超过负荷或线路短路引起火灾;电热设备、照明灯具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电焊机、点焊机使用时电气弧光、火花等会引燃周围物体,引起火灾等。

(2)预防措施

①根据电器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架空敷设时其安全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②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要压牢、压实。

③现场用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④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60w的灯泡。

⑤使用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配备防火设备。

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⑥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⑦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3)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施工现场由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引起火灾、爆炸的主要环节

施工现场的使用油漆、松节油、汽油等涂料或溶剂;使用挥发性易燃性溶剂稀释的涂料时使用明火或吸烟;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的距离过小;

(4)预防措施

①使用挥发性、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现场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烟,同时应加强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浓度降低。

②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4)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5.1.5暴风雨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由暴风雨引起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强风高处作业(阵风五级、风速10.8m/s);

(1)预防措施

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

5.1.6地震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水灾灾害,由于地震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1)处置措施

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5.1.7水灾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地震、水灾灾害,由于水灾导致建筑物损毁、人员伤害。

(1)处置措施

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六、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工程项目部制定出本单位的安全消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线图,并确保通道的畅通,遇突发紧急事故时,由专人指挥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七、报警和联络方式

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

八、流感防治

8.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感疫情,认真做好监测防范和应对应急的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8.2施工现场流动人口管理及防控工作

1)严格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日常检查力度。

2)对施工现场流动人口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外来人员进出场登记制度。

3)做好宣传工作,向流动人员普及流感相关知识和卫生防病常识

4)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体检,凡发现疑似症状者,立即报告区建委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