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043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基础.docx

西方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由PPT给出的要点进行的整理

第一章绪论

经济学:

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追求。

实证分析(实证经济学):

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

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是一种经济运行过程的判断,他是在既定的假定之下来进行判断的。

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检验由此得出结论是否正确。

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他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是伦理的判断,它并不是先去检验经济运行的过程,而是先去检验假定本身,并通过对假定的检验,在对经济运行过程做出判断。

二者联系:

1、对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

前者排除主观标准,后者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标准

2、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前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结论不同:

前者结论是客观的,可以检验;后者则是主观的,无法检验。

第二章需求供给

供求定理:

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一旦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有的卖者和买者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压力。

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影响需求变动的格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2、消费者收入(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

3、消费者的偏好4、其他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

4、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6、信贷的成本和难度

7、消费者的数量

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1、生产要素的价格2、生产技术

3、生产厂商的数量(规模经济)4、其他商品的价格

5、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6、未来价格预期

第三章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e=需求量变动的百分/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书P28

弧弹性:

(中点法)

点弹性:

**

弹性大小和收入的关系,企业什么时候涨价什么时候减价:

当e>1,价格下降,总收益上升;价格上升,则总收益下降。

当e<1,价格下降则总收益下降,价格上升,则总收益上升。

当e=1,无论价格下降还是上升(细微调价),总收益都不变。

当商品缺乏弹性的时候,企业往往涨价。

当商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

价格上涨意味着收入减少;价格下跌则可以带来总收益的增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可替代商品的多少和替代程度的高低)

2、商品的重要程度(商品消费占消费者收入比重的大小)

3、商品消费比重(选择商品时间的长短)

4、调整期的长短(商品用途的多少)

正常商品、低劣商品:

当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时,即e<0,该商品为低劣品;当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时。

即e>0,该商品为正常品。

必需品和奢侈品:

当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时,即e>1时,该商品为奢侈品,这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长的幅度;另一种是当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而小于1时,即0

弹性理论的运用: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

农业技术创新,增加了农业产量,但是导致总收益下降的原因是需求缺乏弹性。

因此,农业的总体减产才会导致农业总收入增加。

为什么欧佩克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和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不断减少。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将其收入换取商品或服务获得最大总效用的状态。

MU1/P1=MU2/P2=MU3/P3….=MUn/Pn=λ

约束条件:

P1Q1+P2Q2+…PnQn=M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用-实际价格。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

这实际上是消费者在心理上获得收益。

(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只见出现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嗜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的商品组合满足程度是无差异的。

图4-3

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每一条曲线上个点的总效用一样,但各条曲线只见总效用则不一样。

有如下特点:

1、无差异曲线是负斜率曲线;2、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3、无差异曲线之间绝不会相交。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即人们为不断获得以单位的某种商品而愿意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

与此同时,Y商品消费的数量随之减少,Y商品消费越少,其边际效用就越大。

这样,放弃的Y也变少。

图4-9

预算线:

消费可能线;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定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预算线的移动:

(1)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EF,CD)

(2)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图4-10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同预算线相切的那一点的商品消费组合。

收入消费曲线:

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不变,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图4-15

恩格尔曲线P58

价格消费曲线:

假设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偏好不变,同时假定该消费者偏好不变,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在斜率上发生变化。

消费者在每个价格水平的预算线上,都可以找到消费者均衡点,连结所有消费者均衡点所形成的曲线,就叫做“价格消费曲线”。

即,价格消费曲线就是在消费者偏好和投入不变得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点因此移动的曲线。

可以此得出需求曲线。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当消费者收入不变而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会改变;第二,消费者可能会改变所消费的商品组合,购买更便宜的商品,以替代更贵的商品。

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

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另一种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商品总量的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图4-18

补偿预算线: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即上图中的辅助线C,可代表价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相对价格)。

吉芬商品: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对爱尔兰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像土豆等某些商品价格上升时,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也上升;价格下跌时,对他们的需求量也减少这种情况。

吉芬商品必定是低劣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情况。

(对正常商品而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

普通低劣品,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第五章:

厂商理论生产理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其它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所得到的产量增量递减。

注意点:

(1)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2)这里生产中使用要素分为可变和不变两种,该规律研究的是将可变投入不断增加到其它不变的要素上。

总产量(TP):

生产要素投入后的总产量如:

劳动的总产量:

TPL=f(L,K0)

平均产量(AP):

总产量除以生产要素投入量。

如:

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TPL/L

边际产量(MP):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量。

如:

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ΔTPL/ΔL=dTPL/dL

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曲线。

边际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值曲线。

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就是边际产量曲线与横坐标的焦点,因为这时边际产量为零。

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一定是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零增到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曲线AP和MP的交点。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递增,知道总产量达到最高点。

这一阶段是从曲线AP和MP的交点到曲线M和横坐标的交点。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也递减。

这一阶段是曲线MP和横坐标交点之后的阶段。

等产量线: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由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不能向无差异曲线那样,如果将两端无限延长则与两坐标轴无限接近,而到一定限度则向两坐标轴上方翘起。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产量曲线上,随着劳动的增加,其边际产出越来越低。

资本的减少,其边际产出越来越高。

因此劳动可替代的资本将越来越少。

也意味着,随着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资本要素将越来越重要。

等成本线:

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使用一定的经费而获得最大的产量。

在一定的产量中寻求最小的投入成本。

均衡条件

生产扩展线:

随着经费的增加,生产者不断需求新的生产者均衡,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P91

规模报酬问题:

恕我无能….

第六章厂商理论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

(1)一种事物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这个事物所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

(2)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是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能够生产除此以外最大可获收益的产品的代价。

显形成本(explicitcost):

企业实际付出的货币(譬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等等)。

(外露成本:

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资,所借贷款或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及厂商对投入要素全部的货币支出)

隐形成本(implicitcost):

譬如企业家不经营本企业,通过其他途径可以获得的工资。

(内隐成本:

本应计算为成本却未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社会成本=机会成本=私人成本+外在成本

私人成本=外露成本+内因成本

会计成本=外露成本=私人成本-内隐成本P97

短期总成本:

TC总成本曲线表示的生产的产量与生产总成本的关系。

(国定成本加上可变总成本,则为总成本。

TC=TFC+TVC)图6-2

平均成本:

AC是平均每个单位产品需要的经费支出。

AC=TC/Q

1)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除以产量(ATC=TC/Q)

2)平均固定成本(AFC=TFC/Q)、

3)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

边际成本:

短期生产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时,总成本所增加的数量。

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MC=ΔTC/ΔQ=ΔTVC/Q

1、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1、AFC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呈一直下降趋势。

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2、AVC,AC,MC呈U型形态。

先受边际收益递增影响,后受边际成本递减影响。

3、AC高于AVC。

4、MC最低一点一定低于AVC和AC,当边际收益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AVC才向上抬高。

MC和AVC相交的一点一定是AVC的最低点,MC和AC相交的点是AC的最低点。

5、AVC和AC之间的距离随产量的增加和接近,但永不相交,这是平均固定成本。

6、MC无限接近于AVC在纵坐标上的交点。

P102)

短期成本曲线和产量曲线的对应关系(生产和成本):

总成本开始时递减上升,然后递增上升(对应生产函数曲线,产量开始时递增上升,以后递减上升,才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如此,边际成本开始递减,而后递增)

长期总成本

LTC是指:

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

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是指所有生产投入要素都可以变动时单位产品的最低成本。

LAC(Q)=LTC(Q)/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方法一:

由长期总成本曲线得来。

方法二:

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呈现U形。

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和关系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类似

P110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非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适用于特定的工厂;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则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所有工厂。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每个点代表了成本效率最高的各个工厂的短期边际成本。

长期和短期的区分

长期存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总体上呈现U形曲线。

长期生产分为三阶段:

1、成本递减阶段;2、成本不变阶段;3、成本递增阶段)

(注意:

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并不一定是长期平均曲线的最低点)

第七章:

市场理论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

1.市场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每一个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2.同一行业中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同质的);

3.自由进入和退出(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4.信息是完全的

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的经济行为不能影响整个市场供求情况,只能接受又该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既定价格销售其产品,那么个别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便是一条和横坐标平行的直线。

(弹性无穷大)

收益: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收益指标包括:

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总收益:

供给者得收入总量TR=P*q

平均收益:

每个单位的销售所得,及产品的价格AR=P

边际收益:

每增加一个产品的销售所得的收入,亦为产品的价格MR=P=dTR/dq。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P115

短期均衡:

短期、长期、市场期

(关于市场期:

1厂商对市场供给的产品数量固定不变;2特点是有交换、无生产;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为零)

总量分析法:

D点位置:

TR与TC的距离最大

TC曲线过D点的切线KK平行于TR,也就是说KK与TR的斜率相等,于是MC=P=MR

边际分析法:

单个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

注意:

这时的MC为上升状

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边际成本曲线,市场供给曲线)

厂商的供给曲线表示对应价格条件企业的最优生产数量

沉没成本和退出生产和停止营业点:

当厂商的边际收益(即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但仍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仍然维持生产,生产时,损失的只是固定成本,如果关门固定资产损失的更多。

这样,企业可以损失最小化,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只能停止生产。

上诉固定资产即为“沉没成本”。

它不可收回。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数量决策依据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R=MC),此时的价格如果高于企业的平均可变生产成本(P>AVC),企业的亏损最小,由于停产损失更大,因此企业必须坚持营业;但是,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P

长期均衡:

厂商长期均衡状态是市场价格处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在该点P=AR=MR=SMC=LMC=SAC=LAC(零利润均衡,没有超额利润)

第八章市场理论完全垄断:

定义:

(1)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

(2)该产品无同等替代品

(3)任何一家新厂商无法进入市场

需求: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对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边际收益:

由于需求曲线为负斜率,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也为负斜率,并且边际收益曲线的曲线低于需求曲线的一半

设P=a-bQ

所以MR=dTR/dQ=d(P·Q)/dQ=d[(a-bQ)Q]/dQ

=adQ/dQ-2dQdQ/dQ=a-2bQ

另外MR=P(1-1/e)

短期均衡:

总量分析法(利润=总收益-总成本)P137

边际分析法:

短期内,完全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时)

不存在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一个特定的价格,都有一个对应的供给数量;于是,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高于AVC最低点的边际成本曲线。

MR=P,而价格(需求曲线)的变动实质是平移。

而完全垄断厂商没有短期供给曲线的原因:

厂商根据MR=MC确定自己的生产,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动,随着边际收益曲线也跟着发生移动,于是厂商又根据MR=MC确定新的生产均衡点,这两个均衡点的位置变动无固定规律。

不存在价格与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垄断者的产量不仅取决于边际成本,还取决于需求曲线的形。

状需求的变动不仅象完全竞争的供给曲线那样给出一系列价格和产量,而且需求的变动可以导致价格改变而产量不变,也可以导致价格不变而产量改变,也可以使两者都发生改变。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根据需求变化的情况,在同样的价格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供给量,或者在不同的价格上供给量却是相同的

垄断势力的来源:

(1、市场需求弹性

市场需求弹性是企业需求弹性的下限,当整个市场只存在一家企业时,市场需求曲线就是该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

2、厂商的数目: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当厂商的数目增加时,各个厂商的垄断势力下降。

这其中,该数目主要是指“主要厂商”的数目。

进入障碍(版权、专利、自然垄断)

3、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谋还是竞争,厂商之间竞争激烈则垄断势力小,厂商之间相互合作则垄断势力大)

1、市场需求弹性

勒纳指数:

L=1/Ed,

E越大,L就越小

价格歧视问题:

一级价格歧视:

向每一个消费者索要其保留价格的做法(消费者对每一个商品都支付了相当了其边际效用的价值),称为一级价格歧视。

这样垄断厂商的总收益就是左图阴影部分面积

二级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厂商将其垄断产品分批定价出售;厂商可以根据消费量实施价格歧视,电力公司的分段定价,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从而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控制公司价格的政府机构可能会鼓励分段定价通过扩大产量和实现较大的规模经济,消费者福利能够增加,即使企业的利润扩大了。

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对同样的商品在不同市场上(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第九章市场理论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相对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需求曲线(弹性无限大),这也说明厂商价格控制能力弱于完全垄断厂商(勒纳指数L=1/Ed)。

主观需求曲线:

d曲线,该企业改变价格,而其所属生产集团的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客观需求曲线:

D曲线,该企业改变价格,而其所属生产集团的其他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P152

长期均衡:

1、如同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MR=MC);

2、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

(自由进入和退出使得经济利润为零)

P=LAC

多余的生产能力:

超额能力。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实际产量和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

理想产量指厂商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时所能够生产出来的产量。

Q1:

理想产量,厂商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时能够生产出来的产量

SAC2为垄断竞争厂商的最佳规模;SAC1为社会最佳规模

该企业如果产量为Q1,必然亏损(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因此存在超额能力:

Q3Q1

Q3Q2为对SAC2规模的不充分利用而造成的产量减少;

Q2Q1为社会资源的不愿意利用而造成的生产不足;

结论:

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生产规模(SAC2)小于社会最佳规模(SAC1),这又意味这整个行业的企业数量显得太多。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的区别和相同点

1)垄断竞争厂商同完全竞争厂商相比,前者的生产量比后者少,而产品的价格比后者高。

2)垄断竞争厂商同完全垄断厂商相比,前者的利润少于后者,而产量比后者大,价格比后者低。

3)垄断竞争厂商的,经济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厂商。

(图为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比较。

1、过剩的生产能力,亦称“超额能力”

2、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市场理论寡头理论

寡头市场的一般特征:

1、厂商极少

2、相互依存,价格的寻求者(pricesearcher)

厂商关注因素相对于其他市场结构最多:

自身成本结构、市场需求、其他厂商举动并作出反应

3、产品同质或异质

根据产品的特征,分为

--纯粹寡头行业:

产品无差异(钢铁、水泥、石油产品(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

--差别寡头行业: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电信通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三家司;移动电话运营商有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

4、进出不易

古诺模型:

企业同时选择产出水平的博弈就是古诺模型

假设市场上存在生产同质产品的两家企业,二者同时确定自己的生产量,然后根据两家企业的需求等于总产出总量来确定价格。

古诺模型中,当达到均衡状态时,两个厂商的产量之和Q,整个行业的产量Q0,和厂商数目间的关系是:

Q=Q0*[n/(n+1)].

反应函数

斯塔尔伯格模型

一个老练厂商看穿其他厂商将天真地按照古诺假定行动,于是根据这些天真厂商的反应函数决定自己的产量,象一个完全垄断厂商那样追求自己的利润,而自己则不需要什么反应函数

继续假设P=120-Q

A的利润:

πA=PQ-TC=(120-QA-QB)QA=120QA-QA2-QBQA

B的反应函数为:

QB=60-1/2QA

那么πA=120QA-QA2-(60-1/2QA)QA=60QA-1/2QA2

对上式求导,利润最大化的QA=60,πA=1800

QB=30,πB=900

老练厂商的产量和利润都大于古诺解,天真厂商的产量和利润都小于古诺解

伯川德模型:

贝特兰模型:

反对古诺关于产量推测的天真假定。

各厂商都预期对手不会改变价格,而将自己的价格订在利润最大水平上。

这里价格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

(双方为了占领,互相压价,直至价格为0(假设生产成本,边际成本为0)当价格降到最低点时,也就是双方在完全竞争下最终的均衡点,MC=AC=P=0)

张伯伦模型:

寡头厂商在不达成正式协议或共谋的情况下产生自然的默契,获得垄断利润。

寡头厂商根据完全垄断均衡条件下的垄断产量分配各自的产量,制定的价格完全按照完全垄断均衡时的价格。

共同分享完全垄断的利润

古诺竞争:

Q1=Q2=400

利润:

π1=π2=1600

如果合谋:

Q1=Q2=300

利润:

π1=π2=1800

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恕我无能,这章没听课,看不懂PPT,只能弄成这样。

要素的需求:

为满足生产需要,间接需求

从消费者直接需求派生出来,引致需求,人们需要某种产品而间接地查产生出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要。

生产要素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联合需求”。

同时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很多、要素没有差别、完全信息、要素充分流动

完全竞争厂商:

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不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