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师生课堂常规.docx
《数学学科师生课堂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师生课堂常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学科师生课堂常规
关于数学学科导学案的几点思考
为贯彻落实我校的高效课堂,我校的备课也要改头换面了。
导学案是课堂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保障,这几天尝试着做做,有几点思考和感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商讨,希望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能顺利起航。
导学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导学案中一定要将学生的“自学”安排在先,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完成“预习”。
这里的主问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单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置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其次在交流展示环节,导学案中要反映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补充、互相答疑解难的举措。
还有要在检测反馈、小结反思中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设置一些互批、互评、金点子擂台等活动。
导学案要突出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导学案中要尽可能设置小组讨论,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这样就要求教师课前对小组人员安排问题要做实做细,课堂上分工清楚,任务明确,保证组内的互教互学,不流于形式。
课后更要及时地对小组、对个人进行评价,建立一定的评价体制,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导学案要突出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要将“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体现在导学案中。
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要在自主学习板块多关注学困生,给与“学法提示”。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在小组讨论时,要关注讨论的有效性,协助组长调动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退下来绝不是“下岗”,而是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
在交流展示环节,教师要起到好的串联作用,变“某某说”为“某某小组说”,变追问理答为“哪一组有疑问?
哪一组有补充?
哪一组来评价一下?
”等等。
质疑拓展环节,要引导学生“深化理解”。
反思小结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质疑问难的意识。
导学案的教学流程设计要灵活、有效。
“学讲计划”提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
“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
同时也指出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课型自主变通,适当叠加、增减。
如:
两个例题是由浅入深递进式的,可以分开设置“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交流展示”,即学习例1围绕主问题展开自学、互教、互学、互议,学习例2仍先由主问题展开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再如:
某些计算课由“复习旧知”直接利用迁移到“新知探索”,未必有“自主学习”这一板块,然后就到“小组合作学习”了。
还有些练习课的模式,可能直接就是“自主练习—小组学习—交流展示—拓展应用”,也可能“交流展示”和“质疑拓展”合在一起。
做好导学案,我们教师首先也要经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拓展应用”“小结反思”的过程。
同教研组、年级组的老师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深钻教材,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让我们携手前行,一起迎接新学期。
.“三维”目标需要学习小组
有效的学习小组能促进“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
2.“向教学要质量”的形势让老师倍感疲惫。
有效学习小组能帮助老师减轻教学负担。
二、思考与举措
1.发动。
(1)提出分学习小组。
交代清楚组长享受的待遇和权力(作业优先批,作业要求高,手里有答案,可约束本组成员学习,可联系本组成员家长等)、责任和义务(检查本组成员作业完成和订正情况,帮助本组成员解决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约束本组成员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等)。
(2)选定小组长。
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开学两个星期的表现以及摸底考试成绩选定小组长。
(3)分组。
每位小组长自选一名副组长,然后每组搭配一名学困生,中间的学生自由分配到每个小组,老师在此基础上微调。
2.初定奖惩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每星期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一总评。
优胜者奖励小礼品、颁发奖状等,落实者当罚。
详细方案由各小组长讨论后决定。
(2)计分方法:
周周练分数*2+每天课堂5分钟检测分数,小组各成员平均分为小组得分。
老师不定期抽查小组长的作业记录本,视情况加分、扣分。
3.试行。
(1)每节数学课按小组坐定,组长监督组员认真听课、积极动笔,组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2)引入师徒结对制度。
自愿的前提下,以组内师徒结对的形式带动全班“兵教兵”的氛围以及合作学的风气。
师父不仅在课堂上指导徒弟,还要在课后监督徒弟的作业完成、订正情况。
师徒结对以单项进入考核和奖励。
4.完善考核制度。
形成全班公认的考核、奖惩制度,并成文。
视情况对小组成员微调。
5.引入展示、发言等考核制度,组内分工明确。
6.边做,边改进,边完善。
初中数学导学案模板
初中数学导学案模板
执笔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学生
课题:
备注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加固(复习课文,回答问题)
2.导学(阅读新课文,回答基本问题)
二.合作研究(中档题)
三.展示提升(较难题)
【达标测评】(填空题,选择题)
【自主反思】
1.知识盘点
2.心得感悟
高效课堂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3分钟)
情景的创设要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创设的原则是:
“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说明:
(1)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富有激情,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欲望。
(2)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迅速融入课堂,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入问题。
二、自主学习环节(10~15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和解决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内容。
使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初步感知,此时学生的学习以独学为主,对学和群学为辅。
说明:
(1)教师要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时间作出预设,同时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不超过4个为宜。
通过完成问题,达成指导自学、帮助自学的目的。
(2)教师要巡查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疑难,通过关注关键学生把握全局,要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自学,防止个别学生不自学或自学中一碰到疑难问题不独立思考就展开讨论,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有效、有序。
(3)学生要明了教师提出的自学内容、方法和时间等要求,注意把握时间和自学速度。
(2)检测读书成果,问题宜设计成简单题,内容是本节知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
通过问题解决,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并引入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说明:
(1)测试题的设计应遵循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激励性,问题宜控制在3~4个左右。
通过完成问题,达成检测自学状况的目的。
(2)教师要巡查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疑难,通过关注关键学生把握全局,并根据自学情况选择和确定下一环节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内容。
(3)学生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检测内容,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的问题,小组长应组织好本组同学的对学和群学,以帮助学困生完成和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三、合作探究环节(20~25分钟)
1.提出合作探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题目的选择要适合本节课内容,注意习题的层次性,问题要符合数学知识的一般呈现规律,是本节知识的基础应用问题。
要组织好学生的对学与群学,通过对学、群学,让各小组进行充分交流,生成最佳问题解决方案。
说明:
(1)教师对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预见,在重难点处设置问题,题量宜在2~3个,旨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停地巡查,了解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提示组长如何组织好讨论交流,及时点拨学生思维。
(3)要注意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有权利组织本小组群学时是否要求助并得到教师的帮助。
(4)学生要积极且有秩序的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会表达、注意倾听,出现不同意见和争议后,组长可进行总结性发言,并达成本组共同观点,或求助于老师加以解决。
2.适时聚焦、展示,并通过教师点拨形成科学、规范的问题解决办法或格式,从而形成数学方法。
同时可提供适当的拓展训练问题(1~2个即可),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但应注意对学生的分层要求(那些学生必做,那些学生选作,那些学生可以不做)。
实际上,这一过程是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的过程,要求学生总结,教师点播、补充完善。
说明:
(1)教师要充分考虑各学习小组的情况,预见并有如何指导聚焦、展示的预案。
(2)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展示的学生敢于表达、倾听的学生敢于质疑。
(3)较难问题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和讲解,点拨的内容应当是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对参与合作交流不主动、不积极的学生要全面掌握,并思考解决办法。
(5)学生的小展示一般在座位上讲即可,需要聚焦的重点、难点,则要求学生走上讲台展示。
展示的学生要大胆自信,表达清楚,敢于应对质疑,倾听的学生,应善于听取,大胆质疑,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归纳与小结(3~5分钟)
可教师、可学生或师生共同来完成。
对概念提倡教师做总结,因为教师比学生站的更高,可以指出知识在今后的应用,对于方法、技巧提倡学生做总结,便于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归类。
说明:
(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准确到位,课标和考点熟烂于心。
对本节侧重的能力培养心中有数。
(2)学生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形成、更新知识网络。
五、作业(1分钟)
作业题来自课本或补充课本以外的内容,主要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
题量要适宜,并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减少题量,直至逐渐取消作业。
说明:
(1)教师选题宜精不宜多,题目的选取旨在达成反馈该课学习效果的目的。
(2)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先做后说,师生共做”的“20字诀”。
同时注意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技术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数学学科小组建设(参考)
一、小组组建
小组以班主任组建为准,学科老师也可根据需要稍作调整,小组要有具体分工。
二、前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发音训练:
可以学李阳的做法,力争让学生突破极限,以一句话为载体,反复训练,直到满意为止,比如开始就以“我是***,来自**小组”来训练发音,教师有意远离发音学生,这样可以潜意识地促使发音学生提高声音,当然训练效果一定要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听到,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声音不宜太大,只要小组内能听清楚即可。
2、语言规范:
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提问的礼貌和方式,比如: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到…;我的讲解完了,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举手示意;刚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不过我还想补充一下…;谢谢你的补充,分享玩应该向全体同学们致谢等等。
总之,课堂的气氛是很融洽的,和谐的。
3、讲课训练:
我们是**组,下面由我来讲解第*题,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题…;我是这样解决的,…,我想到这种方法原因是…,面向学生讲课,借助一定的肢体语言,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同时在讲课时训练学会观察同学们的情况,学会互动(生生互动)。
4、听课训练:
学会聆听,先听清楚别人的发言,再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打断、不争抢,不起哄,当别人说错了要给予鼓励的眼光,努力实现“没举手不发言”和“齐答只一遍”,在前期的听课训练中,要有所规范,从而能静能动,活而不乱。
5、纪律训练:
形成教师自己的指令,只要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就行,如击掌三下。
坚决杜绝展示时学生插嘴的坏毛病。
发表不同意见要等对方讲完再举手。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互相交流班级情况。
在这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缺点,切忌训斥。
三、课堂要求和基本流程
1、要求:
〖课堂要求〗能静能动、活而不乱
〖学生要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序展示、谦虚聆听
〖课堂要求〗精心预设、精彩点拨、驾驭课堂、反思提升
2、流程:
候课(静):
组长督促课前准备(教材、草稿本、学案)和候课状态(自然、静思)。
数学文化(动):
以数学故事为主,时间在3分钟之内,不必每天如此,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向往。
前置活动和感悟提升(静):
前期训练学生在课堂上5分钟独立思考,从这几节来看,学生很自觉地完成了(第一次占30%,第二次占80%,初一学生积极性高,在于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此时,教师可以抽查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情况。
教材的阅读要作要求,比如打记重要的概念和定理,能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脱离教材。
小组合作学习(动):
要求有序,有内容、有记录,教师可以聆听一两个小组的原始讨论情况,然后进行指导,讨论时要有主讲(前一天由组长定),在主讲同学对前置活动和感悟提升的内容大概讲完后,其他组员加以补充,记录讨论的精彩内容,这一流程比较重要,如果只是热闹,那效率是很低的。
课堂测评(静):
检查学生在自学和互学后的成果,安静地完成大约5分钟的测评,分值是10分制,然后小组交换批改(建议用红笔),同时由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讲评答案。
课堂分享(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除了完成知识任务外,还要准备好记录(记录发言的提纲),安排发言人员和顺序,以便有序地展示分享。
在展示分享中,要注意训练发言人声音洪亮,面向全体同学,关注同学们的反应,及时互动。
同时要训练发言学生怎么讲,尽量解决三个问题:
我是怎么做的,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简单的分享可以就在座位上完成,上台的同学要求动作快,尽量不耽误同学们的时间,教师则在此环节点评,教师心中要明确本堂课要解决什么数学知识,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展示的契机突出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四、建议
1、一周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听取学生的反馈。
2、不要拖堂,及时下课,留有余味。
3、课堂的目标要很明确,下要保底,杜绝漫无边际地闲谈。
4、及时跟班主任沟通。
5、课后作业要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