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843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三个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二、思维能否认识或真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时间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P26~P27。

(1)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义:

1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意,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

3、运动观(定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反对错误观点)。

P29

(1)定义:

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与运动: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时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意识观(起源、本质、能动作用)。

(1)起源: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27

(2)本质: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P27

(3)能动作用:

P50

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多用;

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实践观(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与分化)

6、联系与发展的本性。

P35~P36

(1)联系的定义:

指事物的联系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发展的实质: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关系,方法论意义)。

P38~P40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些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

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包括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属性。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两点论及重点论:

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8、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掌握度的意义、量变质变及其关系,方法论意义)。

P40

(2)定义: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3)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4)辨证关系: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5)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9、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方法论意义)。

P41

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前进性和曲折性: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表明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P57~5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四、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的区别。

P59

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是主体在时实践的基础上对课题的能动反映。

唯心主义认识论:

认为人的认识是自主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产物。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区别: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新旧两种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两者之间又有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有两个缺陷:

首先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莱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P61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4、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及其客观性。

P64

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的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真理性,把真理当成客观存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5、真理的二重性及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二重性及方法论意义。

P65

真理的绝对性:

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

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意义:

6、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关系P74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式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P85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它的主要缺陷即表现形式是:

至多考虑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虑思想之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根本上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社会存在三个部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社会存在三个部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P86

社会存在也称作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是指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社会意识及其构成(三个层次及划分依据)。

社会意识及其构成(三个层次及划分依据)p86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P8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同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5、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念、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念、关系及所提炼相关重要知识点)P89~P95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声场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发展。

7、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理论P100~P109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价值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8、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及历史人物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从本质上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们,从数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P116

②社会历史发展史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者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接触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欲偶然性的统一。

在评价历史任务时,我们必要辩证看待,要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P118

 

第四章

1、商品(概念、三条件、二因素及关系)。

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三条件:

2、劳动二重性(概念及关系、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枢纽”)。

(1)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

4、价值量(概念、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6、货币本质及其职能。

7、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8、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特点)。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10、资本两种形态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涵义,实现条件)。

12、个别资本的运动(资本循环概念、三个阶段、三种职能、正常进行的条件)。

13、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4、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

(167-168)

15、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77-178)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1、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

(194,197)

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了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其表现是:

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

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为32.8:

1,1990年为51.3:

1,1995年又扩大到59.0:

1。

世界上最富有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之比,1991年为61:

1,1995年为81:

1。

目前世界上仍有30亿人,即人类的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02-204)

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

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29-230)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

这是因为: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的问题。

这是因为: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

而解决这一基本特征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这是因为:

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这是因为: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长期历史人物,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问题,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我们要解决好这些基本特征问题,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33-234)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55-260)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68-269)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旧社会痕迹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没有建立起新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时,不可能消失。

只有经过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