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83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docx

注安案例分析题重点总结

第1题:

解答题(案例)(本题:

22分)

20XX年4月17R19时30分左右,某公司某厂板金组季节工李某在63t气动冲床上进行GE柜外箱体冲孔加工时,因左手进入模具取料造成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被模具压伤的重伤事故。

为使相关单位从中吸取教训,现将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1)伤者情况

姓名:

李某;性别:

男;年龄:

17周岁;入厂时间:

4月14日;该职工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

(2)事故发生过程

4月17日18时30分左右,板金组根据生产需要,安排GE柜生产的所有人员回厂加班。

经工艺员确认后,19时15分左右班组长安排王某当师傅(2003年2月18日入厂)在63t气动冲床上给李某等三名新工示范操作GE柜外箱本体冲孔工序,准备让其上岗操作。

该外箱板材长184cm,宽78.5cm,操作时需要两人合力将板材送入模具并扶正,其中站在机台前方的一人踩脚踏开关,完成冲压之后将成型的板材取出放好,并取出冲孔落料,另外一人取出待加工的新板材。

王某讲完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后,看着李某和另外一名新工人配合作业操作十几块板料后,就离开和另一名新工在旁边80吨冲床上配合作业。

约19时30分,当李某伸左手入模取冲孔落料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降的上模压住,李某大叫一声,在旁边冲床作业的王某见状立即跑上前去将该冲床调至“点上”状态,让李某将左手拉出,发现左手的中指己从第二指节处压断,食指、中指、无名指也只有皮肉相连。

在现场的见习组长郭某立即将伤者送至桂州医院,后转至小黄圃医院治疗。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按伤害程度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3.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哪些?

4.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答疑:

参考答疑:

1.按伤害程度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答:

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可把伤害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指尖被模具压伤,应划定为重伤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答: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伤亡事故的类别包括: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室息、其它伤害。

(2)板金组季节工李某伸左手入模取冲孔落料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降的模具压伤,所以事故类型应该是机械伤害。

3.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哪些?

答:

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很广,包括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模结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

4.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答:

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1)改善用工计划及生产组织管理。

对危险性岗位及特种作业从业人员严把资格关,尽量招收有工作经验、有资格证的人员上岗。

加强新工岗位培训,杜绝以新带新的现象发生,新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并取得操作证的情况下才可单独上岗操作。

加强培训管理,明确以老带新制度以及师傅的条件和责任。

生产前要给操作人员宽松的培训时间,杜绝将新工人仓促安排上岗的不负责任行为,合理安排加班时间,防止工人疲劳作业。

(2)对GE柜外箱本体冲孔模进行改造,对压缩机室冲孔部位增加去料孔,改手工退料为自动退料。

(3)车间对63吨气动冲床进行改造,拆除脚踏开关,恢复双手按钮式开关,增设光电保护装置;同时改进辅助设施,加装平台铁架,改双人操作为单人操作,并在设备及安全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要求车间对同类设备问题进行检査整改,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隐患再次发生。

(4)车间应加强现场管理,给冲压工配备替代人手工具,要求工人清理冲压废料时,必须使用磁吸手(铁钩、铁钳、长毛刷)等专用工具。

(5)今后工艺技术部门要对新投产的工装模具本质安全性进行评审验收,严把工装模具的本质安全关:

对操作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要提醒车间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设备部门应加强对封存设备启用、设备改造过程的监管,避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设备投入使用。

(7)新的生产线必须按要求进行“三同时”验收合格方可正式交付使用。

(8)车间、班组及专(兼)职安全技术人员要加强现场监控,发现“三违”现象及时曝光处理。

(9)各班组每日班前要及时通报安全信息并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

第2题:

解答题(案例)(本题:

22分)

2012年7月13日22时40分,某市一家化工公司尾气吸收塔在试车过程中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内施工人员98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被迅速送到医院观察。

后经卫生部门诊断,其中8人有轻度中毒反应。

据初步调査,发生事故的企业为一家新建的年产10万t烧碱企业,7月12日刚刚投料试车生产。

液化后的废氯气经吸收塔用碱液吸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碱液发生中断,致使氯气溢散。

由于该公司是新建企业,还未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寨,也未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泄漏发生后,工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现场混乱,中毒人员增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如何规定的?

2.该公司应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3.在进行应急策划时,该公司应进行哪些资源分析?

4.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疑:

参考答疑: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如何规定的?

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条规定: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该公司应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答:

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包括六个步骤,该公司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成立工作。

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査、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査。

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应急预案的改进是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与以上6项工作共同构成一个工作循环,通过这个循环可以持续改进预案的编制工作,完善预案体系。

3.在进行应急策划时,该公司应进行哪些资源分析?

答:

资源分析应针对存在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

(1)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2)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通过资源分析,可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4.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应急预案概况:

(2)事故预防:

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3)准备程序:

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与演练,互助协议;(4)应急程序: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险与救援,危险物质控制;(5)现场恢复;(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第3题:

解答题(案例)(本题:

26分)

某机床厂主要产品为升降台铣床,年产量约1300台,现有人员约1100人。

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厂区南面是一村庄,北面是农田,东面是公路,北侧为铁路。

工厂所在地年平均气温为1PC,最热月平均气温25°C,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C,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厂区占地面积约150000m2厂区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约为64000m2。

绿地面积45600m2,绿地率将达到21%。

厂区内主要建筑为工具车间、机加工厂房、钻机加工和钻机装配车间、锻工车间、钣金车间、装配厂房、维修(包括电气焊)车间以及配套的生产办公用房、油库、喷漆室。

车间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通道。

油库和仓库储存油料、漆料、溶剂、稀释剂以及酸、碱等危险化学品。

生产区建有三个锅炉房,共9台锅炉,其中1台蒸汽锅炉,8台热水锅炉。

工厂使用的电压等级为10kV,由一用一备两条电力电缆供电至厂区。

生产区有5座变电所,总安装容量为2810kV·A;生活区有3座变电所,500kV·A变压器1台和630kV·A变压器2台。

项目厂区低压配电采用TN系统。

在各厂房内设有机房、辅助用房、生产卫生用房及生活用房、风机房、空调机房等。

厂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地下水井供应,厂区有三口水井和一座容积100m3的水塔。

在厂区北面建有一座消防水池(300m3)。

厂区内有北、西两座空压机站,北空压机站装有10m3/min空气压缩机2台,供喷漆车间和喷砂车间生产用气。

西空压机站装有2台螺杆空气压缩机。

各配置1台储气罐。

厂内有桥式双梁起重机、桥式单梁电动葫芦等多台起重设备。

厂级领导均对安全工作负有相应责任,技术副厂长和总工程师负责全厂的劳动保护工作;各分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为部门负责人,安技员负责具体工作。

全厂已建立了“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防尘、防毒、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有关的管理制度。

该厂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

2.以上述资料为背景,依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3.分析导致油库燃烧爆炸的主要因素。

4.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企业应建立哪些安全管理制度?

5.试针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答疑:

参考答疑:

1.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以上述资料为背景,依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答: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因素及所在设备设施或场所如下:

(1)物理性危险因素:

①防护缺陷:

机器设备裸露的旋转部位未加防护罩,如联轴器、传送带辊。

②噪声:

各种泵、风机、空压机旁;锻工车间。

③振动危害:

各种泵、风机、空压机旁;锻锤。

④标志缺陷:

起重机、配电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处应设警示标志。

⑤作业环境不良:

锻工车间高温,机加工、焊接车间粉尘危害。

⑥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焊接、锻造。

⑦电伤害:

供电设备、机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配电线路、低压配电柜等的漏电。

雷电对车间、烟囱等高大建筑物的危害。

⑧运动物危害:

机床设备加工中卡盘、工件等的飞出。

⑨明火:

明火引燃可燃物,如油漆、汽油、木包装箱等。

⑩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液氧等。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①油料、漆料、溶剂、稀释剂为易燃易爆性物质。

②焊接作业的焊接烟气;油漆、溶剂、稀释剂等有毒物质。

③酸碱等腐蚀性物质。

3.分析导致油库燃烧爆炸的主要因素。

答:

本题中,由于通风不良或泄漏等原因导致油库内可燃蒸气达到爆炸极限,在此情况下又因以下原因产生足够引起爆炸的起始能量,最终导致油库燃烧爆炸:

(1)在爆炸区域内违章动火。

(2)利用钢制工具等撞击产生火花。

(3)进出油品方法不当或速度过快,以及穿着化纤衣物等产生静电火花。

(4)外部飞火进入油桶或油库引燃油品蒸气。

(5)油桶破裂或违章装卸。

(6)装卸过量或日光曝晒。

(7)遭受雷击、油桶内沉积物自燃、通风不良或通风设备打火。

(8)油库作业时使用不能防爆的灯具或明火照明。

4.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企业应建立哪些安全管理制度?

答:

该企业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有:

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査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例会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配电室管理制度、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电气运行管理制度、锅炉房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和管理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女工保护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等。

5.试针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答:

针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包括:

(1)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对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可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包括:

①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a.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b.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c.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d.提供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

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给出的,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②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a.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b.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C.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d.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2)电气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

①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②隔离和间距;③消除引燃源;④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

(3)触电事故预防对策措施:

触电防护主要有防止电击危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措施。

直接接触的基本防护措施是绝缘、屏护和间距。

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屏护是指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间接接触防护的措施是n系统(保护接地)、TT系统、TN系统(保护接零)。

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包括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4)职业危害预防对策措施:

①防尘、防毒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②防噪声和振动:

a.防噪声。

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b.防振动。

作业场所存在振动危害的企业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振动对健康的影响,应首先控制振动源,使振动强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第21题:

案例分析题(多选)(本题:

22分)

某工程局某公司机械加工队,承接某电站部分塔吊安装工程,由武某负责具体安装指挥。

某日上午,10号塔吊的前后臂和配重块以及主要部件己基本安装完毕。

塔吊回转以上部分未与塔身连接,靠爬身套架支撑,塔吊处于顶升准备状态。

为安装平台围栏接板,武某违反塔吊不准斜吊的规定,叫起重工王某的弟弟指挥用配合安装的9号塔吊牵引10号塔吊前臂转动,致使10号塔吊套架处弯折,向南倒塌。

挂在前臂上的9号塔吊钢丝绳被拉断。

站在前臂端的起重工王某随前臂倒塌被砸死,平台上的电气技术员索某被摔死,塔基南面的起重工杜某被配重块压死,路过现场的职工方某被砸断腿,正在塔上安装的工人胡某等4人随塔吊倒下受轻伤,9号塔吊司机田某因钢丝绳被拉断而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6万余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鉴定,10号塔吊倒塌的原因是:

(1)安装塔吊上部时,旋转台只安放在塔身标准节上端,没有把上下两端的销钉孔用销钉锁住固定,塔吊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2)塔吊前臂长29m,只伸出17.9m,臂重9.8t;塔吊后臂长7.5m,管重6t,加上配重22.5t,共28.5t。

前后臂不平衡,产生了后倾力。

(3)塔吊处于准备顶升状态,上下部分没有用销钉连接紧,在这种情况下,塔吊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用9号塔吊(在上)拉10号塔吊前臂(在下),必然产生3个力:

向上的拉力使之增加后倾;作用于塔身的推力、施转力使后臂往外套架危险的开口处扭转。

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塔吊迅速向南弯折倒塌。

这是由于安装的程序不对,改变了塔吊的受力状态而发生倒塌,而不是塔吊本身的质量不好而引起倒塌的。

(4)按照塔吊安装规定,当顶升套架被升起或正在升起时,严禁回转塔臂,严禁移动变帽小车,严禁起落吊钩。

但武某在塔吊回转以上部分安装在套架上,未与塔身标准节相连接,处于顶升状态时,违章指挥操作,同意王某的弟弟指挥塔臂转动,以致酿成3死7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武某对此负有直接的责任。

经人民法院审理,武某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鉴于案发后武某能主动承担责任,有悔罪表现,县人民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武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1.起重机安装、拆卸、检査、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伤害类型有哪些?

2.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这起事故应由哪些人员组成事故调査组?

4.该事故的事故调査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疑:

参考答疑:

1.起重机安装、拆卸、检査、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伤害类型有哪些?

答:

伤害类型包括:

重物坠落伤害、起重机失稳倾翻造成的伤害、挤压伤害、高处坠落伤害、触电伤害、其他伤害。

2.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答: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主要包括:

(1)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包括:

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缓冲

(2)防风防爬装置,包括夹轨器、锚定装置和铁鞋;

(3)安全钩、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

(4)起重量限制器;

(5)力矩限制器;

(6)防坠安全器;

(7)导电滑线防护措施;

(8)防碰装置;

(9)登机信号按钮;

(10)危险电压报警器。

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这起事故应由哪些人员组成事故调査组?

答:

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有关规定,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故这起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査,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自己组成事故调査组进行调査,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査组进行调査。

事故调査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査。

4.该事故的事故调査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事故调査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査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事故调査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査报告上签名。

第22题:

案例分析题(多选)(本题:

22分)

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700余平方米厂房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40.48万元。

事发当时,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

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

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

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

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

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W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

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

约30min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

“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

乙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

乙因事离开车间。

约10min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1.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分别是什么?

2.这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是什么?

3.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

4.电焊操作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答疑:

参考答疑:

1.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

这起事故的起因物是炸药,致害物是由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及各种造成人受到撞击的物体,伤害方式是炸药爆炸。

2.这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是什么?

答:

(1)这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螺旋输送器螺杆内有残存炸药。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无证焊工甲某违章施焊动火,专职安全员乙审批动火证手续错误,爆炸时又未在现场监护,工会主席丙某越权审批动火证。

3.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

答:

(1)该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①焊接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断裂处时产生电火花,引起杆内炸药爆炸,并引爆“v”型槽内炸药,进而诱爆车间内存留的全部炸药。

也就是因为空心螺杆内存在炸药,而该车间还有其他的炸药,构成了极危险的不安全状态;

②无证焊工范某某存在侥幸心理,在危险环境下,违章施焊动火,其行为直接导致爆炸事故发生;安全员乙某审批动火证手续错误,爆炸时又未在现场监护,其行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工会主席丙某越权审批动火证,其行为也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该起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

①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不严格;

②厂领导安排无证焊工上岗作业。

4.电焊操作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答:

电焊操作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1)触电机会多

①焊工接触电的机会最多,如接触焊件、焊枪、焊钳、砂轮机、工作台等。

还有调节电流和换焊条等经常性的带电作业。

有时还要站在焊件上操作,可以说,电就在焊工的手上、脚下及周围。

②电气装置有毛病,一次电源绝缘损坏,防护用品有缺陷或违反操作规程等都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③尤其是在容器、管道、船舱、锅炉内或钢构架上操作时,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2)易发生电气火灾、爆炸和灼烫事故

电焊操作过程中,会发生电气火灾、爆炸和灼烫事故。

短路或超负荷工作,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