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docx
《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
研臻教育内部资料
记叙文文体知识清单
1.表达方式(5种):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主要运用文体)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
2.中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
2排比、对偶、反复:
(作用)增强文章的气势,读起来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3夸张: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
4设问:
(作用)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共鸣。
5反问:
(作用)加强肯定的语气。
补充3种可能会考查的:
6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译:
(错误)秦朝时期的明月和汉朝时期的边关。
(正确)秦朝、汉朝时期的明月和边关。
7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如: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名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8通感:
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
例如:
《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的转移)。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嗅觉与视觉的转移)。
3.记叙线索及其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双线):
核心人物或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某一具有意义的)核心事物(《羚羊木雕》),核心事件(《社戏》),时间(《登上地球之巅》),地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的感情及感情的变化过程(静态的和动态的)(《荔枝蜜》)。
作用:
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②把文章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③使文章调理清楚、层次清晰。
4.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
①亲切感②真实感③便于直抒胸臆④作为事件的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感⑤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你、你们):
①亲切感②便于情感交流③如同与读者交流,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第三人称:
(他、她、它、他们):
①不受时空的限制②显得客观③便于叙事和议论④能从多方面自由地叙述。
5.记叙顺序及作用:
⑴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作用:
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井然有序。
⑵倒叙(先写结果,或将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事件提前,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避免叙述的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⑶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相关的片段或情节,然后再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作用:
①补充说明主要情节,丰富主要内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③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⑥突出主题。
6.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7.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⑴内容上:
指手段或尾段的作用、句子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
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作用。
有时要结合文章
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⑵结构上:
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后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结尾———总结全文,收束上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画龙点睛,发人深思、卒章点题等作用。
⑶表达效果上:
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⑷写作手法上:
开篇点题,埋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照应,渲染,呼应,对比,先抑后扬,象征暗示等作用。
8.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⑴人物描写:
1正面(直接)描写:
外面(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表情)描写。
作用: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2侧面(间接)描写:
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形象。
作用:
烘托了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⑵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事件发生季节和时令②渲染……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深化主题
9.人物形象的赏析:
形象=性格+品质(结合文章中具体的内容分析)
10.修辞句的赏析步骤:
①找修辞手法(可能不止一种)②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含有多种修辞手法时,分析主要的一种的作用即可)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情)∕突出了……的特征。
11.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解释词语在文章中的语境义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12.体会文章标题的含义:
一般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浅层含义,二是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浅层含义往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
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而深层含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
比如《生命之线》这个题目,它浅层含义是指连接两人的那根线,而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互相帮助的品质。
13.谈文章标题的作用:
作用通常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从内容上讲往往是借物传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等,从结构上说往往是标题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比如《枣核》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以枣核贯穿全文,同时借枣核来反映美籍华人的殷殷思乡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
记叙文阅读讲练
一.幸会,妈妈
张春
(1)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2)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
“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
(3)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
“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
”她起码追了200米。
(4)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 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
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5)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 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 说:
“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6)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
“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
”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
“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
(7)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
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
“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
”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
那时我已经30岁了。
(8)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
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
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
爸爸还是走了。
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 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
她说:
“要疯掉还不容易?
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
”
(9)命运是猜不透的。
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
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
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
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
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
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
“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
”
(10)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
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
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
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
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11)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12)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
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
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
她说:
“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
(13)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
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
”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
16.请简要赏析文章第(10)段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17.请仔细品读第(12)段中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感悟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4分)
“要把手甩开, 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
18.文章以“幸会,妈妈”为题,请体会其内涵和作用。
(4分)
19.文中“妈妈”教女有方,请概括出你最佩服的两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分)
16: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从情感的表达、主题的突出等多方面来分析具体说明。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
(1)深刻地表述妈妈超乎寻常的爱女之情。
(2)妈妈的这一系列举止动作出人意料,这两个词写出了“我”的意外和惊讶。
(3)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深深感激和敬佩之情。
1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内容,抓住“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一脚一脚地走”“也不会累看”等词语加以理解,分祈总结。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
(1)这几句话是妈妈借“走路”来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2)人生恰如行路,目标确定后,贵在一往无前,专心致志:
要不快不慢,执着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才是对人对己有益的人生。
18.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
(1)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
然后结合本文分析,本题要深刻理解“幸会”的含义,了解其表层含义,结合语境,探究其深层含义。
【考点定位】: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答案
(1)“幸会“本义是用在与陌生人的见面、相处上,本文却用在了与妈妈的相处中,新颖别致,能激发阅读兴趣。
(2)”幸会“一词概括了文章主旨,它集中体现了“我”因感受浓烈、全面、深刻母爱而产生的无比庆幸与自豪之情。
本文标题有多亏有你““谢谢有你”的意思。
19.
(1)民主、平等。
妈妈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女儿遇到的问题,如让收到情书的女儿轻松自然:
用主动认错的方式让叛逆期的女儿学会体谅他人。
(2)言传和身教并重。
女儿不到8岁时,就告诉她不要让男人和她太亲密。
女儿30岁了,她不但主动认错,还给女人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
爸爸病逝,她会顶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这些事例,既有言传,更是身教,给了女儿一生的启迪和积极的引领。
(3)方法灵活,易于让人接受。
对小孩子喜欢咬手指头和想在高处嬉闹的处理方法,和借“走路”来告诉成人女儿做人的道理的方法,都抓住了年龄特点和心理 特征,灵活实用。
二.上天种的花
古草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
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
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
“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
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⑾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⑿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⒀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
1.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4分)
事件发展过程
A→B→采摘蘑菇→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C→紧张喜欢→D→满足骄傲
2.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
(3分)
3.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终于成熟了。
5.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6.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7.选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1.(考点:
文章主要内容的提取和筛选。
)A.发现蘑菇B.看守蘑菇C.惊奇欣喜D.小心翼翼
2.(考点:
文章内容的了解以及表现手法的作用)与蘑菇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以“狗尿苔”的丑陋,反衬蘑菇的可爱,突出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
3.(考点: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蘑菇无人种植,生长环境贫瘠却富有生命力的生长。
4.(考点:
词语表达效果的赏析)突出我们对蘑菇成熟的期盼和蘑菇成熟后的欣喜之情。
5.(考点:
人物的描写方法以及作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慈爱。
6.(考点:
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内容上:
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
承上启下(过渡)。
7.(考点:
重点词语的语境义(表层含义)和引申义(深层含义))第⑨段:
指蘑菇;第(13)段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坦诚做人,踏实做事)。
三.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
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成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
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
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
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叉传来了。
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
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
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⑾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
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⑿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
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⒀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⒁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⒂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
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⒃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
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⒄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
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13.请阅读选文③一16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母亲带我到田野母亲怕我走失呼喊我,我用头巾回应→A→母亲呼喊、寻找我→我终于回应→B
14.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2分)
15.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3分)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17.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⑩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分)
18.选文中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4分)
19.“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回答。
(3分)
参考答案:
13.(考点:
文章主要内容的提取和筛选。
)A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B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14.(考点:
句子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15.(考点:
句子艺术特色的赏析)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16.(考点:
分析句子中关键词的表达效果)“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17.(考点: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18(考点:
人物形象的分析)
(1)坚强:
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
(2)细心:
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19(考点:
文章中关键意象的作用和意义)
(1)线索。
(2)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