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器乐社团教案.docx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器乐社团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1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器乐艺术的意义:
器乐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器乐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习曲训练,学习《丰收锣鼓》旋律。
选拔队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乐队的目的、乐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演奏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指法进行演奏。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奏训练
1、姿势训练:
坐姿或站姿放松,队员的姿势要统一。
演奏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奏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
实际上统一合奏姿势不仅使乐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乐队的演奏状态,所有乐队成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乐队所有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
这是合奏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奏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
我们在合奏训练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乐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指法训练:
各乐器指法练习。
(二)作品训练《丰收锣鼓》
1、难点训练:
节奏的平稳,强弱合理。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三)请同学单独演奏,根据其演奏的情况选拔队员,并确定其声部。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2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乐队?
2、了解声部的划分。
3、学习《丰收锣鼓》后半段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了解乐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道各个声部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声部平等的地位。
3、学习掌握《丰收锣鼓》后半段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什么是乐队?
1、什么是乐队?
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乐队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8)的鼓吹乐,和唐代(公元618——公元907)的燕乐乐队。
鼓吹乐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善于演奏粗犷豪放的音乐,而燕乐乐队是以丝竹细乐,善于演奏细腻文雅的音乐。
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起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存在,深受市民爱戴的戏曲和曲艺都有了自己的伴奏乐队。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kiss乐队民间又有了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的吹打音乐。
另外纯乐队的形成,也是经历了清唱到纯乐器演奏这样的一个历程。
如:
广东(中国南方)音乐,出自粤剧,福建(中国东南方)南音,出自古老的南田,潮州(中国南方)苏锣鼓,出自潮汕一带的汉剧等等。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民间乐器中,兄弟民族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演奏《十二木卡姆》的西北乐队,用各种芦笙组成的西南芦笙乐队以及用马头琴、四胡、三弦等组成的北方乐队等等,这些乐队的形式也被各地乐队所采用。
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随着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陆续建立了一些新型的民族乐队,这些乐队体现了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音响、音色的独特性和施展民族风格演技的可能性,它的优势已十分明显,新型民族乐队与古代民间乐队一样,继续发挥重要和良好的作用。
它已经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
有些乐队会通过乐队的名称让我们知道他们演奏的是哪种乐器,比如铜管乐队、管乐队和钢鼓乐队。
其他一些乐队的名字可以告诉人们他们演奏的是哪种音乐,比如进行乐队、伴奏乐队和爵士乐队等等。
(二)、学习演奏《丰收锣鼓》后半段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3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介绍民族管弦乐队
2、指法练习
3、学习《丰收锣鼓》前半段合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乐队特征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乐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作用,要有个人服从整体的意识。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民族管弦乐队
民族管弦乐队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
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
我国的民族乐器中缺少低音乐器,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作为补偿,也有使用大提琴的。
一些现代派民乐作品中会出现传统中较为少见的音响要求,可能需要西洋乐器作为辅助。
民族管弦乐队乐器
一般分为
1.拉弦乐器组:
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
2.弹拨乐器组:
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
3.吹管乐器组:
曲笛梆笛新笛唢呐(高音、中音、低音)笙(高音、中音、低音)
4.打击乐器组:
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军鼓木鱼
(二)、指法练习:
勾托抹托
(三)、排练乐曲《丰收锣鼓》
1、分声部奏旋律。
2、前半段合奏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4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合奏统一的要求。
2、对姿势、呼吸由学生说出要求,老师作补充。
3、欣赏爱乐乐团的演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演奏统一要求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在乐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团队意识。
2、过呼吸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分句演奏。
3、两声部合奏,先唱乐谱,后演奏。
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演奏的统一要求:
演奏是集体的演奏活动个人的演奏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那就谈不上艺术表现了。
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乐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因此合奏的统一要求决定了乐队的水平。
(一)、姿势统一:
这决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
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乐成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
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
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橱面,或者双手互握置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
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拘束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况之中保持放松。
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三、欣赏爱乐乐团的演奏,感受其音色的统一与协调性。
《好日子》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5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介绍合奏的音量
2、介绍好的音色
3、练习《丰收锣鼓》后半段的合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合奏团音量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掌握轻声唱法的重要性。
2、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
3、分别练习《丰收锣鼓》的各声部。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1、介绍适合合奏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
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
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强、弱的奏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奏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1、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2、练习《丰收锣鼓》后半段的合奏。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6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介绍“轻、柔、美、高”原则
2、合奏中不提倡“个性”
3、指法练习
4、《丰收锣鼓》完整合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奏区别于独奏,不适合使用“个性”,合奏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柔、美、高”原则是高水准合奏队必须具备的。
三、教学过程:
1、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
(1)、关于“个性”
合奏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这种演奏形式有别于独奏中极富个性化的演奏技巧的发挥。
(2)、合奏中需要把握的“轻、柔、美、高”原则
近年来在合奏艺术中,表现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
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用强声。
其各声部互相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
这种趋势使合奏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再笨拙,整个合奏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
这体现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动向,使合奏艺术更加科学化。
2、指法练习
(1)、活指练习
(2)、跳音练习
3、排练《丰收锣鼓》
(1)、各声部分别单独练习.
(2)、抽查部分同学的演奏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
(3)、合奏练习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7次活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合奏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2、了解合奏中要求统一的目的
3、注重指法训练
4、合奏练习《丰收锣鼓》
二、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合奏中的审美艺术体验。
当我们投身到合奏活动之中时应保持一种最兴奋、最积极、最崇高的精神状态,全神贯注、排除杂念,整个身心都化入音乐表现之中,这就是演唱时的审美艺术体验。
人们得以在其中陶冶情操“铸造高尚”的灵魂和锤炼健全的人格。
当处于合奏状态中时,人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积极的,都是对艺术极富表现力的。
2、提出合奏统一的目的。
合奏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在演奏中我们应尽量做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奏队的演奏水平就越高。
让我们在演奏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对作品的艺术处理。
3、指法练习
4、继续排练《丰收锣鼓》
(1)、合奏
(2)、点评
初一器乐社团教案
第8次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
1、指法练习
2、排练《丰收锣鼓》
二、活动过程:
1、指法练习
各人分别练习
2、《丰收锣鼓》合奏排练
(1)、分声部展示。
(2)、合奏乐曲
(3)、乐曲处理
(4)、教师示范mp、mf、p、f、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
(5)、对合奏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奏,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
(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初二器乐社团教案
第9次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
1、指法练习
2、排练《好日子》
二、教学过程:
1、指法练习
各乐器声部和声练习
2、排练《好日子》1至10小节
(1)、试练习,感受合奏效果。
(2)、对打击乐谱进行改编,试练。
(3)、队形设计
(4)、对学生在演奏中的姿势、呼吸、音量、音色、发声、收声等方面的统一提出具体的要求。
(5)、指导学生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对乐曲进行处理,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6)、排练《好日子》1至10小节
初二器乐社团教案
第10次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
1、指法练习
2、排练《好日子》
二、教学过程:
1、指法练习
各乐器声部和声练习
2、排练《好日子》10至15小节
(1)、试练习,感受合奏效果。
(2)、对打击乐谱进行改编,试练。
(3)、队形设计
(4)、对学生在演奏中的姿势、呼吸、音量、音色、发声、收声等方面的统一提出具体的要求。
(5)、指导学生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对乐曲进行处理,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6)、排练《好日子》10至15小节
初二器乐社团教案
第11次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
1、指法练习
2、排练《好日子》
二、教学过程:
1、指法练习
各乐器声部和声练习
2、排练《好日子》15至20小节
(1)、试练习,感受合奏效果。
(2)、对打击乐谱进行改编,试练。
(3)、队形设计
(4)、对学生在演奏中的姿势、呼吸、音量、音色、发声、收声等方面的统一提出具体的要求。
(5)、指导学生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对乐曲进行处理,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6)、排练《好日子》15至20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