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05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docx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拉瓦锡实验

1、原理:

汞+氧气

氧化汞

Hg+O2

HgO

Hg+O22HgO

银白色液体红色固体

2、现象:

(1)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

(2)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约1/5;

(3)剩余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3、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20%;

(2)氮气就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1、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思路:

(1)消耗空气中氧气;

(2)不消耗空气中其他气体;

(3)不生成其他气体;

(4)集气瓶中气体减少→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p0)大于集气瓶内气体压强(p),即△p=p0-p→烧杯内水在大气压作用下回流至集气瓶中→观察回流水体积,得出VO2=V回流水

1、实验原理: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O2

P2O5

4P+O2

2P2O5

红色固体白色固体

2、实验用品:

红磷、集气瓶、胶塞、燃烧匙、导管(两根)、胶管(1段)、水槽、止水夹(弹簧夹)

3、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验装置气密性;

(3)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4)用弹簧夹夹紧胶管;

(5)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迅速)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7)红磷熄灭并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并记录;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白烟;(注;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所以成烟)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

5、结论:

(1)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易溶于水;

6、误差分析:

不当的操作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装置气密性不好,反应结束后有部分空气进入广口瓶

(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小于1/5体积

(偏小)

2.红磷的量不足

小于1/5体积

3.烧杯中的水不足

小于1/5体积

4.未冷缺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小于1/5体积

5.实验前导管内未充满水,使导管内空气进入广口瓶

小于1/5体积

6.广口瓶内的燃烧匙及红磷占据一定体积

小于1/5体积

7.氧气未耗尽,红磷就停止燃烧

小于1/5体积

8.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缓慢,导致瓶内部分空气逸出

大于1/5体积

9.弹簧夹没有夹紧乳胶管,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大于1/5体积

7、反思改进:

(1)用木炭代替红磷(×)

原因分析:

木炭燃烧生成CO2气体,使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

改进:

木炭代替红磷,并将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原因分析:

CO2+2NaOH=Na2CO3+H2O,Na2CO3为可溶于水的固体,即生成的CO2气体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消除影响。

(2)用硫代替红磷(×)

原因分析:

木炭燃烧生成SO2气体,使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

改进:

硫代替红磷,并将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原因分析:

SO2+2NaOH=Na2SO3+H2O,Na2CO3为可溶于水的固体,即生成的SO2气体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消除影响。

(3)用铁丝代替红磷燃烧(×)

原因分析: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改进:

可利用铁生锈原理,常温或稍加热条件下,使铁发生吸氧腐蚀,从而消耗氧气。

(4)

用铜代替红磷燃烧(×)

改进:

加热铜丝,使铜和氧气反应,2Cu+O22CuO

(5)用镁条代替红磷(×)

原因分析:

镁太活泼,不仅可以消耗氧气,还会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6)先将红磷放入密闭的集气瓶内,再点燃

优点:

(1)减少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的排放;

(2)减少燃烧过程中气体的逸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7)不用回流水,改用带刻度的仪器测定气体减少的体积

8、实验装置举例:

ABCD

EFG

HIJ

2、空气中各组分含量及用途

氧气:

21%,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氮气:

78%,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制造低温环境(医疗麻醉,超导体低温环境等)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0.94%,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CO2:

0.03%,可做气体肥料,固态CO2(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其他:

0.03%

四、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易错点:

(1)水系列:

江水、湖水、海水、雨水、河水、矿泉水、自来水、汽水等均为混合物;蒸馏水为纯净物;

(2)所有溶液、合金均为混合物:

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铁合金、铝合金等;

(3)似混合非混合:

冰水混合物;

(4)似纯净非纯净:

洁净的空气、纯净水均为混合物;

五、保护空气

1、二氧化碳(CO2)不算空气污染物;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标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没特别说明指标况,下同);

2、密度为1.429g/L,比空气密度(1.293g/L)略大

应用: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提升:

A.向上排空气法:

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物质反应的气体,如:

CO2

B.向下排空气法:

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物质反应的气体,如:

H2

C和D为变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

用C装置收集CO2,则CO2气体由长管进,空气由短管出;

用C装置收集H2,则H2由短管进,空气由长管出。

ABCD

3、氧气不易溶于水:

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

应用:

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提升:

课本上选用的A装置,中考22题常考A装置,探究题中常考B装置。

用B装置收集气体时,可由短管进气体,长管出水

A普通排水集气B.多功能瓶排水集气

知识补充:

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气体种类

气体的溶解度(L/1L水)

氧气(O2)

0.03

二氧化碳(CO2)

1

二氧化硫(SO2)

40

氯化氢(HCl)

500

氨气(NH3)

700

4、沸点:

-183℃

应用:

可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空气中氮气的沸点为196℃)

5、101KPa时,降温至-183℃,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有颜色变化,但是物质没变,为物理变化过程。

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着重于氧气的助燃性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硫的燃烧:

(1)原理: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2)现象: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炭的燃烧

(1)原理:

炭+氧气

二氧化碳

C+O2

 CO2

(2)现象:

在氧气中: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空气中: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原理: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Fe+2O2

 Fe3O4

(2)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

(1)要成功做此实验,需要注意几点:

①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以除去铁丝表面不能燃烧的杂质;

②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加铁丝受热面积;

③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通过火柴的燃烧提供铁丝燃烧的热量;

④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不可伸入过早,以防火柴燃烧过多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2)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铁在空气中只发热,不燃烧。

(4)在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可用铁丝代替红磷。

4、描述现象注意:

(1)注意是空气还是氧气环境;

(2)不可说生成物的具体名称;

(3)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5、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氧气浓度不同。

三、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

燃烧

缓慢氧化:

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课题3制取氧气

一、高锰酸钾制氧气

1、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M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暗紫色固体黑色固体

2、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胶管、集气瓶、水槽、棉花

3、操作步骤:

(1)连接仪器;

(2)检查气密性;———————————————————————————————查

(3)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胶塞塞紧试管;—————————————装

(4)固定试管;———————————————————————————————定

(5)点燃酒精灯,加热;————————————————————————————点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

(7)将导管撤离;———————————————————————————————离

(8)熄灭酒精灯;———————————————————————————————熄

(9)检验氧气性质。

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棉花的作用: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气体收集时间:

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如果见到有气泡立即开始收集,则收集不到纯净的氧气,开始冒出的是仪器中的空气。

(4)检验氧气性质: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是否复燃,则该瓶气体是较为纯净的氧气;

(5)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二、氯酸钾制氧气

1、原理: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KClO3

2KCl+3O2↑

现象:

一种白色固体(KClO3)与一种黑色固体(Mn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此反应的化学实验装置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相同,但是试管口不放棉花。

三、双氧水制氧气

1、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H2O2===2H2O+O2↑

2、现象:

无色溶液与黑色固体混合,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注意事项: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本实验为固液不加热反应,不需要酒精灯;

(2)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双氧水常温也可以分解,只是过于缓慢,无法观察到现象;

(4)可通过加热双氧水增加其反应速率;但是容易喷溅,发生危险;

(5)MnO2可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增加反应速率;

(6)硫酸铜、红砖粉末、氧化铁等也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只是催化效果不如MnO2好;

(7)催化剂用量不同,催化效果也会不一样;

(8)使用的双氧水为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浓度大小会影响生成气体的速度;

综上:

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等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四、催化剂

定义: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意事项:

(1)是“改变”,即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本章实验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2)催化剂自身质量不变,其他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比如形状等;

(3)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即可重复使用;

(4)催化剂可回收:

(5)催化剂有专属性,MnO2不能催化所有反应,只能催化某些特定反应;

提升(催化剂的回收):

1、过氧化氢制氧气后回收MnO2:

样品

MnO2

2、氯酸钾制氧气后回收MnO2

样品

MnO2

引申:

氯酸钾制氧气后回收KCl:

样品

KCl

五、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