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9001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优质课导学案0.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优质课导学案0

第23课《内战爆发》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特别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

因此我在本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对类似事件的学习能力。

《内战爆发》一课线索比较清晰,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我便以此为突破点,进行了由教师主讲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质疑、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第一部分内容。

介绍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揭穿美蒋内战阴谋,军事上粉碎国民党进攻,进入战略反攻的史实,中国共产党由此取得政治和军事优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意义深远,因此本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内容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知识,在教材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的情况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重庆谈判”是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

主要介绍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为赢得备战时间耍出的政治欺骗手段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冒风险赴重庆谈判的概况。

第二子目国民党策动内战。

主要介绍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所做的准备。

第三子目“内战全面爆发”是内战发生后第一年的战况,以及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如何应用灵活的战略战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事实,理解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据基本事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旧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分险赴重庆谈判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所取得的结果,初步掌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在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和平与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教学重点:

重庆谈判。

教学难点: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和实质。

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探究学习去解疑,最后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联系现实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识和思想基础,对于学习存在着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中,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缺少应有的客观的评价和认识,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再加上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分析、思考与他人合作、拓宽知识、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实行“质疑、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到上节课为止,我们学完了第四单元“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你知道吗?

谁来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幅画面,再去回顾一下那段悲惨的历史。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几幅日本侵略者罪行的画面)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和平)对,是和平!

然而蒋介石却在人民最需要和平的时刻挑起内战,再一次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苦难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23课内战爆发

(设计意图:

感染课堂学习气氛,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只有自己发现才会有真实的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篇章: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整体感知知识点。

一、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

2.中国共产党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提出了“、、”三大口号。

3.国民党企图继续实行法西斯统治,准备发动。

4.美国实行政策,帮助国民党运兵到内战前线。

5.重庆谈判的时间:

年8月,地点:

6.中共谈判代表:

_____、_____、_____等。

7.结果:

签订《___》,又称《___》,规定坚决避免内战。

8.未达成协议的内容:

解放区的_____和______的合法地位。

二、国民党策动内战

1.蒋介石一方面同共产党谈判,一方面加紧准备。

2.国民党政府下令秘密大量印发编写的“剿匪手本”。

3.美国政府出动大批军舰、飞机帮助国民党军队到、华北和东北等地;替国民党军队抢占和重要交通线。

4.国民党当局指示大批暴徒在南京镇压和平请愿活动,制造了“”。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

1.时间:

_______年___月。

2.标志:

国民党军队向__________发动大规模进攻。

3.解放军作战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战方法:

集中兵力打_________。

5.结果:

粉碎了国民党军的_____________。

6.战争性质:

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____的战争。

7.1947年3月国民党对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实施重点进攻,中共中央采取____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

8.1947年6月,_____、_____率领____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_____进攻的序幕。

第二篇章:

体验探究、感知历史

1.重庆谈判

 是本课的重点,要讲清三个方面|

 

(1)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的形势

材料一: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二: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材料三: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讲话

1.中国人民、国民党、共产党对抗战后形势各持什么态度?

2.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阴谋与毛泽东的超人胆识。

3.重庆谈判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先阅读课件材料然后提出问题,学习讨论后,小组代表归纳得出:

(1)抗战胜利后,人民、中共、美帝、蒋介石各派的“心情”。

(2)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3)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阴谋与毛泽东的超人胆识。

  设计意图:

 增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电报的内容: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提出问题:

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

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还应该不应该去谈判呢?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各抒己见,便可清楚地看出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在讲毛泽东的超人胆识时,教师先提问题: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要不要去?

去与不去有何区别?

毛泽东去了之后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并通过视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用以下语言强调:

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中共代表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和诚意怎不样山城的人民感动沸腾呢!

让学生对毛泽东的超人胆识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为重,是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毛泽东到重庆视频,毛泽东的到来使整个山城为之沸腾,我们仿佛也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站在了重庆机场的人群中。

假如你是当时一名记者,你最想问毛泽东什么问题呢?

我们来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好不好?

(选几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对象有毛泽东、蒋介石、群众等。

向毛泽东提出:

“为什么要来重庆谈判?

向蒋介石提出:

“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

向群众提出:

“怎样看待毛泽东来重庆谈判。

(设计意图:

为学生理解教材而创设一种特殊氛围,把教材某些内容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随着“报导与采访”步入其中,那种身处其境、亲历其事的感受,岂能不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局面及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和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学生会有进一步了解。

 通过“我做小记者”的活动了解重庆谈判的情况。

 设计意图:

再现历史,主动参与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多媒体展示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2.国民党策动内战。

通过学生搜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证据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结合老师给大家提供的一组资料,更进一步探究、分析,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

(1)多媒体出示:

重庆谈判时,发布《剿匪手本》;

(2)多媒体出示:

《美国空运国民党士兵图》;

(3)多媒体出示:

接受日军武装武器,收编大量日伪军;

(4)多媒体出示:

迫害民主人士制造公然《下关惨案》撕毁了《双十协定》。

3.(利用多媒体播放全面内战爆发的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

从感性上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请看下面国共两党力量对比表,发现什么问题?

(屏幕展示)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430万

120万

武器装备

飞机、大炮、坦克

小米加步枪

国土占有

75%强(大城市)

25%(小城镇)

人口拥有

3亿多

1.3亿

(1)材料反映了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怎样?

如果你是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2)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优势,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事实证明,在解放战争头一年里,人民军队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总计112万人,而自己的兵力却发展到195万人,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式,我们以陕甘宁解放区为例,看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

(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料)

(1)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为达到迅速消灭共产党的目的,他选择了大举进攻哪个地方?

(2)为什么要进攻陕北?

(3)面对众寡悬殊,中共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

全面内战爆发后,蒋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没想到损失惨重。

在第二年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1947年,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大举进攻我陕甘宁解放区。

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经过5个多月的作战,歼敌2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全歼美械装备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粉碎敌人多次进攻的?

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围歼敌人;布“口袋”阵,全歼敌军。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1947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

刘邓大军为什么要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大别山地区力量薄弱。

挺进大别山,可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通过刚才的国共两党的对比表格材料,我们分析讨论:

毛泽东著名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设计意图:

通过西北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掌握“蘑菇”战术,分析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表现和发展的机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他们体验到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对培养学生的“自觉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智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篇章:

感悟历史、情感升华

通过历史回眸的图片形式,了解国共两党的关系。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下国共两党会为祖国统一走出新的道路,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共两党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斗争,结果都是共产党取得胜利,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和伟大。

结合本课中与毛泽东有关的事件,简要评价毛泽东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设计意图:

巧设问题,让学生跟随历史教材的发现,经过思考,懂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归纳小结,交流收获。

⑴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⑵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吗?

⑶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⑷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重庆谈判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使学生真诚地表达了对这堂课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新知识,并促使学生能深入思考和探索。

第四篇章:

达标测试

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1.抗日战争胜利后,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政党有()

①国民党②共产党③同盟会④中国民主同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蒋介石言辞恳切地给毛泽东发三封邀请电报的关键用意是()

A.为内战找借口B.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C.争取和平D.将战争的责任嫁祸于共产党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

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4.布置作业,探究学习。

做一做本课的大事年表。

课外收集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政权互相勾结,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