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889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6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S吸收式制冷机组.docx

LS吸收式制冷机组

检查部位

项目

检查

每日

标准

全部

周围环境

是否有灰尘

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是否有异常松动

&

满足环境条件要求

设备

是否有震动、噪音、和气味

&

无异常

主回路

控制回路

主回路输入电压是否正常

&

符合运行条件

将所有连结的地线断开,然后测量控制变压器初级和接地线排之间的绝缘电阻

&

500V高阻表时超过5兆欧

绝缘电阻检查

断开所有接地线和电机电源线,测量电机接线端子和接地线排之间的电阻

&

500V高阻表时超过5兆欧

过热

是否有任何部位出现过热的现象

&

无异常

固定部位

是否有移动或松动部分

&

无异常

导线、电线

导线是否生锈

电线外皮是否损伤

&

无异常

接线端子

是否有损伤

&

无异常

继电器、接触器

运行时是否有杂音触点是否损坏

&

无异常

加热器

加热单兀颜色是否有变化

&

无异常

传感器和开关

是否有短路或烧坏部分

触点是否损坏

&

无异常

接地

接触点是否生锈

接地线是否有损坏

接地线路是否合理注意:

接地阻抗应在规范和标准指定的范围内

&

无异常

冷却塔风扇

是否有异常噪音

&

无异常

控制功能

安全功能

安全功能是否正常执行

启动顺序是否正常停机顺序是否正常温度的控制精度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

&

无异常

显示

模以量数值

显示的数值是否正确

&

在允许的数值内

指示灯

指示灯是否能正常点亮

&

运行中相关的指示灯应该点亮

LS吸收式机组

1,机组须接地。

2,不要更改任何电路,配线,装备。

3,不要安装在通风不良、湿度很高的地方。

4,安装不能倾斜。

5,开关机时,冷媒水泵和冷却水泵连锁电缆是否接好。

6,检查水量是否合适。

7,少量空气进入会引起严重腐蚀。

接地

接地保护线排在接线时要最先接上,在拆线时最后拆下维护、修理之前首先切断电源,不要断开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端,否则可能导致触电。

电源和控制电缆请使用规定型号。

不要打开电源变压器的二次接线端,避免因错误操作引起触电。

电源端子R、T、S顺序不能有误。

分开输入和输出信号。

吸收液的性质

溴化锂是碱金属Li和卤族元素Br组成的化合物,类似NACL,吸收能力很强,稳定且不易

分解,挥发,对金属有腐蚀性。

比重是水的一半。

+

节适当的酸碱度,要求定期做化学分析决定其添加量。

的浓度和温度下工作,能量控制对机组的温度和浓度有最直接的影响,冷却水的流量和

温度必须保证在一个合适的数量,紧急停机或不正常工作时需要进行稀释运行,结晶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浓度的测量方法

1,

2,

测量仪器:

量筒、比重计、温度计、溴化锂溶液的密度曲线图、待测溶液过程:

装配量筒、真空管和伺服阀;用橡皮管连接伺服阀至量筒、启动真空泵可以使量筒达到真空;打开伺服阀使量筒达到真空状态;拔下橡胶管的时候把橡胶管弯曲以防泄漏真空;连接橡胶管与溶液取样阀(稀溶液在溶液泵出口分支处、中间溶液在高温热交换器上、浓溶液在低温热交换器);橡皮管连接至其他需要取样部分的伺服阀上;打开与量筒连接的阀门,取出约为量筒高度80%左右的溶液;关闭伺服阀,并且把量筒上面

的伺服阀取下;通过温度计和比重计测量温度和密度(测量浓溶液或中间溶液时,小心被烫伤,因为它很热);把溶液倒入空气皿中;查看密度图,通过温度和浓度查得溶液

的浓度;测量结束后,用水冲洗器具;利用溴化锂溶液曲线查出浓度值

3,注意:

不要打碎玻璃器皿如比重计、温度计;不要把溶液倒在地上,用干净的器皿盛放;避免误差;取溶液时一定要及时关闭相应伺服阀,避免破坏机组的真空。

吸收液操作安全规范

一,操作原则

1,

2,

3,

4,

5,

不要进入灰尘或沙土不要让溶液接触眼睛、皮肤或衣服;溶液要封闭保存手接触后洗干净

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二,紧急措施

1,接触到皮肤:

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服;用清水或洗涤剂冲洗干净

2,接触到眼睛:

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把眼睑扒开,在清水中洗眼至少

3,

吸入口中:

进行必要的治疗

15-20分钟

三,储存:

根据当地的环境规定储存四,安全和反应:

在常温和常压下储存五,报废:

根据当地的环境法报废。

工业安全和健康法;有害化学原料操作法;防火法都不受约束。

机组结构和原理

机组可认为是多个交换器的组合体

蒸发器蒸发器是由铜管、滴淋装置、泵、水室、挡液板等组成,压力为蒸发吸收铜管里面的冷水热量。

冷剂泵把底部的冷剂水抽至滴淋盘,均匀的滴在铜管上,分散制冷剂处于泡沫状,使冷剂水在铜管上蒸发,这样它有最大的蒸发面积,最利于蒸发。

冷剂水在4摄氏度蒸发,同时吸收铜管内水的热量,使冷媒水温度变低,冷剂蒸汽通过挡液

6mmHg,制冷剂在4摄氏度

 

板在吸收器内被吸收,完成一个流程。

1,2,3,4,

吸收器吸收器由溶液泵、滴淋装置、冷却水管和与蒸发器相间的挡液板等组成。

压力为6MM汞柱,比蒸发器更低,吸收液与冷却水之间进行换热,从低温发生器来的经过低温热交换器的浓溶液在吸收上部均匀的滴落,吸收了从蒸发过来的冷剂蒸汽,本身的浓度降低。

1,2,3,

4,

5,

1,

2,

3,

4,

冷剂泵把冷剂水从低部带至顶部,这样冷剂水可以进行滴淋操作。

冷剂滴淋盘把冷剂水均匀地分散到铜管上,更有利于蒸发。

蒸发了的制冷剂吸收了冷媒水的热量,然后蒸发潜热被吸收器带走。

挡液板把蒸发器与吸收器分开,防止两边的液体互相串通,而冷剂蒸汽能够通过,使冷剂蒸汽能够被更好的吸收。

浓溶液通过滴淋装置均匀分散到铜管上,形成泡沫状,吸收面积增大。

吸收液吸收了冷剂蒸汽的蒸发潜热,这部分热量由冷媒水带给制冷剂。

由于吸收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冷却水把吸收过程的热量带走,热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冷媒水传给冷剂蒸汽,再由冷剂蒸汽传递给吸收液,另一部分是从低温热交换器来的浓溶液带来的热量,

溶液泵使溶液由低压提升到高压。

低压发生器与吸收器之间设置溢流管,当溶液发生结晶时,浓溶液通过溢流管流入吸收器,起自动溶晶作用,同时起防止低发液位过高而使浓溶液流入冷凝器的作用。

溶晶时,这跟管子非常热,使吸收器温度升高,起溶晶作用。

高压发生器高发由燃烧器、燃烧室、烟道、阻火片、烟管等组成。

用燃烧器加热稀溶液,吸收液通过溶液泵输送至高压发生器,通过燃烧又产生冷剂蒸汽,这时内部压力大约700MM汞柱,不到一个大气压,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低发的管程,中间浓度的溶液借助于高发和低发之间的压力通过高温热交换器流入低发。

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加热高发的内部的溶液,

烟管加热溶液烟气加热外面的溶液。

阻火片减缓了火焰的速度,使加热时间更长。

低压发生器

低发由铜管、连接冷凝器的挡液板等组组成,来至高发的中间溶液在铜管的外侧和铜管里面的冷剂蒸汽进行换热,中间溶液进行蒸发浓缩成浓溶液,浓溶液经过低温热交换器至吸收器,冷剂蒸汽冷凝成冷剂水,进入冷凝器的冷剂水液囊。

冷凝器

冷凝器由铜管、挡液板等组成。

冷凝器用冷却水冷凝来自低发的冷剂蒸汽,冷凝后的冷剂水流入蒸发器。

高、低温热交换器它们主要由铜管组成,稀溶液走管程,中间溶液或浓溶液走壳程,主要是用来提高热效率,如前所述,既然吸收剂在低温下更有利吸收,所以尽可能的把从高发产生的吸收剂降温。

另一方面,溶液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把冷剂蒸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为尽可能同时满足这两种

稀溶液在铜管内侧,中间溶液或浓溶液在因为吸收液在低温能更好的吸收,因此有中间溶液和浓溶液之间的热交换器可以使两

情况,所以设置热交换器用稀溶液来降低浓溶液及中间溶液的温度,热交换器的尺寸和形状跟加热的面积和铜管的布置方式决定。

高温热交换器和低温热交换器由各自的铜管组成,铜管外侧,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必要把从高发回吸收器的溶液温度尽可能降低。

方面都满足,这就是换热器的任务。

热交换器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传热面积和管路布置来决定。

制冷循环溶液从吸收器上部的淋板滴到冷却水管上,最后聚集到水盘,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从挡液板过来的冷剂蒸汽。

同时,溶液由刚进淋板的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在正常的情况下,浓度约为58%,我们称之

为稀溶液,稀溶液经过低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加热以后,温度逐渐提高,约120-130摄氏度,然后进入高发。

在高压发生器,稀溶液继续加热,然后冷剂蒸汽从稀溶液中分离出来,同时稀溶液本身被浓缩。

被浓缩后约61%,称之为中间溶液,中间溶液经过高温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约84

摄氏度,然后送往低压发生器。

吸收液由吸收器送往高压发生器主要是泵的作用,另一方面,溶液由高发通往低发主要是由两个发生器之间的压力差,高发约700-710MM汞柱,而低发为56MM汞柱。

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溶液流向低发。

产生冷剂蒸汽,同时中间溶

在低发中,从高发过来的冷剂蒸汽加热从高发过来的中间溶液,液浓缩为浓溶液。

约63%。

这就是最终的溴化锂溶液称作浓溶液,浓溶液经过经过低温热交换器后温度降低,约52-53摄氏度,然后回到吸收器。

浓溶液流回到吸收器是通过低发与吸收器之间的压力差而造成的,又回到第一段所描述的过程。

冷剂水循环

冷剂水在蒸发器里被蒸发,同时降低冷水的温度。

冷剂蒸汽在吸收器被吸收液吸收,然后送往高压发生器。

在高压发生器被加热后由溶液上部分离出来形成冷剂蒸汽,通过冷剂管进入低发,在低发铜管内作为热源加热中间溶液,凝结成冷剂水后进入冷凝器,然后送往蒸发器,在低发没有被冷凝的冷剂蒸汽将在冷凝器内被冷却水冷凝。

冷凝器里的冷剂水回到蒸发器,再次进行循环。

操作

操作之前要检查各个点(自动操作)

在操作冷温水之前应检查:

1,在微电脑的控制面板上,把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操作转换到自动状态,除手动操作之外。

2,当控制面板上的控制阀手动灯亮,表示控制阀处于手动模式。

再次按控制阀开关转到自动模式。

当控制阀处于手动模式时,点火之后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

此时高发的温度不升高,冷水在制冷状态下降温,热水在采暖状态不升温。

3,检查控制阀是否正常打开,检查燃气管确定燃气压力的高低。

在燃油燃烧器的状态下,检查油量并且加油,当油罐中的压力比油泵的低时,油泵会被破坏。

4,检查冷水管是否与阀连接,冷却水泵是否正常开启。

检查冷却水管与水室的连接,检查管道中的阀门是否正常:

操作冷水泵和冷却水泵及备用泵时,再次检查阀的开启状态。

当检查完以上这些方面之后,操作者才能正常操作机组。

开机(远程或自动操作)

 

如果上面检查的任何一方面不正常,冷温水机就不能工作对自动运转而言,因为它在正常的状态下自动的启停,那里没有其他的操作,只能提前检查机器,能阻止不正常的操作。

然而,要意识到即使冷水流量不足或冷却塔风扇不正常,机组还将继续运转。

停机(自动运行)

按住控制面板上的停止键3秒(转换远程开关键到远程停机)燃烧器自动转到低燃烧状态,接着在一分钟内关闭电动阀停止燃烧器冷却水泵停止工作冷水泵停止工作

停机时的稀释操作需要大约5-15分钟。

由高发的温度,决定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的停止时间。

然而参考微电脑操作手册也能调整停止时间;

AHU,FCU等停工作;

致内部结冰并有冻裂的危险。

因此在冷水温度升到很高或者冷水泵自动停止工作后,如果有可能再关闭负载。

人工运行操作

1,

2,

手动操作冷水泵手动操作冷却水泵,检查冷水泵和冷却水泵之间的循环,按压冷温水机操作面板上的开启键达3秒钟;

检查燃烧器的点火检查冷却风扇的正常运行第4步之后,冷温水自动操作

3,

4,5,人工停机

按压操作面板上的停止键达3秒燃烧器转换到低燃烧状态,接着在1分钟内自动停止操作在稀释操作5-15分钟之后,冷热水机停止运行停止冷却水泵停止冷水泵

自动停止冷却塔风扇(或手动停止)停止AHUFCU等负载

1,

2,

3,

4,

5,

6,

7,

观察以上手动操作顺序,其他内部操作是自动进行的

安全操作规程

当操作者忘记关抽气阀时,因异常的操作空气进入机组,这时如果真空被破坏,检查原因并且完全排除空气。

一旦燃气泄漏,马上关闭燃气总开关,并且与燃气公司或者相关的零配件公司联系(一旦燃烧器或燃气过滤器发生泄漏,联系这些公司的售后服务部。

)在稀释过程中,稀释操作结束后再关闭冷水和空调。

因为稀释操作有冷却功能,空调的突然停止会造成过冷的危险。

特别是,在运行期间尽可能不手动操作冷却水泵。

因为在机组停止操作期间,冷水继续流动,蒸发器铜管内的不能流动的冷水被留在机组中的潜热冷却

在第一次供暖或制冷的情况下,在操作之前检查是否已进行冷热转换。

否则会破坏机组。

一般来说,在机组维修合同的基础上,为冷热转换找到一个技术支持是很方便的。

不要用兆欧表的欧姆档来测量主板上的温度调节控制单元。

公司建议外围设备的自动开启、停止最好是互锁循环的。

冷热水泵和冷却水泵通过互锁循环自动操作。

然而,只有当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互锁电缆连接好的时,自动操作才是有效的。

外围设备的连锁运行如下:

开机程序:

冷、温水——冷却水泵——冷却塔——机组——空调器关机程序:

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冷、温水泵——空调器

1,如果冷却塔不是由微电脑控制,而是由其他控制柜控制,冷却塔的启、停将不在机组的自动控制之内,冷却塔的启、停由其本身的控制台(计算机、自动温度调节器)的温度决定;

2,如果冷却塔由机组的微电脑控制,应该把冷却塔和微电脑的电缆线接好。

1,

2,

3,

4,

5,

6,

 

制冷/采暖转换

制冷转换

准备

在制冷转换之前检查循环水并且补充冷水和冷却水。

很长时间没用过的冷却水系统可通过放水清洗冷却水管。

冷却塔同样清洗。

检查冷水,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

在机组没问题的情况下,进行采暖到制冷转换。

制冷转换(60C模式)

转换(用控制面板)

通过按压冷热水机上控制面板的MANI键转换到主菜单。

通过按压PRV或者NEXT键在主菜单

上找RUNTYPESELECT键,接着按SELECT键来选择。

将显示RUNTYPESELECT键和RUNMODESELECT键.通过PREV或NEXT键移动主菜单选择条到RUNMODESELECT接着按SELECT键。

PREV键和NEXT键转换到INC键和DIC键。

通过按INC或DNC键顺序选择制冷/采暖模式。

选择制冷模式并且按SET键。

微电脑将自动转到制冷模式。

在控制面板上按EXIT键结束制冷转换。

对采暖转换,用同样的顺序。

在制冷或采暖键选择采暖键换到采暖模式。

机组的制冷转换

采暖转换(60C模式)

准备

采暖转换

1,

2,

3,

4,

5,

象转换制冷模式一样使微电脑转换到采暖模式。

打开转换阀ABC的帽,打开所有的阀ABC

关闭压力计伺服阀。

使冷温水机进入开启状态,并且检测燃烧器燃气量或燃油量保证热量供应(参考与控制面板有关的指导说明)

检查热水部分和附件。

采暖转换就象上面一样

制冷转换(80C热水热交换器的模式)

冷热水机组热交换器的制冷转换(80c模式)

在冷温水机组的高发上部有单独的热水加热器,在加热的状态下通过高发热交换器,温度可以升高到80C机组的操作在80C标准模式相对的位置,并且冷热水管阀应当完全转换。

预备

在制冷转换之前,关闭热交换器上的热水管的所有阀,如果热水没排净,排净热水管的所有热水,否则在制冷操作状态下高发的温度不升高并且热膨胀造成热水部分泄漏,这样会破坏机组。

在制冷状态下打开热水放水阀。

关闭所有冷水和冷却水的排水阀,打开截止阀供应冷水和冷却水。

给冷却塔控制柜供电,检查自动运行和误差。

制冷转换

象上面所说一样,

1,

2,

3,

4,

采暖转换(有热水热交换器的80摄氏度模式)准备

80摄氏度采暖模式有单独冷热水管,因此冷热水转换阀都被转换。

关闭冷却水进出口的截止阀。

补充冷却水后关不冷却补水管阀。

补充的冷却水不应被排出,建议当温度低时内管应排空(室外部分)打开热水阀给热水热交换器供应热水。

5,检查热水循环

采暖转换

全关闭阀门。

修理和检查

日常维修和检查

每一部分的检查

在冷温水机周围有燃料味吗?

当燃烧器点燃时有不正常的噪音吗?

燃烧器的连接分离吗或很松可能要滑下去。

在溶液泵冷剂泵或燃烧器的通风口中有特殊的噪音吗?

当你发现有下面特殊的情况时和我们联系:

1,

2,

3,

4,

检查下面的附属设备,如果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冷却水系统和冷却塔排水管的清洁冷却塔中冷却水的分布

水管中的排气装置

记下操作信息

在操作过程中自动记下操作信息,以了解冷温水机的状态(5—3600小时的间隔间隔时间可

以被设置,其记下信息并且被微电脑的默认。

(参考时钟设计手册)但是由于高发、冷水、冷却水压力和耗气量没有记下,部分数据可以被微电脑默认的规律记录并储存,这些数据,在维护定期检查、清除故障时将用到。

常规检查

象抽气操作,溶液处理、燃烧器管理等都需要有规律的管理,才能使机组的性能和寿命得到保障。

每年需要两次检查(面板上的)电子元件的连接

冷剂的旁通

在机组调试操作或制冷操作期间旁通冷剂水也是使蒸发器的冷剂水变纯的一种方法。

在试操作或制冷操作期间,当溶液混入蒸发器时,冷剂水变浓导致制冷量下降。

这时需要进行旁通操作。

旁通造成冷剂水流入吸收器,这样吸收器中溶液的温度下降。

稀释的溶液借助于高低温热交换器进入高发。

在高发稀溶液被加热接着蒸发,冷剂蒸汽通过冷凝器变成纯的冷剂水。

在旁通冷剂水期间,如果高发温度很高,当冷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发生热交换时可能会结晶。

因为低温热交换器吸收液的浓度很高。

因此高发温度保持在130-140摄氏度,如果高发温度很低,这时冷剂水发生量将会非常少,这时需要提高高发的温度。

抽气装置

对主机而言,抽真空至少每周一次,对集气筒

通过真空泵抽取冷温水机中的空气或不凝性气体。

不凝性气体使制冷量减少并对机组有害。

因此需要完全的排出,这可以参照抽气过程。

而言需要每周2-3次。

抽气的频率

抽气是对机组的效率和寿命有很大影响的操作。

在制冷过程中,对机组而言每周不止一次,对集气筒每周2-3次抽气。

在采暖过程中,只对主机每月抽气1-2次,在调试操作之后1-2月期间,抽气应该有规律的进行。

抽气泵的结构和原理

抽气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抽气标准

抽气就是把不凝性气体排出主机之外。

溶液在主机内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不凝性气体或氢气,氢气和留在机组中的空气应被排出,这使正常的制冷采暖操作的压力保持稳定。

1,

2,

3,

4,

5,

6,

溶液从吸收液泵到抽气筒的上部。

溶液通过滤网过滤(有孔的板-用作滤网)并由喷嘴向下喷,喷嘴作为一个节流孔使其末端的压力低于周围气体的压力。

主体冷凝器处的气体在集气室的吸收液方向上向下流,一起被带下。

溶液吸收水蒸汽在抽气筒聚集,另一方面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沿着管聚集到集气筒。

当操作集气筒排气时,聚在筒里的不凝性气体被排出。

因此当溶液泵不动作时不会产生气泡。

当溶液达到管主体的液面时,储气筒的溶液回到主体的吸收器。

它与抽气阀相连接。

在从主体抽气时不凝气体直接在这个方向排出。

这与冷凝器和吸收器相连。

同时通过溶液泵产生蒸汽气泡,抽气时不凝性气体流过管主体冷凝器。

抽气操作怎样读压差计在用温度计时,注意它的安全问题,压差计是有准确度的U型管。

如果其他外部的材料或液体进入,它在真空中扩散。

接者水银柱破裂或在右边进入空气导致压差计不起作用。

U型玻璃管的左边应当总比右边低,以温度计后面的0为基准读出上下值得到两个的和。

(绝对值和)抽气之前的准备在控制面板上按手动开关启动抽气泵1,

当抽气泵开始抽气时,先稍打开气镇阀听一下声音。

此时空气进入气镇阀并从抽气泵出口排出。

因此,如果你用手指堵气镇阀,你将感到风很快的流动。

检查抽气泵的油位。

位低时补充油。

最合适的油位是视镜的红外线处。

油量太多,也就是说,油位超过1/2-2/3,应当通过排油阀放油。

当检查油的颜色并且油污染严重时关闭抽气泵打开放油阀换油。

象乳状时,使抽气泵空载操作。

空载操作把水从油中排出。

在抽气阀打开时读取压差计的值。

如果低于4mmHg,抽气泵的性能是很好的。

相反,如果高于

10分钟的空载操作就会降到4mmHg之下,如果这不起作用,油和水应排出,泵出口的吸收软管应当打开。

在有液体分离器的情况下,用扳手打开板下部的排水管塞放油和水。

检查管阀1是否关闭,接着打开抽气泵阻油器的塞子停止放油。

当它由透明管组成时,检查管中的油,接着朝着抽气泵的进口倾斜直至把油排出。

当上面都没问题时,开始抽气抽气泵的油管理尽可能使真空油MR-200或ULTRA-200.当用其他的真空油时,有些油的粘性是污染的油应当被替换。

特别是,溶液流入抽气泵时,换掉所有的油并清洗抽气泵的内部。

从排油阀防油来清洗泵。

当油放出后,关闭放油阀,通过进油管放水到视镜的一半。

抽气操作泵20-30分钟进行无负荷操作。

通过排油阀进行抽气泵排水。

然后补充油结束抽气泵的清洗过程。

2,

3,

4,

5,

6,

7,

8,

制冷时抽气

当油和水混合并看起来

4mmHg,真空泵性能差。

在抽气泵的上部阻油器的

200。

严重

 

在操作抽气管和

许多冷剂蒸汽

在制冷过程中抽气是必要的。

因为操作过程中有不凝性气体聚集在抽气管。

主机之前应对低温部分进行抽气。

当对高温主机抽气时或稀释过程中抽气时,从主机进入抽气泵对抽气泵有害。

通常对主机抽气。

然而,由于集气筒

制冷过程中主机抽气

在制冷过程中当主机的压力很高时,可能有空气进入主体,采暖运行之前,并且在制冷和采暖时也要对主机抽气。

主机的空气自动聚集在集气筒中,不能完全的吸收不凝性气体,通过主机每周抽气1-2次每次20-30分钟,对机组的操作和寿命是有帮助的。

如果主机压力高,那么高发的温度也变高,引起高温或压力高。

由于溶液的恶性循环和冷水温度不容易降低导致结晶很容易发生。

抽气泵抽取机组主体的气体,然后把它排出机体外,这样制冷剂一点点的被消耗这对机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

主机抽气装置

运行抽气泵时,打开抽气阀1,当压力计显示低于4mmHg时关闭抽气阀1.打开主机抽气阀3.

读压差计,检查主机的压力。

当压力计的压力高于所需真空位时,打开抽气阀1。

当主机抽气或者压力计低于许用真空位时,关闭抽气阀如果压差计压力显示低于4mmHg,读取压差计来纠正。

关闭抽气阀1.停止抽气泵。

当主机内部压力高时,集

40mmHg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