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8670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芜湖)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答案:

B

(潍坊)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答案:

D

(苏州)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答案:

A

(上海)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

A

(烟台)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答案:

C

(镇江)1.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

“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答案:

C

(泰州)1.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

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参见图5。

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

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

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

答案:

D

(黄冈)16.“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答案:

B

(扬州)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答案:

B

(盐城)8.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

A

(临沂)9.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声音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答案:

D

(荆门)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

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

C

(南通)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不能发声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

B

(武汉)1.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

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

答案:

B

(湛江)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

D

(菏泽)10.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答案:

B

(莱芜)1.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

D

(鸡西)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答案:

B

二、填空与实验题

(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7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答案:

振动音色

(咸宁)11.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1)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这是花粉分子的_______现象。

答案:

(1)空气音色

(2)扩散

(安徽)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

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

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答案:

空气柱

(泰州)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000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装置

(济宁)1.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答案:

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临沂)1.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答案:

频率

(广东)23.(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答案:

(1)0.0220

(2)7500m8700m

(3)不能,因为月球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河南)8.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

相同点:

都能在空气中传播;都能反射;都可以传递能量;都是一种波等。

不同点: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是电磁波,声音不是电磁波等。

(河南)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答案:

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襄樊)2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

手机不宜挂在胸前,是因为手机发射出

的    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答案:

信息,振动,电磁波

(德州)2.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答案:

固体(或金属)

光现象

一、选择题

(济宁)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塔B.水面“折”枝C.镜中花D.手影

图1

答案:

D

(咸宁)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1

答案:

B

(荆门)3.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答案:

A

(武汉)2.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答案;C

(宜宾)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女孩在灯光照射下出现影子B.放映电影时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的画面

C.小鸭在水中形成的倒影D.用相机拍下美丽的油菜花

答案:

C

(上海)5.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

D

(泰州)1.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

B

(芜湖)14.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

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6甲:

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

B.图6乙:

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图6丙:

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

D.图6丁:

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

答案:

C

(盐城)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

C

(成都)10.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D.成语“刻舟求剑”

答案:

C

(成都)3.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答案:

C

(潍坊)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答案:

D

(广东)3、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答案:

A

(河南)13.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答案:

A

(潍坊)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A.v

B.f

C.u>2f

D.f

答案:

C

苏州)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

C

(重庆)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岸边植物的倒影

答案:

A

(宿迁)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

B

(湛江)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

A

(湛江)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答案:

BC

(黄冈)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

答案:

A

(襄樊)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

答案:

C

(德州)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答案:

B

(德州)4.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答案:

B

(莱芜)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答案:

D

(鸡西)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答案:

A

二、填空与实验题

(潍坊)21.(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答案:

1、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2光源

3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

(重庆)8、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

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每一个观测者都被这大自然的

奇观所吸引和震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

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的传播,太阳

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

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能会聚光线,日食过程中光线强烈如果用肉眼直接观测就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所以要用专用工具去观测。

答案:

沿直线;凸透镜

(安徽)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4分)

(1)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分);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分)(2分)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近似成正比关系;

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1分)

(安徽)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

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

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答案:

(苏州)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

.缩小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扬州)16.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

则像将        移动。

答案:

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远离玻璃板

(盐城)25.(6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

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

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

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

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在图中虚线框内画

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

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

答案:

1)平行光源 光屏 刻度尺

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临沂)8.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上,放大

(衢州)26.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

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答案:

反射

(南昌)25【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