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800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docx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指南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

目次

引言3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基本概念4

4.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6

5.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构架9

6.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13

7.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集成22

8.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方法24

参考文献27

引言

本标准由安徽省物流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物流协会、安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路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安徽一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戚伟钊、周传华、卢小艺、桂汉明、郭文华、刘福文、倪郁东、梅安健。

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现代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目前,安徽省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规模上统计,中、小型企业占主体,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区域分布差异不一,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了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不能保障安徽区域经济的物流需求。

针对安徽省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现状,本标准给出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应用原则,系统网络架构、功能层次结构、系统实现路径、技术手段与开发方法。

通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加快安徽省物流行业信息化进程,发展与壮大安徽省物流产业,推动安徽省物流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原则、设计目标、功能服务等级划分、系统网络构架、功能层次结构、实现技术路径、和开发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与应用开发,可供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830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

GB/T26318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

GB/T24359第三方物流质量服务要求

GB/T24661.3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服务平台服务及服务等级划分规范

3.基本概念

3.1

物流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GB/T18354-2006,2.2]

3.2

物流活动logisticsactivity

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具体运作。

[GB/T18354-2006,2.3]

3.3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

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GB/T18354-2006,2.4]

3.4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

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GB/T18354-2006,2.6]

3.4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

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GB/T18354-2006,2.9]

3.5第三方物流企业thethirdpartylogistics

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

3.6

物流信息logistics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数据、文件的总称。

[GB/T18354-2006,2.23]

3.7

增值物流服务value-addedlogisticsservice

在完成物流基础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GB/T18354-2006,3.38]

3.8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

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GB/T18354-2006,5.20]

3.9

条码barcode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标志。

[GB/T18354-2006,5.3]

3.10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

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GB/T18354-2006,2.22]

4.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

4.1概述

第三方物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形式。

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对供应企业物品的保管和配送进行组织和协调。

其物流信息系统则是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管理思想和决策方法,系统化采集、加工、传送、存储、交换企业内外部物流信息,从而达到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订单、运输(国际、国内)、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进出口、物流设施和资源管理等基本功能。

4.2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4.2.1易用和易维护性原则

易用性要求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用户界面和用户接口,操作简单方便,符合用户的行业特点。

系统信息应当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来表示,减少用户人机障碍;针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系统应该提供一定的在线帮助,最大限度地缩短用户对系统的熟悉过程,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的易维护性指系统应便于企业计算机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维护。

4.2.2精确性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精确性是指系统的数据与信息与真实状况的吻合程度。

4.2.3及时性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及时性是指系统输入数据,输出信息在时间序列上的响应能力。

4.2.4扩充性

扩充性包括两个层面:

空间上的可扩性和时间上的可扩性。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应能够实现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规模扩展,实现空间上的可扩性。

时间上的可扩充性是指当用户需求、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系统能够对现有的某些功能模块进行改造或增加某些功能模块,以适应新的变化。

4.3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1)提升物流服务品质

通过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信息传递,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时响应与处理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异常,加强企业与客户联系的紧密度,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2)物流供应链管理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跟踪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业务操作、管理控制、决策支持,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

(3)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有效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仓储、配送、运输各环节的有效协调,全面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拓展物流业务,增加企业利润,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4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服务等级划分

平台的服务内容类型内容主要包括:

——技术服务类:

平台为其服务对象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以及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和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IT)外包服务。

——信息服务类:

平台为其服务对象提供相关企业、产品、服务相关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等方面的服务。

——交易服务类:

平台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实现供需双方交易或供需双方委托交易时的服务。

——物流业务服务类:

平台为其服务对象提供产品运输、储存等物流基本功能服务。

——用户服务类:

平台为其服务对象提供的一些附加服务。

服务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平台等级划分可以参照GB/T24661.3—2009。

4.5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征

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物流相关的特性,并将它们融入到相关的功能模块中,主要特征有:

1)标准化。

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最佳效果的基础,应从系统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子系统与系统、本系统与外系统之间衔接过程的标准化,特别是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要遵循EDI、XML等信息交换的标准。

2)准时化。

上游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及时地送达到下游企业,是物流配送和运输合理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里强调的是时间,既不能提前,也不要滞后。

因此,在物品配置、运输计划、意外情况的补救及客户服务等方面要有相应的处理功能以满足准时化物流的要求。

3)最优化。

信息系统设计中应追求企业运营或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化,包括设施利用最优、物品配置最优、业务流程最优、运输路线最优和供应链整体最优等。

4)自动化。

自动化体现在物流作业的各个阶段,如运输、包装、分拣等过程,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中要有自动跟踪,自动分拣,自动识别和检测等功能相对应的作业过程进行管理。

5)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

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物流网络的设计与优化、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每次运输的装载量选择,多种货物的拼装优化、运输工具的排程和调度、库存水平的确定、补货策略的选择、有限资源的调配、配送策略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借助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来解决。

因此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系统的开发设计中,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的物流管理特征要求,如满足企业快速应变能力的敏捷化要求,适应多种企业特殊服务的个性化要求,集中企业优势资源经营运行的集约化要求以及适应企业间优势互补、合作互赢的协同化要求等。

应在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功能上体现这些特征要求。

4.6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单方面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它涉及货主企业、分包商、收货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对方的信息系统发展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仅仅因为对方的成本较低而不去选择信息系统基础较好的合作伙伴,否则会给自己的系统开发甚至服务质量带来很大的不便。

(2)社会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不同的货主、不同的货种对服务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系统建设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注意系统的二次开发问题。

虽然现在流行的物流软件较多,但不一定有完全适合本企业的情况,因此,必须注意系统的开放性。

(3)系统进行建设时,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建设。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劣是能否赢得客户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时,不仅要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还要深入到客户中去,了解客户对货物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后的信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地赢得客户。

(4)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但是借助于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才能真正走向信息化的道路,因此,在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必须朝着电子商务的方向去发展,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否则开发出来的系统,很快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5.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构架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物理网络构架主要是指在系统时建设所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存储、数据信息交换等技术构架,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相类似,网络物理结构可参照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

本标准主要给出系统数据信息计算处理结构,数据信息访问,数据信息传输结构。

5.1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网络构架的目标

a)满足公司信息化的需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

b)平台主机有连接能力,数据集中存放、集中管理、数据有效共享、存储空间共享、统一安全备份,可实现无人值守,无纸办公,全面集中管理和存储数据。

c)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个性化要求,有利用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同时要有利于系统的构造和升级。

5.2信息系统的主要网络计算结构

a)客户/服务器(C/S)网络计算结构

客户/服务器网络结构就是基于局域网的C/S网络结构。

在此结构中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界面处理及业务逻辑处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而把数据存储和管理分配给Server端来实现。

三层C/S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三层C/S网络结构

C/S网络结构具有界面和操作丰富,响应速度快,安全性强容易实现多层认证的优点。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只能应用与局域网的C/S模式维护、升级、分发的工作繁琐。

为克服C/S模式的弱点,随着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

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b)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计算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结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B/S结构,就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运行软件。

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和改进。

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在数据管理层和用户界面层增加了一层结构,即中间件,使整个体系结构成为三层。

三层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层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

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从逻辑上分的,具体的物理分法可以有多种组合。

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

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间的连接和通信;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开发、运行、部署和管理的平台。

这种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

三层B/S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多层B/S网络结构

c)客户/服务器(C/S)与浏览器/服务器(B/S)混合网络计算结构

C/S网络计算结构在数据表单处理速度与安全可靠性方面有其自身优势,但当终端客户应用功能需求发生变化时,其软件维护与模块变更工作量增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需求与其它行业一样,有一定比例仅需要信息查询与简单的信息处理,因此B/S网络计算结构优势能够发挥作用。

客户/服务器(C/S)与浏览器/服务器(B/S)混合网络计算结构是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在系统集成过程中一种解决方案。

其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

 

图3.C/S与B/S的混合网络计算结构

5.3数据信息传输结构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的企业,处于供应链中间环节,业务数据需要经常和上下游企业相互交换,当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方式有同步交换和异步交换以及同/异交换三种方式。

a)异步传输结构

异步传输方式指收发两端各自有相互独立的位定时时钟,数据的传输速率是双方约定的,收方利用数据本身来进行同步的传输方式,一般是起止式同步方式。

异步传输依托于总部数据中心、信息交换中心和若干个信息处理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

通常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节点把交换给双方的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进行编码,通过因特网送达至信息交换中心,同时可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异步传输主要适用与统一财务管理、分散物流作业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其应用特点是各部分数据的交换频率不高,更不要求系统运行时数据传输的实时在线。

此数据传输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信息处理节点处理能力,节省网络运行的成本。

b)同步传输结构

同步传输方式是相对于异步传输方式的,是针对时钟的同步,即指收发双方采用了统一时钟的传输方式。

至于统一时钟信号的来源,或是双方有一条时钟信号的信道,或是利用独立同步信号来提取时钟。

它主要依赖于专网或虚拟网的网络结构。

通常参与信息交换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按照约定的数据传输格式生成数据,并交本方的发送/接收服务器实时发送。

同步传输适用于业务量大,信息交换类型变化小同时信息共享实时性要求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

一般有固定业务往来的物流企业才用此种数据传输方式。

c)同/异步传输结构

同/异步传输方式是结合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数据传输方式。

它主要依赖于因特网资源,依托于数据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节点上下二层网络结构。

下层为数据处理中心,由程序,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信息交换平台构成,对外的界面是门户。

上层为数据节点群体,每个节点通常由平台PC或局域网络承担。

同/异步传输方式适用于管理集中、具体物流作业分散的大的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数据节点负责业务信息的采集、实时或非实时的传输数据至信息平台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同时数据中心以可共享的方式传输数据至数据节点使用。

此种方式便于企业物流作业和管理数据的实时监控,方便统揽全局,及时处理。

5.4数据处理结构

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时,应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分析企业应用的可能性,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模式。

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分布式和协作式处理方式。

但在当前实际数据管理过程中会组合式的运用数据处理方式。

a)集中式处理结构

集中式数据处理方式有一个大型的中央系统,其终端是客户机,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有的处理都由该大型系统完成,终端只是用来输入和输出。

终端自己不作任何处理,所有任务都在主机上进行处理。

集中式数据处理的主要特点是能把所有数据保存在一个地方,各地办公室的远程终端通过电缆同中央计算机(主机)相联,保证了每个终端使用的都是同一信息。

备份数据容易,因为它们都存储在服务器上,而服务器是唯一需要备份的系统。

这还意味这服务器是唯一需要安全保护的系统,终端没有任何数据。

不足的是来自所有终端的计算都由主机完成,这使得网络处理速度比较慢。

另外,如果用户有各种不同的需要,在集中式计算机网络上满足这些需要可能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每个用户的应用程序和资源都必须单独设置,而让这些应用程序和资源都在同一台集中式计算机上操作,使得系统效率不高。

b)分布式处理结构

分布式处理方式中,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是在本地工作站上进行的。

数据输出可以打印,也可保存在软盘上。

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快、更便捷的数据访问。

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存储和处理数据,所以不要求服务器功能十分强大,其价格也就不必过于昂贵。

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适应用户的各种需要,同时允许他们共享网络的数据、资源和服务。

在分布式网络中使用的计算机既能够作为独立的系统使用,也可以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得到更强的网络功能。

分布式计算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访问、多用户使用。

每台计算机可以访问系统内其他计算机的信息文件;系统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既可为独立的计算机的地区用户的特殊需求服务,也可为联网的企业需求服务,实现系统内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拥有和保持所需要的最大数据和文件;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和风险。

分布式计算的缺点是:

对病毒比较敏感,任何用户都可能引入被病毒感染的文件,并将病毒扩散到整个网络。

同时数据备份困难,如果用户将数据存储在各自的系统上,而不是将他们存储在中央系统中,难于制定一项有效的备份计划。

c)协作式处理结构

协作式数据处理系统内的计算机能够联合处理数据,处理既可集中实施,也可分区实施。

协作式数据管理允许各个客户计算机合作处理一项共同的任务,采用这种方法,任务完成的速度要快于仅在一个客户计算机运行。

协作式计算允许计算机在整个网络内共享处理能力,可以使用其它计算机上的处理能力完成任务。

除了具有在多个计算机系统上处理任务的能力,该类型的网络在共享资源方面类似于分布式计算。

协作式数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和分布式类似。

协作式网络上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客户,数据处理能力强,允许多用户使用。

缺点是病毒可迅速扩散到整个网络。

同时由于数据可以在整个网络内存储,形成多个副本,文件同步困难。

并且也使得备份所有的重要数据比较困难。



6.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

6.1概述

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不同管理层次的物流部门或人员,需要不同类型的物流信息,一个组织或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按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因此一个完整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系统功能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应用系统层和基础IT管理层(图3)。

各层可以调用下层提供的数据、功能或者服务机制,同层模块、系统可以互相调用。

图4.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

6.1.1基础IT管理层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IT管理层是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应用重要支撑,所用底层系统和服务构成整个平台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本层各模块应具较强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各类软件有较好的兼容性和高性能支持,并且与上层有相对的独立性。

基础IT管理层包括的内容有:

1)系统环境:

网络应用服务系统环境、网络OS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环境等;

2)信息安全:

权限管理、目录管理、日志管理、CA认证服务、系统监控及其管理、用户组织机构管理、网关与安全管理等;

3)公共服务:

FTP服务、邮件服务、注册服务、知识服务、数据交换、消息服务等;

6.1.2应用系统层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层服务是提供物流业务相关的软件系统,以及系统数据交换的接口软件。

应用系统层可以不断扩充以满足物流业务应用和数据接口的需要。

数据接口作为平台应用的重要扩展,应支持国内外的通用的电子商务标准接口规范和报文协议,数据接口与应用模块之间应为松散耦合。

各应用模块和数据接口需遵循平台实施框架的原则,不影响平台总体架构。

可以从三个层次辅助企业管理人员对物流的活动进行操作管理,它们有基本到深入看分为:

业务层、管理层和BI层。

每层都由若干的功能子系统模块组成。

这些构建与平台上的物流业务应用系统模块是行业通用的应用系统模块,并具有与平台交互的开放性,以及基本业务功能脱离平台运行的独立性。

应用系统层的内容有:

1)数据接口:

EDI数据标准接口、RosettaNet数据标准接口、ebXML标准接口、cXML标准接口、cnXML标准接口、BizTalk数据标准等;

1)业务层:

电子商务、配送系统、仓储系统、运输系统、货运代理、报检报关、跟踪系统、费用结算;

2)管理层:

合同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统计报表、资源管理、订单管理、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3)BI(商务智能)层:

统计关联分析、知识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等;

6.2数据接口服务

数据接口服务主要是解决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

需要和下层中的数据交换和网关与安全管理模块相结合,实现接口的启用和关闭以及各种服务参数的配置。

数据接口的标准包括:

1)EDI数据接口标准:

支持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传输方式AS2,将MIME和HTTP用于过程到过程的传输,并采用UN/EDIFACT或X.12,或参照国内已形成的报文格式标准。

对于非Internet的EDI传输方式AS1,它使用MIME和SMTP的异步传输,可以通过接口定制实现EDI专网和平台结合。

2)BizTalk接口:

为各企业级商务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交流之用。

在当今的业务环境中,越发需要创建业务流程,将各种分散的应用程序融为一体。

3)RosettaNet接口:

实现用户认证、传输加密、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提供用户参数设置、报文网关设置、XMLSchema的导入、导出和交易流程定义等。

4)ebXML接口:

ebXML提供规范的模块化套件,使不同地点、任何规模的企业能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ebXML接口功能包括:

公共术语定义、数据传输机制、商业过程定义与注册和商业关系指导等。

5)cXML接口:

cXML提供一个共同格式在网络上交换商业事务信息的标准化模块。

它定义了标准格式报价、销售条件条款和电子商务文档。

5)cnXML接口:

cnXML是基于XML技术,符合我国商业习惯、传统和商业流程的B2B、B2C电子商务语言规范。

cnXML提供一套统一、灵活、开放和可扩充的交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