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735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docx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

第11课邓稼先(一课三练)

【基础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拓(tuò)   宰割(zǎi)   鲜为人知(xiān)

B.难堪(kān)   筹划(chóu)   鞠躬尽瘁(cuì)

C.元勋(xún)   呼啸(xiào)   热泪盈眶(kuànɡ)

D.燕然(yàn)   彷徨(huánɡ)   至死不懈(xiè)

【解析】选B。

A项“鲜”应读xiǎn;C项“勋”应读xūn;D项“燕”应读

yān。

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极端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谣言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解析】选D。

A项中“骋”应为“聘”;B项中“璧”应为“壁”;C项中“儒”应为“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

C.由华航琛作词作曲的《戒烟歌》被人们口口相传,后来凭借其简练易懂的词句、轻快的曲调竟成了家喻户晓的时代歌曲。

D.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鲜为人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解析】选D。

“鲜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

与“全国人民的关注”相矛盾。

4.下列句中对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     D.表示意思的递进

【解析】选C。

掌握破折号的用法,分析句子,结合作者所表达的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来理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有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他(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为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解析】选D。

“我不能走”这朴素的语言中却表现了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作者以“我不能走”为标题,在真实中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伟大的邓稼先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不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6.阅读课文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回答问题。

(1)说说选文中下面两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充满了作者对友人邓稼先的关怀。

②一个细腻的询问,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2)文段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

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能力。

概括事件就是看什么情况下谁做什么,结合人物处境把握人物精神。

答案:

一次试验出现意外,别人请他离开,他坚决不离开。

表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事业把生死置之度外,为国防科技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

(3)选文说: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能力。

要从原文中搜索歌词与人物的关系,然后从这首歌体现的人物的某种精神等角度回答。

答案: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引用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屡建奇功的赞美,突出了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能力练】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电力等重点行业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B.“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通过改革扫除障碍、增添动力,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C.李克强强调,自贸区不是搞“政策特区”或“税收洼地”,而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D.“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话”的解释是“虚夸的话”。

然而曾几何时,“大话”一词却作为动词大量出现,成为十分热门的时尚用语。

【解析】选D。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工具书,应该用书名号。

【解题指导】

辨析标点符号的方法

(1)分析句子内部停顿的需要和长短,辨析句内点号使用的正误。

①首先要看句子内部有没有停顿的需要;②再看停顿的长短是否适当。

(2)确认句子的起止和语气,辨析句末点号使用的正误。

①一句话说完了,就该用句末点号;否则,就不能用;②一句话表达什么语气,就该用什么样的句末点号,不能张冠李戴。

(3)考察词句的性质和作用,辨析标号使用的正误。

①看是否漏用标号和错用标号;②看标号和点号、词语的搭配是否有毛病。

8.(2015·黔南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稔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认为:

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①            ②            

【解析】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

略。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①     ②     ③     ④     

答案:

①恩重如山 ②才高八斗 ③气吞山河 ④隔岸观火

(3)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答案:

它像一首诗 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余建斌

一年前的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

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1959年由钱三强推荐,宋任穷等人邀请35岁的朱光亚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朱光亚自此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1946年,22岁的朱光亚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

在密执安,朱光亚的学习成绩始终全部是A,连续4年获奖学金,并在《物理评论》上相继发表了4篇英语论文。

这也是目前公开渠道可查到的朱光亚仅有的4篇学术论文。

平日里,他常组织大家围坐在草坪上传阅《华侨日报》,宣读家信,传递国内消息。

1950年3月18日,一篇感情真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

此信一出,仿佛是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让很多原本天平在摇摆的海外学子受到了感召,选择了回到新中国。

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

”1950年2月,他拒绝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正处在热恋中的女友,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

正是在此次临行前,他和其他51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那封公开信。

信中大声呼唤:

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对朱光亚而言,漂洋过海去学习和追求的梦想,终于有了坚实的土壤。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

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这个晚上。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国际上惊叹万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

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

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政道称赞他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

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

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80岁的他曾经说:

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朱光亚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

抓住朱光亚的语言描写,分析句意,第8段的语句最能表达朱光亚的爱国之情。

答案:

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

(2)结合文意,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

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

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联系他不求个人名利的话语,分析其在表达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答案:

“屡屡”是很多次的意思,朱光亚把荣誉归于集体,这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平凡的特点。

(3)为什么说朱光亚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搜寻题干中关键字眼在文中的位置,即第13段,再结合朱光亚在核武器研制这个科学家团队中的地位作答。

答案:

朱光亚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在核武器研制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朱光亚的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从选文看,朱光亚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通读全文,抓关键词语作答,如“理想”“淡泊”“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等。

答案:

理想远大,淡泊名利,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作练】

10.【写法借鉴】写文章时,引用诗句、格言、典故、古代典籍等,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加强真实性,使文章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如文中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一文,表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片段仿写】请你用引用的方法写一段话。

(引用古诗文、资料、格言均可)

答案(示例):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达官贵人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至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损害百姓的事。

唐代杜牧诗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