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7525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docx

zj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0703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

XXXX-XX-XX实施

XXXX-XX-XX发布

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

(报批稿)

Q/GDW-XX-XXX-XXXX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

ICS

目次

前言I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试验分类2

4试验条件4

5试验用仪器、仪表5

6试验5

6.1外观与结构检查5

6.2安全试验6

6.2.1终端接线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查6

6.2.2绝缘电阻测试6

6.2.3介电强度试验6

6.2.4故障条件试验7

6.3测量误差试验7

6.3.1电压测量误差测试7

6.3.2电流测量误差测试7

6.3.3功率因数测量误差测试7

6.3.4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测量误差测试7

6.3.5电度量测量误差试验7

6.3.6谐波电压允许误差测试8

6.3.7谐波电流允许误差测试8

6.4电源影响试验8

6.4.1频率影响试验8

6.4.2电源波形畸变影响8

6.5环境试验9

6.5.1低温试验9

6.5.2高温试验9

6.5.3极限低温试验9

6.5.4极限高温试验9

6.5.5湿度试验9

6.6功能试验9

6.6.1参数设置功能9

6.6.2显示功能14

6.6.3实时数据采集功能14

6.6.4电压监测统计功能14

6.6.5谐波监测功能15

6.6.6远程控制功能16

6.6.7自动无功补偿控制功能16

6.6.8电源失电保护功能16

6.6.9自动恢复功能17

6.6.10对时功能17

6.6.11就地接口功能17

6.7远程通讯试验17

6.8时钟误差测试17

6.9功率消耗试验和电流输入回路阻抗测量18

6.10着火危险试验18

6.11外壳防护等级18

6.12电磁兼容试验18

6.12.1静电放电抗扰试验18

6.12.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试验18

6.12.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试验18

6.12.4浪涌(冲击)抗扰试验18

6.12.5阻尼振荡波抗扰试验18

6.13振动试验18

6.14冲击试验18

6.15倾斜跌落试验18

6.16运输试验19

6.17可靠性试验19

前言

为了保证公用配变监控终端产品的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特制订本试验规范。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技部、营销部、农电部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省电力公司生技部、营销部、农电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启承、钟晖、涂莹、赵启明、金涌涛、汪科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技部负责解释。

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规范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用配变监控终端的试验分类、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电网公用配变监控终端采购、验收和投产前的现场试验。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5169.1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

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

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6587.4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6587.5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6587.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T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500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

DL/T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JJF1024-2006测量仪器可靠性分析

Q/ZDJ08-2002低压配网无功补偿控制器技术规范

Q/GDW-11-099-2007公用配变监控终端技术规范

Q/GDW-11-143-200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通信协议(配变终端部分)

浙江省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双向终端与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13 试验分类

3.1 试验类型

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试验包括:

a)出厂试验;

b)型式试验;

c)验收试验;

d)现场试验。

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检验产品制造中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终端的性能指标、安全、功能实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这些试验在每一台公用配变监控终端进行。

出厂试验项目见表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考核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选择和制造等方面是否满足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和运行要求。

型式试验应在一台终端样品上进行,用作型式试验的终端应是出厂试验合格的。

在下列情况下终端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终端的设计、工艺材料、元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中的装置每五年应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d)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型式试验项目见表1。

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检验交付的终端达到质量要求,其性能指标和功能实现达到Q/GDW-11-099-2007要求。

购买方负责试验。

验收试验在买方指定的试验室进行。

验收试验项目见表1。

如购买方有特殊要求时,增加试验项目。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检验安装的终端达到质量要求,确保安装的终端是良好的,其性能指标和功能实现达到Q/GDW-11-099-2007要求。

购买方负责试验。

现场试验在终端安装现场进行,符合试验要求的终端才可以安装和使用。

现场试验项目见表1。

表1试验类别项目表

序号

条款

试验项目

出厂试验

型式试验

验收试验

现场试验

1

6.1

外观与结构检查

2

6.2

安全试验

6.2.1

终端接线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查

6.2.2

绝缘电阻测试

6.2.3

介电强度试验

6.2.4

故障条件试验

3

6.3

测量误差试验

6.3.1

电压测量误差测试

6.3.2

电流测量误差测试

6.3.3

功率因数测量误差测试

6.3.4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6.3.5

谐波电压允许误差测试

6.3.6

谐波电流允许误差测试

4

6.4

电源影响试验

5

6.5

环境试验

表1(续)

序号

条款

试验项目

出厂试验

型式试验

验收试验

现场试验

6

6.6

功能试验

6.6.1

参数设置功能

6.6.2

显示功能

6.6.3

实时数据采集功能

6.6.4

电压监测统计功能

6.6.4.1

基本功能

6.6.4.2

停电试验

6.6.4.3

统计综合误差

6.6.5

谐波监测功能

6.6.6

远程控制功能

6.6.7

自动无功补偿控制功能

6.6.7.1

基本控制功能

6.6.7.2

投切振荡闭锁功能

6.6.7.3

闭锁报警功能

6.6.7.4

投切延时测试

6.6.8.5

电源失电保护功能

6.6.9

自动恢复功能

6.6.10

对时功能

6.6.11

就地接口功能

7

6.7

远程通讯试验

8

6.8

时钟误差测试

9

6.9

功率消耗试验和电流输入回路阻抗测量

10

6.10

着火危险试验

11

6.11

外壳防护等级

12

6.12

电磁兼容试验

13

6.13

振动试验

14

6.14

冲击试验

15

6.15

倾斜跌落试验

16

6.16

运输试验

17

6.17

可靠性试验

14 试验条件

4.1 正常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

15℃~35℃;

b)相对湿度:

45%~75%;

c)大气压力:

86.0kPa~106.0kPa。

除环境试验外,如未特别说明,以上试验均在此条件下进行。

4.2 湿热条件

a)环境温度:

55℃;

b)相对湿度:

95%;

c)大气压力:

86.0kPa~106.0kPa。

4.3 试验电源

a)试验用三相工频试验电源,额定频率50Hz,输出正弦波,波形畸变不大于5%。

b)试验用三相谐波试验电源,各次谐波输出正弦波,波形畸变不大于5%,基波上可以叠加谐波。

4.4 电气试验接线方式

无特殊说明时,由试验用三相工频(谐波)试验电源供电,终端接入三相电压、三相电流。

15 试验用仪器、仪表

5.1 测试用主站系统一套,具有以太网、GPRSGPRS(或CDMA1X)和短消息等远程通讯信道接口。

5.2 现场试验用的电压表精度不低于0.2级,其他试验用电压表精度不低于0.1级。

5.3 现场试验用的电流表精度不低于0.5级,其他试验用电流表精度不低于0.1级。

5.4 功率因数表计测量精度不低于0.2级。

5.5 有功功率表计测量精度不低于0.2级。

5.6 无功功率表计测量精度不低于0.2级。

5.7 视在功率表计测量精度不低于0.2级。

5.8 电度量表计测量精度不低于0.2级。

5.9 谐波电压表测量误差不低于B级。

5.10 谐波电流表测量误差不低于B级。

5.11 电磁兼容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的要求。

5.12 振动试验设备等应满足GB6587的要求。

5.13 其他试验和测量设备应满足标准的要求,并符合计量管理的要求。

16 试验

外观与结构检查

用目测法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检查。

6.1.1 检查终端外观是否有破损,有破损为不合格。

6.1.2 通电检查,终端面板应有明确清晰的工作电源指示、按钮操作无障碍、信号灯显示正常,否则为不合格。

6.1.3 检查终端的工作电源及电压输入端设有短路保护器件,否则为不合格。

6.1.4 检查强电、弱电接线端子应采用不同种类端子排,分离布置,终端接线端子应包括:

a)三相电压及零线电压端子1组;

b)三相电流端子1组;

c)开关信号量输入端子2组;

d)温度变送器(DC4-20mA)输入端子1组(可选);

e)电流变送器(DC4-20mA)输入端子1组(可选,用于接入剩余电流信号);

f)RS485端子(或接口)2组;

g)RS232接口1组(PS/2外形接口);

h)电容器投切控制扩展装置用通讯端子(RS485或其他接口)1组;

i)独立控制输出接点2组(可选,弱电控制);

j)有功电量输出脉冲1组;

k)无功电量输出脉冲1组。

强电、弱电接线端子未分类或缺少接线端子为不合格。

6.1.5 检查终端应配置以下一种或几种远程通讯接口或模块。

a)RJ45以太网络接口;

b)GPRS/GSM短信模块;

c)CDMA1X/GSM短信模块;

d)其他。

无通讯接口或模块为不合格。

6.1.6检查开关信号量输入应为无源接点,否则不合格;

6.1.7检查控制信号光电隔离输出,继电器接点容量不小于AC250V/5A,否则不格格;

6.1.8检查无功补偿控制信号采用光电隔离输出,否则不合格。

输出种类分为:

a)DC5V/50mA

b)DC12V/25mA;

c)其他,满足开关驱动要求。

安全试验

终端接线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查

正常大气条件下,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终端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他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要求。

安装时的现场试验,采用目测法或用分辨率为1mm的直尺测量。

表2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额定绝缘电压V

最小电气间隙mm

最小爬电距离mm

Ui≤25

1

1.5

25<Ui≤60

2

2

60<Ui≤250

3

4

250<Ui≤380

4

5

绝缘电阻测试

分别在正常大气条件和湿热条件下按以下方法用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电压见表3。

终端处于非工作状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断开并联的弱电回路。

a)正常大气条件下:

1)测量所有端子对地(外壳)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2)测量无电气连接的端子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b)在湿热条件下:

1)测量所有端子对地(外壳)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

2)测量无电气连接的端子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

表3测试电压等级

单位:

V

额定绝缘电压Ui

测试电压等级

Ui≤60

500

60<Ui

1000

现场试验按正常大气条件要求进行。

介电强度试验

按表4规定的电压要求对终端接线端子与地(外壳)、无电气联系的端子之间进行试验,试验电压应为工频正弦波。

试验时短接等电位端子,并断开相应并联弱电回路,试验电压的起始值不高于规定值的50%,然后在5s内平稳地升到规定值,保持1min,随后把试验电压逐渐下降至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等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交流有效值)。

表4绝缘强度试验电压

单位:

V

额定绝缘电压Ui

试验电压有效值

Ui<60

500

60<Ui≤125

1500

125<Ui≤250

2000

250<Ui≤380

2500

故障条件试验

a)在终端内部的工作电源及电压输入端次级侧作模拟短路试验,直至短路保护器件熔断,试验时不应有电击明火和有害气体泄放。

b)将单相220V供电的终端电源电压升至1.9倍的标称电压;三相供电的终端由三相四线试验电源供电,终端应工作正常。

然后,将终端电源的中性端与三相四线试验电源的地端断开,并与试验电源的模拟接地故障相(输出电压为

)连接,三相四线试验电源的另外两相的电压升至1.1倍的标称电压。

试验时间每相4h。

试验后,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保存数据应无改变,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测量误差试验

电压测量误差测试

调节输入电压,使其在额定值的80%、100%和12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电压值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0.5%。

现场试验时,用精度为0.2级的电压表与终端三相实测值进行比较,终端测量引用误差≤±0.5%。

电流测量误差测试

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20%、50%、100%、120%和14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0.5%。

按表5方式,输入电流,根据终端显示的中性线电流值计算其误差,误差≤±1.0%。

现场试验时,用精度为0.2级的电流表(钳)与终端三相实测值进行比较,终端测量引用误差≤±0.5%。

表5中线性电流试验的三相电流

单位:

A

试验顺序

A相电流

B相电流

C相电流

功率因数测量误差测试

输入额定电压、电流,然后改变二者之间的相位角φ,使其在0°、±10°、±15°、±30°和±6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现场试验时,用精度为0.5级的功率因数表与终端三相实测值进行比较,终端测量引用误差≤±1.0%。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分别在功率因数等于1、0.5(感性)和0.5(容性)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20%、50%、100%、120%和14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功率、正(反)向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电度量测量误差试验

分别在功率因数等于1、0.5(感性)和0.5(容性)的条件下,三相平衡,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50%、100%、和14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电量、正(反)向无功电量计算其测量误差,有功电量引用误差≤±1.0%,无功电量引用误差≤±2.0%。

分别在功率因数等于1、0.5(感性)和0.5(容性)的条件下,单相试验,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50%、100%、和14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电量、正(反)向无功电量计算其测量误差,有功电量测量误差≤±2.0%,无功电量测量误差≤±3.0%。

谐波电压允许误差测试

分别调节谐波电源输出2、3、5、7、11和13次谐波电压,使其在额定电压值的2%、5%、10%和5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谐波电压幅值来计算其误差,误差不大于GB/T14549-93表D1规定的B级允许误差。

调节谐波电源输出2、3、5、7、11和13次谐波电压,使电压波形畸变率分别达到5%和30%,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谐波电压幅值来计算其误差,误差不大于GB/T14549-93表D1规定的B级允许误差。

谐波电流允许误差测试

分别调节谐波电源输出2、3、5、7、11和13次谐波电流,使其在额定电流值的2%、5%、10%和5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谐波电流幅值来计算其误差,误差不大于GB/T14549-93表D1规定的B级允许误差。

调节谐波电源输出2、3、5、7、11和13次谐波电流,使电流波形畸变率分别达到5%和30%,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谐波电流幅值来计算其误差,误差不大于GB/T14549-93表D1规定的B级允许误差。

电源影响试验

频率影响试验

分别在49.0Hz和51.0Hz频率下,进行下列试验:

a)电压测量误差测试

调节输入电压,使其在额定值的80%和12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电压值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0.5%。

b)电流测量误差测试

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输入电流值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0.5%。

三相不平衡(单相或两相)调节输入电流,使中性线电流达到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的中性线电流值计算其误差,误差≤±1.0%。

c)有功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在功率因数等于1.0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d)无功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在功率因数等于0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无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电源波形畸变影响

在额定电压220V、频率50Hz、电流波形畸变率5%、电压波形畸变率5%条件下,进行下列试验:

a)有功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在cosφ=1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b)无功功率测量误差测试

在sinφ=1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调节输入电流,使其在额定值的10%和100%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无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相对误差≤±1.0%。

c)有功电度量测量误差测试

在cosφ=1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60%额定电流值(含5次谐波电流)的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有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引用误差≤±1.0%。

d)无功电度量测量误差测试

在sinφ=1的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60%额定电流值(含5次谐波电流)的条件下,根据终端显示值的正(反)向无功功率计算其测量误差,引用误差≤±1.0%。

环境试验

低温试验

低温箱的温度偏差不大于±2℃。

终端各表面与低温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低温箱以不超过1℃/min速度降温,待温度达到-15℃并达到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4h。

再将终端连续通电2h(工作电源电压、输入电压及输入电流均为额定值),重复第5.3.1~5.3.4条试验项目。

按第6.7条进行终端远程通讯测试,应能正确收发数据。

高温试验

高温箱的温度偏差不大于±2℃,相对湿度不超过50%。

终端各表面与高温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高温箱以不超过1℃/min速度升温,待温度达到+65℃并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2h。

再将终端连续通电4h(工作电源电压、输入电压及输入电流均为额定值),重复第5.3.1~5.3.4条试验项目。

按第6.7条进行终端远程通讯测试,应能正确收发数据。

极限低温试验

低温箱的温度偏差不大于±2℃。

终端各表面与低温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低温箱以不超过1℃/min速度降温,待温度达到-20℃并达到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2h。

再将终端通电2h,检查终端能每15 min记录第5.6.3.1条规定的模拟量,功能操作正常。

极限高温试验

高温箱的温度偏差不大于±2℃,相对湿度不超过50%。

终端各表面与高温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高温箱以不超过1℃/min速度升温,待温度达到+70℃并稳定后开始计时,保温2h。

再将终端连续通电2h(工作电源电压、输入电压及输入电流均为额定值),检查终端能每15 min记录第5.6.3.1条规定的模拟量,功能操作正常。

湿度试验

高温箱的温度偏差不大于±2℃。

终端各表面与高温箱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mm。

高温箱以不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