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78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训练含答案

期末复习练习

1、选择题(40分)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与图中③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  

B.公元25年—刘秀—洛阳

C.公元581年—杨坚—长安   

D.公元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

2.下图隋唐历史时间轴中的①②依次是(  )

A.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文景之治 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 黄巾军起义

3.关于科举制度的发展,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A.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B.唐太宗创立了殿试制度

C.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D.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文体只能用八股文

4.江淮地区在唐代以前粮食基本不外调,从唐前期开始,政府通过漕运陆续从该地区调出大量粮食,甚至朝廷的粮食完全依赖江淮供给。

这一状况表明唐代江淮地区(  )

A.自然地理条件优越B.曲辕犁获得推广

C.农业经济发展迅速D.地方管理较严格

5.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杜甫的诗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B.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C.南宋辛弃疾的作品大多与抗金活动有关

D.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6.下面表格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时间

民族

人物

国号

10世纪初

契丹

耶律阿保机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11世纪前期

党项

元昊

西夏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有位历史老师是一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

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8.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

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

“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

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

”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

A.安史之乱的结果B.澶渊之盟的影响

C.重文轻武的政策D.南宋偏安的屈辱

9.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战争也有和平,但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各项中属于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交融的表现的有(  )

①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 ②西夏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③辽和西夏分别与宋交战,签订了和约 ④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宋史·食货志》记载:

“当时会纸取于徽、池,续造于成都,又造于临安。

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

”这一史料,比较适合用来证实(  )

A.宋代重文轻武的特点

B.两宋和平安定的局面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宋海外交通的便利

11.一位同学对某一专题进行学习,横线处应填入(  )

A.中书省B.宣政院

C.枢密院D.国子监

12.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对国家领土进行测绘,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根据所学知识,1279年(  )

A.隋朝灭陈,完成统一

B.金破开封,北宋灭亡

C.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明朝建立,西洋归附

13.“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教坊钧容直,每遇旬休按乐,亦许人观看。

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

”以上材料描述的场景是宋代(  )

A.瓦舍里表演B.书肆里卖书

C.村塾里授课D.茶馆里聊天

1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  )

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指南针

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印刷术

15.(2019·扬州模拟)“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扬州籍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下列词人中,词风委婉含蓄,和他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

A.苏轼B.岳飞

C.辛弃疾D.李清照

16.(2019·苏州常熟市期末)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

如果将以下连线图示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民族交融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深化D.统一国家的建立

17.“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

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

”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中华文明

B.说明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为明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18.清军平定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地大物博,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此,清政府设置(  )

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

C.台湾府D.台湾省

19.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

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这反映了清朝(  )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20.清朝有一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

“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简答题(60分)

21.(14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它的兴衰历史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唐初创】

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材料一中描写的情景与当时的哪种制度有关?

这种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4分)

 

【盛唐气象】

材料二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2)材料二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什么现象?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高度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发明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2分)

 

材料三 

(3)盛唐时期,不仅经济繁荣,其他方面也蓬勃发展。

材料三是小明同学搜集的两张图片,准备办一张手抄报。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拟定一个主题。

(2分)

 

【唐朝衰亡】

材料四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4)材料四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惨状?

此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分)

 

【以古鉴今】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唐朝的兴衰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

 

22.(16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教育方式。

某学校七年级同学准备以游学的形式参观成都的著名景点。

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完善游学方案。

【活动方案一 访名人故居】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们来到草堂凭吊诗人、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1)杜甫被誉为什么?

为什么后人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

(4分)

 

【活动方案二 探帝王陵寝】

成都永陵又称为“王建墓”,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墓,它是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墓主人王建本是唐朝西川节度使。

907年,唐朝灭亡后,他在成都称帝。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十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这一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6分)

 

【活动方案三 寻游记足迹】

安顺廊桥位于成都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横跨南河。

安顺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建筑踪迹可以追溯到元代。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安顺廊桥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四座大桥之一。

(3)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正逢元军统一全国的关键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元朝的在位皇帝是谁。

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4分)

 

(4)元朝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23.(16分)从秦朝直至清朝,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关系篇】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太宗时唐朝和吐蕃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

吐蕃是我国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4分)

 

【管理制度篇】

材料二 至元十一年(1276年),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

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马曜《云南简史》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管理地方的哪一行政制度?

这一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4分)

 

【机构设置篇】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凤山、诸罗)的行政机构,并设巡道一员,隶属福建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末清初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管辖台湾的措施。

(4分)

 

【国家疆域篇】

材料四 清代自顺治入关,历经康熙、雍正两朝,迭破噶尔丹及罗卜藏丹津诸叛酋,乾隆继之,国威远镇,既荡平准噶尔,复戡定回部之乱……清代之版图至此极大矣。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对我国哪一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代之版图”对当今中国疆域的影响。

(4分)

 

24.(14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一人独治天下,全国的土地、资源、人民、财富均为他所有……皇帝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生死荣辱,是国家政治事务法定的唯一最高决策者。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隋朝调整了中央机构,设立三省六部,唐朝得以进一步完善。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负责起草法令)、门下省(负责审议法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法令),尚书省下统六部,各部门政令的贯彻与执行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叙述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4分)

 

材料三 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统治者是通过哪些措施实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2分)

 

材料四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影响?

(2分)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政治、经济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当时的需要。

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其选拔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该制度到明清时期又有何变化?

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分)

参考答案:

1~20:

CBBCACACACBCABDADCCD

21.

(1)科举制。

创立殿试制度。

(2)商业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曲辕犁、筒车。

(3)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4)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5)注重创新,加强对外交流,善于学习借鉴,注重发展经济。

 

22.

(1)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战争和政治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抒发了悲愤凄婉之情。

(2)政权分立,分裂割据。

宋朝建立,陆续消灭割据政权。

(3)忽必烈(或元世祖)。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设置四川行省。

23.

(1)文成公主入藏。

藏族。

(2)行省制度。

元世祖(或忽必烈)。

(3)郑成功。

设置一府三县,设巡道,隶属福建省。

(4)新疆(或西北)。

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规模。

(言之有理即可)

24.

(1)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职权明确,提高效率;分工合作,减少失误;互相牵制,强化皇权。

(3)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4)强化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提高了行政效率。

(5)科举制。

由门第入官转变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发展为八股取士。

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