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585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8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科学技术奖.docx

河南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推荐工作手册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8年3月

编制说明

为了做好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我办编制了《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主要包括:

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科技奖励推荐范围及推荐条件、推荐书及填写要求、公示内容要求、形式审查要求等。

请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在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中依照执行。

本手册内容以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网(网址:

)发布的版本为准。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8年3月

1.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1

2.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条件……………………………2

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推荐范围……………………………………3

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推荐等级条件………………………………8

5.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11

6.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企业

技术创新工程类)……………………………………………………………24

7.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技术发明类)……………52

8.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基础研究类)……………79

9.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软科学类)………………100

10.河南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推荐评审补充说明121

11.河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回避申请表(格式)…………………124

12.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人选)汇总表(格式)……………125

1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126

1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行业评审组评审范围…………………………131

15.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133

16.推荐单位上报时间安排……………………………………………134

 

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2018年)

时间

工作日程

1-2月

开展科技奖励调研

3-4月

安排2018年度科技奖励推荐工作

4-5月

接收推荐材料、推荐项目(人选)公示

6月

形式审查、受理项目公示

7月

专业组评审(网络评审)及公示

8月

行业组评审、现场考察和评委会评审

9月

获奖建议项目公示和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评审

10月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全体会议

11月

省政府常务会议

12月

颁发证书和奖金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条件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要建树的;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了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或者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且为第一完成人。

三、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现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能够持续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所提供的主要科技成就支撑材料应为在河南工作期间取得。

五、连续两年被推荐未通过评审的人选,须暂缓一年才能推荐。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范围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技术开发类、技术发明类、基础研究类、社会公益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和软科学类。

一、技术开发类项目

“技术开发类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的项目,投放市场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开发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技术创新性突出:

项目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先进水平。

2.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已经过两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重大工程项目全面验收后,已经过2年以上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二、技术发明类项目

“技术发明类项目”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项目,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成果的核心和价值是由发明专利带来的。

技术发明类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技术发明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其他公众信息渠道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过。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技术原理或者技术方法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技术发明成熟,经过2年以上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三、基础研究类项目

“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项目。

基础研究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该项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2.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2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

四、社会公益类项目(含科普项目)

“社会公益类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的项目。

社会公益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技术创新性突出:

项目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领先水平。

2.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已经过2年以上较大范围应用和实践检验,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科普项目的推荐范围仅限于2008年以来(含2008年)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科普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且出版发行满2年以上。

科普论文、科普报纸和期刊、以外国语言文字撰写的科普作品、国民学历教育的教材、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科幻类作品、科普翻译类作品,不属于省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的奖励范围。

五、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指企业为实现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通过创新制度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在企业内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构成要素、要素关系或动力机制的变化,激发产生了新的商业和业态模式。

省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奖项授予实施和完成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的企业,一个项目只奖励一个单位。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创新性突出: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研发机构、创新资产、产学研合作机制、商业模式)及有效的创新投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或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通过关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掌握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的产业关键技术及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创新工程经过2年以上的实施和应用,主要技术及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每年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收益增长比例较高。

3.推动行业或产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通过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创新和集成,形成、拓展了产业链;加速了产业技术的分解、融合,推动了业态创新,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提升了产业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较高生产水平和较强的配套能力。

六、软科学类项目

“软科学类项目”是指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国家、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的研究项目。

软科学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观点、方法和理论有较大创新,研究难度、复杂程度和科研规模较大,科学价值和意义明显,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明显。

2.研究成果已为省委、省政府职能部门或以上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经过2年以上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等级条件

 

1.技术开发类项目

等级

主要科技创新支撑材料

近三年主要完成单位经济效益

一等奖

发明专利4件,或行业以上标准1项,或软件著作权8项(且须1件以上与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国家Ⅱ类以上新药证书1项,或国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项并取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或二类以上新兽药证书1项,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2区以上(SCI论文)。

2亿元。

附审计报告,或国家认证机构的测算分析报告,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二等奖

发明专利2件,或实用新型专利4件,或行业标准1项,或软件著作权4项,或国家Ⅲ类以上新药证书1项,或省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项并取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或动植物行业以上标准1项,或三类以上新兽药证书1项,或获得行业准入资质1项,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3区(SCI论文)以上,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篇。

4000万元。

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

应用证明,财务证明,测算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等奖

发明专利1件,或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地方标准、规程1项,或软件著作权2项,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4区(SCI论文)以上,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篇。

1000万元。

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

2.技术发明类项目

等级

主要技术发明支撑材料

近三年主要完成单位经济效益

一等奖

发明专利4件,或软件著作权8项(且须1件以上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国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权1项并取得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2亿元。

附审计报告,或国家认证机构的测算分析报告,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二等奖

发明专利2件,或实用新型专利4件,或软件著作权4项,或省审(认定)植物新品种权1项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4000万元。

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如:

应用证明,财务证明,测算分析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等奖

发明专利1件,或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软件著作权2项。

1000万元。

附支持数据成立的旁证材料。

3.社会公益类项目

等级

主要科技创新支撑材料

社会效益

一等奖

发明专利4件,或国家(行业)标准1项,或国家临床诊断与治疗标准1项,或发表论文中有1篇在JCR1区以上(SCI论文)。

前三项条件须附有围绕本专利、或行业标准、或诊断和治疗标准所发表的系列文章(JCR3区以上SCI论文5篇或核心期刊8篇,且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均为项目第一完成人)。

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且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附旁证材料。

二等奖

发明专利2件,或实用新型专利4件,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2区以上(SCI论文),或发表中华系列(中华医学会主办)核心期刊文章4篇,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篇。

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且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附旁证材料。

三等奖

发明专利1件,或实用新型专利2件,或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3区(SCI论文)以上,或发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文章2篇,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篇。

已在省辖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并附旁证材料。

4.基础研究类项目

等级

重要科学发现支撑材料

一等奖

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发表论文中有1篇在JCR1区(SCI论文),且被ESI列入高被引论文(进入ESI本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排名)。

二等奖

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发表论文中有1篇在JCR1区(SCI论文),或有2篇在JCR2区以上(SCI论文)。

三等奖

发表论文中有2篇在JCR3区以上(SCI论文)

5.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

等级

主要创新点支撑材料

2017年度营业收入

一等奖

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且获得过1项国家科技奖励(前三完成单位)和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10亿元,附审计报告。

二等奖

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且获得过1项国家科技奖励(前三完成单位)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5亿元,附审计报告。

三等奖

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且获得过2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2亿元,附审计报告

6.软科学类项目

等级

主要创新点支撑材料

社会效益

二等奖

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出版专著5篇(部)以上。

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的文件采纳、推广2年以上。

三等奖

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出版专著2篇(部)以上。

研究成果被省直部门或以上单位的重要文件采纳、推广2年以上。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

(2018年度)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民族

职称

职务

从事专业

文化程度

学位

授予时间

院士

当选时间

党派

工作单位

单位地址

办公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

推荐单位(盖章)

(从大学起填)

受教育情况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工作简历

年月至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三、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请如实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为我国、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做的创造性工作;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近5年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单列成段表述。

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

注:

请以附表形式列出不超过10个代表性课题或成果)

 

四、候选人论文或专著发表情况

(请注明第几作者,建议1000字以内)

 

五、候选人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情况

(请按照引文的学术影响程度,顺序填写,建议1000字以内)

 

六、候选人曾获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及排名

授奖部门

(请按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10项)

本表所填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是指:

1.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奖励和国家的荣誉称号、表彰;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的科技奖励;

3.其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技奖励(如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原经科技部门批准的国内有影响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等)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本表所填知识产权指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候选人工作单位

候选人联系人

姓名

电子信箱

手机

固定电话

传真

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法定代表人签名:

工作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九、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传真

推荐意见:

 

声明:

本单位遵守《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和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推荐人选的全部推荐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法人代表签名:

推荐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十、附件

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

3.知识产权证明

4.重要获奖证书

5.候选人近期标准照片1张(直接贴首页贴照片处)、工作照片1张

6.其他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是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纸质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须按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

主件第三、四、五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cm,上下各2.8cm(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纸质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

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

纸质推荐书一式两份,原件1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复印件1份。

推荐书主件不超过20页,附件不超过54页。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具体填写要求如下:

一、候选人基本情况

1.学位:

指在国内外获得的最高学位。

2.院士:

如果不是,请填“否”;如果是,请注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者两院院士。

3.办公电话:

应在电话号码前写明区号。

4.受教育情况:

指候选人接受的大学以上的教育情况,按受教育的时间顺序填写,建议300字以内。

二、工作简历

应依据候选人所从事过的科技工作经历的时间顺序填写。

三、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本栏目是评价候选人是否符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奖条件的重要依据。

应详实、准确、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为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做的创造性工作,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近5年的主要工作和贡献请单列成段表述。

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

(请以附表形式列出不超过10个代表性课题或成果)。

建议从以下方面叙述:

候选人在当代科技前沿工作情况;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或者重大发现,对学科理论的丰富和拓展,对该学科或者相关学科领域的突破性发展的推动,国内外同行评价情况,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取得的系列或重大技术发明,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推动,对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促进,创造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以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的贡献;候选人的科学道德、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在教书育人、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四、候选人论文或专著发表情况

指候选人论文或专著发表概况。

请注明第几作者,建议1000字以内。

五、候选人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情况

指候选人论文或专著被他人引用情况,请按照引文的学术影响程度,顺序填写,建议1000字以内。

六、候选人曾获奖励情况

本栏目的奖励是指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奖励和国家荣誉称号、表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设立的科技奖励;其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技奖励(如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经科技管理部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等)。

请如实完整地填写到相应栏目中,颁发时间只填至“月”。

请按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的影响大小,顺序填写,不超过10项。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本栏目的知识产权指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对于授权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类别填写发明专利,然后依次填写发明名称,国家(地区),专利号,授权公告日,专利证书上的证书号,专利权人,发明人。

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根据实际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栏可不填。

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候选人联系人:

指候选人的秘书,或是候选人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等。

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

指候选人所在工作单位对其的评价意见,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在单位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

建议1000字以内。

九、推荐单位意见

本部分应由推荐单位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