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4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ord格式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docx

word格式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

[word格式]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以广西三江侗族

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

话文学刊2010年第l1期

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

——

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

.陈结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以同乐刺绣为主体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在同乐的侗家人眼里.一件纯手工刺绣的侗衣才是一幅质量最上乘的绣品,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大约可以

分为制作侗布,剪纸和刺绣三个部分.其中以剪纸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序.

[关键词]侗族刺绣;侗布;剪纸

中图分类号:

J5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8610(2010)1l一0l24一O3

侗族是一个十分爱美的民族,在服饰中,尤其是盛装,多

会用挑花,刺绣和织锦装饰.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

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的各种图案花纹,不仅形象生动活泼,

而且色彩绚丽夺目.

侗族现有近300万人口,分为南部方言区(简称”南侗”)

和北部方言区(简称”北侗”).其中.贵州的黎平,从江,榕

江,湖南的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属于南侗.贵州的天柱,

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为北侗.由于北侗汉化较早,传统的

刺绣工艺已难觅踪迹,故本文讨论的重点是传统文化保存较

好的南侗的刺绣工艺.又因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的

经济较南侗其他地方相对落后,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较

少,所以笔者选择了三江县同乐乡同乐村作为田野调查点.

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介绍,此次申报的”侗族刺绣”主要

是以同乐的刺绣为主.同乐的刺绣较多用于装饰女性的服

饰以及小孩的背带,也用于装饰绣花鞋,背包,童帽等.当地

侗族妇女的服饰一般是由侗家女性亲手制作.她们制作好

侗布后.把侗布裁制成衣服,还要用硬纸剪出各种图案.然后

以图案为底稿,一针一针地把各种颜色的线绣上去,最后把

绣好的图案缝到衣服上,一件纯手工刺绣的侗衣才算完成.

当地人认为,一件纯手工刺绣的侗衣才是一幅质量最上乘的

绣品.这幅绣品的制作流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制作

侗布,剪纸,刺绣.在以往对刺绣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大多

注重刺绣的功能表达,情感载体等方面,几乎都没有涉及刺

绣的制作工艺过程,故本文着重从制作侗布,剪纸,刺绣这三

个方面来论述.以期达到能较完整地呈现一幅绣品的制作过

程的目的.

侗布的制作工艺

泛着紫红色亮光的侗布是侗族地区极具特色的一种传

统布料,它不仅是构成侗族服饰符号系统的重要元素.也是

侗族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

侗布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一匹布的完成要经历播

种,耕耘,拣棉,夹籽,轧花,弹花,纺纱,织布,染布,整理等过

程.”n侗布纺织好之后,紧接着的工序就是染布.笔者前往

平溪屯调查时,正值农历七月,也正是侗家妇女们染晒侗布

的时节.走进同乐侗寨,随处可见刚刚染过的侗布晾晒在侗

家木楼前或空地上,从侗布上滴落的水滴把地面都染成了蓝

色.但细细观察后才发现,大部分晒干的侗布并不是蓝色

的,而是紫红色的带着疑问,笔者一行走进了平溪屯的覃

家.

覃家在同乐是有名的刺绣世家.家中的老奶奶覃奶时

清(意为覃时清的母亲)是人们公认的刺绣和剪纸能手.她

的两个儿媳妇——杨甜和韦清花,也是附近闻名的刺绣能

手.老奶奶虽已82岁高龄,但还是很热情地向笔者一行介

绍了染布的具体过程:

(--)沤制蓝靛

蓝靛是同乐侗家妇女染布的主要染料.蓝靛草收割回

来后,要先把叶子放入染缸中,加水浸酿.浸泡一两个晚上

后,把蓝靛草拿出来,用装着干石灰的布袋用力搅拌.然后反

复用盆子把缸里的水舀起后再倒回去.最后静待三四天.水

和蓝靛便逐渐分离.倒掉上面的水后,沉淀在下面的就是膏

状的蓝靛.

(二)初加工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9106020303M89)”桂北侗族刺绣的人类学考察——以广西三江侗族为个案的

调查与研究”的成果.

[作者简介]陈结媚,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化纵横陈结媚/桂北侗族刺绣的制作

现在乡上已经有三四个私人开办的专门替人染布的小

工厂,人们可以把布拿到工厂里进行初次染色这些小工厂

是利用化学原料(主要是硫化钠,硫化蓝和牛胶)来染布的,

这样可以节省染布的时间.以前不用化学原料染布的时候,

染一匹布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只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

间就可以了.

(三)酿制染液

布的颜色染得好看与否.主要还是看染液制作的好坏.

染液的制作原料有山泉水,沤制好的蓝靛,牛胶,米酒,甜酒,

糯米草木灰,石灰.先用包着糯米草木灰的滤布在染缸里不

停地转动.然后把沤制好的蓝靛,牛胶,米酒和甜酒放进染缸

里,搅拌均匀.存放三四天,染液便酿制完毕.

(四)染布

染液酿制完毕后,即可把布放入染缸中进行漂染.染布

对要一节一节地把布放进染缸中.由于每次染完布后,染液

都会变淡.所以每天都要往染缸中加半斤米酒,一小碗甜酒

和三两牛胶,随着布的色泽逐渐饱和.这些原料的量也可以

随之减少.每匹布染过一次之后,还要拿到河里洗一次,然

后才能晾晒晒干后再染一次.一天大概要浸染三四次.这

过程大约持续一个星期.每染一次,布的颜色就会加深一

层,直至变为紫红色.

(五)捶布

染好的布一般较厚较硬,且颜色不够明亮,要经过捶打

之后才会变得较软较亮.侗家妇女捶布时,会先在光滑平整

的青石板上垫一块白布或一张报纸,然后把侗布平铺在上

面,接着就可以进行反复的捶打.每天一般要捶三次.连续

捶一个星期左右.侗布就正式制作完成了.

二,剪纸

匹匹质量上乘的侗布制作完成后,侗家妇女便开始准

备刺绣.与苏绣,湘绣等名绣的工艺过程不同,侗家人在正

式刺绣前还要完成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剪纸.苏绣,湘

绣等的图案底稿都需要先用笔描画出图画.而侗绣的图案底

稿却是直接用硬纸剪出来的各色图形.

同乐的侗家女性都会刺绣,但大部分都不会剪纸.上文

提到的覃家的老奶奶的剪纸功夫在同乐地区远近闻名.她只

要手拿,把剪刀和一张硬纸.便可把一幅活灵活现的图案一

气呵成.”通常意义的剪纸是以独立形式展现于生活的不同

场合”l-2”,但是同乐的剪纸却充当了幕后英雄,因为刺绣完

成时,剪纸就会完全被绣线覆盖.既看不见也取不出来.剪

纸是侗族刺绣的基础.不经描画便直接剪纸,会使剪纸的难

度增加.剪纸艺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和熟练程度来剪.

同乐当地会剪纸的妇女如此之少.究其原因,多与此相关.

“剪纸不用画出来而直接剪.太复杂了,要花很多时间去看别

人剪,还要学.学会了以后要经常剪才会记得,才会熟练,太

难学了.”这是当地的年轻姑娘给笔者的回答.”如果自己不

会剪纸.要刺绣的时候从哪里得到剪好的图案呢?

”当地的姑

娘很轻松地答道:

”乡上的店铺有得卖的呀.我们经常都是去

那里买的.如果觉得那里的不好看的话.有时候我们也会请

人帮忙剪.那个人你们应该也见过的,就是平溪屯那边的

那里有个覃家的老奶奶很厉害的,我们同乐这里就她剪得最

好了,乡上卖的都没有她的好.”

老奶奶听到别人的赞美,也只是开心地一笑.并没有过

多地夸耀自己的作品.从老奶奶的家人口中得知,她有一个

“连环剪”的称号.因为她可以不断剪地把一幅复杂的图画剪

完,过程从不间断.虽然老奶奶很谦虚.但是老奶奶l6岁的

孙女却很以她为豪.会经常向笔者述说奶奶的光辉史:

”奶奶

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会剪纸了.她经常被县里和市里的记者

采访的.还上过报纸呢.”“奶奶会剪很多图案的.连十二生肖

都剪过呢.”

据介绍,老奶奶以前剪的图案都是比较简单的.那些图

案在乡上的店铺里一般都可以看到.如狮子,金鸡(侗家人称

凤凰为金鸡),鸳鸯,蜜蜂,蝴蝶,太阳花,草等.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老奶奶的眼界逐渐开阔.便尝试

着剪一些更为复杂的图案.当被问到剪纸有何规律和技巧

可循时,老奶奶坦诚地说:

”其实没有什么规律可循都是自

己想到什么就剪什么,或者是别人叫剪什么就剪什么.以前

小时候经常看别人剪,自己就学会了.后面经常剪.就能剪

得很熟练了.”美国的弗朗兹?

博厄斯说过:

”技术的熟练和

操作工序中对于技巧的运用自如.自然会产生动作的规范

性.”-3]】.笔者认为,老奶奶从十几岁学习剪纸,至今已有五十

余年.她几乎每天都在剪纸,对那些图案的形状早已非常熟

悉,以至于了然于胸了,再加上娴熟的技术.她剪出来的图案

自然是他人所不能及的.熟能生巧——这就是蕴藏于同乐

妇人口中的剪纸规律和技巧.

在调查当中.笔者发现同乐的剪纸艺人还有一个共通的

特点:

剪出来的图案不要求形状很细致到位,但图案一定要

灵活,有神韵(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剪得像就可以

了”).由几个剪纸艺人分别剪出来的同一个动物图案,如金

鱼,在大小,边角等地方可能会相差比较大.但无一例外的

是,金鱼的神态是所有艺人都同时表现出来的.外行人一看

即知是一尾金鱼.她们”在制作时并不追求线条的准确

性’,[3],用粗犷的线条表现某种物体,忽略形态上的细小差

别,”只考虑整体而把细节置于次要地位”_3,重视图案的整

体形象的特点,是当地人评价剪纸技艺的,个潜在标准.当

地人都称赞老奶奶的剪纸是最好的,原因也与此有关.

除了剪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图案外,剪纸艺人有时还会剪

些字样.如”青春美丽”,”幸福吉祥”等.这些图案在小孩的

背带盖或童帽上尤为常见.

三,刺绣

图案剪好后,侗家女性便会把一块彩布或绸布贴在一张

硬纸上,再把图案按照一定的次序粘贴在布上.她们一般会

把太阳花,金鸡,鸳鸯等放在中间.然后周围匀称地排列草,

蜜蜂,蝴蝶等.总之,她们或力求表现各种动物生活的常态,

或表现一种众星拱月式的聚焦光感,或表现一种苏州园林式

的错落有致.

侗家人天生就是用颜色的巧手.在绣制各种图案的时

候,侗家女性心细胆大,敢于运用各种颜色.不拘泥于局部,

而是追求颜色总体上的和谐.例如,当她们绣一朵太阳花的

时候.可以选用红色的丝线来绣整朵花.也可以选用黄色来

绣整朵花,还可以选用红色和黄色混合来绣整朵花.侗绣上

】25,

语文学刊2010年第11期

的颜色繁多,且大部分都是比较鲜艳夺目的颜色,白色在侗

绣上是比较少见的.”白色太容易脏了,因为节日穿的侗衣

是不能洗的.所以一般不用白色.”这是笔者从平溪屯的一位

妇女口中得知的解释.在笔者看来,大概是因为白色代表死

亡?

不适宜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而刺绣一般都会在节庆的时

候派上用场,所以当地人才不喜用白色.

侗族刺绣种类虽然繁多,有平绣,连环锁绣,铺绒绣等,

但同乐的侗绣主要是以平绣为主.同乐的侗家女性在刺绣

时都是一手拿着穿有丝线的绣花针.一手拿着贴有剪纸的布

块,然后按照图案的走向.一针一针地绣下去.她们把针从

图案的上面覆盖,穿到下面,再从下面绕着图案穿到上面,即

她们所言的”穿下穿上”.据介绍,把针穿上穿下的时候要斜

着插,这样才能把线拉紧.针脚才会平整紧密.评价一个人

的刺绣工艺如何.针脚平整紧密与否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