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294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docx

年产5000吨的薯片车间设计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年产3000吨膨化食品工艺设计并绘制车间平面图》

说明书

 

指导老师:

付茂润

班级:

食品11-3班

********

日期:

2011.06.07

8.3人员培训…………………………………………………………………………………………………19

9.3年经营费用的计算...................................................................................21

 

设计任务书

年产5000吨膨化薯片的车间设计

1.设计条件:

1操作方式:

连续生产。

2生产能力为5000吨/年。

3包装形式:

纸盒包装

2.设计计算项目

物料衡算:

列出衡算表并画出物料平衡图;

3.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含相关产品的调查报告)

(2)设计图纸三张——工厂平面布置图

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祥图(一个主要设备)

 

第一章概述

薯片是指由马铃薯(土豆、香港习惯称之为薯仔)制成的零食。

制作方法是把马铃薯切为薄片,然後炸或烤至脆口并加以调味即可。

除了最简单地以盐来调味外,市面上买到不同口味的薯片亦会使用味精和不同香料调味。

薯片是英语国家零食市场重要一部份。

膨化薯片是休闲食品,是本世纪末食品工业的重大创新,也是下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其特点是风味鲜美,热值低、无饱腹感,食用卫生、方便,经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产量年增长率为12%-15%,其中挤压类直接膨化食品占35%-40%,经预糊化工艺处理的间接膨化食品占45%-50%近年来,生产方式由作坊式转向大规模生产制造。

马铃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市场潜力大,油炸薯片作为直接膨化食品在口感风味上均无可挑剔,但营养成分上却严重欠缺。

除无机盐含量还较丰富外,每100克马铃薯中仅含蛋白质2.3克、糖类16.6克及少量维生素。

可以在膨化薯片加工过程中,通过掌握膨化的加工参数,同时采用微波膨化技术,最低限度的减少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增加薯片的营养价值。

而且微波的强力杀菌作用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幼皆宜,以改变历来人们视薯片食品为垃圾食品的看法。

1.1薯片的发展历史

1853年春天,海军上尉范德比尔特到纽约的一个旅游胜地度假。

有一天,他在晚餐的时候向厨师抱怨马铃薯片太厚了。

厨师决定和范德比尔特开个玩笑,他将马铃薯切成像纸一样的薄片,在热油中油炸,然后撒上调料。

本来想开个玩笑,没想到上尉大赞好吃,这就成了今天的薯片。

  在月亮湖旅馆,一个顾客(有些文献称是百万富翁范德比尔特)认为厨师乔治做的炸薯条太厚,他不喜欢,因此拒绝付账。

于是乔治又做了一些薄一点的,但同样不能让他满意。

被激怒的乔治就决定教训这位客人,他把薯条做得非常薄非常脆,以致于叉子都插不起来。

然而,这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的,那位客人反而非常喜欢这种浅黄色、像纸一样薄的马铃薯片。

其他客人也要求

乔治为他们做这种马铃薯片。

从此,菜单上出现了萨拉托加马铃薯片,并成为特色食品。

  不久,这种马铃薯片被包装并且出售,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于当地发售,立刻就风靡整个新英格兰地区。

终于乔治开了他自己的餐厅,餐厅的最大特色就是马铃薯片。

那时马铃薯要靠手工削皮和切片。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马铃薯削皮机的发明使得马铃薯片从小规模制作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

  1920年代,自从发明了马铃薯削皮机,促使了马铃薯片的流行。

一个南方的旅行推销员赫尔曼·雷(HermanLay)帮助推广了这种食品。

他带着皮箱在美国南部的杂货店叫卖此机器,之后他更创立了公司,令他的名字几乎成为马铃薯片的同义词。

乐事马铃薯片是第一个成功市场化的美国品牌。

从1960年代开始,马铃薯片开始于全世界流行开来。

  在密封包装发明之前,马铃薯片是保存在大桶子或罐头里,在底部的马铃薯片常常会不新鲜或潮湿。

之后LauraScudder发明了将两张蜡纸烫在一起的袋子,从此创造了密封包装并且保存马铃薯片的新鲜度到开封的时候。

时至今日,马铃薯片是以干燥空气充入胶袋后密封包装,防止压碎。

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有拿土豆制成薯片的历史,在湖南的湘西地区,就可以发现当地居民将土豆切成薄片,晾干后,经油炸后成为一道菜肴或者是给孩子的零食。

只是做法简单,且盐添加的很少。

1.2膨化薯片生产工艺设计的意义

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越来越不愿在厨房里多花时间,新一代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使方便食品近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巨大的商机使商家纷至沓来,方便食品将占中国食品市场大半江山。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和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国外先进产品与技术的大量涌入,为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膨化薯片是休闲食品,是本世纪末食品工业的重大创新,也是下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其特点是风味鲜美,热值低、无饱腹感,食用卫生、方便,经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油炸薯片作为直接膨化食品在口感风味上均无可挑剔,但营养成分上却严重欠缺,这使得膨化薯片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

为了改善直接油炸薯片营养成分单一的缺陷,加工工艺用微波膨化。

同时设计了具有特色的纸盒包装,相信可以在薯片行业中打响自己的品牌。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

2.1原料、辅料的选择

马铃薯、食盐、明胶,大豆蛋白质和维生素C和维生素B。

2.2工艺流程叙述

2.2.1工艺流程方框图

2.2.2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挑选、整理清洗去皮切片用食盐,明胶溶液汤漂(护色、浸胶、调味)2min在食盐,明胶溶液中冷却30min斗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膨化真空包装产品

2.2.3工艺流程的详细叙述

1.原料:

选择无霉、无虫、不变质、无芽、无青色皮,贮存期小于一年的马铃薯。

2.配制溶液:

因为考虑原料的褐变、VC的损失、品味调配,所以溶液要同时具有护色、调味等作用,且应掌握时间。

量取一定量水分(要求全部浸没原料),加入食盐2.5%、明胶1%,加热至100℃全部溶解。

制作同样的两份溶液,一份加热沸腾,一份冷却至室温。

3.去皮:

土豆去皮切分,深挖芽眼。

去以要厚于0.5毫米,切片厚1-1.5毫米,薄厚均匀一致。

4.护色及调味:

先将土豆片放入沸腾溶液中汤漂2分钟马上捞出放入冷溶液中,并在室温中浸泡30分钟。

5.微波膨化:

捞出后马上放入微波炉内膨化,调整功率为750瓦、2分钟后翻个,再次进入750瓦微波炉2分钟,调整功率75瓦持续1分钟左右,产品呈金黄色、无焦黄,内部产生细腻而均匀的气泡、口感松脆。

6.成品包装:

封装应及时,采用真空包装,防虫防潮,低温低湿避光贮藏。

第三章膨化薯片工艺原料消耗的计算

本章对果冻生产的物料衡算,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以此为依据,再根据相关的公式,进行了设备方面的选型,从而完成了该果冻的工厂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3.1膨化薯片生产物料衡算

(一)薯片的生产配方及原料利用率

表3-1薯片的生产配方及原料利用率

原料名称

添加比率

利用率

马铃薯

96.5%

97%

食盐

2.5%

97﹪

明胶

1﹪

99﹪

(二)工厂年产量为5000吨,全厂有两条生产线,上下午两班,每年生产12个月,每月平均生产25天,根据该食品配方和原料利用率比求出班产量为16.67t/d时各物料的投料量

马铃薯:

含水量70%以上,生产成薯片后含水量不大于5%,

所以需马铃薯量:

16.67×96.5%/97%=16.59/(70%-5%)t/d=25.53t/d

食盐:

16.67×2.5%/97%=0.43t/d

明胶:

16.67×1%/99%=0.17t/d

(三)年产5000吨薯片生产的物料衡算表

表3-2年产5000吨薯片生产的物料衡算表

名称

每班消耗额(t/d)

年消耗量

(t/a)

备注

马铃薯

25.53

15318

食盐

0.46

138.0

明胶

0.17

51.0

3.2薯片生产水衡算

1.清洗物料或容器所需水量(S2)

清洗物料或容器所需水量(S2)可按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及用水时间来计算,

S2=∏vtρ*(d2/4)

=3.14×6×300×1000×(0.038)^2/4

=2040.37kg

d—清洗设备上进水管的内径,m

v—水在管道内的流速,m/s

t—清洗设备使用时间,s

ρ—水的密度,kg/m3

年用水量:

S2×25×12=2040.37×25×12/1000=612.1t/年

2.配制溶液需水量(包括冷却水)

用量水>(16.59+0.43+0.17)×2=17.19×2=34.38t/d

年用水量:

34.38×25×12=10314t/年

3.冲洗地坪耗水量(S5)

根据实际测定,1吨水大约可冲地坪200m2,食品厂生产车间每4小时冲洗一次,即每班至少冲洗两次,本工厂的生产面积为1000m2,则:

S5=M/200×2

=1000/200×2

=10t

式中,M为生产车间地坪面积,m2

每年用水:

10×2×25×12=6000t/a

5.年产5000吨薯片生产的用水衡算表

表3-2年产5000吨薯片生产的用水衡算表

名称

每班产品消耗额(t/d)

年消耗量(t/a)

备注

工艺用水

17.19

5157

清洗用水

2.04

612.1

冷却用水

17.19

5157

冲洗地坪用水量

10

6000

总用水量

46.42

16926.1

3.3薯片生产热量衡算

1、煮沸溶液的耗热量:

Q1=G×c×(t2-t1)

=17.19×4.2×(100-25)

=5414.85kJ

Q1——物料升温需消耗热量,kJ

G—物料量,kg/h

c—物料的比热容,kJ/(kg·℃)

t2——物料的最终温度,℃

t1——物料的最初温度,℃

第四章薯片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微波薯片厂的主要设备有:

马铃薯筛选机,马铃薯去皮机,微波炉,高压泵,锅炉,冷却槽,封口机。

4.1设备计算

4.1.1.设备容积的计算

已知物料的流量V和逗留的时间t,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有效容积V有效:

V有效=Vt

4.1.2.设备数量的计算

连续操作的为保证反映充分均匀,防止滞留和滑漏现象,选用设备的数量为4个,也可设定单个设备容量由总容量求算设备数量n:

n=V有效/ФV'

式中V有效—设备的有效面积(m2)

V'——单台设备容积(m2)

Ф—填充系数(﹪)

4.1.3.输送设备的选择

液体输送设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泵,主要考虑最大流量

根据公式:

(以班产量最大的产品为依据)

Q=46.42/γ

=46.42/1

=46.42t/h

式中γ—介质的相对密度

 

4.1.4.主要设备(工段所用设备)

表4-1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外形尺寸mm

数量

备注

1

马铃薯筛选机

TX-6

5100×800×143

3

生产能力为101t/d

2

清洗机

RPC-P200

800×550×810

3

最大体积200L

3

锅炉

CLSO.25-85

2350×950×900

3

体积385L

4

微波炉

ZY-050SG

17000x8200x1700

3

生产力50kg/h

5

真空封口机

CFD-12

3

包装速度为11520-14400pcs/h

 

第五章厂址的选择及其厂房车间布置

5.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

(1)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需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应顺直短捷,避免作业线交叉和返回。

(2)总平面设计应当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务。

(3)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区主风向的影响,以次合理布置各建、构建厂房及厂区位置。

(4)总平面设计应尽人流、或物流通道分开。

避免交叉。

5.2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厂址位置必须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城市或地区的规划要求,尽可能靠近城市或城镇原由企业,以便于生产上的协作,生活上的方便。

2、厂址应靠近主要原材料供应地区,厂址应具备良好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

3、厂址应具备充足的水源供应,若有低温的地层水源更为理想,因可节约部分制冷量;厂址应有足够的蒸汽和电力,尽可能靠近热电站。

4、厂址应布置在居民区下风向和江河的下游,当全年主导风向不明显时,应以夏季风向为主来考虑。

5、厂址应考虑废水的排放和稀释问题,即排放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江河的流量、组分、方位、及其遇江河枯水期最小流量时的稀释情况。

6、厂址应具备完整的地质和水文气象资料,以作为化工设计计算的依据;厂址建筑物是否需要抗震设防,应根据厂址地震资料参照TJ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可以将工厂建立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白蕉工业开发区,因为目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白蕉工业开发区环境优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原料和产品供销方便,同时这里食品产业发达,能打动此啤酒销量的增长。

5.3厂房布置

厂房布置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房布置应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依照工艺流程的物料顺序,使物料流向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保持连续性,尽量避免同一物料迂回反复,使原料到成品的路线最短,节省管道,减少投资,经济效果好。

2、如有重型设备和容量很大的槽罐以及震动性强的传动设备,如压缩机、转筒形加热炉或干燥炉等,应尽量布置在底层。

而有些必须布置在楼上时,应布置在承重梁上。

3、如有多个单元设备需要建造操作平台时,应尽量集中考虑、统一设计,避免单独平台过多,使平台支柱零乱太多,建筑构件增多,占地面积也增多,使投资加大,且操作环境零乱。

4、不论哪一种厂房的形式,都要对厂房的进行口、通道、楼梯位置安排好。

厂房大门与生活行政等设施的门应该分开。

厂房大门宽度与高度要比最宽设备、最高设备宽出或高出0.2m以上。

当有运转设备进入厂房时,厂房大门宽度总得比运输设备宽0.4m或0.4m以上。

5、根据厂址主导风向,应将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的装置,布置在下风方向,而将行政管理部门、检修动火区等布置在上风方向。

6、变电所及配电间应布置在上风方向,并尽可能靠近用电量大的装置,以减少电压降和电能损耗。

7、总图应预留出个装置的发展和扩建余地。

同时应考虑设备检修吊装的通道和位置。

5.4车间布置(主车间)

车间布置原则:

一个优良的车间平面设计应该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力求美观,节省空间,操作流畅,方便维修。

生产车间工艺设备布置除了严格按照食品的卫生要求设计外,还应遵守下列原则进行。

(1)首先满足生产、卫生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必须从本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其他、车间或部门间的关系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

(2)设备布置应尽量按流水线安排,但有些特殊设备可按照是同类型做适当集中,务必使生产过程占地最少,生产周期最短,操作最方便。

生产车间的小冷库应尽量靠墙布置,以便于附属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如果厂房属于多层建筑,一般重型设备最好设在底层。

对于旧厂房改造,车间布置要兼顾厂房建筑结构。

(3)在进行生产车间设备布置时,应考虑到进行多品种生产的可能,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灵活调动和更换设备。

同时,还应注意操作台之间设备之间的间距和设备与建筑物的安全维修距离,既要保证操作方便,又要保证维修装拆和清洁卫生的方便。

(4)生产车间和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保证各物流运输通畅,避免重复往返,力求缩短物流的运输距离。

尽量采用机械运输带运输,要尽可能利用生产车间的空间运输,合理安排生产车间各种废料的收集和排出。

对于楼层结构的车间,必要时可设置垂直运输装置,利用重力运输物料,可节约能源和占地,简便快速。

(5)必须考虑生产卫生和劳动保护。

生产卫生控制主要包括水和原料的卫生;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和清洁;交叉污染的预防;手的清洁和卫生间设施;防止污染物造成的不安全和不卫生;有毒化合物的标识、储存和运用;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虫害的灭除和控制。

另外还应注意车间排水、电器防潮、防止噪声和安全防火等措施,具有转动部件的设备,要加防护装置。

(6)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措施。

对散发热量气味既有腐蚀性的介质,要单独集中布置。

对空压机房空调机房真空泵房等既要分隔,又要尽可能接近使用地点,以减少输送管路及管路损失。

(7)可以设在室外的设备尽可能设在室外,上面加盖防、雨防晒棚。

 

第六章安全、环保和三废处理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要素及条件的综合。

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现代工业的发展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的环境又为它付出了相当巨大的代价。

人类从严酷的事实中提高了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所构成并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物质世界。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要把生产观点和生态观点结合起来,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把高效的“人类一环境”系统调控到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要求人类明智地管理地球。

6.1主要副产品及“三废”

6.1.1污水

本项目年用水量为.24m3,排水量为.1m3,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包括清洗用水、车间洗刷设备和冲洗地面。

6.1.2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来自施工期和运营期。

施工期主要来源于厂房建设、材料运输、设备安装等;运营期生产车间的粉碎机和运转设备。

设计时考虑减震、消声等设施,设备噪声级一般在75-85dB(A)之间。

噪声治理拟采用以下措施:

工艺设计中优先选用国际标准的德国第一噪声设备。

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建封闭间和消声等措施处理。

对振动较大的设备,基本采用相应的减震措施。

总图布置中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及绿化植物对噪声的屏蔽、衰减及吸收作用。

采用防治措施后,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区标准的要求。

6.1.3大气

本项目生产利用电厂提供的蒸汽,取暖也采用该厂供热,生产中无其他大气污染物产生,不会对大气产生影响。

6.2各项副产品综合利用方案及“三废”处理措施

6.2.1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用水量为.24m3/a,排水量.13/a,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主要有清洗水果、车间洗刷设备和冲洗地面,通过类比调查,该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如不往污水处理厂排放,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厂内防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厂外治理。

1.厂内治理

主要措施有:

节约用水,提高循环利用率;对工艺过程产生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从严处理;控制和减少事故排放;强化——级处理,降低排水的悬浮物及其他污染负荷。

酸奶生产中的冷却水可以用来作为洗涤水或浸渍水。

2.废水厂外处理方法

废水的厂外处理包括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所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等。

生产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一种废水往往需要通过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要求的处理效果。

三级处理如下:

一级处理:

以物理方法为主,目的是除去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形物质,并调节pH值。

常见的方法有筛滤、沉淀、过滤等。

经过一级处理后的废水去除BoD20%一30%。

二级处理:

是生化处理,目的是大幅度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分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

其典型的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经二级处理后废水即可符合排放标难。

三级处理:

需要采取物理化学法,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所未能除去的污染物质,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常见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经三级处理后BODs能降到5mg/L以下。

6.2.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切实有效地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包括:

(一)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机械设备,并采取有效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二)噪音较强的机房,采取相应的减震、消音措施。

厂界周围植树等绿化措施。

6.2.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废渣,是较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和家禽饲料,烘干后磨成粉出售;生活垃圾和污泥运至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全部固体废弃物在清运工程中要封闭运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包括: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6.3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这句话来概括。

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安全条件,生产就无法进行。

6.3.1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1.不安全状态

2.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

包括: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成品、半成品、材料存放不当。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6)攀坐平台、护拦、吊车、吊勾等不安全位置。

(7)在起重物下作业、停留。

(8)机器工作时检修、调整、清扫。

(9)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0)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合,忽视其使用。

(11)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6.3.2防火防爆

防火防爆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建筑防火结构国家颁布的《工业企业及居住区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规定,按工业建、构筑物结构材料的耐火性能的大小,共分为五级,见表5-1。

表6-1工业建、构筑物耐火程度分级

耐火等级

耐火性能特点

非燃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非燃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但耐火极性较低(耐火能力在0.25-3h)

非燃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上大部分为非燃性或难燃性,但屋顶为可燃性

建、构筑物大部分为难燃性,但屋顶为可燃性

建、构筑物大部分为难燃性

防火防爆措施:

主要是从思想上、组织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具体有:

a.建立健全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防火安全制度;经常开展防火安全宣传及防火安全教育;开展经常性防火安全检查,并根据生产场所的性质,配备适用和足够的消防器材。

b.认真执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根据生产的性质,厂房和库房必须符合防火等级要求,—房库房间应有安全距离,并布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

c.合理布置生产工艺。

根据产品、原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质,安排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性质不同的又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要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降低易燃易爆气体、蒸汽在厂房中的浓度;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等。

6.3.3防毒

1.发酵工厂常见毒物

发酵工厂常见毒物是指在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也叫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

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是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也可能是废产品或废弃物、夹杂物,或其中含有毒成分,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常以气体、蒸汽、烟雾、粉尘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污染空气,对人体产生危害。

发酵工厂常见工业毒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