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27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docx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

绵阳市广播电视台业务用房与配套用房灾后重建项目

消防水池施工方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0年10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本工程业主有关要求

3.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4.选用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997;

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12)《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

二、工程概况分项工程名称:

消防地下水池部位:

科创园艺区九州大道北侧

消防地下水池采用天然基础,筏板基础。

地下水池基坑深7.10m,基础持力层为粘土质卵石层3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300kPa(稍密)。

筏板厚度0.60m~1.60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S6),垫层混凝土:

C15及地下室墙体混凝土C40,抗渗等级S6。

主楼基坑采用大开挖方式。

裙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A-○J轴交○1-○6轴范围正处于原养鱼池位置,土质为淤泥。

根据地勘补测报告,此范围内开挖深度约为5.5~6.0米左右,具体以地勘验槽为准。

基础持力层为粘质粉土2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200kPa。

三、地基基础分析及水文特征主楼为筏式基础,基础持力层灰卵石层,局部基础底部存在粘土层,应挖除并以毛石混凝土换填。

裙楼及连廊可采用独立基础,以粘土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置于持力层中0.3~0.5m。

本工程主楼施工开挖深度较大,基坑深度可达7m~8m,坑壁大多由松散的素填土、杂填土及粘土构成,施工开挖中坑壁整体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坑壁土体坍塌,要考虑基坑支护措施。

由于场地较开阔,可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与放坡相结合的方法。

本工程有地下水源,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其埋深为0.3~3m。

根据基坑底内的实际情况,若出现地下水时,则采取在基坑底设1800*1800*1500mm的积水沉降井,并配备一台50污水泵将坑内积水抽出排至施工场地外城市排水管网。

四、基坑周边环境概况工程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场地周边无建筑物。

场地上无高架线路

五、支护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主楼为筏板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地勘报告,采用机械大开挖方式进行土方施工。

由于基坑深7~8米,为防止边坡垮塌,对基坑边坡壁进行土钉锚喷支护。

裙楼为独立基础,基础埋深5.5~6.0米,采用1:

0.75放坡并支护。

第二章施工方案

一、基坑土方开挖

根据土质要求,合理选择放坡系数放坡。

采用斗容量PC260型履带挖掘机一台配合自卸车8台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以保证施工机械的连续作业,挖出土方全部外运出场。

挖至设计深度以上200mm处停止挖土,最后采用人工清基。

基坑壁放坡采取两种方案:

Ⅰ裙楼独立柱基放坡系数采用1:

0.75;Ⅱ主楼基坑土方放坡采用不小于1:

0.3,同时边开挖边进行边坡支护,每层开挖厚度不大于2m。

挖土方施工方法

A、开挖时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应分层进行。

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2M,每挖2M就及时进行基坑支护工作,待上部支护砼强度达到70%时才可以进行下层开挖以此类推;当土方开挖快接近基底标高时,在边坡上放出基底标高控制线,控制线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

挖掘机应使用平刮方式进行挖土,现场配合测量人员随时测量挖土的标高,避免土方超挖。

B、基坑开挖完毕,应全面进行钎探,然后会同勘察、设计、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槽,在确定已达到设计标高及容许承载力,并办完隐检手续,签证齐全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最后预留200mm左右厚,采用人工清槽。

工艺流程:

放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基(槽)底整平→基(槽)底预留土层→基(槽)底找平。

基坑开挖完毕,应全面进行钎探,然后会同勘察、设计、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槽,在确定已达到设计标高及容许承载力,并办完隐检手续,签证齐全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二、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降水井施工工艺

1.1测放出各井位,降水井应避开煤气管线并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

1.2排除地表水:

沿基坑四周贯通设置300×300截水沟,排至施工场地外城市排水管网(详见基坑支护设计)。

1.3基坑底降水:

设置1800*1800*1500mm的积水沉降井,并配备一台50污水泵将坑内积水抽出排至施工场地外城市排水管网。

2、确保降水井质量的综合措施

2.1各工序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书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施工规程进行施工;

2.2施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要点。

3、降水过程控制

3.1、在降水井施工完成后至抽水开始前,先测定静止水位;抽水开始后,每天观测水位、水量三次并记录;水位达到设计降深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水位、水量一次并记录;根据水位、水量记录,及时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注意测定降水中的含砂量,发现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2、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及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特别是水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保护进口,防止杂物调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换至备用电源,保持正常降水(施工现场应有备用发电设备;降水工程的用电线路的搭设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如:

通过施工道路时应埋设并从铁管中穿过)。

3.3、在降水施工前,设置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作好相关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因降水可能引起的地基变形问题。

3.4、降水工期:

从甲方通知开始降水之日起至甲方通知停止降水之日止。

三、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边坡支护:

由于基坑深7~8米,为防止基坑坑壁边坡垮塌,必须对基坑壁进行边坡支护,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支护:

喷射砼→挂钢筋网→二次喷射砼→打土钉→土钉压力灌浆→继续土方开挖。

土钉钢材:

Φ48(内径为Φ40)焊管,壁厚4.0mm;土钉孔径:

D=100mm。

面板厚度为80mm面,层喷射砼强度为C20。

土钉泄浆孔:

钻眼Φ8,间距500mm,在土钉入土端头150mm处

设置

土钉倒刺:

用14螺纹钢护焊于泄浆孔处。

钢筋网布置:

双向R7@250;

14

加强筋:

14@120×01200,土钉与喷射砼面板连接处用螺纹钢焊接堵头加强。

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程序:

土钉施工:

用专用土钉机将土钉顶入地层中;人工修整壁面:

按有限放坡量修整平直;挂网:

在每一段土钉施工完成后,将编制好的钢筋网片挂在已修整好的壁面上;

焊接主筋:

在钢筋网片的外面铺设主筋,并与土钉焊接起来;喷射混凝土:

上述工作完成后,向壁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厚度80mm;

灌浆:

对土钉进行压力注浆,使土钉周围形成锚固体,增加抗拔力。

四、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土钉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

土方机械开挖控深作业面高度不超过2.0m,遇土层较差时每层开挖高度不得大于1.0m,土钉间距相应调整。

待上一作业面喷锚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作业面的开挖,严禁超前超挖,挖开的作业面必须及时支护封闭,如因各种原因挖开的作业面不能及时支护,则机械挖土方必须及时组织回填封闭作业面,以免作业面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险情。

五、边坡变形观测方案为保证工程施工期间基坑边坡、周边道路及邻近建筑安全使用,同时为科学指导施工,对基坑边坡及邻近有关建筑进行变形观测。

1、基坑坡顶沉降位移观测

沿基坑周边布置,以监测基坑边坡的变形,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点,水平距离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数量不宜少于3个。

部分观测点应布设在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上及重要管线位置,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观测点的数量及布置。

2、观测流程

沉降观测点在施工前埋设好,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开挖完成后每天观测一次,位移与沉降稳定后每三天观测一次,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每七天观测一次。

若发现变形异常或者遇大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对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以便指导施工或便于及时处理。

六、排水处理

为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对护壁土体的浸蚀,基坑壁表面素喷C20细石砼厚50mm宽1500mm,在基坑四周竖向护壁中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处应立即增设排水孔。

七、基坑后期维护

(1)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坑边材料及机械堆载:

不得大于3kN/㎡;

(2)严禁向坑壁排水和浸泡基坑四周土体,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

(3)在施工地下室时,严禁停断抽水的电源,以防水位回升造成重大损失,后续施工单位应与基坑降水工作密切配合,确保安全,

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不得在原支护体系条件下超挖,否则有可能导致基坑变形

过大,甚至出现更大的险情,给工程带来安全质量隐患;

(5)应加强变形观测工作,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应加密观测点、增加观测次数;

(6)在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护壁段需作水平与垂直两

个方向的变形观测。

第三章质量控制措施

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一)、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

A按有限放坡线修整到位。

质量较差时,可先挂网、喷射砼,及时封闭作业面,再进行土钉施工。

B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

C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1.5~2.0m,不宜过短、也不得超高

(二)、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A、同一根土钉上钢管与钢管之间必须采用焊接,可采用2根以

上14螺纹钢梆焊,双面焊5d,焊缝必须饱满、焊接牢固。

B、土钉入土端头150mm处设置泄浆孔Φ8@500,保持泄浆孔通畅。

C、卵石层土钉施工时,必须加焊锥形锚头;土层土钉施工时,

入土端头必须封闭(三)、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A、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

B、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宜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

C、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

钢筋网与下层搭接25d以上

D、喷砼4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

(四)、土钉压浆质量控制措施

A、压浆是喷锚施工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认真。

B、压力控制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压浆纯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

1~2:

1控制,稳定水灰比为1:

1。

(5)土钉成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保证成孔深度:

允许偏差±50㎜

B、保证孔距:

允许偏差±100㎜

C、保持土钉施工倾角:

允许偏差±5%,为避开障碍物时角度可以加大。

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本基坑护壁工程特殊工序为网片焊接,其质量控制措施:

A、纵横加强筋均应与土钉焊接牢固。

B、土钉与喷射砼面板连接处用14螺纹钢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