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200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docx

过沪宁宁杭道路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

百水河东片区污水主干管建设工程

过沪宁高速百水河桥下顶管施工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博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8日

百水河东片区污水主干管建设工程

过沪宁高速百水河桥下顶管施工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线北起沿金马路南侧绿化带向西敷设D600管187M至百水河东岸;沿百水河东岸向南敷设D800管2235M至芝嘉东路;沿芝嘉东路、百水桥路、文康路机动道敷设D800管2371M至马高路;沿马高路东侧绿化带向西敷设D800管602M至钟学北路(启迪大街);沿北水河绿化带敷设D800管870M至沧麒西路百水河桥东侧接现状D800污水管结束。

该项目工程主管线路长约6264M,支管线长436M,埋深3~10M。

工作内容为新建管道和检查井、原管道废除、路面恢复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建设单位:

南京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勘单位: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

南京南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江苏博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项目过沪宁高速路桥下工程为顶管工程。

采用Φ800顶管,过沪宁高速路桥下段为W10--W11施工段,总长为100m,管中心标高10.73~10.65,管道埋深5.1-5.5M。

土质为2-1,2-2粉质粘土。

二、沉降观测方案

本项目沉降观测工作分为四个部分:

基准点埋设,观测点埋设,精密水准测量和资料整理与提交。

(一)基准点埋设

基准点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稳定不变。

故需埋设在稳定的地方,且离开被测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便于校核,以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每个待测点基准点数目不少于2个。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计划埋设四个深式永久水准点:

过沪宁高速百水河桥下顶管施工处两个:

BM1,BM2;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其埋设方法采用地面表层下30CM可靠的地方做一800*800*1000的槽浇筑C25砼中央插入预先做好的D25长50CM,一端打磨成圆头螺纹钢筋,D25钢筋圆头露出砼面2-3CM,然后设计保护井并加井盖。

基准点设计示意如图

二)沉降观测点埋设

观测点是固定在待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埋设位置应保证施工

期间和建筑物竣工后一段时期内能顺利进行观测,并能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布设顶管施工段两侧的桥梁墩柱上,选择在既便于观测又不易受碰撞破坏的位置埋设。

根据要求计划每一施工段拟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

沪j1--j6;观测点采用D18mm的螺纹钢预制长15CM,一端加工成圆头打磨平滑作为观测立尺子点。

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观测点设在顶管施工影响段两侧的桥墩上,高出地坪面20-40CM处。

(如图)

基准点及观测点埋置好后,应注意保护,严防碰动和破坏。

(三)沉降观测测量

1、仪器:

使用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加铝合水准标尺进行观测。

仪器标称精度为正负0.3mm/km,观测时精度读至0.1mm,估读数取至0.01mm。

仪器及标尺均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内进行定期检查。

观测作业由具有专业职称的工程师施测,为保证观测精度,在观测过程中遵循三固定原则,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线路。

2、采用规范及依据: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技术要求及精度分析:

按照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二等变形观测(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施测,观测时读数取至0.01mm。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若Hg≦24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4Hg,

-5-

若建筑物24M?

Hg≦60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3Hg,(其中Hg为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10.4.8的有关规定,二等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基准点往返观测校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n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5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4√nmm,前后视距累计差≦3M.

4、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1)每次观测,均要对基准点进行高差检测校核,验证其点位稳定可用后,才能对沉降点进行观测。

(2)应尽量避免在有震动影响范围内设立测站。

5、观测周期:

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定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周观测一次,待顶管施工完成后再观测半年。

若沉降达到稳定指标,即最后半年内所测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4mm/天,即可停止观测。

观测中如突然发生大量沉降、各测点沉降量严重不均匀或建筑物出现较大裂缝等异常情况,应进行每天进行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并在观测记录中注明这些情况,及时向业主及设计方汇报。

6、观测方法:

(1)基准点联测:

每期观测前首先联测基准点,按照环形闭合网施测,计算闭合差,并按测站数计算各点改正数,以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

(2)I沉降观测:

布设环形闭合网,尽量选用固定测站,逐点观测,计算环线闭合差并根据测站数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点的高程。

同一观测点相邻两次观测间的高程差,即为该点本次观测的沉降量。

7、观测周期及稳定阶段判定

(1)、本工程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施工开始之前,按沉降观测点位设计图纸埋设择沉降观测点并记录初读数;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根据顶进情况进行观测:

埋设好沉降观测点。

(2)、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星期观测一次。

(具体情况视现场而定)。

(3)、在观测过程中,若有顶管施工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施工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一天2次或一天1次的连续观测。

(4)、当发现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重复观测以加以证实,并提高观测频率。

在认为有发生危险事故征兆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5)、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地基土的的压缩性确定。

8、目测巡视

采用仪器进行监测是基坑监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仪器监测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基坑变化的所有地方,因此,作为补充,

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目测巡视检查是非常必要

8.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支护有无裂缝出现;

(3)顶管施工过程中有无涌土、流沙、管流。

8.2施工工况

(1)顶管施工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

(3)顶管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8.3周边情况

(1)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2)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8.4监测设施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钎、锤、量尺、放大镜等工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9、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9.1观测频率

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的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应满足施工

工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监测频率安排见下表,具体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加密。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1

顶管经过路面水平位移监测

1次/1天

2

顶管经过路面沉降监测

1次/1天

3

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及公用设施的沉降监测

1次/1天

另:

日常加强巡视检查.

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受施工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整,遇到较大降雨时以及观测值达到预警值时观测加密。

当顶管施工全线贯通后,整个管线监测工程遂告结束。

9.2报警值

根据顶管施工等级的要求,即按有关要求执行。

根据设计要求,据此提出以下报警值供业主及有关方参考:

项目

报警指标

日变化量(mm)

累计变化量(mm)

顶管经过路面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5

±30

周边既有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

±3

±20

其它未详部分由有关方面(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共同研究后决定

具体实施中,将以上述有关警戒值的80%作为预警值,此举可为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情况和采取制止险情的措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10、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

10.1信息反馈

监测数据经整理后以“日报表”的形式上报相关部门;当实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即刻向相关负责人口头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测方则以最快方式提交“日报表”,在日报表上对超限数据会以明显的示警标记提示。

10.2质量控制

(1)在进行测读监测数据之前,对各种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消除不应有的误差;

(2)岗位责任到人,定人定仪器进行测量,减少人为误差;

(3)测读取得的数据必须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四)、资料整理与提交:

每周期观测结束后,应对观测数据和计算资料及时进行整理验算,计算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填制观测成果表,并及时提交业主方。

沉降观测竣工后,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基准点及观测点平面位置示意图;

3、沉降曲线图;

百水河东片区污水主干管建设工程过沪宁高速百水河桥下顶管工程施工沉降观测方案

4、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江苏博学

百水河东片区污水主干管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七年十一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