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1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规程.docx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计算网络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

GZ-2017024

赛项名称:

计算网络应用

英语翻译:

ComputerNetworkApplication

赛项组别:

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

电子信息类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服务计算机网络产业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最新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网络工程前沿技术和实际生产,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引领专业改革与发展;考察参赛选手企业网络的拓扑规划能力、IP地址规划能力、有线无线网络融合能力、IP融合通信网络部署能力、数据中心搭建与实施能力、云计算融合网络的部署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规划与实施能力、无线Wi-Fi网的应用配置、软件定义网络(SDN)在设备上的配置能力、出口规划与实施能力、设备配置与连接能力、服务的搭建与调试能力、网络综合布线规划与实施能力、应用的接入与测试能力、工程现场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工程现场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调能力,展现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技能与风采,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岗位需求,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时间:

共240分钟

(二)竞赛内容

参赛队根据给定项目需求,完成一定规模的智慧园区网络,符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绿色、可靠、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拓扑规划,IP地址规划,设备配置与连接,云计算融合网络的搭建及配置,网络安全的规划和实施,无线网络设计、搭建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规划,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及管理,网络综合布线链路测试,网络性能检测等,同时考察学生的快速学习和应用能力。

在竞赛中,学生根据现场提供的中文或简单英文技术文档完成新技术或新特性的简单配置和应用。

主要涉及的知识技能模块与分值比例如下:

模块一:

云计算融合网络部署(分值比例:

23%)

网络基础知识:

按照拓扑图结构,完成总部与分部内部网络的设计与搭建及服务器区域网络设备的虚拟化部署,并进行路由及冗余配置的优化,保证内网业务的不间断连通。

模块二:

移动互联网络组建与优化(分值比例:

14%)

在有线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为了方便移动办公及物联网接入需求,根据拓扑结构完成无线网络搭建、无线数据安全加固、无线性能及可靠性优化。

模块三:

网络空间安全部署(分值比例:

15%)

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包括网络设备本身的安全策略以及内网安全测试与安全加固。

数据传输安全,确保通过网络环境传输的信息是经安全策略加密处理的。

其中涉及隧道技术、明文抓取以及加密策略实施。

信息审计,确保内网用户的行为合规,并且事后可追溯。

包含用户认证、行为控制、行为审计策略以及审计分析报告生成等。

模块四:

云计算网络服务环境搭建(分值比例:

18%)

通过虚拟化管理软件进行服务器虚拟化的部署,并在云平台部署Windows/Linux系统搭建AD域控制器、DHCP、FTP、WEB、DNS等功能对外服务。

模块五:

无线网络规划与实施(分值比例:

10%)

根据提供的建筑布局图绘制建筑平面图,完成无线环境AP点位设计,输出AP热图,完成无线网络配置与实施。

模块六:

综合布线规划与设计(分值比例:

15%)

根据所附图纸进行项目计划,工程材料规格选择、数量计算。

安装施工规范,符合竞赛题目要求,包括工作区、管理间、设备间、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物子系统等安装施工和铜缆布线,进行明槽、明管或暗管的敷设、配线架、理线架等常用器材的安装和配线端接,文明施工,整理现场等。

模块七:

赛场规范和文档规范(分值比例:

5%)

考生应在安排竞赛约定时间到达考场并严格遵守考试流程。

考生提交的所有文档必须按照赛题所规定的命名规则命名,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现参赛院校、工位号等信息。

按照题目要求,提交符合模板的WORD文件和对应的PDF文件。

四、竞赛方式

(一)本赛项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高职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最多2名指导教师。

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竞赛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

(二)本赛项将推荐优秀赛队参加相应的国际赛事。

(三)本赛项设单一场次,所有参赛队在现场根据给定的项目任务,在4小时内相互配合,在设备上完成计算机网络搭建和调试,最后以设备配置文件、提交的截图、文档和竞赛作品作为最终评分依据。

五、竞赛流程

竞赛流程:

直接进行技能实操比赛。

流程安排参考如下:

日程安排

07:

00-07:

10

裁判进入裁判室

07:

10-07:

50

选手抽签,完成一次和二次加密,入场

07:

50-08:

00

参赛代表队就位并领取比赛任务

08:

00-12:

00

比赛时间

12:

00-12:

10

参赛代表队离场

12:

00-14:

00

仲裁受理

12:

10-13:

10

进行三次加密

12:

30-13:

30

裁判培训

13:

30-20:

00

裁判评分

六、竞赛试题

赛项命题方向和命题难度以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相关标准和国家相关计算机网络行业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网络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职业岗位需要,参照行业规范,设计技能操作赛题。

本赛项建立赛题库,于正式比赛前1个月,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公开部分竞赛题库。

根据赛题库,按样卷的规定,编制10套正式比赛用卷组成赛题库。

赛题严格保密,不能公开。

正式赛卷在比赛前一天由裁判长在监督长监督下从赛卷库中随机抽取赛卷,并存放在承办院校保密室中。

保密室全程监控,并安排专人把守。

比赛前1小时由两名裁判及比赛监督员将赛卷从保密室运往赛场。

比赛完成后,参赛队不得将赛题带离赛场,由现场裁判对试题进行回收。

比赛样题与竞赛规程同步发布。

具体见附件GZ-2017024“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样题。

七、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须为3名2017年度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

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当年),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7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本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参加本赛项的比赛。

2.每参赛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3.在比赛前一天安排参赛队选手提前熟悉比赛场地,但参赛选手不得进入比赛工位及触碰比赛设备。

4.比赛场地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原则上不得离开比赛场地。

5.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统一提供,参赛队不得使用自带的任何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如硬盘、光盘、U盘、手机、随身听等。

6.参赛队在赛前10分钟领取比赛任务并进入比赛工位,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

7.比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指示。

若因选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而无法继续比赛的,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比赛;若非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比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已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配置文件和文档,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9.赛项裁判应严格遵守赛项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

比赛当天8:

00起,赛项裁判应上交所有通信设备,由赛项执委会统一保管并安排赛项裁判在指定区域休息或工作,直至赛项成绩评定结束。

10.比赛结束,经加密裁判对各参赛队提交的竞赛成果进行三次加密后,评分裁判方可入场进行成绩评判。

最终竞赛成绩经复核无误及裁判长、监督长签字确认后,打印张贴在比赛现场明显位置。

11.赛场开放,允许观众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

八、竞赛环境

(一)赛场环境设计

竞赛场地包括:

参赛选手竞赛区域、展示平台区域、裁判区域、设备耗材区。

1.参赛选手竞赛区域:

在2000㎡的面积上,按照U形布置竞赛工位。

竞赛工位用板墙隔离,并标有醒目的工位编号,每个工位面积在15㎡左右,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

每个比赛工位标明编号。

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大于500lux)、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提供应急的备用电源;提供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材,每个工位提供一个垃圾箱。

2.展示平台区域:

需要与比赛场地分开的隔离带,供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及工作人员休息,并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3.裁判区域:

供裁判休息及工作场地。

共配有电脑10台,A4激光打印机2台,桌椅10套,饮水机,纸杯,文具用品。

(二)赛场开放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

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

(三)工位与赛场布局

1.每个竞赛工位平面布局图(见附件图1)。

2.赛场工位布局图(见附件图2)。

九、技术规范

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规范: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称

1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电子信息大类

2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4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5

GB21671-200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6

GB/T22239-200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十、技术平台

(一)竞赛软件平台——标准软件平台

竞赛将提供已经安装好操作系统的PC计算机,用以组建竞赛所需网络,并安装好常用的工具应用软件。

竞赛软件列表:

序号

软件类别

软件名称

备注

1

客户端操作系统

Windows7旗舰版64bit(中文版)

试用版

2

解压缩软件

RAR4.0(中文版)

试用版

3

文档处理软件

MicrosoftOffice2013(中文版)

试用版

4

PDF阅读器

AdobeReaderX111

试用版

5

调试工具

SercureCRT8.1

试用版

6

截图工具

FScapture6.5

免费

7

FTP客户端

FlashFXP5.4

试用版

8

虚拟机

VMwareWorkStation12Pro12.5.2

试用版

9

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Server2008R2

试用版

10

服务器操作系统

CentOS7.0

免费

(二)竞赛项目使用器材与技术平台

序号

类别

设备

厂商

型号

数量

1

硬件

出口网关

锐捷

RG-EG2000

2台

2

硬件

路由器

锐捷

RG-RSR20-14E(LAB)

3台

3

硬件

串口接口模块

锐捷

RG-SIC-1HS

6个

4

硬件

串口线缆

锐捷

CAB-V.35DTE-V.35DCE

3条

5

硬件

数据中心交换机

锐捷

RG-S6000C-48GT4XS-E

2台

6

硬件

电源模块

锐捷

RG-PA70I

2台

7

硬件

VSU堆叠电缆

锐捷

XG-SFP-CU1M

2条

8

硬件

三层交换机

锐捷

RG-S5750-24GT4XS-L

3台

9

硬件

二层接入交换机

锐捷

RG-S2910-24GT4XS-E

2台

10

硬件

无线控制器

锐捷

RG-WS6008

2台

11

硬件

无线AP

锐捷

RG-AP520

3台

12

硬件

电源适配器

锐捷

RG-E-120

3个

13

硬件

服务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