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000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1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docx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知识方法巩固背诵知识汇总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

(1)结构。

①基本单位:

氨基酸,其通式为

②氨基酸结合方式:

脱水缩合。

③肽键结构简式:

—NH—CO—。

④多样性决定因素。

a.氨基酸: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b.肽链:

空间结构。

(2)功能。

①结构蛋白: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②功能蛋白:

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

2.核酸:

(1)结构。

①DNA:

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组成是磷酸、脱氧核糖、碱基,碱基种类有A、T、C、G。

②RNA:

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其组成是磷酸、核糖、碱基,碱基种类有A、U、C、G。

(2)功能。

①核酸: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②决定因素:

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3.糖类:

(1)种类:

单糖、二糖和多糖。

(2)作用。

①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②细胞的结构物质。

③细胞的储能物质。

4.脂质:

(1)脂肪。

①储能物质;②保温;③缓冲和减压。

(2)磷脂:

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

①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1.水:

(1)结合水: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自由水:

良好溶剂、参与化学反应、运送物质、营造液体环境等。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

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2)作用:

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分;维持生命活动。

【知识·方法·误区】

1.“蛋白质结构不同”的辨析:

(1)错误认识:

蛋白质结构不同时,决定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各个方面都不同。

(2)正确认识:

只要其中一方面不同,蛋白质的结构就不同。

2.有机物组成元素的比较:

(1)多糖:

C、H、O。

(2)蛋白质:

主要是C、H、O、N。

(3)核酸:

C、H、O、N、P。

(4)脂肪:

C、H、O。

3.不同生物体内核酸种类的比较:

(1)细胞生物:

含DNA和RNA,核苷酸8种,碱基5种。

(2)病毒:

含DNA或RNA,核苷酸4种,碱基4种。

4.牢记不同糖类的特殊性:

(1)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如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

(2)并非所有的糖都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如蔗糖、淀粉均为非还原性糖。

(3)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水解:

如单糖不能水解。

5.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氧化分解:

(1)结果:

脂肪耗氧多、产水多、释放能量多。

(2)原因:

脂肪含氢量较多。

6.提供能量的物质: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均可提供能量,以糖类供能为主。

(2)脂肪作为主要的储能物质,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专题2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膜

1.成分:

(1)脂质:

主要是磷脂,另外还有糖脂和胆固醇。

(2)蛋白质:

细胞膜功能越复杂,其种类和数量越多。

(3)糖类:

与信息交流有关,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膜外侧。

2.结构特性: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4.生物膜系统:

(1)组成:

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

(2)功能:

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

二、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

(1)结构:

内膜、外膜、基质。

(2)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叶绿体:

(1)结构:

内膜、外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

(2)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3.内质网: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

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核糖体:

(1)结构:

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具膜结构。

(2)功能:

合成蛋白质。

(3)分布: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6.中心体:

不具膜结构,与细胞分裂有关。

7.液泡:

主要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8.溶酶体:

主要与细胞内消化、机体免疫有关。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 。

2.功能: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五、物质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1.跨膜运输:

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1)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3)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胞吞、胞吐: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不需要载体蛋白,耗能。

【知识·方法·误区】

1.有关细胞膜系统的2点提醒:

(1)基本组成相同:

蛋白质和磷脂。

(2)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

2.原核细胞的3个常考点:

(1)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含有有氧呼吸酶。

(2)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光合色素(蓝、藻)。

(3)无染色体,只能在DNA分子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

3.与细胞核有关的3点提醒:

(1)无核细胞不生长、不分裂。

(2)核糖体合成的起点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在细胞质内。

(3)蛋白质和RNA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NA不能进出细胞核。

4.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1)物质组成:

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形态和存在时期不同。

①染色质:

细长丝状,存在于分裂间期。

②染色体:

圆柱状或杆状,存在于分裂期。

5.细胞内部分结构与其合成(或产生)的常考物质的对应关系:

(1)核糖体——蛋白质。

(2)细胞核——核酸。

(3)内质网——糖类、脂质。

(4)高尔基体——纤维素。

(5)细胞质基质——丙酮酸、乳酸、乙醇。

6.归类整理细胞器:

(1)能产生ATP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2)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3)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

(4)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

(5)含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6)含RNA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7)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

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

(8)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7.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8.功能不同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数量不同:

(1)线粒体较多:

代谢旺盛部位,如心肌细胞。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较多: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如胰岛B细胞。

9.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1)线粒体:

含有DNA和RNA。

(2)叶绿体:

含有DNA和RNA。

(3)核糖体:

含有RNA。

10.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1)主动运输。

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②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协助扩散。

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②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3)自由扩散:

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11.物质运输相关问题分析:

(1)判断运输方向:

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

(2)判断物质运输方式的2种方法。

①依据分子大小判断运输方式。

a.大分子物质:

胞吞、胞吐;b.小分子物质:

跨膜运输。

②依据需要条件判断运输方式。

a.先看是否耗能:

Ⅰ.是:

主动运输;Ⅱ.否:

被动运输。

b.再看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判断属于哪种被动运输)。

Ⅰ.需要:

协助扩散;Ⅱ.不需要:

自由扩散。

(3)胞吞和胞吐的结构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

13.与胞吞和胞吐有关的2点提醒:

第一点:

不要误认为胞吞和胞吐的物质一定是大分子。

原因:

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一定经过胞吞或胞吐,但胞吐的物质未必是大分子物质,如释放的神经递质。

第二点:

不要误认为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原因:

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还有胞吞和胞吐。

专题3细胞内的酶与ATP

一、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酶的来源:

活细胞。

2.化学本质:

蛋白质或RNA。

3.基本单位: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4.合成部位:

核糖体或细胞核。

5.作用原理: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3)作用条件温和。

7.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等。

8.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

(1)验证高效性。

底物+酶溶液(或无机催化剂)→检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2)验证专一性。

①相同底物+不同酶溶液→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

②不同底物+相同酶溶液→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

(3)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

①自变量:

温度或pH。

②因变量:

酶活性或酶促反应速率。

③无关变量:

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等。

④实验方法:

设置一系列梯度的温度或pH分别进行实验,无关变量

都相同且适宜,检测酶活性或酶促反应速率。

二、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组成元素:

C、H、O、N、P 。

2.结构:

A—P~P~P。

(1)1分子ATP=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

(2)腺苷=腺嘌呤_+核糖。

(3)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4)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3.作用部位:

发生耗能反应的部位。

4.合成部位:

(1)真核细胞: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原核细胞:

细胞质、细胞膜、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膜结构。

5.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6.辨析图中“A”的含义:

①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②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③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④中的A为腺嘌呤。

【知识·方法·误区】

1.与酶相关实验的易误点分析:

(1)验证酶专一性实验的检测试剂。

底物为淀粉和蔗糖时,检测试剂应为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

因为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2)探究酶活性最适温度实验的底物和检测试剂。

①底物:

不能为过氧化氢。

因为温度影响过氧化氢分解。

②检测试剂:

底物为淀粉时,检测试剂应为碘液,不能用斐林试剂。

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加热,会破坏自变量。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5个常考点:

(1)温度和pH:

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强酸、强碱和高温:

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使酶永久失活。

(3)低温:

只抑制酶活性,不破坏酶分子结构,温度适宜时,酶活性还会恢复。

(4)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

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呈正相关。

(5)酶浓度一定、其他条件适宜:

随底物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先加快后稳定。

【知识总结】酶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

原因是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后会失活: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在胃液的强酸条件下分子结构会改变。

(3)碱性加酶洗衣粉,更易洗去衣物上的血渍、奶渍:

原因是偏碱性环境条件下利于酶发挥作用。

3.常考的4种能源物质:

(1)根本(最终)能源:

太阳能。

(2)直接能源:

ATP。

(3)主要储能物质:

脂肪。

(4)主要能源:

糖类;葡萄糖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4.ATP分子逐步水解得到的物质:

(1)ATP脱去1分子磷酸→ADP。

(2)ADP脱去1分子磷酸→AMP。

(3)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5.常见消耗ATP的生命活动:

(1)物质运输: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2)遗传信息的表达:

DNA的复制和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3)细胞分裂:

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形成细胞壁。

(4)物质合成、加工、分泌。

【知识总结】ATP的利用

(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其他各项生命活动。

(2)常见不消耗ATP的过程:

渗透作用、蒸腾作用、被动运输、光反应。

专题4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一、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

①场所:

细胞质基质。

②物质变化: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产生少量的能量。

(2)第二阶段。

①场所:

线粒体基质。

②物质变化:

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和[H]、产生少量的能量。

(3)第三阶段。

①场所:

线粒体内膜。

②物质变化:

[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的类型:

(1)产生酒精:

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以及酵母菌等。

(2)产生乳酸:

动物骨骼肌的肌细胞、马铃薯块茎、乳酸菌等。

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氧气浓度、温度、含水量、CO2浓度等。

4.能量转换: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二、光合作用

1.捕获光能的色素:

(1)种类: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分布:

类囊体的薄膜上。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①场所:

类囊体薄膜。

②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

③能量变化: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

①场所:

叶绿体基质。

②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③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光质、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水和矿质元素等。

【知识·方法·误区】

1.有氧呼吸:

(1)原核细胞三个阶段反应场所都在细胞质。

(2)线粒体利用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

(3)只有第三阶段消耗O2。

2.无氧呼吸:

(1)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做发酵。

(2)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是细胞内的酶不同。

3.细胞呼吸类型判断方法:

(1)无CO2产生: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不消耗O2只产生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消耗O2量=产生CO2量:

有氧呼吸。

(4)消耗O2量<产生CO2量:

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5)有水生成:

一定是有氧呼吸。

4.细胞呼吸的曲线识别技巧:

(1)下降型曲线:

一般受生成物含量的影响,随生成物(如CO2)的增多呼吸速率逐渐减慢。

(2)上升型曲线:

一般受反应物含量的影响,随反应物(如O2)的增多呼吸速率逐渐加快。

(3)先上升后下降型:

随自变量(如温度)的变化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易错提醒】题目中易混淆的知识

(1)水解不是氧化分解,糖原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2)人体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无CO2的产生。

(3)有氧呼吸产物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

【知识总结】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温度。

①零上低温储存蔬菜、水果。

②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强度,提高蔬菜产量。

(2)O2浓度:

低氧,减少有机物消耗,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

(3)CO2浓度:

密闭的地窖中含高浓度CO2,有利于保存蔬菜、水果。

(4)含水量:

粮食风干状态储藏,减少有机物消耗,防止霉烂。

5.滤纸条上色素带分析:

(1)最上:

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2)稍上:

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3)稍下:

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4)最下:

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光合色素的两大作用:

(1)吸收(捕获)光能。

(2)转化光能。

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大重要用途:

(1)分解H2O为O2和[H]。

(2)合成ATP。

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2)光反应停止暗反应无法进行,暗反应停止光反应也因产物的积累而停止。

5.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变化对C3、C5含量变化的影响:

【知识总结】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

(1)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从而影响暗反应。

(2)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影响暗反应。

(3)CO2参与CO2的固定,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6.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联系:

(1)细胞呼吸时刻进行,光合作用只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2)光合作用为细胞呼吸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细胞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7.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易失分点:

(1)光反应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作用不同。

①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

②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光反应与细胞呼吸产生的[H]并不是同一种物质。

①光反应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Ⅱ(NADPH)。

②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

(3)叶绿体基质内C3的去向。

①转化成糖类。

②再生成C5。

8.解读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1)图示:

(2)解读。

①A点:

只进行细胞呼吸。

②AB段:

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③B点:

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称为光补偿点。

④B点以后:

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⑤C点:

称为光饱和点。

4.光补偿点的移动:

(1)若呼吸速率增强或光合速率减慢,则光补偿点右移。

(2)若呼吸速率减慢或光合速率增强,则光补偿点左移。

【知识总结】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示方法的比较

物 质

实际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O2

产生量

释放量

消耗量

CO2

固定量

吸收量

产生量

有机物

产生量

积累量

消耗量

专题5细胞增殖与受精作用

一、细胞周期

1.范围:

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2.图示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1)甲:

A→B→C→A。

(2)乙:

a+b或c+d。

(3)丙:

a+b+c+d+e。

二、高等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1.相同点:

染色体要经过复制和平均分配。

2.不同点:

(1)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①动物细胞:

在分裂间期有中心体的复制,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②植物细胞: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末期细胞分开的方式不同。

①动物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②植物细胞:

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三、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1)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四分体与染色体、染色单体等的关系:

1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五、无丝分裂

1.特点:

该过程有DNA复制,但没有染色体、纺锤丝的变化。

2.举例:

蛙红细胞的分裂。

【知识·方法·误区】

1.细胞周期的辨析:

(1)认识误区:

只要细胞分裂就有细胞周期。

(2)正确认识: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3)特别提醒。

①处于间期的细胞,核糖体和线粒体代谢旺盛。

②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长于分裂期。

2.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1)认识误区:

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正确认识:

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

3.关于秋水仙素作用时期的提醒:

秋水仙素(或低温)都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知识总结】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

不同种类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间期与分裂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

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因为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时期的判断方法:

(1)前期:

无核膜、核仁;纺锤体形成;染色质逐渐变成染色体,散乱分布。

(2)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清晰。

(3)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5.涉及有丝分裂的几个误区:

(1)赤道板和细胞板。

①认识误区:

赤道板是细胞的真实结构。

②正确认识:

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

(2)着丝点的分裂方式。

①认识误区:

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②正确认识:

着丝点本身先分裂,之后由纺锤丝牵拉移向细胞两极。

6.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结构的变化:

(1)核膜、核仁:

前期解体,末期重建。

(2)纺锤体:

前期形成,末期解体。

(3)染色单体:

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消失。

【知识总结】中心体复制、分开与中心粒的数量关系

(1)复制:

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

(2)分开:

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3)数量关系:

复制前每个中心体包含2个中心粒;复制后成为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

7.减数分裂过程中主要时期判断的方法:

(1)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

(2)减Ⅰ中期: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减Ⅰ后期: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减Ⅱ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5)减Ⅱ后期:

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8.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

(1)不均等分裂。

①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卵母细胞。

②有同源染色体是初级卵母细胞。

(2)均等分裂。

①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②有同源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

9.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

(1)基因突变:

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发生差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

发生于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即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专题6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一、细胞的分化、全能性

1.细胞分化:

(1)实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

(2)特点:

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普遍性。

(3)结果:

产生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意义:

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的全能性:

(1)全能性的体现。

①起点:

离体的组织、器官或细胞。

②终点:

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2)基础:

细胞中有发育成生物体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

(3)表现条件。

①离体。

②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

③适宜的外界条件。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差异。

①动物细胞: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②植物细胞: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5)全能性高低的比较。

①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同种生物)。

②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

二、细胞的衰老、凋亡

1.细胞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①单细胞生物:

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②多细胞生物:

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水分减少,代谢减慢;②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色素积累;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⑤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2.细胞凋亡:

(1)实质:

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2)类型。

①个体发育中细胞编程性死亡。

②成熟个体细胞的自然更新。

③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三、细胞的癌变

1.实质: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特征:

(1)无限增殖。

(2)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3)细胞膜上糖蛋白等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致癌因子的种类:

(1)物理致癌因子。

(2)化学致癌因子。

(3)病毒致癌因子。

【知识·方法·误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