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962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安徽省皖智1号卷A10联盟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A10联盟2016届高三开年考理综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B-10.8C-12O-16N-14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

7、2015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运载廿星的“长征六号”火箭,其推进剂是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是第三代火箭推进剂,第二代推进剂是(CH3)2NNH2和N2O4,第四代是液氢液氧。

下列关于火箭推进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第二代推进剂相比,第三代推进剂的原料易获得,且无毒无污染

点燃

B.第四代推进剂的氢气燃烧热值高,但难以液化

C.第二代推进剂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H3)2NNH2+2N2O4====3N2↑+2CO2↑+4H2O↑

D.第三代推进剂的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

8、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电子层越多的原子或离子,其半径越大

B.溶液的酸性依HF、HCl、HBr、HI次序增强

C.含氧酸酸性强的元素非金属性强

D.第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强

9、锗(Ge)、锡(Sn)、铅是第ⅣA元素,三种单质的熔点依次为1211℃、232℃、237.5℃。

下列关于它们单质和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点:

GeCl4

B.酸性:

Ge(OH)4>Sn(OH)4>Pb(OH)4

C.相同条件下,锗、锡、铅单质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依次减慢

D.常温下在空气中,锗单质不被氧化,铅单质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薄膜

10、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产物中含有乙烯B.中和热的测定

C.验证减压蒸馏原理D.含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11、由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事实

结论

A

HClO与H2SO3反应生成H2SO4和HCl

非金属性:

Cl>S

B

N2比白磷稳定得多

非金属性:

P>N

C

在约800℃时,金属钠可从熔融的KCl中置换出K

金属性:

Na>K

D

工业上电解Na3AlF6和Al2O3的熔融混合物得到Al

金属活动性:

Na>Al

12、2013年化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是丹麦制药公司LEOPharma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PhilS.Baran课题组合作,成功地将合成巨大戟醇(分子式为C20HxO5)的步骤由37步缩短至14步。

巨大戟醇是合成治疗日光性角化病药物(Picato)的原料。

巨大戟醇Picato药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巨大戟醇制备Picato药物的反应是酯化反应

B.由巨大戟醇制备Picato药物的另一种反应物是CH3C=CHCOOH

CH3

C.0.1mol巨大戟醇完全燃烧消耗2.45molO2

D.巨大戟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13、室温下,在100mL0.20mol/L的Al2(SO4)3溶液中不断滴加1.0mol/LNaOH溶液,通过手持技术测得溶液的pH和沉淀的物质的量n[Al(OH)3]与滴加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最大沉淀量和沉淀刚好溶解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3:

1

B.滴入NaOH溶液,b点之前没有Al(OH)3沉淀

C.d点处溶液的pH是因为AlO2—水解或Al(OH)4—电离的结果

D.在KAlO2[即KAl(OH)4]溶液中滴加盐酸,能得到沿横坐标反向的相似图像

第П卷(非选择题)

3、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6、(14分)

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模拟工业上氨氧化制硝酸,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在各仪器中装入相应的试剂;c.用酒精灯加热C,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

d.立即用洗耳球在A装置的导气管口缓缓鼓入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图中虚线方框中画出必要的仪器,并注明所盛试剂。

(2)A处的玻璃导管设置成可上下抽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d时,可观察到C试管中的Cr2O3呈红热状态,写出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用“>0”或“<0”表示);在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作用除_______________外,还可防倒吸,防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装置内气体污染空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热橙红色的(NH4)2Cr2O7固体可制得暗绿色的Cr2O3,同时还生成一种稳定的单质,

则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

铁及其化合物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1)在101kPa,温度TK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热效应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fH0)。

已知298K时Al2O3和Fe3O4的标准生成热如下:

化合物

△fH0/kJ·mol—1

Al2O3

—1609

Fe3O4

—1116

则在101kPa和298K时,Al置换Fe3O4中Fe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铁的“烤蓝”是钢铁防腐的一种方法。

“烤蓝”通常是在加热条件下用NaNO2碱性溶液处理钢铁部件,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Fe3O4保护膜,且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将“烤蓝”后的钢铁部件放入6mol/L硫酸中,较长时间未见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致密的Fe3O4_______。

(3)K2FeO4是一种重要的试剂,可用下列电解方法制备:

①以铁丝网和石墨为电极,石墨接电源的_____极;铁丝网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A口出来的溶液补充适量的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从B口进入电解槽,C口补充适量的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③上述装置中的a、b是离子交换膜,在上述图中用箭头表示离子的迁移。

④上述电解的副产物为_____,此产物也是工业原料,则电解制备K2FeO4过程________(从生产工艺的环保意义上分析)。

28、(13分)

硫酸是基础化工的重要产品,硫酸的消费量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为:

SO2(g)+1/2O2(g)

SO3(g)恒温恒容下,平衡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ϕ(SO3)]和y与S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n(SO2)/n(O2)]的关系如图:

则b点n(SO2)/n(O2)=______;y为_______(填编号)。

A.平衡常数B.SO3的平衡产率C.O2的平衡转化率D.SO2的平衡转化率

(2)Kp是以各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浓度平衡常数Kc中各气体的浓度的平衡常数。

400~650℃时,Kp与温度(TK)的关系为lgKp=—4.6455,则在此条件下SO2转化为SO3反应的∆H_______(填“>0”或“<0”)。

(3)①该反应的催化剂为V2O5,其催化反应过程为:

SO2+V2O5

SO3+V2O4K1

1/2O2+V2O4

V2O5K2

则在相同温度下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______(以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V2O5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4)在7.0%SO2、11%O2、82%N2时,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则460℃、1.0atm下,SO2(g)+1/2O2(g)

SO3(g)的Kp=_______(各气体的分压=总压×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5)综合第(3)、(4)题图给信息,工业生产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压强通常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纯碱是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和漂染等工业的基本原料。

Ⅰ、世界最早工业生成纯碱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I的另一产物是_______,流程Ⅱ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a.Na2SO4(s)被木炭还原为Na2S(s);b.Na2S(s)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b步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19世纪60年代后生产纯碱的路布兰法被索尔维(E.Solvay)氨碱法所取代,其生产原理如下:

CaCO3===CO2+CaOCaO+H2O====Ca(OH)2

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2NH4Cl+Ca(OH)2==2NH3+CaCl2(副产物)+2H2O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H2O)—1

NaCl

NH4Cl

NaHCO3

NH4HCO3

Na2CO3

35.9

37.2

9.6

21.7

21.5

(2)氨碱法生成纯碱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NaCl溶液通NH3和CO2能生成NaHCO3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NaHCO3方法是_______。

Ⅲ、1939年侯德榜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了联合制碱法——利用合成氨工业上的NH3和CO2和NaCl为原料生产纯碱。

(4)侯德榜制碱法的关键还在于对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NaHCO3所得溶液的处理:

在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通入NH3,并在_______(填温度范围)下析出________。

加入NaCl固体并通入NH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侯德榜制碱法中分离出的副产物既可作化工原料又可用作氮肥,从而使NaCl的利用率由索尔维法的70%提高到96%以上,并很好地解决了索尔维法制碱中产生CaCl2处理的难题。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涉及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问题:

(1)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其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为____。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theory)预测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时,认为价层电子间互斥力(F)的大小决定了夹角(∠)的大小:

F(孤电子对间)>F(孤电子对-双键电子)>F(双键电子-单键电子)>F(单键电子间),则a.∠(孤-孤夹角)、b.∠(孤-双夹角)、c.∠(双-单夹角)、d.∠(单-单夹角)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填编号);XeF4中Xe价层电子数为6对,画出其VSEPR模型(含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___________。

(3)在下图中,除NH3、H2O、HF外的同主族氢化物的沸点随周期数增大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已知固态NH3、H2O、HF的氢键键能和结构如下:

物质

氢键X—H…Y

键能/kJ•mol—1

(HF)n

F—H…F

28.1

O—H…O

18.8

(NH3)n

N—H…N

5.4

固态NH3、H2O、HF的结构示意图

解释H2O、HF、NH3沸点依次降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墨型BN呈白色,亦称“白石墨”,“白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型BN。

“白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和晶胞如下图(中图是晶胞底面从“白石墨”中的截取情况),则“白石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以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8、[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发出一种合成路线短、收率高、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青蒿素化学合成方法。

其主要合成路线如下:

ABC青蒿素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青蒿酸,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A、B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反应类型:

反应I________,反应Ⅱ_________。

(3)青蒿素与NaBH4作用生成双氢青蒿素

,则C与双氢青蒿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

(4)有关青蒿素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酯基、醚键和过氧键

B、化学性质不稳定

C、能发生还原反应

D、利用红外光谱谱图可鉴别出C和青蒿素

(5)应用学过的知识,以

为原料合成B,写出其合成路线(指明所用试剂和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Ⅰ卷

7、D。

【解析】第三代火箭推进剂的液氧煤油廉价且易获得,试剂本身和燃烧产物均无毒无污染,而煤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得到的烃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

第四代火箭推进剂的液氢液氧,虽无毒无污染且氢气燃烧热值高,但氢气难以液化,B项正确。

第二代推进剂(CH3)2NNH2和N2O4的反应方程式正确,未完全反应的(CH3)2NNH2尤其是N2O4逸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8、B。

【解析】通过原子或离子半径(pm)数据分析:

电子层数n=1的H—(208),n=2的Li(152),n=3的Mg(160)、Al(143)和Cl(99),A选项不正确。

9、C。

【解析】本题是由《化学2》P19习题第9题改编而来,Ge为原子晶体,类似于金刚石和晶体硅,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不与H+反应。

GeCl4类似于SiCl4其晶体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低。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Sn、Pb位于H之前能与H+反应,但Pb与稀硫酸开始能反应,生成难溶的PbSO4覆盖在Pb表面而使反应终止。

10、C。

【解析】随乙烯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通过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检验出乙烯,A项错误。

装置中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必须平齐,其间塞满碎泡沫塑料,B项错误。

NaOH溶液完全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很小,近100℃的热水沸腾,可以验证减压蒸馏的原理,C项正确。

蒸馏装置中的冷凝管必须用直形冷凝管,不能用球形冷凝管。

D项错误。

11、D。

【解析】由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的反应、非金属单质的稳定性不能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A、B项错误。

工业上采用约800℃时金属钠与熔融的KCl反应来制备K,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化学平衡的移动,高沸点金属置换低沸点金属,不能以此说明金属性的强弱,C项错误。

工业上电解Na3AlF6和Al2O3的熔融混合物,在阴极析出Al而不是Na,因为Al3+氧化性大于Na+,则金属活动性Na>Al,D项正确。

12、B。

【解析】比较巨大戟醇和Picato药物结构可知,由巨大戟醇与CH3CH=CCOOH发

CH3

生酯化反应生成Picato药物,A项正确B项错误。

将巨大戟醇的分子式C20H28O5(通过点数法或不饱和度法确定)变形为C18H26•2CO2•H2O

18O2+6.5O2=24.5O2

18CO213H2O

所以C项正确。

巨大戟醇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羰基和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D项正确。

13、A。

【解析】本题以实验事实为依据,0.2mol/L硫酸铝溶液中(pH=2.27),pH达到3.39时溶液开始沉淀(不是NaOH溶液一滴入就有沉淀生成)。

之后沉淀量缓慢增加,溶液pH值变化小。

但到pH为4.58时沉淀急剧增加,pH=5.29沉淀完全,随后溶液pH迅速升高。

当pH≈8后,沉淀开始溶解(全部生成沉淀后也不是NaOH溶液一滴入沉淀就溶解),pH为10时,沉淀大部分溶解,此时溶液还呈浑浊,pH为11.96时溶液再次澄清。

资料显示:

c(Al3+)/mol·L—1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开始溶解

完全溶解

pH

1

3.3

5.2

7.8

10.8

0.01

4.0

第П卷(非选择题)

26、(14分)

(1)

(2分)

Cr2O3

(2)控制氨氧比(1分)

(3)4NH3(g)+5O2(g)=====4NO(g)+6H2O(g)∆H<0(3分)

红棕色气体(1分)

(4)吸收尾气(NO2和未反应的NH3)(1分)

漏斗上方空间大,可容纳大量水,水进入漏斗中,烧杯内水面下降,与漏斗边缘脱离,漏斗中水回流至烧杯(2分)

(5)将A中可抽动的导管上提,再充分鼓入空气至装置内NO2被完全吸收(2分)

(NH4)2Cr2O7=====Cr2O3+N2↑+4H2O(2分)

27、(16分)

(1)8Al(s)+3Fe3O4(s)==4Al2O3(s)+9Fe(s)△H=—3088kJ·mol—1(3分)

(2)9Fe+4NO2—+8H2O==3Fe3O4+4NH3+4OH—(3分)

难溶于稀硫酸(1分)

(3)①负(1分)

Fe—6e—+8OH—+2K+=K2FeO4↓+4H2O(3分)

②H2OKOH(2分)

③K+通过b膜进入阴极区,OH—通过a膜进入阳极区(1分)

④H2(1分)

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或原子利用率100%(1分)

28、(13分)

(1)2(1分)

D(1分)

【解析】随着n(SO2)/n(O2)的增大,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线),而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线),SO3的平衡产率经过2点分别与C线和D线重合(粗线B)。

(2)<0(1分)

(3)①(K1×K2)2(2分)

②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提高(2分)

(4)设反应前混合气体为100mol,则SO2为7.0mol、O2为11mol、N2为82mol

SO2(g)+1/2O2(g)

SO3(g)∆n(减少)

起始时/mol7.01101/2

平衡时/mol0.217.66.793.4

平衡总量/mol100—3.4=96.6

平衡分压/atm0.00220.0790.070

Kp=0.070atm/[0.0022atm×(0.079atm)1/2]=113/atm1/2

(4分,其值在110~115均给分,不写单位扣1分或将T=733K代入第

(2)题lgKp公式中求lgKp=2.04686也给分)

(5)400~500℃(1分)

生产条件下SO2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大(1分)

(二)选考题

36、(15分)

(1)HCl(1分)

Na2S(s)+CaCO3(s)==Na2CO3(s)+CaS(s)(1分)

(2)食盐和石灰石(2分)

CaO、CO2、NH4Cl(3分,多答Ca(OH)2和NH3不扣分)

(3)反应体系中NaHCO3溶解度最小反应消耗水Na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3分)

过滤(1分)

(4)0~10℃(1分)

NH4Cl(1分)

NaCl提供Cl—;NH3与溶液中HCO3—反应,避免NaHCO3析出并提供NH4+(2分)

37、(15分)

(1)1s22s22p63s23p63d9(2分)

17(1分)

(2)abcd(1分)

(2分)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

(2分)

单个氢键的键能是(HF)n>冰>(NH3)n,而平均每个分子含氢键数:

冰中2个,(HF)n和(NH3)n只有1个,气化要克服的氢键的总键能是冰>(HF)n>(NH3)n(3分)

(4)49.6/(NA×a2bcos30º)g/cm3或9.51×10—23/a2bg/cm3(4分)

38、(15分)

(1)碳碳双键、羧基(2分)

相同(1分)

(2)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分)

(3)同分异构体(2分)

(4)ABCD(4分)

(5)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