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
《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生产接替计划安排,3131工作面回采后,机巷将作为下个工作面3133风巷被保留,在回采中需进行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为保证整个作业过程的工程质量及安全,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
为确保3131机巷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安全顺利进行,龙门峡南煤矿成立3131机巷沿空留巷工作领导组,由指挥长为组长,生产副指挥长、安全副指挥长、机电副指挥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副总工程师、生产职能部门负责人、综采队队长、书记为成员,下设技术指导组、现场实施组、安全监察组、设备保障组四个小组,全面负责沿空留巷的技术指导、现场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3131机巷沿空留巷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调度室,由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试采及初放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1.技术指导组
组长:
李国玉
副组长:
袁伟淇、姚金钱、文国胜、杨怀明、青华波
成员:
刘治华、张定山、陈钟伟、李小波、陈世明、潘星雨、沈蓥、唐宇
工作职责:
编制审核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监测分析3131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实施现场技术交底,贯彻学习《313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解决在沿空留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2.现场实施组
组长:
万龙文
副组长:
尹彬湾、杨小兵、杨军光
成员:
综采队副队长及班长
工作职责:
安排部署现场各项工作,落实整改现场各项安全隐患、精心组织调配劳动力、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开好班前会、落实现场安全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3.安全监察组
组长:
李彬
副组长:
青华波、张本顺
成员:
段秋林、韩云忠、张永富、杨云贵、梁后全、李鸿、徐林、李松林
工作职责:
组织落实沿空留巷过程中的安全监察、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技术工种的培训、安排部署现场跟班人员、明确跟班人员岗位责任。
4.设备保障组
组长:
曹体基
副组长:
文国胜、樊成向
成员:
机运科、嘉华公司技术指导人员
工作职责:
保证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的易损件的供应,解决现场中出现的各种设备问题,零部件配备齐全,避免因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和质量差影响安全生产。
2、顶板管理
1.下出口顶板支护
工作面下出口1#护巷支架下方为浇筑柔模墙体区域,护巷支架与柔模墙体间距不得小于600mm,便于操作人员支设柔模。
护巷支架长度10.5m(基本架),支架与巷旁墙体需预留500mm作为操作空间,浇筑墙体与煤壁最小距离为2m,最大距离为8m。
支架下方未进行护巷浇筑区域采用制成花边的(长为3m)9#矿用工字钢与单体液压支柱组成的交替迈步抬棚,抬棚由两根长钢梁和6根单体液压支柱组成,每组抬棚间距不大于600mm(中对中),支柱离煤壁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m;若墙体与煤壁之间距离无法架设抬棚时,采用铰接顶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
当墙体浇筑至离工作面煤壁小于等于2m时,停止浇筑,待工作面向前推进后,再进行浇筑作业;在工作面向前推移时,同时保证墙体末端离煤壁的距离不超过8m,当墙体末端离煤壁超过8m时必须先进行柔模注浆后方可割煤推溜,每次护巷墙体的浇筑长度不大于6m;在巷道高帮离帮200mm处按工作面走向采用9#矿工钢或半圆木施工一排单体支柱,支柱间距1000mm;
2.超前支护
工作面下出口前方20m区域为超前支护区,距工作面10m范围内打双排支护,10~20m范围内打双排。
矮帮超前支柱采用DW20~300/100X单体液压支柱配长为3m是9#矿用工字钢沿煤层走向一梁三柱架设进行支护,柱距1000mm,高帮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9#矿用工字钢或半圆木走向进行支护,柱距1000mm;
支柱离巷帮不得大于200mm;支柱下方掏至硬底,若无法掏硬底时,脚窝深度不小于200mm;超前支护(切割煤壁至煤壁前方)不小于20m,其支护距离紧随综采支架推移方向循环迈步进行。
3.巷道补强支护
3.1滞留支护
因3131工作面回采后,顶板集中压力将作用于留巷区域,需对该区域进行补强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长为3m的9#矿用工字钢或半圆木沿煤层走向一梁三柱架设进行支护,柱距1000mm,加强支护离墙体间距不得大于200mm,巷道内的加强支护与工作面前方20m范围内的超前支护相同,即工作面后方80m范围内巷道内的单体液压支柱不撤除。
3.2锚索、锚网支护
(1)提前在距工作面前方40m处巷道顶板上部补打一根锚索,补强锚索间距为1.8m,锚索规格Φ15.24×7800mm,同时在沿空护巷后方对机巷高帮下段裸露岩体进行补打锚网背帮,滞后距离不大于100m。
(2)施工锚杆眼孔时,必须确保巷道顶、帮无悬矸活矸,挂口时必须控制锚杆转速,防止转速过快掉渣伤人,必须指派专人随时观察顶板,发现顶板有活矸、悬矸时必须停止作业,处理后再进行作业。
(3)施工眼施工后,由作业人员清找活矸、搭设梯步平台,人员站在梯步上铺设锚网及采用锚杆机将锚网上紧,现场必须有专人看安全。
(4)施工期间,人员在施工平台或梯步上站立高度达2m及以上时,必须捆绑保险绳,保险绳一端捆绑在作业人员穿戴的保险带上,一端捆绑在支护完好的巷道顶锚杆上,保险绳余绳长度不超过1m,捆绑后,经现场负责人检查合格后方能作业。
(5)作业时,必须对巷道高帮进行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钢梁或半圆木进行临时支护,对兜网的悬矸采用长撬棍清收干净,并重新补打锚网背帮。
(6)对机巷高帮下段裸露岩体补打锚网时,必须安装原有锚网支护要求进行补打。
补打后保证无空顶、严重兜网现象、锚网紧贴顶板。
(7)若巷道风化严重,必须采用增加钢筋网片或金属网配合锚杆进行加固支护。
3、设备选型
1.柔模沿空留巷设备选型
龙门峡南煤矿柔模沿空留巷设备配套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KTRHZSJ-50
地面干料制备系统
50m³/h
1套
浇筑柔模混凝土墙体
煤矿用混凝土泵
HBMG80/16-110SF
1台
煤矿用混凝土搅拌机
MJSY-2300G
1台
煤矿用刮板式上料机
GS420-5.4
1台
混凝土输送管
φ125
300m
浇筑混凝土采用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型号为KTRHZSJ-50。
包括地面混凝土干料制备系统和井下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系统,其中地面混凝土干料制备系统包括:
地面混凝土配料机、搅拌机各一台,生产能力50m³/h,井下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系统包括:
煤矿用混凝土泵,煤矿用混凝土,煤矿用刮板式上料机,搅拌机各一台,配套管路300m。
受运输以及混凝土拌合物存放时间有限等因素,柔模混凝土采用二次搅拌工艺。
一次搅拌在地面搅拌站进行,使用常规搅拌机将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拌合干料。
混凝土干料搅拌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配料机。
井下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首次布置在3131工作面机巷切眼处,由近及远进行泵送,最大输送距离不超过300m,利用矿车将干料输送至井下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系统旁,将混凝土干料直接卸到上料机上。
2.施工材料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施工材料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备注
1
矿用柔性模板
长×宽×高=2/3×(1.6-2)×1m
混凝土模板
2
水泥
42.5R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材料
3
砂
河砂、中砂
混凝土材料
4
石子
5-20连续级配碎石
混凝土材料
5
外加剂
KTRHWJ-1,掺量0.2%-0.4%
混凝土材料
6
锚栓
Φ20mm×1100mm锚杆,两端丝扣各100mm
控制柔模成型
7
锚栓托板
锚杆托板或木托板
8
光圆钢筋
Φ20mm×2300/3300mm
挂设柔模
9
金属网
菱形金属网,网格50×50mm,8#铅锌铁线
挡矸支护
10
木点柱
Φ200×(1200-1800)mm
挡矸,挂模
11
锚索
Φ15.24mm×7800mm
补强支护
12
植筋锚杆
Φ20mm×1000mm
顶底板植筋
4、柔模混凝土施工工艺
1.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施工流程
地面制备干混料→运输至3131工作面机巷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后方→通过上料机将干混料运输至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通过混凝土泵和管路将混凝土输送至柔性模板内。
2.顶底板植筋及墙体防滑
(1)由于工作面倾角较大,柔模墙体在施工时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一是便于施工时打设单体支柱,二是利于墙体稳定,在实际施工时,使柔模混凝土墙体倾角为10-15°左右。
(2)墙体浇筑于采空区,为防止墙体产生滑移,墙体边缘距巷道上帮煤壁侧不小于0.8m。
1#端头支架下边缘与巷道上帮侧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4m。
(3)采用锚杆进行顶板植筋,柔模墙体浇筑空间顶板沿走向打设一排锚杆,锚杆规格φ20×1000mm,排距0.5m。
(4)采用锚杆进行底板植筋,柔模墙体浇筑空间底板沿走向打设2排锚杆,锚杆规格φ20×1000mm,间排距0.5×0.5m。
(5)为控制柔模墙体侧向变形及增强柔模墙体抗压强度,在柔模上设置锚栓,锚栓用锚杆制成,规格φ20×1100mm,锚杆两端滚丝,滚丝长度100mm,每根锚栓配双托盘、双螺母。
锚栓密度为沿高度方向每米2根。
3.柔模混凝土墙体施工
柔性模板长度为3m,厚度1m,高度随采高进行调整,混凝土设计强度C25,在施工时根据矿压观测情况对墙体厚度及强度进行优化。
墙体施工前为保证墙体厚度,可在柔模浇筑前将锚栓穿过模板,锚栓两端上托板及螺母,并注意保持两端托板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泵注混凝土的厚度。
4.混凝土配比
柔模混凝土由水泥、砂子、石子、粉煤灰及外加剂在地面按照一定比例配料并搅拌后,运输至井下工作面加水拌合而成。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采用
区中砂,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mm。
采用KTRHWJ型柔模专用外加剂,以提高柔模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单位柔模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柔模混凝土的拌合黏度及泵送性能。
柔模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项目
(辅助)胶凝材料
水
骨料
外加剂
混凝土原组料
水泥
粉煤灰
水
石子
砂子
柔模专用外加剂
1m³砼原料质量
450kg
60kg
220~260kg
800kg
750kg
1kg
5、生产辅助系统
1.材料运输
沿空留巷所需要的材料运输路线:
地面→+300主平硐→+310m北西翼运输大巷→313采区轨道上山→+400m北西翼底板抽放巷→3131工作面放水石门→3131机巷(巷道尾端)→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旁
主要大巷通过蓄电瓶机车牵引矿车及平板车运输,313采区轨道上山通过绞车提升,3131机巷通过对拉绞车进行运输。
2.供排水系统
(1)供水系统
在3131工作面机巷供水管路中引出三趟供水支路,一趟管路为DN50,供水量不小于30m³/h,作为清洗设备和管路的专用水源,两趟管路为1.5寸管路,供水量都不小于15m³/h,一趟用于机组冷却器,冷却液压油;一趟用于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混凝土。
(2)排水系统
在浇筑柔模墙体时,在柔模墙体上底板位置每间隔30m预埋一根DN50排水管,在3131机巷底板以上500mm位置布置一趟DN50排水管,并与预埋在柔模墙内的排水管道连通,积水通过排水管自流至3131机巷联络巷的水沟内,再经过315采区边界联络斜巷排自+310m北西翼巷道水沟内,自流出地面。
3.通风系统
⑴新风路线
地面→+622m中进风平硐→311采区轨道上山→+400m北西翼底板抽放巷→3131进风石门→3131机巷→3131工作面。
⑵污风路线
线路一:
工作面污风→3131风巷→3131回风石门→478m北西翼回风大巷→+490m北西翼回风大巷→+623m回风平硐→地面。
线路二:
3131机巷→3131机巷回风石门→315采区边界联络上山→+455m北西翼回风大巷→478m北西翼回风大巷→+490m北西翼回风大巷→+623m回风平硐→地面。
4.供电及通讯
工作面运输巷沿空复巷1140V电源由313材料上山临时配电点KBSGZY-630kVA/10kV/1.14kV低压馈电开关馈出,对沿空复巷设备进行供电。
为保证留巷时泵站与泵注口处的通讯畅通,需独立设置声光信号进行通信,不能与工作面其他信号串联。
5.防尘
在井下柔模混凝土制备输送机组前装设喷雾装置进行除尘。
六、安全措施
1.顶板管理
(1)每班作业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及时找净帮顶活矸。
敲帮问顶时,在敲帮问顶工作影响的范围内不得平行作业和有其他人员。
(2)沿空留巷充填段支护必须及时,防止顶板跨落后造成无充填空间。
(3)严格控制1#支架所在位置,保证1#支架与浇筑墙体距离不小于0.6m,以便施工人员通行。
工作面每向前推进1200mm时,机巷端头维护工在1#护巷支架尾部打设单体进行支护。
(4)留巷必须有专人巡检顶板、帮部情况,对顶板、帮部情况及时汇报,以便补打锚索锚杆进行加强支护。
端头工必须熟悉支架、单体支柱的适用条件及支设方法,做好端头及两巷超前顶板管理。
(5)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撤柱,回撤支柱时要打好戗柱,并清理好安全出口,然后方可回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
(6)移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支柱时,必须先架设好临时支柱,并停止输送机运行。
支柱要支在实底上,严禁支在浮煤或浮矸上。
(7)严禁回柱与移端头支架、推移刮板输送机机头或机尾平行作业。
要先移架,后回单体支柱。
(8)使用注液枪时,严禁枪口对人。
注液枪使用后要挂在支柱上不许随意乱放,更不准用注液枪敲打硬物。
(9)挂模前必须支护好浇筑空间顶板。
固定柔模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升顶有力,卸压必须及时更换,并且使用好防倒绳,保证柔模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下沉,不向巷道内部挤出单体。
2.设备使用的安全措施
(1)混凝土泵作业时,应规定联络信号和配备通讯设备,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等进行混凝土泵、搅拌运输车和搅拌站与浇筑地点之间的通讯联络。
(2)泵注前试运行,运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开始泵注。
若泵注中泵注压力突然上升时,必须停止泵运转,卸压后方可进行处理。
(3)泵注结束时,全孔必须及时用混凝土全部充满填实。
每次泵注结束后,必须用清水冲洗设备及管路,防止浆体固化后影响设备管路的正常使用和下次的泵注效果。
(4)混凝土泵随工作面推进移动,移动设备时,必须先清理干净附近的浮煤(矸)及杂物,并检查此处的支护是否牢固可靠,有隐患先处理好后,方可移动设备,严禁带电进行搬迁、检修、拆装等。
(5)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支腿应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
将泵固定牢靠,防止泵注过程中摆动。
(6)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
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7)混凝土输送管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应定期检查管道特别是弯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8)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
(9)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
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
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10)泵送混凝土时如输送管内吸入了空气应立即反泵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排出空气后再泵送。
(11)泵送混凝土时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应经常保持充满水。
(12)当混凝土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
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
(13)当输送管被堵塞时应采取下列方法排除:
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泵送;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混凝土击松后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应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后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14)混凝土泵送即将结束前应正确计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数量并应及时告知混凝土搅拌处。
(15)泵送过程中废弃的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土应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16)泵送完毕时应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17)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
(18)泵注混凝土前,混凝土输送管与灌注口外层绑扎,内层至于柔模内,起到自封闭的作用。
灌注完毕后处理好封口,尽量避免混凝土的流出。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确保柔模充实,特别是边缘及顶部。
混凝土灌注近饱满时,应暂停5分钟,待柔模中的水析出后,再灌注至饱满。
(19)检修电气设备或重新接线做头搭火之前,必须从上一级开关切断电源,或从变电所直接停电,锁住开关手把并派专人看守以后,方可进行检修或搭火。
3.防灭火的措施
(1)工作面防灭火的方式
3131工作面采取对采空区注氮来抑制或防止自燃的发生。
同时工作面内每15m安装1台合格的干粉灭火器,每30m接通一根长度为30m的防火水管。
(2)注氮的安全措施
注氮的作用:
在进风侧顺风注氮(采空区护巷侧),氮气流经历于采空区深部区域,氮气流首先取代了这部分的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并缩小了采空区高氧浓度区域(自燃氧化带)的范围,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采空区遗煤氧化升温的过程。
降低了因工作面故障停顿带来的自燃危险程度。
氮气防灭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矿井负压作用下,如果采空区漏风严重,则注入的氮气不易留存。
具体工艺:
为了处理采空区自燃火灾,应在预留(护)巷道里铺设一条液氮输送管路。
在沿空护巷过程中,在巷旁柔模墙体内预先埋设注氮管,平时设置法兰盘堵死,确保必要时能及时与巷内的液氮输送管路连接。
注氮管标准:
主管φ108mm预埋管DN100,距柔模墙底部高度400-600mm(根据煤层倾角、厚度等调整),墙外露头200mm,墙内露头200mm,每隔30m布置一根。
具体布置如图所示。
以采空区氧化带中O2浓度大小作为注氮强度的依据。
如果采空区中O2浓度大于15%或标志性气体超过防火安全浓度,应加大注氮量,每小时注氮量控制在600m³,每天注氮量不小于10000m³。
4.沿空留巷矿压观测
(1)测站布置
本次矿压观测在3131工作机巷前方150m开始共布设5个测站,测站布置如图所示。
其中机巷工作面前方布置I测站距离切眼30m,II区距离I测站30m,III测站距离II测站30m。
(2)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在巷道顶底板中部沿垂线布置一对顶底板移近量测点;以及东、西两个顶底板测点,分别距上下帮煤壁0.5m处的顶板,与中心测点位于同一断面内。
在下帮巷道壁中部位置沿水平布置一对两帮移近量测点,要求用木塞嵌入岩壁,并在木塞外钉入铁钉作为测量标志,用巷道断面收敛仪测定巷道变形。
(3)顶板离层观测
在巷中顶板打一8米深孔安设顶板离层仪,测量顶板离层量,深基点8m,浅基点3m。
(4)锚杆锚索工作阻力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在锚杆和锚索紧固端安设锚杆(锚索)测力计仪,用来测量锚杆和锚索所受应力。
顶板和两帮共3个锚杆测力点,3个锚索测力点。
(5)巷内顶板压力观测
利用巷内单体支柱来观测顶板压力,单体支柱压力测点,每个断面靠柔模墙体一个,巷道上帮一个,巷道下帮一个,采用单体支柱测力计观测。
(6)柔模墙体压力观测
建议采用柔模混凝土墙体载荷仪进行观测,载荷仪安装在柔模墙体顶部,若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液压枕测定,每个测点一个。
(7)观测与数据收集上报
综采队每天收集观测数据,每周整理后报生技科,由生技科上报。
5.施工质量管控
(1)事前质量管控
①开工前的质量管控
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段的断面测量,测量成果必须准确,符合现场实际,保证以此依据设计的柔模尺寸与实际相符。
②施工设备与检测仪器的管控
柔模混凝土施工最好采用自动配料机配料,以保证原材料称量的准确性;搅拌机拌和,以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混凝土泵进行输送,保证使混凝土产生足够的冲力,进入柔性模板内。
③原材料质量管控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柔模混凝土的内在、外观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包括进货控制、质量控制和材料储存控制等三个方面。
首先是进货控制;选择施工用的水泥、砂、石子等主材料的厂家时,对于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信誉好、供货能力强的要优先考虑,货比三家,首选质量好的,其次才是价格廉的。
其次是质量控制;选用的水泥必须是国标产品,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柔模要满足设计要求。
砂、石骨料级配一定要合理,而且是水洗料,石子超粒径含量满足规范要求,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小于3%,不允许有泥团、泥块(泥团、泥块极易导致堵塞管路)。
最后是材料储存控制;水泥储存要建临时库房,通风良好,排水设施齐全。
防止水泥结块变质;砂、石子骨料存放时尽量避免损失。
(2)事中质量管控
柔性模板挂设质量:
检查模板浇注口缝制是否正确,一切正常后才可挂设柔性模板。
柔性模板固定要牢靠,防止泵注过程中走位。
混凝土拌和质量:
混凝土强制拌和时间不少于1分钟,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每四小时做一次坍落度试验,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不满足要求应及时调整。
混凝土泵注质量:
泵注混凝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尽量连续作业减少停歇时间,停歇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每次泵注前要用砂浆和水润洗管道。
泵注过程中要与混凝土泵操作者及时联系,掌握停泵时机,以免出现注不饱或鼓包现象。
柔性模板的每一个小单元泵注将要完成时,要采用点送料方式,以便给泵注混凝土一个排水、排气时间,保证泵注混凝土充满、充饱。
(3)事后质量管控
泵注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的一般要求是:
泵注混凝土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有其它设计要求时,可增做相应的性能试验。
检查泵注混凝土抗压强度所需的试块应在工程施工中抽样制取。
试块数量,每泵注500~1000m3不得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得少于3个;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做一组。
检查泵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试块应在一定规格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制取。
试块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0天,用标准试验方法取得的极限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