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743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docx

《房屋建筑学》一至三章

房屋建筑学学习要点笔记-2-27

第一章绪论

1.1建筑的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阳光

紫外线不足1%,波长在160μm~400μm之间;

可见光包含一半的太阳能量,波长一般在400μm~780μm之间;

红外线,波长—般在780μm~1500μm之间(为1m的十亿分之一)。

地球自转轴与其运行轨道(黄道)存在一个23°27′的夹角,形成循环的四季变化,

空气

随着纬度地带的不同,地球近地层形成了南北对称的七个气压带。

在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

植物

草地和其他植被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蒸发降低气温,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藤本植物能够遮阳并通过蒸发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阳光照射墙面引起的热量传播。

等高线

地形是指一块场地的表观特征,它影响建筑物的布置方位与形式,同时也影响到建筑物的建造方式与发展规模。

通常以画有等高线的地形图研究地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标高点的假想线,每条等高线的轨迹都显示出其所对应高度的地形资料。

1.2建筑的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

1.2.1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般将其分为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

上部结构是指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地下结构指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1.2.2围护体系

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屋面、外墙围护成内部空间,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门是连接内外的通道,窗户可以透光、通气和开放视野,内墙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1.2.3设备体系

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设备体系的配置情况也不尽相同,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

供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电力供应,供热通风系统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如图1.10所示,根据需要还有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系统。

供电系统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部分,强电系统指供电、照明等,弱电系统指通信、信息、探测、报警等。

供水系统为建筑物的使用人群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水系统排走建筑物内的污水。

1.3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1.3.1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通常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

工业建筑是供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民用建筑是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筑物。

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建筑物,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院等。

1.按建筑物主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分类:

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

2.按结构形式分类:

砌体结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特种结构建筑。

3.按建筑物层数分类

对于公共建筑:

按高度区分,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建筑,低于24m的为单层或多层建筑。

对于居住建筑:

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

另外人们把10~12层的高层住宅称为小高层,通常采取一梯2~3户的多层住宅布局形式,其安全疏散要求较高层略低,也更有利于套型的布置。

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其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其安全设备、设施配置要求要严格得多。

1.3.2建筑的等级

建筑物的等级主要从耐久性能、耐火性能及使用重要性三方面进行等级划分。

(1)一级耐久年限:

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2)二级耐久年限:

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3)三级耐久年限:

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4)四级耐久年限:

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1.4建筑物的营造程序

1.4.1工程项目的组织模型

建筑物从立项、设计到施工、验收、使用是一个涉及到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材料、设备供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

1.4.2建设程序

1.我国基本的建设程序

(1)提出项目建议书:

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

(2)编制可行性报告:

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多方案比较。

(3)进行项目评估: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社会、经济、环保等方面的效益评估。

(4)编制设计文件:

按要求进行设计,编制设计文件。

(5)施工前准备:

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征地、拆迁、平整场地、组织材料、设备、施工招标等。

(6)组织施工:

进行项目建设施工。

(7)验收、使用:

进行项目验收,投入使用。

1.5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5.1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几部分。

依据文件:

(1)主管部门有关建设任务的使用要求、建筑面积、单方造价和总投资的批文,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各省、市、地区规定的有关设计定额和指标。

(2)工程设计任务书:

由建设单位根据使用要求,提出各个房间的用途、面积大小以及其他的一些要求,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面积、建筑标准等都必须和主管部门的批文相符合。

(3)城建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

内容包括用地范围(常用红线划定),以及有关规划、环境等城镇建设对拟建房屋的要求;

(4)委托设计工程项目表:

建设单位根据有关批文向设计单位正式办理委托设计的手续。

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常采用投标方式,委托得标单位进行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上述有关文件,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测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要求、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建筑图纸,编写主要设计意图的说明书,其他工种也相应设计并绘制各类图纸,编制各工种的计算书、说明书以及概算和预算书。

这整套设计图纸和文件便成为房屋施工的依据。

1.5.2建筑设计的程序和设计阶段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落实设计任务

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文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同意设计的批文后,方可向建筑设计部门办理委托设计手续。

主管部门的批文是指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提出的拟建报告和计划任务书的一个批准文件。

该批文表明该项工程已被正式列入建设计划,文件中应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内容、用途、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建筑标准(每m2造价)及建筑物使用期限等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批文是经城镇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工程项目用地的批复文件。

该文件包括基地范围、地形图及指定用地范围(常称“红线”),该地段周围道路等规划要求以及城镇建设对该建筑设计的要求(如建筑高度)等内容。

2)熟悉计划任务书

(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

(2)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

(3)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

(4)建设基地范围、大小,周围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有地形测量图。

(5)供电、供水、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电源接用许可文件。

(6)设计期限和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求。

设计人员必须认真熟悉计划任务书,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建筑标准、用地范围、面积指标等有关限额。

必要时,也可对任务书中的一些内容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但须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涉及用地、造价、使用面积的问题,还须经城市规划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

3)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通常建设单位提出的计划任务,主要是从使用要求、建设规模、造价和建设进度方面考虑的,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还需要收集有关的原始数据和设计资料,并在设计前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有关原始数据和设计资料的内容有:

(1)气象资料,即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以及冻土深度等。

(2)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资料,即场地地形标高,土壤种类及承载力、地下水位以及地震烈度等。

(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即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电缆等管线布置,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情况。

(4)设计规范的要求及有关定额指标,例如学校教室的面积定额,学生宿舍的面积定额,以及建筑用地、用材等指标。

4)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认真调查同类已有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对所设计的建筑有一定了解。

(2)所在地区建筑材料供应及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

了解预制混凝土制品以及门窗的种类和规格,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价格以及采用的可能性。

结合建筑使用要求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了解并分析不同结构方案的选型,当地施工技术和起重、运输等设备条件。

(3)现场踏勘:

深入了解基地和周围环境的现状及历史沿革,包括基地的地形、方位、面积和形状等条件,以及基地周围原有建筑、道路、绿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和总平面布局的可能性。

(4)了解当地传统建筑设计布局、创作经验和生活习惯:

结合拟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建筑形式。

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即在已定的基地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综合技术和艺术要求,提出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有:

(1)建筑总平面。

比例尺1:

500~1:

2000(建筑物在基地上的位置、标高、道路、绿化以及基地上设施的布置和说明)。

(2)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

比例尺1∶100~1∶200(标出房屋的主要尺寸,房间的面积、高度以及门窗位置,部分室内家具和设备的布置)。

(3)说明书(设计方案的主要意图,主要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4)建筑概算书。

(5)根据设计任务的需要,辅以必要的建筑透视图或建筑模型。

3.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是初步设计具体化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设计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

一般对于不太复杂的工程可省去该设计阶段。

建筑工种的图纸要标明与具体技术工种有关的详细尺寸,并编制建筑部分的技术说明书;结构工种应有建筑结构布置方案图,并附初步计算说明;设备工种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及说明书。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应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建筑、结构、设备等全部施工图纸,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和预算书。

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及设计文件有:

(1)建筑总平面。

比例尺1:

500(建筑基地范围较大时,也可用1:

1000,1:

2000,应详细标明基地上建筑物、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并附说明)。

(2)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

比例尺1:

100~1:

200。

(3)建筑构造节点详图。

根据需要可采用1:

1,1:

5,1:

10,1:

20等比例尺(主要为檐口、墙身和各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以及各部分的装饰大样等)。

(4)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如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楼板及屋顶平面图和详图,结构构造节点详图等结构施工图。

给排水、电器照明以及暖气或空气调节等设备施工图。

(5)建筑、结构及设备等的说明书。

(6)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

(7)工程预算书。

1.6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6.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例如设计学校时,首先要考虑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室设置应分班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教师备课、办公、储藏和厕所等行政管理和辅助用房,并配置良好的体育场馆和室外活动场地等。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建造房屋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

4.考虑建筑物美观要求

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受。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

建筑物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原有建筑的状况,道路的走向,基地面积大小以及绿化要求等方面和拟建建筑物的关系。

1.6.2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筑物中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直接或间接有关。

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2.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使用空间

在进行房间布置时,应先确定家具、设备的数量,了解每件家具、设备的基本尺寸以及人们在使用它们时占用活动空间的大小。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有较大影响。

例如湿热地区,建筑设计要很好地考虑隔热、通风和遮阳等问题;干冷地区,通常又希望把建筑的体型尽可能设计得紧凑一些,以减少外围护面的散热,有利于室内采暖、保温。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建筑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等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的重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也有一定影响。

在设计前,需要收集当地上述有关的气象资料,将之作为设计的依据。

风向频率玫瑰图,即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

风向频率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

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地耐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都有明显的影响。

如坡度较陡的地形,常使建筑物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建筑的构成和基础的设置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在烈度6度及6度以下地区,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影响较小,9度以上地区,由于地震过于强烈,从经济因素及耗用材料考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区建设。

建筑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对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同时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部位、构件尺寸、构造节点以及断面、缝隙等尺寸的不同要求,还分别采用分模数和扩大模数。

分模数:

1/2M(50mm)、1/5M(20mm)、1/10M(10mm);适用于成材的厚度、直径、缝隙、构造的细小尺寸以及建筑制品的公偏差等。

基本模数:

1M;和扩大模数3M(300mm)、6M(600mm);适用于门窗洞口、构配件、建筑制品及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和层高的尺寸等。

扩大模数12M(1200mm)、30M(3000mm)、60M(6000mm)等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层高及构配件的尺寸等。

第2章建筑场地

在我国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归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2.1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确定建筑物的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的联系的过程。

进行场地分析首先要收集场地的物理数据资料。

场地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图2.1用地范围与建筑控制线

(1)画出场地的范围和形状以确定它的合法用地范围(如图2.1所示)。

(2)确认房屋的缩进距离和已有的土地使用权。

必要的话,限定建设项目、场地绿化、未来发展等所需的面积和体积。

(3)分析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适于施工和户外活动区域的位置。

(4)标出可能不适于建设房屋的陡坡和缓坡。

(5)定出可作为排水区域的土地范围。

(6)绘制现有排水结构示意图。

明确地下水位的高度。

标出可能遭受地表水、洪水过度冲刷和侵蚀的区域。

(7)确定应该予以保留的现存树木和自然植物的位置。

(8)绘制现有水文图,标出应予以保护的湿地、河流、分水岭、冲积平原及海岸线。

(9)绘制气象图:

日照、主导风向、预期降雨量。

考虑地形和相邻建筑物对日照程度、挡风效果、眩光可能性等的影响。

把太阳辐射作为潜在能源进行评价。

(10)确定通往公共道路和公共交通停车站的可能的路口。

研究由这些通道路口到建筑物进出口的转盘道。

确定公用设施的可用性:

如供水总管、污水和暴雨的排水系统、天然气管道、电力网、电话线和光缆网、消火栓等。

确定通向其他市政服务的通道,比如警力和消防。

把合乎需要的范畴和不合乎需要的范畴区分开来。

列举能够引起交通阻塞和产生噪声的潜在源。

评价与相邻用地的兼容性。

考虑相邻区域的已有建筑物规模和特征对该建筑物设计的影响。

绘制临近的住宅、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医疗设施、娱乐设施等的位置图。

2.2场地平整

平坦的场地有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和建筑物的施工建设,而通常建设场地往往是高低起伏的,这就需要进行场地的改造和平整,通常当地表坡度超过25%时,易于产生水土流失,且难于施工;当地表坡度超过10%时,户外活动受到限制,施工产生困难;而当地表坡度在5%~10%之间时,能够进行一般的户外活动,施工不会有较大困难;理想的地表坡度应小于5%,它适合于大多数的户外活动,施工也相对容易些。

常见的适用场地坡度见表2-2。

表2-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场地名称

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

广场兼停车场

0.2~0.5

室外场地:

(1)儿童游戏场

(2)运动场

(3)杂用场地

0.3~2.5

0.2~0.5

0.3~2.9

绿地

0.5~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场地平整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场地开发和建设应该尽量减小场地以及周围地界的自然排水方式。

如果改变地形,要规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

(2)尽量使场地开发和基础施工所需的开挖土石方量和回填土石方量相等。

(3)避免在易于腐蚀和滑坡的坡地上建设房屋。

(4)要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尽量减少在此类场地上的建筑面积。

(5)要尽量减小对场地地形和原有植被的破坏。

(6)依坡建设房屋时,要设置挡土墙或阶形台地。

建筑物可依坡建设或局部埋入地下,可以降低极值温度,减小风化作用,减小寒冷季节的热量流失。

2.3场地交通

基地与道路相邻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

建筑物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建造。

对于车流量较多的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5)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对于人员密集建筑的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绿化布置应不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应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基地内的通路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基地内车行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

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3.5m。

人行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1.5m。

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基地地面坡度规定:

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基地车行道坡度:

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基地人行道坡度:

纵坡不应大于8%,大于8%时宜设踏步或局部设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2.4边坡保护

对于路面边坡或坡地环境,为防地面水的径流对边坡的侵蚀作用,需要对边坡采取加固措施:

碎石护坡,挡土墙护坡,以及种植植物护坡等。

第3章民用建筑设计

3.1建筑平面设计

3.1.1使用功能的平面设计

各种类型的建筑按使用功能一般可以归纳为:

主要使用空间(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学校建筑中的教室、实验室)

辅助使用空间(如厨房、厕所、储藏室)

交通联系空间(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

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布置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必须使房间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建筑标准。

(4)要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

在决定矩形平面的尺寸时,应注意宽度及长度尺寸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模数的规定。

常用开间进深尺寸为2.7m×3m,3m×3.9m,3.3m×4.2m,3.6m×4.5m,3.6m×4.8m,3m×5.4m,3.6m×5.4m,3.6m×6.0m等。

影院、剧场、体育馆的观众厅,由于使用人数多,有视听和疏散要求,常采用较复杂的平面。

这种平面多以大厅为主,附属房间多分布在大厅周围。

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门的最小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流股数、需要通过门的家具及设备的大小等因素。

如住宅中卧室、起居室等生活房间,门的最小宽度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的最小宽度为750mm(上述门宽尺寸均系洞口尺寸)。

对于室内面积较大,活动人数较多的房间,必须相应增加门的宽度或门的数量。

当室内人数多于50人,房间面积大于60m2时,按防火规范规定,最少应设两个门,并放在房间的两端。

对于人流较大的公共房间,考虑到疏散的要求,门的宽度一般按每100人取600mm计算。

门扇的数量与门洞尺寸有关,一般1000mm以下的作单扇门,1200mm~1800mm的作双扇门,2400mm以上的宜作四扇门。

门的开启方式是:

一般房间的门宜内开;影剧场、体育场馆观众厅的疏散门必须外开;会议室、建筑物出入口的门宜做成双向开启的弹簧门。

门的安装应不影响使用,门边垛最小尺寸应不小于240mm。

(2)窗的大小和位置:

窗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是采光与通风。

其大小可按采光面积比确定。

采光面积比是指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值。

为满足室内通风要求,应尽量做到有自然通风,一般可将窗与窗或窗与门对正布置。

2.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的辅助房间主要包括厕所、盥洗室、厨房、储藏室、更衣室、洗衣房、锅炉房等。

根据各种建筑物的使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