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372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分积木新版.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分积木新版

3分积木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内容,活动课分积木。

⏹教学提示

本课是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知识的整合。

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实物立体图形,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分的,体会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1、准备学具,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材附页中准备了相关的图形,教师需要提前一天准备,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剪下图形,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准备的习惯的一个过程。

当这些多个颜色、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纷杂无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要适时引发学生分类的愿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类标准。

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标准,分类,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

如果学生按“能不能滚分”、“能不能站稳”来分,也是可以的。

教师要特别强调,一旦标准确定了,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分类。

以免因分类标准交错,造成分类的重复和遗漏。

2、深入小组,注重对活动过程的指导

明确分类标准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活动经验、自制力较弱,教师对活动步骤要有详细的指导,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初步的活动习惯。

3、注重反思,深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

在“议一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

一是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二是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回顾一下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三是要回顾活动过程,梳理活动中积累的观察、比较分析的经验,并结合自评、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学会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动手分、动嘴说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渗透分类思想。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立体图形。

学生准备:

剪下附页的贴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9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有什么、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图形的特征说完整一点:

比如有红色的圆柱,绿色的正方体……

设计意图:

继续借助学生喜欢的情境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信息、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这么多立体图形,你能给他们分类吗?

你想怎么分?

学生讨论交流。

(1)我想按颜色分。

(2)我想按形状分。

(3)我先干是否能滚动分。

……

对于学生分类标准予以肯定和鼓励: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不一样的分发,达到的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下剪下的附页中实物贴图分一分,并记下每一类有几个。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学生汇报,先说是按什么分的,再说分类的结果。

(1)我是按形状分的,是圆柱的作为一类,一共有7个;是长方体的作为一类,一共有5个;是正方体的作为一类,一共有4个;是球的作为一类,一共有6个.

(2)我是按颜色分的,红色为一类,黄色为一类,绿色为一类……

(3)我是按能否滚动作为一类,圆柱和球能滚动作为一类,其他的不能滚动作为一类……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分的同一堆物体,分的结果不同呢?

交流,总结因为分法不同,分的结果就不同。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动手操作分积木,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知道分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三)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你家的衣柜里的衣服怎么分类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分类标准,如,可以按大人小孩分,按季节分,按颜色分按外面穿的和里面穿的进行分类,按性别分,按上面穿的和下面穿的进行分,按款式分……

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练习的问题,再一次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应用,进一步巩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达标

一、数一数,填一填。

二、找朋友。

(连线)

一、小画家,涂一涂。

(请你用彩笔按要求涂一涂)

四、我能说,我会做。

请小朋友们两人一组,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说一说。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说得非常好

合格

还需努力

同学互评

2、请你做一做。

(1)

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根小棒,摆一个用了()根小棒,摆一个□用了()根小棒。

(2)、用△、、○、□摆出你喜欢的漂亮图形。

优秀

良好

合格

还需努力

同学互评:

 

五、请你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参考答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

我学会了分类

生:

我学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

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6)布置作业

一、找朋友,连一连。

(6分)

 

二、小画家,涂一涂。

(15分)

给涂绿色,涂红色,涂黄色,涂黑色。

三、数一数,填一填。

(24分)

 

左图中有()个三角形

 

四、用右边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共16分)

 

五、我来选一选,把(共20分)

 

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

六、数一数,填一填(10分)

 

()个

()个

()个

()个

七、哪个不同?

在它的序号下面画√。

(9分)

 

 

回家跟妈妈把家里大衣柜的衣服分分类,说说你是按什么分的。

 

参考答案:

■板书设计3分积木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分类经验,另外,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也是本课的知识基础。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让学生动手操作起来,按照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引导学生说得过程中,不要出现“分类标准”等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语言,学生能说穿什么分的即可。

在教材“分一分”的环节通过贴图形贴纸,并塡一填有多少个,实际上是渗透了初步的统计意识,这位以后学习统计知识埋下伏笔。

■教学资料包

精彩片段:

精讲点拨

《分积木》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积木。

看,现在这些积木这么乱,你想说点什么吗?

预设:

把这些积木分分类整理一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积木,也就是把积木分分类。

(板贴课题:

分积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积木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分类的愿望。

激发学生想亲自分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点拨引导,自主探究。

1、看一看

谈话: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积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积木,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位听。

预设:

生1:

颜色不同,有红色、蓝色、绿色、橙色、黄色

生2:

形状不同,有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想一想

谈话:

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有这么多的发现。

现在请你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给这些积木分类?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预设

生1:

按形状分类生2:

按颜色分类

提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想出了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这些分类的方法就是分类标准。

3、分一分

谈话:

现在请同学们从这么多的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

分完后把你分类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自己进行分类,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方法。

学生展示分类的结果。

预设:

生1:

我是按形状不同来分的,长方体有5个,正方体有4个,圆柱有7个,球有6个。

按形状分的同学分的结果和他分的一样吗?

同学们这了不起,分的结果和数学家分的一模一样。

按形状来分积木,哪一类最多?

哪一类最少?

提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预设

生1:

我是按颜色不同来分的,黄色的有2个,蓝色的4个,绿色的有8个,红色的有4个,橙色的有4个。

提问:

按颜色分的同学分的结果和他分的一样吗?

在这个分类结果中,哪一类最多?

哪一类最少?

4、议一议

谈话:

同学们,刚才我们给积木分好了类,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分类结果。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提问:

为什么他们两个分的不一样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提问: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设计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每个学生先明确分类的标准,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搭积木活动

谈话:

请大家利用自己手中的积木,动手搭积木。

边搭边思考:

你的作品中用到了哪些立体图形?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搭积木,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注重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

四、展示成果,总结评价

谈话:

请大家把搭好的作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

(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谈话: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认为最好的作品拿上来,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

哪个小组的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最多?

出示学生作品

谈话:

多漂亮的小火车,从中你找到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

有几个长方体,几个正方体,几个圆柱。

我们在来看这组同学搭的小房子,你能找到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吗?

真棒!

这个同学还发现了比多比少的知识。

看哪个小组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谈话:

同学们,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进行了分积木,不但用到了数数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蕴含在搭积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开展探究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

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展现思考过程、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反思总结,拓展应用

谈话:

同学们,在这节数学课上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课件呈现丰收园)

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也用你灵巧的小手,搭一副漂亮的作品,找找作品中藏着的数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丰收园”,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归纳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