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153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docx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毕业实践报告

毕业实践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突飞猛进。

人们对各项技术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与完善。

在建筑方面来说,对施工技术人员有了更加严格的文化要求。

本次实践从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到“小刘庄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部进行为期五个月的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践,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也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到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小刘庄二期棚户区改造

工程地点:

东方红东路以南,京沪高铁以东,杨庄河以北

结构类型及层次:

框剪/18层

建筑面积:

74.4万m2

建设单位:

德州盛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

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质量目标:

合格

工期目标:

1096天

承包方式:

施工总承包

1、招标工程项目内容及承包范围:

设计施工图纸范围以内的土建、水电安装等工程。

2、现场施工条件:

现场已经完成“三通一平”工作,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现场的供电、供水点详见平面图中指示位置。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德州开发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小刘二期项目是德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列入2017年山东省棚户区改造任务。

小刘二期项目,位于东方红东路以南,京沪高铁以东,杨庄河以北;工程建设内容:

规划总建筑为74.4万㎡,共设置52栋住宅楼,另有配套商业,社区服务中心及车库。

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框剪结构,基础筏板基础,以粘土为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qpa=800pa,基底进入持力层不小于800,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除垫层为C15,筏板基础为C30外,其余均为C25,±0.000m以下砌体采用MU10页岩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m以上框架砌体采用MU5页岩空心砖砌块(干容重190厚的不大于900kg/m3、120厚的不大于1100kg/m3),M5混合砂浆。

3、屋面概况:

本工程屋面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4、外墙装饰:

主要采用不同色彩的外墙涂料

5、装饰部分:

内墙面装饰:

卫生间、厨房、阳台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其它部位均采用混合砂浆抹灰。

顶棚装饰:

主要采用混合砂浆抹灰。

楼地面装饰:

除公共部位外均为粗装修。

6、气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配电箱ZPDX的电源引自市电网,电压等级为380/220V,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线路的敷设:

采用塑料铜芯线和电力电缆。

室外电缆及地下敷线采用镀锌钢管暗敷,其它在本层内的水平及垂直支路采用难燃PVC塑料管暗敷。

照明及防雷:

照明器具采用单管、双管节能荧光灯、花灯、吸顶灯;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形式,利用结构主筋,将防雷保护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弱电设施接地及等电位联接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实测不满足时,增设人工接地极);本建筑物属三类防雷建筑,避雷带采用ø15镀锌钢管,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做防雷引下线与基础钢筋相焊接,形成通路,以防雷击。

7、水、排水及消防

本工程给水系统设计:

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就近引入,所有室内生活给水管道主管道为钢塑复合管,卡箍式连接,支管道为PE管,热熔连接,室外管道均为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室内外排水均为RBS管,承插连接。

所有消防管道均为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每层楼梯处均设室内消火栓。

(二)、工程施工特点

1、施工特点

本工程为全框剪结构,框架梁柱及现浇板是主体施工的关键。

填充砌块的订购也要尽早采购。

本工程框架柱数量多,截面型号多,施工荷载、模板工程及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也是该工程施工的重点。

所以主体工程施工时,料具投入大。

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工期较紧,所以周转材料(模板及脚手架材料)需求较大,开工时一次投入较大。

2、环境地质特点

本工程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属中软场地类型,场区无液化土层。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技术负责人和工长等项目部管理人员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对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主体工程及装饰工程有了很具体的了解。

同时也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也学会了施工放线的具体操作步骤。

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测量控制是建筑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垂直度、轴线和标高差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此本测量方案在准备期间,制定测量方案,布置有效控制点为施工提供依据。

1.1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a.平面控制桩的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各测量基准点对施工控制点(以规划部门定位桩为准)分别进行校核,以便确定该工程的轴线控制点,并对控制点进行距离和角度闭合核对,再按设计要求将各轴线一一测出,并埋设牢固标准,作好标志。

b.±0.00及各楼层结构放线测量:

在基础(梁)施工完毕后,平面布置6个以上控制点,并对控制点进行闭合,形成矩形测量控制网。

c.测量控制基准点的测设:

待地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全站仪设于选定的控制点,投点于预埋铁板上,经检查无误后将各控制点基线和点准确刻于铁板上,符合要求后,选用钢尺测量定位。

楼面测量点位放线,利用±0.000层控制基点,采用经纬仪向上投线,测设出梁面控制点,在楼面再进行平面测量。

测量出轴线、柱、墙位置线,以及门窗洞口位置。

1.2标高控制测量

标高控制测量基准点依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水准点进行引测。

根据水准点将该工程的设计±0.000点高程准确测于原有建筑物上及周围围墙上(引测的±0.000水准点不少于3个,且要自行闭合)作好明显标志,作为该工程控制各层标高的引测依据。

从±0.000标高引至各楼层的临时水准点不少于八个、各层标高均应从底层±0.000点引测,并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功能对标高进行复核。

1.3垂直度控制测量

本工程使用经纬仪来控制主体施工中的垂直度。

经纬仪图形设计的原则:

八个控制基点P1-P8八点联线组成控制网,要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校核,确保建筑物大角及控制轴线的垂直度,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即现浇结构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0mm。

1.4变形观测

为了掌握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应在施工期内按期进行沉降观测,了解地基下沉量,根据建筑物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加工和埋设按设计图加工埋设。

观测周期安排:

施工期间,基础竣工、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完成时各观测一次,砌体及装修阶段每月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竣工前观测一次。

沉降观测点及水准点埋设在建筑物适当位置上,不易破坏并砌砖保护,上面用预制混凝土盖板盖上。

每次观测完后,应及时整理有关数据,提出观测结果成果表,交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单位保存。

1.5观测精度

测量控制基准点是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因此各基准点必须精确测定,用DNS水准仪按两个测回测出,两测回之差不大于2mm,取中数为正确控制线,各控制基准点测定后,应根据图形关系检查角度、距离和方向相互关系,角度90±5",距离1/15000,各测量控制基线三点应在一条线上,其偏差不大于2mm,标高精度为4mm,沉降观测其精度闭合差不大于0.6mm,若超过就进行现场调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1.6测量信息反馈

施工测量及沉降测量,依据施工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及比较,观测精度闭合差超出要求,应及时进行现场调整,并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报告,作出相应的技术处理,待工程竣工后,施测数据编制成成果表后,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交付。

1.7常用仪器配置:

经纬仪(WILDT2):

1台;

普通水准仪(自动安平):

2台;

精密水准仪(DNS):

1台;

铟钢尺(铟钢):

1把;

钢尺(30m、50m):

各3把。

(二)、基础工程

土方开挖与回填

1.施工准备

1.1作业条件

1.1.1土方开挖

a.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对靠近基坑(槽)的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防护或加固措施。

b.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办理验收手续。

c.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0.5m以下,并做好土壁加固的机具和材料准备,然后再开挖。

d.完成场地平整,并使有一定坡向,同时挖好临时排水沟,以保证边坡不被冲刷塌方,基土不被地面水浸泡破坏,同时修筑好运输道路。

e.查清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资料及周围环境情况,根据施工具体条件,制定土方开挖、运输、堆放和土方调配平衡方案。

f.夜间作业时,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1.1.2土方回填

a.土方回填前,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

b.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c.房心、管沟的回填土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d.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

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橛,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e.作好技术交底。

1.2施工机具

挖土运土机械、打夯机、手推车、铁锹、3~5m钢尺20#铅线、胶皮管、手锤、铁镐、橇棍、坡度尺、小线等。

2.工艺流程

2.1土方开挖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2.2土方回填

基槽(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上、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三)、钢管脚手架及防护

1.构配件质量要求

1.1钢管:

a.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

b.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下表采用。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

c.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c.1新钢管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8.1.1款的规定。

c.2旧钢管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8.1.2款的规定。

c.3钢管上严禁打孔。

1.2扣件:

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b.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c.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1.3脚手板:

a.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b.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

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c.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1.4连墙件:

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2.立杆基础

2.1地基处理

a.立杆要座落在坚硬实土上、普通老土(包括三年以上回填土)、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地基上。

或根据土质情况铺设100mm厚的道渣,地基承载力不宜小于80KN/m2。

b.立杆底座底面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mm,必须装设在钢座(又名底盘、底座,属扣件的一种,用以增大立杆与地基的接触面,减少压强,避免基础被压坏或出现过大的变形影响脚手架的稳定)上,或采用垫木支垫(垫木需用2000~2500×200×50×60的木板)垂直于墙垫放,或采用长不小于4000的木板平行于墙面垫放。

c.外架高度在20~30m时,如用作砌筑,立杆底部应铺设不小于450×450×15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块。

2.2定距定位

a.根据表《砌筑外脚手架立杆纵横距离一览表》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距墙距离,并打好木桩。

砌筑外脚手架立杆纵横距离一览表单位:

m

材料情况

构造形式

钢管架

30以下

30~50

双排

纵距

≤2.0

≤1.5

横距

1.2~1.5

≤1.2

注:

1、内立杆与墙面距离:

a采用脚手板横铺时,须保证脚手架距墙面不大于200mm;b采用脚手板直铺时,内立杆距墙面为200mm以内。

2、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800mm,立杆间距不大于2000mm,大横杆步距不得大于1800mm。

3、50m以上的外架宜采用悬、挂、挑脚手架。

b.用钢卷尺(50m、30m)或皮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或沿线撒石灰标出记号(立杆接触面的中心)点出立杆位置。

3.杆件接长与搭接

3.1总要求

立杆首根、有长有短,错开搭设。

立杆顶端外排应高出建筑物檐口1500mm,内排应低于檐口400~500mm。

3.2立杆垂直度要求

a.架高30m以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高度的1/200,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三个方向),力求不在同一步内。

b.架高30m以上,其垂直度应按架高的1/400~1/600控制,但全高偏斜不大于100mm。

c.大横杆同一排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1/300,且不大于500mm,大横杆应布置在立杆里侧,且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线的距离应小于1/3跨度。

d.底座沉降小于10mm,步距偏差±20mm,柱距偏差±50mm,排距偏差±20mm。

e.接地、避雷措施应由专业电工按JGJ130-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3.3立杆(横杆)对接接长,用对接扣件(俗称一字扣件)。

对接接头应交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于500mm,应避免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4立杆与大小横杆的联结,用直角扣件。

大横杆又名牵杆、顺水杆;小横杆又名横楞、横担。

小横杆靠墙一端距离一般为50~100mm。

3.5剪刀撑(又名十字撑、十字盖)与立杆、横杆连接用万向扣件。

万向扣件俗称任意扣件。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o~60o。

3.6扣件连接要求:

内壁的圆幅度要求精确,与钢管扣紧时,接触面不少于30%,螺栓不宜拧得过紧。

拧紧程度一般控制在40N·m~60N·m之间,最大不得超过65N·m,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钢管架重要的构件是大横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不致下滑,扣件本身具有抗滑、抗旋转和抗拔能力。

一个扣件的抗滑移承载能力应达到8.5kN。

3.7大横杆位于立杆内侧,采用横铺脚手架板时,中间还有一根,共三根,其步距:

砌筑用脚手架不大于1.5m,装修用脚手架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为立杆间距,跨距为大横杆跨距;当采用脚手板直铺时,小横杆间距按规程规定间距为1.5m,跨距同在横杆跨距。

30~50m的外架,小横杆应固定在立杆上。

3.8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3.9在距底座下部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约束立杆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在纵向扫地杆上设置横向扫地杆,接立杆下端,约束立杆底端在横向发生位移。

3.10脚手架搭设顺序:

底座安放→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先内排后外排)→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杆(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循环向上。

4.架体与建筑物拉接

4.1架体与建筑物拉接俗称连墙杆,其作用是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防止脚手架内、外倾斜,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

4.2连墙杆一般设置在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的抗水平拉力作用的结构部位(住宅每层设置)。

4.3架高7m以上,每高4m,水平每隔7m,至少装设一道连墙杆。

方法一:

可采用预埋钢管作为附墙连接点的方法,这在高层施工中使用较多。

方法二:

用预埋8#钢筋拉接立杆。

拉接处的小横杆顶墙,以防架子内倾。

5.剪刀撑和横向支撑设置

5.1高30m以下脚手架在外侧立面两端设置,中间每隔12~15m设一组,联系3~4根立杆,最高跨6根大横杆(即六跨),斜边地面成45°~60°角。

由低连续设置剪刀撑到顶。

5.2高30~50m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立面转角处起,每7~9根立杆设一组剪刀撑,每一边不小于3组,沿架高连续设置。

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方法:

一端接立杆,一端接伸出的横杆端)。

两剪刀撑用大剪刀撑联系,也可根据现场设八字撑。

5.3高30m以下脚手架宜在两端从1~2步内,由底到顶呈之字型设置横向支撑。

高30~50m以上者除两端位置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组。

斜杆应采用万向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大小横杆等同步搭设。

5.4抛撑设置(一般在架高7m以上设置),间距同剪刀撑(埋深≥30cm),与地面约成60°,横向撑住架子。

架子高7m以上,设连墙杆。

6.施工层脚手板铺设

6.1当采用横铺竹脚手板(宜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板长2.2~3m,宽25~30cm,板厚不小于5cm螺栓Ф8~10mm,每板螺栓不少于4根,螺栓孔不得大于1cm)。

竹脚手板要满铺,两端必须用钢管或钢筋压固,大横杆要架在小横杆上,在中间增加一根大横杆(共3根),并使表面平整。

当采用直铺时,其接头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板端悬空部分应保持10~15cm,搭接铺设的脚手架20~30cm,板端必须与小横杆绑牢。

6.2在脚手架全高或高层脚手架的每个高度段内,脚手板铺设不多于6层,作业层不超过3层。

或据计算确定。

6.3脚手板的荷载控制:

砌筑脚手架不超过3kN/m2,集中荷载不超过1.5kN/m2。

装修脚手架不超过2kN/m2。

7.防护

7.1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在外排立杆的内侧设护栏和挡脚板,上栏杆主1000~1200㎜,中栏杆居中设置。

踢脚板也可用加设一道栏杆(距脚手板面200~300㎜)或挂一块脚手板,目前多采用立网式防护代替护栏及踢脚板的防护,效果较好。

但立风一定要牢固。

7.2高层施工时,采用脚手架外表面满挂安全网。

7.3临街作业要采用竹笆封闭,也可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施工,在脚手架外侧还要搭设防护棚。

高30m以下脚手架防护棚宽4m,高30m~50m脚手架,棚宽5m。

同时还要考虑风荷载对脚手架稳定性的影响。

7.4脚手架不应在高、低压线下方搭设。

脚手架外侧边缘距外电架空线路外侧边线的确良安全距离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外电线路电压(kV)

<1

1~10

10~35

154~220

330~500

安全距离(m)

4

6

8

10

15

8.斜道(架高4m以上搭设)

8.1斜道双称盘道、马道,是以一定坡度由地面上升到高处的架子附搭在脚手架旁,供人上下及运料。

斜道有"一"字式和"之"字式两种。

架高在三步以下方可搭一字式斜道,即一个跑段。

多层、高层建筑物要搭之字式斜道(即4m以上)。

8.2供人上下的坡度1:

3(高:

长),宽不小于1.5m。

运料的坡度1:

6,宽1.5~3m。

转弯平台面积应有8~10,最小为6m2,运料的可增大到16m2。

8.3斜道搭设方法:

a.立杆横距同斜道宽。

纵距≤1500mm。

b.小横杆沿斜道由低到高排列与立杆搭牢。

c.斜梁(斜横杆)搭在小横杆上,间距≤600mm(如为方木脚手板≤400mm)。

d.大横杆仅起加强架子稳定的作用,与外架的大横杆等高,每步架一道,搭在立杆外侧。

e.1500mm的斜道,每长3000mm,应在小横杆跨中搭设抛撑一根,一端同小横杆搭接,另一端同立杆搭接,宽度超过2000mm的斜道应在中间斜梁下每隔3000mm设抛撑一对,一端同小横杆搭牢,另一端同立杆搭牢,成"八字"形。

同时底端必须垫实。

其作用是:

抛撑可承受小横杆传来的垂直力,以及平台同斜道连接的一面,设十字撑到顶,要注意门处的搭设,以利同行。

f.斜道及平台脚手架设同外架。

当用木板时每300mm钉一道防滑条。

斜梁与立杆间距为150~200mm,搭在小横杆上。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必须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栏杆高度为1200m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g.对于附在脚手架外面的斜道(即利用脚手架的外排立杆作为斜道的里排立杆时),应加强脚手架连墙杆的装置。

9.拆除

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先拟订作业计划,报请批准。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才准开始工作。

作业计划一般包括:

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等。

拆架时,周围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划出工作禁区,禁止非拆人员进入。

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人畜入内。

拆除顺序应从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且注意以下五点:

9.1拆除脚手架要求本着先搭接的后拆,后搭接结的先的原则,按层次由上而下进行。

所有拉接点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接结点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设连接点加固。

9.2拆架时,先拆护身栏杆,每挡内留一块脚手板翻到下层,其余脚手板运下。

然后依次拆小横杆、大横杆(采用横铺脚手板时先拆大横杆,再小横杆)、十字撑、立杆等。

拆大横杆十字撑要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

拆下的材料必须随时运送到地面,不得堆放在脚手架和楼上。

9.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钢管的高度(约6500m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杆。

9.4拆架过程,最好中途不要换人,如要换人,则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

操作时,思想要集中,上下呼应。

9.5拆下来的架料要分类堆放,进行保养。

10.分段验收

10.1脚手架搭设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搭设及拆除的基本方案,搭设时,应制定切实可行施工方案及防护措施。

10.2外脚手架应随楼层的增高逐层对其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并随搭设进度分段验收,项目技术负责人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四)、模板工程

1.施工准备

1.1作业条件

1.1.1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

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

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1.1.2模板拼装

1.1.2.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1.1.2.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装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1.1.2.3竹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1.1.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1.1.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线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1.1.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2.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3.工艺流程

3.1安装柱模板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3.2安装梁模板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起拱→绑扎钢筋→安装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3.3安装顶板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