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4881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24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 全册教学设计.docx

必修一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课题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教学难点

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曾说过: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从吃、穿、住、行等方面)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都要进行化学实验,因此,我们就从实验学化学。

了解化学

认识化学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初中用KMnO4制取O2实验,实验结束后,如果先撤去酒精灯,结果发生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引导分析、思考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实验,得出化学实验安全,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例如:

1、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板书:

总结:

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见P44)

回忆初中化学实验,了解安全常识

相互交流学习

思考与交流

1.你能举出你曾经历过或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

2.从这些例子中你能小结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

要想做好化学实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前做好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制定实验的方案,了解安全操作事项,检查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2.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与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3.掌握实验程序: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

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代表发言:

思考交流

相互补充

达成共识

 

了解花学实验的一般方法

 

课题

过滤、蒸发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2.通过复习粗盐的提纯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教学难点

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

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沙里淘金”生活实例等

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

联系生活实际

板书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思考与交流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仪器有哪些?

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除掉杂质。

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的和无价值的吗?

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请举例说明?

思考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正确把握此实验。

巩固初中学习的粗盐提纯

板书

1.过滤和蒸发

[设问]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一低、二帖、三靠”;老师补充、完善。

(1)粗盐提纯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思考回答]过滤操作及蒸发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使认识正确实验的重要性及成败的保证

实验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合作实验

实验反思

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吗?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现象严重;

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

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

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

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失误的地方,自己改成的习惯

思考交流

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

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

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

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检验方法.

思考

实验验证

我们推测在提纯后的盐中含有SO42-,你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此盐中是否含有SO42-?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

探索

思考交流

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

可参考相应物质的溶解性。

杂质

加入试剂

反应原理

硫酸盐

MgCl2

CaCl2

⑵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

你设计的除去离子的方法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

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

讨论交流

设计实验方案

 

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课题

蒸馏和萃取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过程与

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点

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分液漏斗是否漏液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完成下面的表格:

实验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和几

滴稀硝酸。

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

3.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按课本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

通入冷凝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

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100℃时

的馏分,停止加热。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

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

稀硝酸。

(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

写出以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安装蒸馏实验装置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写出检验氯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蒸馏自来水的实验操作

思考教练

1.什么是蒸馏?

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在蒸馏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

2.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时,应怎样通入冷凝水?

3.在蒸馏实验中,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4.目前世界各国淡水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海水相对充足,你认为能用海水蒸馏得到淡水吗?

若能,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吗?

思考交流讨论

相互学习共同找出实验的正确方法,使认识世界水资源的贫乏、

板书

(1)原理:

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讲述: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了解蒸馏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中需要的注意事项

正确认识蒸馏的作用及实验原理

板书

2、萃取

过渡

识这个新的仪器:

分液漏斗。

使用注意事项并演示:

四氯化碳从水中萃取I2

(1)定义:

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2)萃取剂的选择:

(可补充酒精萃取I2的实验)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听讲,观察,认识分液漏斗

了解萃取的实验原理

 

 

 

⑴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⑵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⑶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止。

⑷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注意事项:

1.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2.如果所用溶剂沸点低,要注意放气。

3.上面的液体应该从上面倒出。

4.静置时间应该长,让两种液体充分分开。

小结:

过滤、蒸发、萃取、分液四种方法适用条件

1.待液体分层后,你看到的现象有哪些?

分液漏斗内的两层液体如何注入烧杯中?

2.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萃取?

萃取的条件是什么?

在萃取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实验前,你认为应该干什么?

如何操作?

练一练2:

在分液漏斗里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止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相互学习的学习能力

教学

反思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课题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是的基本单位,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2、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

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通过物质的量这一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的物理量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地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由肉眼不能看到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同时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

由此可见,在分子、原子等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

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分子呢?

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1)方程式2H2+O2=2H2O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2)若生成一滴水(约0.05mL)大约含有1.7亿亿个水分子,需要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各多少个?

(3)在实验室中生成36克水,你如何实现?

是数分子个数吗?

微观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原子分子

问题探究

(1)怎样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又怎样知道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

学生思考

类比学习法测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板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讲解

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单位为mol。

听讲

板书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1、定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可举例长度、质量等常见物理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注: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适用于微观粒子

3、用mol作单位是,要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

做笔记

练习

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1mol氢×

B.1molCO2√

C.1mol小米×

思考

学以致用

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11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

1、1mol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

(约为6.02×1023个)

2、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的?

(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来的)

3、12C原子特指什么结构的碳原子?

(12C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阅读教材11页上内容,理解物质的量在粒子数目上的大小关系

听讲

认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依据

归纳整理

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式量时,所含相应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

学习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至12页中部。

阅读,然后谈谈你对下列名词或数据的认识,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物质的量”、“摩尔”、“6.02×1023”

归纳整理

“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微观微粒集体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归纳总结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关系

归纳总结

归纳整理

使用摩尔时必须是微观微粒,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具有单位的物理量,要和质量区分开。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写出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Fe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CO32-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

加强练习

 

 

课题

气体摩尔体积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掌握Vm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过程与

方法

从分析研究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因素过程中,培养问题的意识,调动研究的主观欲望,体验归纳整理的过程,学习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美丽、奇妙和和谐。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难点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

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

计算教材14页表格

观察和分析表1信息,你发现1mol固、液、气物质的体积有什么特点?

温度和压强对气体的体积有和?

计算阅读能力的加强

归纳整理

(1)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

固体液体气体

(2)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

(3)压强相等时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温度相等时气体的体积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归纳总结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问题探究

为什么有上述规律?

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后请你推测,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固、液、气物质的体积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思考

归纳整理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①物质粒子的多少②物质粒于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总结

学习探究

阅读教材13—14

看书后谈谈你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争强表达能力

练习

2.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则()

A.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B.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C.质量一定相同D.密度一定相同

3.标准状况下,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gCO2的分子数目相同,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32B.32g/molC.64g/molD.64

练习

熟练掌握气体摩尔体积

板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Vm)

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

L/mol

表达式:

n=

教学反思

 

课题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

方法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运算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运用

2、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溶液。

溶液的浓稀程度我们用浓度来表示。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便是其中的一种。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39度的白酒,你知道“39度”的含义吗?

5ppm的硫酸铜溶液,ppm表示什么你知道吗?

联系实际

问题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5页的有关内容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某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为nB,溶液的体积为V,若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B表示,请写出用nB、V表示cB的式子。

了解化学中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

归纳整理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其中,B表示各种溶质)

表达式:

c(B)= 

单位:

mol/L1(或mol·L-1)

做笔记

实践应用

1.将23.4 g 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归纳整理

[分析]此题已知溶液的体积V=250 mL=0.25  L,据c(NaCl)=

 还须知道n(NaCl),这就需要根据n(NaCl)=

来 算出NaCl的物质的量。

解:

23.4 g NaCl的物质的量为

n(NaCl)= 

=0.4 mol

因此,可算出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NaCl)=

 =1.6 mol·L-1

答:

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 mol·L-1。

听讲,练习

增强对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实践应用

2.配制500 mL,0.1 mol·L-1的NaOH溶液,需NaOH物质的量是多少?

质量是多少?

学生思考并计算

归纳整理

[分析]略

解:

依题意:

n(NaOH)=c(NaOH)·V[NaOH(aq)]=0.1 mol·L-1×0.5 L=0.05 mol

0.05 mol NaOH的质量为

m(NaOH)=n(NaOH)·M(NaOH)=0.05 mol×40 g·mol-1=2 g

答:

配制500 mL 0.1 mol的NaOH溶液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为2 g。

练习1:

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Na2CO3多少 g?

计算配制溶液需要的质量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问题探究

1.将342 g C12H22O1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溶解在1 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1 mol·L-1?

2.从1 L 1 mol·L-1的C12H22O11溶液中取出100 mL,取出的溶液中C12H22O1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学生思考

加强对计算的熟练

整理归纳

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且不同物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和性的。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

(可比喻从一坛醋中取一勺,其酸度是相同的)

问题探究

初中学过质量分数表示浓度的溶液的稀释问题,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浓度的溶液如何进行稀释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的相关练习

整理归纳

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均不变。

为此,在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我们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进行有关计算:

[板书]c(浓)·V(浓)=c(稀)·V(稀)

做笔记,思考溶液稀释浓度与体积的关系

知识实践

配制250 mL 1 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 mol·L-1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分析计算并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表达式:

c(B)= 

单位:

mol/L1(或mol·L-1)

2.浓溶液的稀释

c(浓)·V(浓)=c(稀)·V(稀)

教学反思

 

课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班级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

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