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803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docx

岳麓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

适用学科

高中历史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岳麓版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背景之一,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中心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本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学罗斯福是如何把美国带出泥潭的。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

1、直接影响: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2、间接影响: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新政所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由于经济逐渐复兴,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美国自由民主制度得到了巩固,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等国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3、深远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特点与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2)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易错点2:

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考点/易错点3: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

(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

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

A.摇滚、爵士乐盛行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摇滚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B项主要发生在30年代,D项是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后,因此A、B、D均不符合题意。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处于盲目发展阶段,市场一片虚假的繁荣,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C项正确。

【例题2】

【题干】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

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

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

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答案】D

【解析】通过购买黄金,使得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刺激出口,故选D项。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剑桥大学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指出: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的理解能力。

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A项错;B项和C项与史实不符。

故选D项。

2、

上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

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  )

A.固守自由放任B.实行政府干预

C.走法西斯道路D.发展知识经济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绅士的观点是靠稻草人渡过危机时期,也就是不作为,结合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与其观点一致的是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巩固】

1、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

你认为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指(  )

A.混合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

C.“新经济”

D.福利经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看不见的手”意为市场经济规律;“看得见的手”意为利用政治力量干预经济的发展。

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纽约时报100年》中记载,“有时他(指罗斯福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斯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B.苏联在美苏对抗中处于优势

C.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危及资本主义发展

D.新政严重侵害垄断资本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来说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故A、D两项不正确。

美苏对抗是在二战后,故B项不正确。

【拔高】

1、某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围绕以下两本经济学著作: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来确定研究方向,他们最有可能确定的课题是(  )

A.论关于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

B.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论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D.论殖民掠夺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强调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主张以市场调节为主,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调在经济危机期间应加强对市场的干预,故D项错误;A项侧重于凯恩斯主义,C项强调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都片面,故应该排除。

2、

右图所示海报的内容经过推行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③缓解了社会矛盾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不可能消除,因此可将含有②的选项排除。

课程小结

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