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492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考点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docx

高考物理考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原卷版

考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2019天津]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

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

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2.[2019江苏]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

Cl2(g)

FeCl2(s)

B.MgCl2(aq)

Mg(OH)2(s)

MgO(s)

C.S(s)

SO3(g)

H2SO4(aq)

D.N2(g)

NH3(g)

Na2CO3(s)

3.[2018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2018课标III)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首先要明确工业上是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实验室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固体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

易溶,但比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与H+反应

CO32-+H+=CO2↑+H2O

H++HCO3-=CO2↑+H2O

与碱反应

Ca(OH)2

Ca2++CO32-=CaCO3↓

Ca(OH)2过量

Ca2++OH-+HCO3-=CaCO3↓+H2O

Ca(OH)2少量

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氯化钙

Ca2++CO32-=CaCO3↓

不反应

硫酸铝

2Al3++3CO32-=3CO2↑+Al(OH)3

Al3++3HCO3-=Al(OH)3↓+3CO2↑

主要用途

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

发酵粉,制药,灭火剂

相互转化

1、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

典例1(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碱性:

LiOH

B.溶解度:

Na2CO3

C.热稳定性:

PH3

D.沸点:

C2H5OH

2、考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典例2(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下列过程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加热NH4Cl固体B.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C.向FeSO4溶液中通入NO2D.向稀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3、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比较

典例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巧妙的实验设计有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B.用装置乙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C.用装置丙判断铁钉发生的是析氢腐蚀还是析氧腐蚀

D.用装置丁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比较

典例4(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2CO3遇少量酸可转化为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比NaHCO3大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Na2CO3比NaHCO3剧烈

D.NaHCO3能与NaOH反应,而Na2CO3不能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典例5(江西省萍乡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可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B.将NaOH溶液滴加到FeCl3溶液中可制备Fe(OH)3胶体

C.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备纯净的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饱和食盐水

D.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6、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典例6(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胶粒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

C.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SO2和湿润的O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得到漂白性更强的漂白剂

7、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

典例7(2018年云南省文山州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1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下表1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

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

Na2C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

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

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___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

溶解度表

.

8、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质量分数测定

典例8(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9、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图像分析

典例9向体积均为10m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

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的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B.当0盐酸)<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OH

D.向乙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224mL

1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

典例10(山西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A卷)“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

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S

SO3

H2SO4

B.NH3

NO2

HNO3

C.Cu2(OH)2CO3

CuCl2(aq)

Cu(s)

D.饱和NaCl溶液

NaHCO3(s)

Na2CO3(s)

2.(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晶体

B

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通入SO2

溶液红色退去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双水解反应

4.(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pH(Na2CO3)>pH(NaHCO3)

B.实验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

C.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多

D.两溶液中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5.(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10月)检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A

观察Na与H2O反应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用滤纸吸去表面煤油,

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B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

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C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

观察火焰的颜色

6.(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将过量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D.将过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稀Na2CO3溶液中,开始几乎不会产生气体,后来出现大量气体。

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实验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

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采用CCl4萃取I2

A

B

C

D

8.(上海市吴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调研考试)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为下图所示

(1)侯氏制碱法又称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

(3)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中,再滴加_________。

(4)请简述与索尔维法相比,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____。

(5)如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氨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

仔细观察两只通气导管内所处的位置,由此推断:

气体a为_____,气体b为_________;两者的通入次序为_____。

为防止尾气污染,c中可放入蘸_____溶液的脱脂棉。

(6)气体a与b均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制备。

当锥形瓶中固体为生石灰时,分液漏斗中应盛放_________。

用该装置制备另一种气体的方法是:

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装置饱和食盐水中有晶体逐渐析出,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8)反应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其优势是_____。

水浴温度维持在42℃左右,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不利于晶体析出;温度过高,_____,也不利于晶体析出。

(9)反应结束后,将热水浴换成冰水浴,冷却15min左右再进行过滤,目的是:

_________。

(10)得到的NaHCO3晶体中会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纯度测定:

该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01)。

若称量操作无误,但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写出可能导致该结果的一种情况:

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