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461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铁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B.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

C.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温度不变,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断加入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

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水的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

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为蓝色

B.a点固体为Zn、Cu、Ag

C.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c点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锌、银、铜的活动性顺序是:

锌>铜>银;锌粉加入到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溶液中硝酸银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反应过程中析出固体质量是纵坐标,加入锌粉的质量是横坐标;锌和硝酸银反应固体质量增加,锌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减少;所以0b段是锌和硝酸银反应,bc段是锌与硝酸铜反应,cd段是锌粉过量。

【详解】

A、d点是锌粉过量,已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两者反应完全,溶液中没有了硫酸铜,溶液不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B、a点是锌与硝酸银反应了一部分,所以a点固体只有Ag,不符合题意;

C、b点是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硝酸铜还没反应,所以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硝酸铜两种,符合题意;

D、c点是锌与硝酸铜完全反应,析出固体是Ag、Cu,Ag和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金属和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间相距越远,就最先反应;2、加入锌粉的量是引起滤渣和滤液成分的关键变量;3、对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便知道固体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

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

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

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错误;

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错误。

故选A。

5.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曲线所示变化规律的是

A.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刚开始是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等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由硫酸铜转化成硫酸亚铁,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转化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减少,选项错误;

C.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钾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转化成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又增加了溶质氯化氢,故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选项错误。

故选C。

6.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可知最后pH值大于7,故A错;

B、由于在没加入氢氧化钠之前,没有生成硫酸钠,所以应该从0点开始,故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C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最后硫酸被反应完了,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最后变为零,故D错。

故选C。

7.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铝片没有打磨

B.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知,0~a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0~a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A正确;

B、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选项B不正确;

C、0~a段容器内,随着盐酸的加入,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液体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铝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一直增大;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但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b~c段容器内,反应已经结束,但随着盐酸的加入,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

因此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选项C正确;

D、因为0~a段,发生的是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c段加入的盐酸没有反应,所以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AlCl3和HCl。

选项D正确。

故选B。

8.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镁离子

B.bc段(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

C.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和锌离子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根据距离远的先被置换的原则,所以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

锌不与硝酸镁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镁弱)。

【详解】

A.由以上分析,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生成银与硝酸锌,不含两端点时,硝酸银部分被置换,硝酸铜还没开始反应,所以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和镁离子。

故A不符合题意;

B.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

故B符合题意;

C.由于不知道c点时硝酸铜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了含有镁离子、锌离子,还可能含有铜离子。

故C不符合题意;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设生成固体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根据题意得:

,所以m1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该图像不是完整的图像,c点不一定是反应的终点。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pH=12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加水稀释

C.

恒温下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人硝酸钾

D.

向一定量的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铁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则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碳酸钠反应完全后,氯化钠质量不变,再加人稀盐酸,增加了溶剂的质量,则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A错误;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加水稀释,pH变小,但不会小于7。

B错误;

C、恒温下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则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溶液饱和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正确;

D、铁与硫酸锌不发生反应,则溶液中没有铁元素。

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C.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等质量块状、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当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并且是由大于7逐渐趋近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因为碳酸钙中也含有钙元素,反应前钙元素质量分数不能是0,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需要的反应时间短,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用水稀释KOH溶液

B.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

C.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CaO

D.

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水稀释KOH溶液时,pH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CaO,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直至降低至原温度,符合题意;

D、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时,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的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Ⅰ.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数据分析,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M点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钡,N点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这是因为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中,当加入9.5g硫酸镁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18.5g-14g=4.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中的盐酸,因此不能解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故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钙,C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E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F和E是同类物质,F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是二氧化碳。

(1)碳酸钠的用途是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2)物质D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3)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或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14.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

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提示: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溶液的颜色2HCl+Na2CO3=2NaCl+H2O+CO2↑(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即可)Ca(OH)2+Na2CO3=CaCO3↓+2NaOH

[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解析】

【分析】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和溶液酸碱性及性质的不同可以鉴别物质。

【详解】

(1)五种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他四种溶液都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进行鉴别;

(2)若试剂Y为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Na2CO3=2NaCl+H2O+CO2↑,若试剂Y为碱(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碳酸钠能和碱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点睛】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

15.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_________E: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CO2

(2)Fe3O4Fe3O4+4CO

3Fe+4CO2C+CO2

2CO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1)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B,C是氧化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物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和E能反应说明C具有还原性,且是碳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不能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所以B→C可以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

C+CO2

2CO,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E→B+D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

Fe3O4+4CO

3Fe+4CO2.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

解答本题突破口是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再根据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进行分析,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需要知道三大还原剂:

氢气、一氧化碳、碳.

16.小芳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

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

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

(2)D→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H2SO4 。

复分解反应 。

6CO2+6H2O

C6H12O6+6O2

【解析】

A物质是含氧元素的单质,故A物质是O2,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B物质中含有+4价的元素,故B物质是CO2,C物质是含氧元素的酸,且含有+6价的元素,故C物质为H2SO4;物质D为含+6价元素的盐,其溶液呈蓝色,故为硫酸铜,D能转化为含有+2价元素的碱,故为氢氧化铜。

(1)物质C的化学式是H2SO4;

(2)物质D是盐,物质F是碱,由盐转化为碱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B物质是二氧化碳,A物质是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

17.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

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碱性过滤

(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它合理答案

(3)硫酸钠、碳酸钠(4)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

【解析】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1)原无色废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操作l的名称为过滤。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NO3)2=Cu(NO3)2+BaSO4↓。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钠、碳酸钠。

实验活动二:

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试剂①是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

18.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①中起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蓝色沉淀属于(填“酸”、“碱”或“盐”)。

【答案】

(1)催化Cu

(2)CaO+H2O=Ca(OH)2(3)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C为水。

氧气可与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元素的氧化物D,已知D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所以可知D为氧化铜。

则红色金属为铜。

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所以题目中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

(1)A应为二氧化锰,其作用为催化作用。

红色金属为铜,其化学式为:

Cu。

(2)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3)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属于碱类。

考点:

物质的推断

 

19.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