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303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docx

医考类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

DSA成像技术模拟题2

1.下列哪项不是DSA检查前所需选择的成像参数

A.减影方式

B.X线焦点

C.采集帧率

D.曝光时间

E.空调温度

答案:

E

DSA检查前要选择的相关成像参数包括减影方式、X线焦点大小、采集帧率、曝光时间、注射方式等。

2.采像时,在视野密度低的部分加入一些吸收X线的物质是为了

A.补偿滤过

B.防止饱和状伪影

C.防止X线衰减

D.防止X线吸收

E.防止伪影的产生

答案:

B

采像时,在视野密度低的部分加入一些吸收X线的物质,使X线在被照射区域内的衰减接近均匀,以防止饱和伪影。

3.关于mask像选择时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ask像可在后处理中重新选择

B.mask像可在对比剂出现之前选择

C.mask像可以在对比剂充盈最佳时选择

D.mask像可以在对比剂消失时选择

E.mask像只能在充盈前选择

答案:

E

mask像和充盈像的相减组合可在造影前设定,若出来的图像不理想,可在后处理中重新选择mask像和充盈像;mask像既可以在对比剂出现之前选择,也可以在对比剂充盈最佳时选择,还可以选择在对比剂从血管中消失之后。

4.对比剂的用量按受检者的体重计算,儿童一次用量为

A.4~5ml/kg

B.3~4ml/kg

C.1.2~1.5ml/kg

D.1ml/kg

E.0.5ml/kg

答案:

C

在对比剂的用量上,总的按受检者的体重计算,成人一次1ml/kg,儿童一次1.2~1.5ml/kg;注药总量成人3~4ml/kg,儿童4~5ml/kg。

5.对比剂的用量按受检者的体重计算,成人总量为

A.0.5ml/kg

B.1ml/kg

C.1.2~1.5ml/kg

D.3~4ml/kg

E.4~5ml/kg

答案:

D

6.根据对比剂-血管直径曲线可知,血管里对比剂的量与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成等比

D.成对数关系

E.不成比例

答案:

A

根据对比剂-血管直径曲线可知,血管里对比剂的量与血管直径成反比。

7.DSA检查时注射流率的选择原则

A.根据导管的长度

B.应与导管尖端所在部位血流速度相适应

C.根据导管的直径

D.根据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

E.血管内血流速度

答案:

B

选择流率的原则应与导管尖端所在部位血流速度相适应。

8.影响注射流率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导管的内径

B.对比剂的黏稠度

C.导管与血管的方位

D.导管长度、单或侧孔

E.导管的粗细

答案:

E

DSA所选用的注射流率应大于造影时血管内的实际所需流率,因为注射流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造影导管的内径、长度、单或侧孔、对比剂的黏稠度、导管与血管的方位等。

9.关于流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导管的长度成反比

B.与对比剂黏度系数成反比

C.与注射压力成反比

D.与导管半径的4次方成正比

E.与注射压力成正比

答案:

C

实验表明,流率与导管的长度成反比,与对比剂的黏滞系数成反比,与导管半径的四次方及注射的压力成正比。

10.导管的半径增加1倍,那么注射流率应

A.减少8倍

B.增加8倍

C.减少16倍

D.增加16倍

E.增加32倍

答案:

D

导管的半径增加1倍,注射流率就会增加16倍。

11.关于对比剂黏稠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对比剂黏稠度相同

B.对比剂浓度越低黏稠度越高

C.温度越高黏稠度越小

D.温度越低黏稠度越小

E.不同对比剂的黏度相同

答案:

C

对比剂的黏稠度可由其性质、浓度、温度决定,不同的对比剂具有不同的黏度;对比剂的温度越高,黏度越小。

12.关于注射压力的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A.1磅/in2(PSI)=0.07kg/Cm2

B.1kg/cm2=14.22磅/in2

C.1巴(bar)=105N/m2=1.02kg/cm2

D.1mmHg=133.222Pa

E.1kg/cm2=1×102Pa

答案:

E

各种压力单位有如下的换算关系:

1磅/in2(PSI)=0.07kg/cm2;1kg/cm2=14.22磅/in2;1巴(bar)=105N/m2=1.02kg/cm2,1kg/cm2=9.80665×102Pa,1mmHg=133.222Pa。

13.关于对比剂注射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注射越快

B.加速度越大注射越慢

C.加速度越小注射越快

D.注射的快慢与加速度无关

E.压力不受加速度变化的影响

答案:

A

注射加速度是速度的时间变化率,加速度越大,单位时间速度变化越快,即对比剂在注射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

14.造影导管顶端的最佳位置是

A.置于血管中间

B.与血管长轴平行

C.紧贴血管壁

D.置于血管中间并与血管长轴平行

E.紧靠兴趣区

答案:

D

造影导管顶端的位置最好置于血管中间并与血管长轴平行。

15.根据“拉普拉斯”定律,关于动脉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凸面压强大于凹面压强

B.凹面压强大于凸面压强

C.两面压强一样

D.两面压强与单位膜长的张力成反比

E.两面压强与曲率半径成正比

答案:

B

根据球面“拉普拉斯”定律,一个由弹性膜形成的球面,其凹面压强大于凸面压强;两侧的压强差与单位膜长的张力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16.关于导管顶端所在位置的常用判断方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骨性标志

B.血管的解剖部位

C.心血管内的压力值变化

D.试验性注药

E.根据肌肉组织定位

答案:

E

导管顶端所在位置的常用判断方法有:

人体的骨性标志、血管的解剖部位、心血管内的压力值变化和试验性注药。

17.关于矩阵格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格栅的线条越多、图像越清晰、分辨率越强

B.格栅的线条越少、图像越清晰、分辨率越强

C.格栅的线条越多、图像越清晰、分辨率越低

D.格栅的线条越少、图像越清晰、分辨率越低

E.格栅线条的多少对图像清晰度、分辨率影响不大

答案:

A

摄像机扫描就是将图像矩阵化,矩阵的排列呈格栅状,格栅中所分的线条越多、图像越清晰、分辨率越强。

18.DSA成像设备的灰阶多为

A.20bit

B.18bit

C.16bit

D.14bit

E.12bit

答案:

D

表示像素浓度的数值有数十至数千级,以2的乘方数bit表示,目前DSA成像设备的灰阶多为14bit,CCD探测仅为12bit。

19.DSA影像增强器或平板检测器具备最低的显像能力为

A.50帧/s

B.40帧/s

C.30帧/s

D.20帧/s

E.10帧/s

答案:

C

影像增强器或平板检测器应具有30帧/s以上的显像能力。

20.影响DSA成像链的设备因素不包括

A.X线源

B.自稳压器

C.影像增强器

D.平板探测器

E.电视摄像系统

答案:

B

影响DSA成像链的设备因素包括X线源、影像接收器(包括影像增强器或数字平板探测器)、电视摄像系统。

21.关于DSA设备X线源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产生高千伏短脉冲和恒定输出的高压发生器

B.具有大小焦点

C.具有大功率的X线球管

D.配备遮光栅和X线滤过装置

E.具有连续式高压发生器

答案:

E

X线源:

DSA的图像在以每秒几帧至几十帧之间快速形成,这就要求具有产生高千伏、短脉冲和恒定输出的高压发生器,具有大小焦点和大功率的X线球管,配备遮光栅和X线滤过装置。

22.DSA检查技术中被视为基本体位的是

A.正住

B.侧位

C.正位和侧位

D.左、右斜位

E.头、足向倾斜体位

答案:

C

DSA检查技术中常把正、侧位视为基本体位,再加上一些特殊体位,如左、右斜位和头、足倾斜的多种复合角度体位。

23.在DSA检查中,患者心脏跳动、吞咽、呼吸和胃肠蠕动形成的伪影可能是

A.运动伪影

B.饱和伪影

C.模糊伪影

D.星形伪影

E.卷积伪影

答案:

A

在DSA检查中,患者自主和不自主的移动、心脏跳动、吞咽、呼吸和胃肠蠕动可能形成的伪影为运动性伪影。

24.下列血管造影不适宜采用脉冲方式减影的是

A.脑血管

B.心血管

C.颈动脉

D.肝动脉

E.四肢动脉

答案:

B

脉冲方式主要适用于脑血管、颈动脉、肝动脉、四肢动脉等活动较少的部位。

25.下列部位造影不宜采用超脉冲方式减影的是

A.心脏

B.心室

C.冠脉

D.肾脏

E.主肺动脉

答案:

D

超脉冲方式具有频率高、脉宽窄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心脏、冠脉、主肺动脉等活动快的部位,图像的运动模糊小。

26.适当地选择图像间隔的帧数,进行时间之隔差方式减影能够消除

A.相位偏差

B.运动伪影

C.饱和伪影

D.边缘伪影

E.模糊伪影

答案:

B

适当地选择图像间隔的帧数,进行时间之隔差方式减影能够消除相位偏差造成的图像运动性伪影。

27.使用DSA的路标技术最后获得的插管路标是

A.数字化透视图像

B.辅助mask图像

C.减影图像

D.仅含对比剂的血管像

E.不含对比剂的血管像

答案:

D

DSA的路标技术是以透视的自然像作辅助mask,用含对比剂的充盈像取代辅助mask作实际mask,与后来不含对比剂的透视像相减,获得仅含对比剂的血管像。

28.关于心电触发脉冲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心脏大血管的搏动节律相匹配

B.图像与其节律同相位

C.曝光的时间点是变化的

D.心电触发X线脉冲与固定频率工作方式不同

E.曝光的时间点是不变的

答案:

E

心电触发X线脉冲与固定频率工作方式不同,它与心脏大血管的搏动节律相匹配,以保证系列中所有的图像与其节律同相位,释放曝光的时间点是变化的,以便掌握最小的心血管运动时刻。

29.心电触发脉冲方式中,外部心电图信号以几种方式触发采像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E.5种

答案:

C

心电触发脉冲方式中,外部心电图信号以三种方式触发采集:

连续心电图标记,脉冲心电图标记,脉冲心电图门控。

30.心电触发方式主要用于哪项DSA检查

A.心脏大血管

B.脑血管

C.四肢血管

D.腹腔血管

E.盆腔血管

答案:

A

心电触发方式主要用于心脏大血管DSA检查。

3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DSA检查方式为

A.IV-DSA

B.外周IV-DSA

C.中心IV-DSA

D.IA-DSA

E.选择性和超选择性IA-DSA

答案:

E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的临床应用,以选择性和超选择性IA-DSA为主。

32.外周IV-DSA对比剂到达动脉系统时,原来的平均碘浓度被稀释为

A.1/200

B.1/150

C.1/100

D.1/50

E.1/20

答案:

A

在外周静脉法中,当对比剂从外周静脉到达动脉系统时,其原来的平均碘浓度被稀释为1/200。

33.关于IA-DSA检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剂直接进入兴趣区

B.对比剂稀释小

C.对患者的损伤大

D.影像重叠少

E.便于小血管显示

答案:

C

IA-DSA的应用相当广泛,对比剂团注不需要很长时间地传输,影像的重叠少,对患者的损伤小,对比剂直接进入兴趣动脉或接近兴趣动脉,对比剂稀释要轻微得多,可明显改善小血管的显示。

34.关于IA-DSA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剂用量少

B.对比剂浓度高

C.血管相互重叠少

D.减少移动性伪影

E.改善了小血管的显示

答案:

B

IA-DSA的优点:

对比剂用量少,浓度低;稀释的对比剂减少了患者的不适,从而减少了移动性伪影;血管相互重叠少,明显改善了小血管的显示;灵活性大,便于介入治疗,无大的损伤。

35.关于动态DSA成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mask像与造影像不必完全相重叠

B.球管和人体规律运动

C.球管和检测器规律运动

D.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

E.球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

答案:

E

动态DSA成像过程中mask像与造影像必须完全相重叠才能显示DSA减影的血管图像;将DSA成像过程中球管、人体和检测器的规律运动下获得DSA图像的方式称为动态DSA。

36.下列不宜用数字电影减影的部位是

A.四肢

B.心脏

C.冠状动脉

D.腹部

E.肺部

答案:

A

DCM以数字式快速短脉冲进行采集图像,实时成像25~50帧/s,双向25帧/s,单向50帧/s。

这种采集方式用于心脏、冠状动脉等运动部位,也用于不易配合的腹部、肺部、头颅的血管。

37.下列最适宜采用旋转DSA检查的部位是

A.肝脏

B.肾

C.脑血管

D.盆腔

E.四肢

答案:

C

旋转DSA血管造影是用C型臂所具有的一种三维图像采集方法,尤其对脑血管、心腔和冠状动脉血管是非常适应的一种血管造影方法。

38.步进式血管造影主要用于

A.心血管

B.脑血管

C.腹部血管

D.四肢血管

E.盆腔血管

答案:

D

步进式血管造影采用脉冲曝光采集图像,实时减影成像。

主要用于四肢动脉血管的DSA检查和介入治疗。

39.遥控对比剂跟踪技术主要适用于

A.颈动脉狭窄

B.四肢血管狭窄

C.腹腔动脉狭窄

D.肺动脉狭窄

E.髂动脉狭窄

答案:

B

遥控对比剂跟踪技术,操作者可用速度曲线的编程式自动控制速度,使之进行造影跟踪摄影,该技术对四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或狭窄性病变特别适应。

40.关于窗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窗宽是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的灰阶范围

B.窗宽小显示的灰阶范围大

C.窗宽小图像的对比度弱

D.窗宽较宽时,显示图像对比度强

E.窗宽较宽时,适用于显示密度差别大的组织结构

答案:

A

窗宽是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的灰阶范围,窗宽小显示的灰阶范围小,图像的对比度强,适用于显示密度差别大的组织结构;窗宽较宽时,显示的灰阶范围大,图像的对比度差,层次丰富,适用于显示密度较近的组织结构。

41.关于窗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窗位是指窗宽的上限及下限的平均值

B.窗位是以每个像素值的强度增加一个固定值

C.选择窗位的原则应根据检查的要求

D.选择组织器官最佳密度值

E.根据对比度的要求

答案:

B

窗位系指窗宽的上限及下限的平均值,窗位是以每个像素值的强度加或减一个固定值,选择窗位的原则应根据检查的要求,采取与要观察的组织器官最佳密度值为窗位,再根据对比度的要求,选用适当的窗宽进行图像观察,即可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42.关于图像的合成或积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像的合成或积分是一种空间滤过处理

B.积分因素越多,图像噪声越高

C.积分因素越多,图像噪声越低

D.积分法能有效地使图像平滑

E.拉高噪声比,改善图像质量

答案:

B

图像的合成或积分是一种空间滤过处理,积分因素越多,图像噪声越低,图像积分法能相当有效地使一个图像平滑化,并减少噪声的内涵;图像合成或积分的特征:

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等等。

43.对病变感兴趣区的分析方法,不常用的是

A.对病变区进行勾边增强

B.对病变区进行系列放大

C.对病变区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D.建立时间—密度曲线

E.对病变进行缩小

答案:

E

对病变感兴趣区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

对病变区进行勾边增强,建立图像轮廓、突出病灶,便于诊断和测量;对病变区进行系列放大、灰度校准及转换;对病变区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图像换算,以观察病变的细致程度等等。

44.DSA图像存储目的不包括

A.便于传输

B.为了诊断

C.便于观察

D.数据交换

E.数据保存

答案:

A

DSA采集的图像可通过胶片和各种数字存储介质记录,图像存储目的是为了诊断、观察、数据交换和数据保存。

45.心血管诊断、观察和数据交换时的数据量为

A.1000~2000幅/人

B.2000~5000幅/人

C.5000~6000幅/人

D.6000~8000幅/人

E.8000~10000幅/人

答案:

B

心血管诊断、观察和数据交换时的数据量为2000~5000幅/人。

46.记录、保存图像质量的要求不包括

A.满足会诊要求

B.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C.方便患者观察

D.能动态显示

E.达到原始图像同等质量水平

答案:

C

记录、保存的图像质量要能满足会诊要求和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使用,在院内各诊室能动态显示。

会诊等场合对图像质量要求高,应达到与原始图像同等质量水平,但向患者交代病情时所用的图像力求清晰。

47.DSA血管图像数据保存的意义不在于

A.检查过程存档

B.复查时观察病情变化

C.特殊病例资料积累

D.证据

E.收取利润

答案:

E

数据保存的意义包括检查过程存档(证据)、复查时观察疾病变化、特殊病例资料积累等。

48.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心血管摄影时平均每次检查生成的图像为

A.1000幅

B.1500幅

C.2000幅

D.2200幅

E.5000幅

答案:

D

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心血管摄影时平均每次检查生成2200幅图像,PTCA时随着摄影次数增加可生成4000~5000幅图像。

49.考虑图像记录存储介质性能时不包括

A.携带方便

B.存取速度

C.再现性

D.存储容量

E.检索性能

答案:

A

比较不同图像记录存储介质性能时应考虑的内容:

存取速度、存储容量、再现性、可信性、检索性能、成本、操作性能。

50.下列哪项存储方式相对较安全可靠

A.优盘

B.光盘

C.电脑

D.磁带

E.胶片

答案:

B

51.关于图像压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像压缩能减少数据量

B.图像压缩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C.无损压缩不减少数据量

D.有损压缩能大幅度减少数据量

E.无损压缩能再现原图像

答案:

C

图像压缩能减少数据量,可以使容量、速度以及成本等与数据量有关的负担减轻。

图像压缩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无损压缩仅能消除不必要的数据,能再现原图像;有损压缩对必要数据也有一定程度消减,虽然能大幅度减少数据量,但不能如实地再现原图像;无损压缩通常能减少一半数据量。

52.ACR/NEMAV1.0标准是哪一年制定的

A.1979年

B.1980年

C.1983年

D.1985年

E.1988年

答案:

D

1985年美国放射学院(ACR)和美国国家电子制造协会(NEMA)共同制定了ACR/NEMAV1.0,1988年制定了V2.0,但由于文件中所涉及的范围小和局限性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水平限制而没有普及起来。

53.DICOM3.0标准是哪一年制定的

A.1985年

B.1988年

C.1990年

D.1992年

E.1994年

答案:

E

1994年,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经过大幅修改后确定的DICOM3.0成为新标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医学标准化。

54.DVD-R和DVD-ROM的容量是CD-R的多少倍

A.2倍

B.2~3倍

C.3~4倍

D.4~5倍

E.6倍

答案:

D

DVD-R和DVD-ROM的容量是CD-R的4~5倍。

55.DVD-R和DVD-ROM数据的传送速度是CD-R的多少倍

A.2~4倍

B.4~8倍

C.8~16倍

D.16~32倍

E.32~64倍

答案:

C

DVD-R和DVD-ROM数据的传送速度是CD-R的8~16倍。

56.影响DSA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A.密度

B.对比度

C.分辨力特性

D.噪声特性

E.图像伪影

答案:

A

影响DSA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

对比度、分辨力特性、噪声特性、图像伪影和对比剂注射参数等。

57.碘的K系吸收为

A.20keV

B.33.17keV

C.60keV

D.70keV

E.88keV

答案:

B

碘的K系吸收为33.17keV,铅的K系吸收为88keV,光子能量为33.17~88keV之间时,碘比铅对X线吸收大。

58.关于影响I.I.-TV系统分辨力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管焦点尺寸和几何放大率

B.I.I.的MTF

C.光学系统的MTF

D.TV系统的MTF

E.X线量

答案:

E

影响I.I.-TV系统分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X线管焦点尺寸和几何放大率;I.I.的MTF;光学系统的MTF;TV系统的MTF。

59.关于噪声在图像上的显示,不包括

A.条纹

B.网纹

C.斑点

D.细粒

E.雪花

答案:

A

图像亮度的随机变化为图像噪声,噪声在图像上显示为斑点、细粒、网纹或雪花状。

60.运动性伪影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呼吸运动

B.胃肠蠕动

C.心脏搏动

D.躁动

E.血液流动

答案:

E

运动性伪影产生的原因:

自主或不自主运动、呼吸运动、胃肠蠕动、心脏搏动、躁动。

61.设备伪影不包括

A.漩涡伪影

B.饱和伪影

C.软件伪影

D.几何伪影

E.X线束硬化效应

答案:

B

设备伪影包括:

摄影系统不稳定引起的条纹状或漩涡状伪影、软件伪影、X线束的几何伪影、X线束硬化效应。

62.心脏大血管造影高压注射器注射的速度为

A.>10ml/s

B.>15ml/s

C.>20ml/s

D.>30ml/s

E.>40ml/s

答案:

C

高压注射参数之一是注射速度,心脏、大血管造影时需要20ml/s以上的注射速度。

63.DSA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

A.血管性疾病

B.严重的动脉硬化

C.肿瘤性疾病

D.心脏冠状动脉疾病

E.血管外伤的诊治

答案:

B

DSA适应证:

血管性疾病,血管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栓形成;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血管手术后随访;肿瘤性疾病;心脏冠状动脉疾病;血管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64.DSA检查的禁忌证不包括

A.碘过敏

B.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

C.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D.严重的动脉硬化

E.动脉瘤

答案:

E

DSA检查的禁忌证包括:

碘过敏;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动脉硬化;高热、急性感染及穿刺部位感染;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骨髓瘤;女性月经期及妊娠3个月以内者。

65.穿刺插管所致的并发症不包括

A.休克

B.局部血肿

C.假性动脉瘤

D.动静脉瘘

E.严重心律失常

答案:

A

穿刺插管所致的并发症:

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严重心律失常等。

对比剂过敏所致严重并发症:

休克、惊厥等。

66.DSA造影检查的患者术前准备不包括

A.碘过敏试验

B.消毒手术包

C.肌注镇静剂

D.穿刺部位备皮

E.向患者家属简述造影目的、手术过程

答案:

B

DSA检查的患者术前准备:

碘过敏试验,禁食,肌注镇静剂,穿刺部位备皮,向患者家属简述造影目的、手术过程。

67.肝动脉造影检查常用的穿刺部位是

A.肱动脉

B.腋动脉

C.股动脉

D.髂动脉

E.股静脉

答案:

C

动脉造影在常规消毒铺巾及穿刺部位消毒后,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或选用肱动脉、腋动脉)。

肝动脉造影检查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股动脉。

68.DSA检查结束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少于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E.30min

答案:

C

DSA检查结束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至少15min。

69.DSA检查结束后患者至少平卧多长时间才可以下床活动

A.4h

B.8h

C.12h

D.24h

E.36h

答案:

D

DSA检查结束后患者至少平卧24h才可以下床活动。

70.用于粗大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