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79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docx

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一、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武山县新城开发区,南距新建武山火车站约300米,宁远大道以北、和平路以西。

为三级公用型汽车客运站,项目总占地面积7308平方米(约11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379.89平方米。

其中客运站综合楼建筑面积2323.89平米,主要功能用房为:

候车厅、售票厅、行包托运房、办公室、司乘公寓及车站其它附属用房。

门卫室两座,建筑面积55平米,洗车台两处,180平米。

站前广场420平米,发车位面积670平米,道路及停车场2700平米。

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物正常使用年限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

二、设计依据

1、甘肃省交通厅《关于武山县汽车站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甘交规划[2006]125号)

2、甘肃机械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武山县汽车站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该工程的设计合同

4、甲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地质勘察报告

三、基础资料

1.武山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507.6毫米,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温度37.7°C,极端最低温度-19.0°C,年平均无霜期120~180天,标准冻土深度62厘米,年最大积雪厚度15厘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相对可靠,地形相对平整,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属抗震有利地段,地勘未见地下水。

四、设计指导思想及特点

1、合理布局,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状况,合理解决对内对外车流、人流、物流之间的关系。

2、精心构思,充分体现交通建筑特征及时代气息,力争为武山县城市建设增添精品。

3、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方便快捷的售票大厅、显眼易懂的大型电子显示屏、无障碍设计、小商品零售等无不体现了这一中心思想。

4、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

5、符合城镇总体规划,满足消防、环保、节能、抗震等方面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规范、规定和强制性条文规定。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7308M2

总建筑面积:

2379.89M2

站前广场面积:

420M2

发车位面积:

670M2

道路及停车场面积:

2700M2

发车位:

7个

停车位:

24个

容积率:

0.32

建筑密度:

9.9%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3)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二、设计原则

1)设计以人为本,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各种流线互不干扰。

2)合理布置总平面及各出入口,建筑利用环境、融于环境。

3)立面简洁大方,体现现代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

4)设计考虑节能、无障碍、及排除三废设计。

三、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布局

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范围,本场地呈长方形,退和平路道路红线10.0米,退南北地界均为16.3米。

候车厅前设有站前广场,为旅客进出车站提供一个很好的过渡及疏散空间。

将售票厅出入口、候车厅出入口均设在和平路一侧,为旅客购票、候车提供了便利条件。

汽车站出入口沿和平路分别设置,采用单向环形运输通道,人流、车流各行其道,交通组织流向清晰,避免产生相互干扰。

2、场地竖向设计

考虑总体布局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并结合四周用地的环境因素和市政道路的标高,尽量使出入口与城市道路标高合理衔接,为确保场地雨水尽快排出,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道路线形尽量平顺,场地纵坡均控制在规范规定的0.3%以上,道路纵坡0.5%。

筑周边以1.5%坡向道路,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的排除方法,地面雨水汇入雨水管后通过干管接市政管网。

四、平面设计

本综合楼为四层框架结构。

主要功能区为:

一层候车大厅、售票厅、行包托运及其它附属用房;二-三层为办公室及司乘公寓;四层为会议室。

五、立面设计

在立面设计中,以节约投资、美观大方、活泼典雅为设计原则,候车大厅大面积开窗,这样不仅给旅客提供一个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候车大厅,而且在立面上强调了虚实对比。

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整个车站立面设计简洁大方,层次分明,空间丰富,富有时代气息。

六、剖面设计

一层层高4.5M,二-三层层高3.6M,四层层高5.4M(最高处),建筑总高度16.05M,室内外高差0.3M。

七、节能设计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以下节能措施:

1.体型系数为:

0.276,窗墙面积比:

东向0.34南向0.01西向0.32北向0.01

2.屋面采用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传热系数K=0.52W/m2K。

3.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玻璃厚度为5+6A+5),传热系数K=2.40W/m2K。

4.楼梯间为封闭式不采暖型,内贴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为:

0.38W/mK。

5.外墙均外墙为300厚KK型非承重粘土空心砖,所有外墙外贴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保温层,传热系数为:

0.57W/mK。

6.楼地面地面砼层下设150厚炉渣保温层,传热系数为:

0.52W/mK。

八、消防设计

总平面设计中利用建筑周边的消防车道与城市干道相连通,以形成环路,使消防车可进入院内,车行路线均可以作为消防通道,转弯半径满足要求,同时按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

一-四层共设2部封闭楼梯,作为消防兼人员疏散。

消防环道转弯半径为12米,2部楼梯直通室外。

室外消防管网呈环状,设两个室外地下消火栓以满足消防要求。

九、建筑用料

建筑材料首选建设部推荐产品,应用上以节能、环保、健康材料为主,设备、电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产品,详细情况详附页:

十、门窗表

详附图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污染的种类与来源

环境污染通常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热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污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这些物质不但影响卫生,同时也通过种种途径影响人体的健康,另外城市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应进行控制。

2、控制措施

1.污水:

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室内管道汇集后到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2.噪声:

本工程临接城市次干道,噪声来源主要为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对外部噪声采用绿化隔离,窗户采用密闭窗隔音,内部采用隔音墙、隔音门等对噪音进行控制。

3.装修材料:

对装修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将放射性元素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

 

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计分类标准》GB50223-2004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武山县汽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天水中核建设工程公司2007年5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水市武山县汽车站初步设计,综合楼结构形式为四层框架结构,屋面高度为11.10米。

主体部分四层,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门卫室砖混结构,单层,基础形式为墙下条形基础。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武山县城东,火车站路北侧,渭河南岸。

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岸Ⅱ级阶地,地形相对平整。

本场地地势开阔,远离山体、渭河,无泥石流及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拟建建筑物建设。

2、基本风压:

0.35KN/m2;

3、基本雪压:

0.2KN/m2;

4、室外冻土深度:

0.62m;

5、抗震设防裂度:

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场地类别为II类。

四、主要活荷载

公用卫生间活荷载:

2.0KN/m2

楼面活荷载:

2.0KN/m2

楼梯活荷载:

3.5KN/m2

机房活荷载:

3.5KN/m2

非上人屋面活载:

0.5KN/m2

五、建筑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井桩基础:

C30、基础梁:

C30;

框架梁柱板均:

C30;

2、砌体:

框架结构填充外墙为300厚KK型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内墙为200厚KK型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干容≤8.5KN/m3,卫生间为100厚KP型粘土空心砖,砌体砌筑质量等级为B级。

3、钢筋:

框架柱、梁和井桩主筋采用II级钢筋HRB335(Φ);箍筋及板筋采用I级钢筋HPB235(¢);

框架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六、工程地质:

根据天水中核建设工程公司提供的《武山县汽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揭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层:

1、杂填土层:

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存在。

杂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土质松散,不均匀,湿~稍湿,固结程度差,本层厚度约0.70~2.80米;

2、粉质粘土层:

灰黄色,略带红色,稍湿。

呈硬塑状态,虫孔、根孔发育,含白云母碎片、少量卵石、砾石、砾砂、砂粒,分布连续、稳定,厚度大,层厚6.7~8.7米。

具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Ⅰ级,湿陷程度为轻微。

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

3、园砾层:

杂色,以变质岩为主。

干净,中密~密实,稍湿,亚园~园,最大粒径300mm,一般粒径2.1~29.00mm,磨圆度好,以中粗砂填充,骨架颗粒占60%以上,级配良好,主要为渭河冲积物沉积而成。

人工挖孔灌注桩极限侧阻力特征值qsik=60kpa,极限端阻力特征值qpk=2800kpa。

4、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七、基础选型

1、根据工程地质资料,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

持力层为园砾层。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八、所采用标准集

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2、0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集(《02G01-09》)。

九、上部结构

1、本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结构选型:

本工程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

3、结构计算程序及主要参数

本工程选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PKPM系列计算软件进行抗震计算,主要参数如下: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计算层数:

4层;

地下室层数:

0层

地下室约束层数:

0

是否考虑风荷载:

考虑

是否考虑地震作用:

考虑

是否考虑p-△效应:

不考虑

是否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恒活分开,不考虑不利布置

是否考虑活荷载折减:

考虑。

是否考虑耦连:

考虑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考虑

抗震设防烈度:

8.0

场地类型:

2

设计地震分组:

2

框架抗震等级:

二级

振型数:

12个,

地震反应谱曲线选取方式:

按抗震规范

周期折减速系数:

0.850

地震力调整系数:

1000

计算地震力时活荷载质量调整系数:

0.600

突出小塔楼地震力放大倍数:

1.8

结构阻尼比:

0.050

混凝土结构容重:

25.000

梁刚度增大与数:

1.80

垂直荷载下梁弯矩调幅系数:

0.850

垂直荷载下梁弯矩增大系数:

1.150

4、结构计算结果分析:

周期(取前6个振型):

T1=0.6344sT2=0.6156sT3=0.5278s

T4=0.3259sT5=0.3177sT6=0.3154s

T平=T1=0.6344;T扭=T3=0.5278;

T扭/T平=T3/T1=0.6344/0.5278=0.83;

CQC法基底剪力:

Qxo=3819.96KNMxo=37178.69KN-m

Qyo=3909.05KNMyo=38119.53KN-m

Qxo/wt=11.04%Qyo/wt=11.30%

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u/h=1/651

最大顶点位移角:

U/H=1/988;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u/h=1/551

最大顶点位移角:

U/H=1/785;

以上计算结果,经分析本工程结构体系布置合理,无超筋超限现象,振型曲线光滑,符合规范要求。

 

第四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规划部门确的批准文件,总平面图及设计方案和建筑专业提供平,立、剖面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

3.主要设计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二、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武山县汽车站内的给水,消防及排水系统。

本建筑为四层总合楼,图中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尺寸以毫米计,压力管道标高为中心标高,重力管道为管内底标高。

三、给水排水状况

1.给水:

室内给水一层系统由小区给水管网供给管道布置为下行上给式。

二层以上由水箱间水箱供水。

2.消防:

本工程设消火栓系统,且按中危险级配置建筑灭火器。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

屋顶设6.0M³消防水箱。

3.排水:

建筑物内污水属生活污水,集中排除,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四、给水设计

1.生活用水:

主要生活用水包括:

旅客用水,办公用水,司乘公寓用水。

2.车站综合楼用水量计算:

名称

用水定额

人数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m3/h)

客运站旅客

0.006

3000

18.0

2.25

客房旅客

0.25

40

10.00

1.00

办公楼

0.04

35

0.14

0.023

合计

24.14

3.27

最高日用水量为24.14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3.27m3/h。

考虑

3.管材:

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五、消防设计

1、汽车客运站设室内设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防用水按20L/S计,由室外环状管网的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供水。

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消防水源为室外自来水,室外设一组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初期用水6m3贮存于设在屋顶的消防水箱内,静水压不能满足消火栓系统所需压力,需设管道泵增压,。

六、排水设计

1.生活污废水集中排出室外。

污水经化粪

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2.管材:

选用UPVC螺旋消音管,接口采用统一产品。

七、灭火器设置

1.本工程灭火器配置均按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设计。

2.配置灭火级别为3A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每具灭火器灭火

剂充装量为4kg,型号为MF/ABC4,配置情况如下:

在每层的门厅和走廊分别设2具干粉灭火器。

 

第五章采暖及通风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及建筑专业提供平,立、剖面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

3.主要设计规范: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设计范围

依据功能布置及单体形式,设计内容为全楼采暖.通风设计。

三、室外计算参数

1.采暖通风

大气压力冬季76.52Kpa夏季76.11Kpa

冬季采暖-7C°

冬季通风-9C°

夏季通风22C°

2.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7m/s。

3.最大冻土深度:

54cm。

四、室内计算参数

1.采暖房间的室内计算温度:

门厅,楼梯间,公共卫生间:

15C°,客房卫生间:

25C°

其余均为18C°。

五、热工设计

本工程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分别为:

外墙为0.40(W/m2.K),屋顶为0.35(W/m2.K),窗户为2.0(W/m2.K)。

建筑物热负荷:

一层候车厅.售票厅为54137W/H。

二.三层办公.客房为44500W/H。

平均热指标为55W/M.H

六、采暖设计

1.热源,热媒:

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热媒为95C°/70C°低温热水。

2.采暖系统划分:

本单体为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建筑,建筑总面积约2323.9平方米,每层层高分别为4.5米,3.6米,本单体采暖系统形势为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系统。

地沟内及暴露在外的管子均做保温,保温厚度为40mm的岩棉保温管,外缠保护壳.

3.通风:

在一层侯车厅及售票厅设通风换气扇.在卫生间设卫生间换气扇.

4.散热器为TDD1-6-(8)型单面定向对流散热器(内腔无砂)。

5.采暖供水系统顶端设排气阀,采暖系统最低点(总入口处)设泄水阀。

热力入口处设热计量表及调压阀控制系统水压.

 

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为公用型三级汽车站,综合楼主体三层局部四层框架结构。

一层为候车大厅、售票厅、行包托运及其它附属用房;二、三层为办公室、司乘公寓;四层为会议室。

总建筑面积2323.89平方米。

主要设计依据为:

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供的有关要求及用电量。

2、建设单位提供的要求,意见和资料。

3、主要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IT16-9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汽车客用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二、设计范围

1、低压配电系统

2、车站综合楼的照明系统及弱电系统。

3、广播系统

三、变配电系统

1、所有建筑物的用电负荷均为二级负荷

2、负荷计算

安装功率pe=180kw

计算功率pjs=162kw

年耗电量wn\210mkh

3、低压采用放射式,站内的电气外网采用电缆直埋式。

4、220/380低压电源由室外市网引入综合楼一楼总配电箱。

5、计量方式采用低供低计。

四、配电系统

1、低压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

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

2、站内低压配线均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500V型)穿钢管暗设。

3、综合楼的开关、插座、配电箱均为暗装,安装高度参见材料表。

4、照明配电箱采用XRM302型。

五、照明系统

1、综合楼的照明灯具主要采用日光灯,格栅灯及吸顶灯。

2、候车大厅、售票厅及公共照明区设应急照明灯。

六、通讯系统

1、综合楼内设一台程控换机,容量为100门,供电车站内办公及招待所使用。

2、办公室、信息发布大厅、售票厅等设置宽带网通讯系统及电脑联网系统以供信息交流、咨询服务、货物交易等场所能和外界快速的进行交易经营。

七、有线电视系统

1、由有线电视市网引入综合楼,供招待所客房及信息中心用房使用。

2、系统规模为D级,传输方式为同轴电缆方式,系统的工作频率为:

VHF系统、UHF系统、VHF+UHF系统。

3、采用邻频传输方式,用户端电平不得小于65分贝。

八、有线广播系统

1、设置广播室,主要工作为各车次运行时间的播放,各车次运行路线、各路线的运行情况。

2、站内扬声器功率不小于3W,室外的扬声器功率不小于10W。

九、公共显示系统

1、系统的组成由一楼本次的运行时间显示、货运信息显示等组成。

2、一楼候车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二楼信息发布大厅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

十、接地及安全

1、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综合楼在进线处做总等电位联结。

招待所卫生间内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3、所有用电设置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