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44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李俊义李红蝶.docx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李俊义李红蝶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

理解:

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状态变化指: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4.力的示意图:

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未说明时g=10N/k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①形状规则、质地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的大小影响因素: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即一切物体都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

二.二力平衡

1.物体的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内容: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几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为: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初中阶段物体的受力平衡主要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上平衡,因此可称为二力平衡.(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

三、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物体间的压力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1、压力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的因素是:

(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

3、压强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压强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压强公式:

p=F/S

P——压强——帕斯卡(Pa);F——力——牛顿(N);S——面积——米2(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应用:

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

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公式:

p=ρ液gh

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4、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

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5、连通器:

⑴定义: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

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5、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6、测量工具:

气压计。

7、沸点与压强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第十章浮力

1、浮力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

液(气)体

3、产生原因: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F浮

4、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F浮

GG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GF浮=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6.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浸入液体的物体体积

(2)所浸液体的密度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7、漂浮问题“五规律”: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

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

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压力差法:

F浮=F上-F下

8.浮力的计算方法:

示重法:

F浮=G-G示

公式法:

F浮=ρgV排

平衡法:

F浮=G物

9.体积单位换算:

1cm3=1×10-6m31dm3=1×10-3m3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功的规定: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功的公式:

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5、功的单位:

焦耳(J)

二、功率:

1、功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功率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功率公式:

==Fv

4、功率单位:

主单位瓦特(W)换算:

1kW=103W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知识结构:

势能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4、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3.画力臂方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5、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6、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③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动滑轮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①滑轮组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滑轮组特点:

向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

  ③组装滑轮组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4、机械效率:

①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机械效率:

滑轮组机械效率: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