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334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docx

子网掩码的计算与划分详解

子网掩码的计算

TCP/IP网间网技术产生于大型主流机环境中,它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当初的设计者们始料未及的。

网间网规模的迅速扩展对IP地址模式的威胁并不是它不能保证主机地址的唯一性,而是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

第一,巨大的网络地址管理开销;第二,网关寻径急剧膨胀。

其中第二点尤为突出,寻径表的膨胀不仅会降低网关寻径效率(甚至可能使寻径表溢出,从而造成寻径故障),更重要的是将增加内外部路径刷新时的开销,从而加重网络负担。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以应付网间网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

仔细分析发现,网间网规模的增长在内部主要表现为网络地址的增减,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集中在:

如何减少网络地址。

于是IP网络地址的多重复用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复用技术,使若干物理网络共享同一IP网络地址,无疑将减少网络地址数。

子网编址(subnetaddressing)技术,又叫子网寻径(subnetrouting),英文简称subnetting,是最广泛使用的IP网络地址复用方式,目前已经标准化,并成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32位的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分别把他们叫做IP地址的“网间网部分”和“本地部分”。

子网编址技术将“本地部分”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网络”部分和“主机”两部分,其中“物理网络”部分用于标识同一IP网络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网络,常称为“掩码位”、“子网掩码号”,或者“子网掩码ID”,不同子网就是依据这个掩码ID来识别的。

按IP协议的子网标准规定,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1,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络部分和子网掩码号)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

例如二进制位模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中,前三个字节全1,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高的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一个字节全0,代表对应IP地址中最后的一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点分整数表示法”来表示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例如B类地址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为:

255.255.25.0。

IP协议关于子网掩码的定义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子网掩码中的“0”和“1”位不连续。

但是,这样的子网掩码给分配主机地址和理解寻径表都带来一定困难,并且,极少的路由器支持在子网中使用低序或无序的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各网点采用连续方式的子网掩码。

像255.255.255.64和255.255.255.160等一类的子网掩码不推荐使用

子网掩码与IP地址结合使用,可以区分出一个网络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例如:

有一个C类地址为:

192.9.200.13,按其IP地址类型,它的缺省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则它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第1步,将IP地址192.9.200.13转换为二进制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

第2步,将子网掩码255.255.255.0转换为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第3步,将以上两个二进制数逻辑进行与(AND)运算,得出的结果即为网络部分。

“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与“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进行“与”运算后得到“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即“192.9.200.0”,这就是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或者称“网络地址”。

第4步,将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取反后,再与IP地址进行与(AND)运算,得到的结果即为主机部分。

如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子网掩码的取值)反”与“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1101”进行与运算后得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即“0.0.0.13”,这就是这个IP地址主机号(可简化为“13”)。

二、子网掩码的划分

如果要将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如何确定这些子网的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呢?

本节就要向大家介绍。

子网划分的步骤如下:

第1步,将要划分的子网数目转换为2的m次方。

如要分8个子网,8=23。

如果不是愉好是2的多少次方,则取大为原则,如要划分为6个,则同样要考虑23。

第2步,将上一步确定的幂m按高序占用主机地址m位后,转换为十进制。

如m为3表示主机位中有3位被划为“网络标识号”占用,因网络标识号应全为“1”,所以主机号对应的字节段为“11100000”。

转换成十进制后为224,这就最终确定的子网掩码。

如果是C类网,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如果是B类网,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如果是A类网,则子网掩码为255.224.0.0。

在这里,子网个数与占用主机地址位数有如下等式成立:

2m≥n。

其中,m表示占用主机地址的位数;n表示划分的子网个数。

根据这些原则,将一个C类网络分成4个子网。

为了说明问题,现再举例。

若我们用的网络号为192.9.200,则该C类网内的主机IP地址就是192.9.200.1~192.9.200.254,现将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按照以上步骤:

4=22,则表示要占用主机地址的2个高序位,即为11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192。

这样就可确定该子网掩码为:

192.9.200.192。

4个子网的IP地址的划分是根据被网络号占住的两位排列进行的,这四个IP地址范围分别为:

(1)第1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1”到“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111110”,注意它们的最后8位中被网络号占住的两位都为“00”,因为主机号不能全为“0”和“1”,所以没有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和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111111这两个IP地址(下同)。

注意实际上此时的主机号只有最后面的6位。

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1~192.9.200.62。

而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0000000,为192.9.200.0。

(2)第2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1000001”到“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1111110”,注意此时被网络号所占住的2位主机号为“01”。

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65~192.9.200.126。

对应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11000000000010011100100001000000,为192.9.200.64。

(3)第3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0000001”到“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0111110”,注意此时被网络号所占住的2位主机号为“10”。

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129~192.9.200.190。

对应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0000000,为192.9.200.128。

(4)第4个子网的IP地址是从“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1000001”到“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1111110”,注意此时被网络号所占住的2位主机号为“11”。

对应的十进制IP地址范围为192.9.200.193~192.9.200.254。

对应这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或网络地址)为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1000000,为192.9.200.192。

在此列出A、B、C三类网络子网数目与子网掩码的转换表,如表5.1所示,供参考。

表1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对应表

A类网络划分子网数与对应的子网掩码

子网数目    占用主机号位数    子网掩码    子网中可容纳的主机数

2    1    255.128.0.0    8388606

4    2    255.192.0.0    4194302

8    3    255.224.0.0    2097150

16    4    255.240.0.0    1048574

32    5    255.258.0.0    524286

64    6    255.253.0.0    262142

128    7    255.254.0.0    131070

256    8    255.255.0.0    65534

B类网络划分子网数与对应的子网掩码

子网数目    占用主机号位数    子网掩码    子网中可容纳的主机数

2    1    255.255.128.0    32766

4    2    255.255.192.0    16382

8    3    255.255.224.0    8190

16    4    255.255.240.0    4094

32    5    255.255.248.0    2046

64    6    255.255.252.0    1022

128    7    255.255.254.0    510

256    8    255.255.255.0    254

C类网络划分子网数与对应的子网掩码

子网数目    占用主机号位数    子网掩码    子网中可容纳的主机数

2    1    255.255.255.128    126

4    2    255.255.255.192    62

8    3    255.255.255.224    30

16    4    255.255.255.240    14

32    5    255.255.255.248    6

64    6    255.255.255.252    2

三、快速计算子网掩码的方法

最后介绍三种快速计算机子网掩码的方法。

1.利用子网数来计算

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搞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

然后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计算:

第1步,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

第2步,取得子网数二进制的位数(n);

第3步,取得该IP地址类的子网掩码,然后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1”,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为了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如下:

现假如要将一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则它的子网掩码的计算机方法如下(对应以上各基本步骤):

第1步,首先要划分成27个子网,“27”的二进制为“11011”;

第2步,该子网数二进制为五位数,即n=5;

第3步,将该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号前5位全部置“1”,即可得到255.255.248.0,这就是划分成27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2.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利用主机数来计算子网掩码的方法与上类似,基本步骤如下:

第1步,将子网中需容纳的主机数转化为二进制;

第2步,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因为要去掉保留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n8,这就是说主机地址将占据不止8位。

第3步,将255.255.255.255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1,然后从后向前的将n位全部置为0,即为子网掩码值。

举例如下。

如要将一B类IP地址为168.195.0.0的网络划分成若干子网,要求每个子网内有主机数为700台,则该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如下(也是对应以上各基本步骤):

第1步,首先将子网中要求容纳的主机数“700”转换成二进制,得到1010111100。

第2步,计算出该二进制的位数为10位,即n=10

第3步,将255.255.255.255从后向前的10位全部置“0”,得到的二进制数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后即为255.255.252.0,这就是该要划分成主机数为700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3.子网ID增量计算法

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第1步,将所需的子网数转换为二进制,如所需划分的子网数为“4”,则转换成成二进制为00000100;

第2步,取子网数的二进制中有效位数,即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既向主机ID中借用的位数)。

如前面的00000100,有效位为“100”,为3位;

第3步,决定子网掩码。

如IP地址为B类1129.20.0.0网络,则缺省子网掩码为:

255.255.0.0,借用主机ID的3位以后变为:

255.255.224(11100000)0,即将所借的位全表示为1,用作子网掩码。

第4步,将所借位的主机ID的起始位段最右边的“1”转换为十进制,即为每个子网ID之间的增量,如前面的借位的主机ID起始位段为“11100000”,最右边的“1”,转换成十进制后为25=32。

第5步,产生的子网ID数为:

2m-2(m为向缺省子网掩码中加入的位数),如本例向子网掩码中添加的位数为3,则可用子网ID数为:

23-2=6个;

第6步,将上面产生的子网ID增量附在原网络ID之后的第一个位段,便形成第一个子网网络ID129.20.32.0;

第7步,重复上步操作,在原子网ID基础上加上一个子网ID增量,依次类推,直到子网ID中的最后位段为缺省子网掩码位用主机ID位之后的最后一个位段值,这样就可得到所有的子网网络ID。

如缺省子网掩码位用主机ID位之后的子网ID为255.255.224.0,其中的“224”为借用主机ID后子网ID的最后一位段值,所以当子网ID通过以上增加增量的方法得到129.20.224.0时便终止,不要再添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