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293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docx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508工程”项目-03标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8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508工程”项目—03标段综合管廊能源仓管道安装工程,现部分管廊结构已施工完毕满足入廊作业要求,在进行管道运输及焊接的作业过程中,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本工程现场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内容为:

管道运输;管道焊接。

该作业类别为管道类,属于一级有限空间作业。

本工程工期紧,施工作业面大(如下图),必要时需全天施工,增加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并且执行倒班施工;工期约两个月。

本工程危险源来自密闭空间空气质量差可能导致氧气不足。

第二章编制依据

1、编制目的说明 

根据以往和现阶段施工现场、市政工程多次出现地下工程、检查井等狭小空间施工时出现人员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身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编制有限空间应急措施与办法。

2、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08)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实施细则》

施工图纸

现场实际情况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

1、有限空间作业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闫岩

副组长:

李桂江

组员:

焦志东李建林郭长月范雨晨魏东顺王卓壮

2、各部门及部门人员职责   

1)组长职责:

(1)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副组长职责:

(1)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2)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3)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4)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监护人职责(专职安全员)

(1)准确掌握准入作业者的数量和身份。

(2)在准入者作业期间,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准入作业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准入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

监护人员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不能受到其他职责的干扰。

(3)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命令准入作业者立即撤离密闭空间,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a发现禁止作业的条件;

b发现准入者出现异常行为;

c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准入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

d监护人员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准入作业者撤离。

(4)对未经允许靠近或者试图进入密闭空间人员予以警告并劝离。

如果发现未经允许进入密闭空间者,应及时通知准入作业者和作业负责人。

4)管理部职责:

(1)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工程部现场责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2)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5)安全部职责:

(1)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2)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

(3)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4)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5)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第四章施工部署

1、物资准备

(1)轴流风机已进场,保障施工时管廊内空气流通。

(2)检测设备(氧气检测仪)、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

(3)呼吸防护用品(口罩),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护眼罩。

(4)管道运输及焊接时所需的地牛、卷扬机、电焊机及配电箱等设备应该满足规范要求,设备承载力达到本工程要求。

2、技术交底

(1)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且作业人员必须达到2人以上,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2)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3)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4)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表》,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由专人进行检测,由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签字。

 

第五章施工技术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等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有害气体浓度前,严禁进入现场管道等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作业。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9.5%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如有害气体浓度不在允许范围,则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施工作业人员,每次进入管廊内作业前,必须经检测人员对有害气体、可燃气体,使用检测仪表等设备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相应的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必须加强监管,严禁在未检测前,私自进入管道作业。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在进入过程中如发现检测仪器报警,应立即撤离;

7)所有进入管道内清掏作业的人员必须在地面上有人监护,且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绳,以便于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将作业人员拉出,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8)在有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9)进入管道内清掏作业前,必须先打开防护盖,进行强制通风20分钟以上,方可进入,并要保持持续通风。

10)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并登记。

12)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3)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5)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6)当现场发生管道内气体中毒后,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坚决杜绝盲目进入管道施救,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可使用安全绳或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管道进行营救。

2、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

(2)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对准入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评价;检测、采样方法按相关规范执行;检测顺序及项目应包括:

(3)测氧含量。

正常时氧含量为19.5%~23.5%,缺氧的密闭空间应符合GB8958的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

(4)测爆。

密闭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

(5)测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GBZ2.1所规定的浓度要求。

如果高于此要求,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6)当密闭空间内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粉尘时,所使用的器具应达到防爆的要求。

(7)当有害物质浓度大于IDLH浓度、或虽经通风但有毒气体浓度仍高于GBZ2.1所规定的要求,或缺氧时,应当按照GB/T18664要求选择和佩戴呼吸性防护用品。

3、综合控制措施

(1)设置密闭空间警示标识,防止未经准入者进入。

(2)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

(3)施工单位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措施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4)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须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5)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期间,安排一名监护人员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6)按要求培训准入作业者、监护人员和作业负责人。

(7)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呼叫程序,防止非授权人员擅自进入密闭空间进行急救。

(8)如果有多个用人单位同时进入同一密闭空间作业,应制定和实施协调作业程序,保证一方用人单位准入作业者的作业不会对另一用人单位的准入作业者造成威胁。

第六章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1、危险源监控

(1)管理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主管部门及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有问题及时上报公司;

(2)安全管理员对工程各分包队伍进行监督控制,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分项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2、事故分类救援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畅通。

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

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话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入两三口气到他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

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入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畅通了。

如果还没起作用,即可通知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硫化氢中毒事故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及救护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

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

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迅速撤离现场,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要第一时间通知急救中心。

平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CO中毒事故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形态。

在等待运输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舱治疗。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

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决不可中断,以保证大脑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脑神经不可逆转性坏死。

3、应急物资

应急指示牌、隔离带、医用氧气瓶(氧气罩)、医用急救箱等。

4、指挥和协调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

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1)医疗卫生救助

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

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2)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3)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具体路线见附图(现场人员突发事故疏散路线图)

 

6、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信息发布

项目部安全室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8、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项目部安全室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报请集团公司组成调查组组织调查。

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2)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3)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9、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救援信息系统和资源信息联系网,保证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2)应急队伍保障

项目部组建了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并进行职责分工。

(3)物资装备保障

由项目部材料室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储备、保养等制度,并按需求购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当发生安全事故后由材料室组织车辆统一进行运送。

10、培训与演练

(1)培训

项目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平时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2)演练

项目部根据自身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机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

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11、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属于违反项目部有关规定的,由项目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