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重要罪名比较.docx
《刑法分则重要罪名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分则重要罪名比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分则重要罪名比较
1.受贿罪与贪污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的围有所不同:
受贿罪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还包括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
(2)犯罪目的的容不同:
贪污罪在主观上以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为目的;受贿罪在主观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或者其他单位的公私财物为目的。
(3)行为对象不同:
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受贿罪的对象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公民私有的财物。
(4)行为方式不同:
贪污罪使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
2.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B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C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D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本单位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限于本单位的资金,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自己所在单位的其他财物,包括不动产等。
(3)犯罪目的不同。
挪用资金罪的主观方面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是非法使用本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界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A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B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依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贪污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盗窃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
贪污罪的对象为公共财物,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3)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不同。
贪污罪中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而盗窃罪在客观方面没有职务上的便利。
(4)犯罪主体不同。
贪污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两罪的区别在于:
(1)犯罪目的不同。
挪用公款罪以非法占用为目的,即暂时挪用归个人使用,贪污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即意图永久非法占有。
行为人挪用后潜逃的,挥霍后不退还的以贪污罪论处。
(2)犯罪客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物所有权。
(3)犯罪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公款以及抢险,救灾等特定款物,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既包括公款也包括公物。
(4)客观方面的行为手段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手段是擅自私用公款,实际案件行为人一般没有涂改,销毁,伪造帐簿的非法行为,贪污罪的行为手段是侵吞,窃取等非法手段,实际案件中行为
人往往有涂改,销毁,伪造帐簿的行为。
5.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不正当竞争法规等规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制度。
制度,是指我国现有效的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法规所形成的法律制度。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客体是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专用权和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
(2)犯罪对象不同。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禁止泄露的有关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时间只限于特定围的人员知悉。
此罪的国家秘密包括绝密,,秘密三个等级。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犯罪主体不同。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或知悉国家秘密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作为本罪的主体。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竞争对手,第三者,有义务的个人或单位。
6.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的场合不同。
窝藏,包庇罪可发生在刑事诉讼之前,之中和之后;而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之中。
(2)犯罪主体不同。
窝藏包庇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3)犯罪对象不同。
窝藏包庇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已决犯和未决犯,而伪证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未决犯。
(4)犯罪目的不同。
窝藏包庇罪的犯罪目的是使犯罪人逃避法律制裁,而伪证罪的目的既包括隐匿罪证,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也包括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追究。
7.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况,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行为对象不完全相同:
伪证罪的行为对象主要是人犯;而后罪的行为对象是任何公民。
(2)行为方式不同:
伪证罪是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重要情节作为证;而后罪则是捏造整个犯罪事实。
(3)犯罪主体不同:
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而后罪是一般主体。
(4)行为容不同:
伪证罪的行为容包括陷害他人或包庇犯罪;而后罪则只是陷害他人。
(5)行为实施的时间不同:
伪证罪是发生在立案以后的刑事诉讼过程中;而后罪则发生在立案侦查以前。
8.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A对明知无罪的人而使他受到追诉,B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C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两罪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司法公正,伪证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中的司法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
徇私枉法罪限于利用司法职务之便,而伪证罪无利用司法职务之便的行为特征
(3)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而伪证罪的犯罪主体为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9.玩忽职守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客体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安全。
(2)发生的场合不同。
玩忽职守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中,重大责任事故罪发生在生产作业活动中。
(3)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或工作人员。
10.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秘密地窃取或者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区别略
11.抢劫罪与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行为。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
抢劫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绑架罪的犯罪客体一般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也同时侵犯了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抢劫罪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绑架罪是将被害人掳走限制其自由后,以杀害,重伤或长期禁闭被害人,威胁被害人家属或有关人员,迫使其在一定期限交出所勒索的财物。
(3)犯罪主体年龄要求不同。
抢劫罪的主体是满14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而绑架罪的主体是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12.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颠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颠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破坏交通设施往往会导致交通工具的颠覆毁坏的严重后果,破坏交通工具也往往会毁坏交通设施;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对象不同:
破坏交通工具罪中行为人的直接指向对象为:
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而破坏交通设施罪为轨道,桥梁,隧道,公路,航道,灯塔,机场,标志等交通设施。
13.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界限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生产,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劣药而进行生产,销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为假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为劣药
(2)犯罪形态不同: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危险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
14.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行为。
这两种犯罪在形式上都是剥夺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
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是单一客体,即侵犯客体为他人的人身自由;后者的犯罪客体一般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也同时侵犯了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2)行为方式不同。
前者既可以作为方式,也可以不作为方式实施;而后者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
(3)行为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使被害人遭受拘禁之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