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1890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球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球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球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球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docx

《地球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概论.docx

地球概论

7、天文学上如何定义天球?

天球有哪些类型?

天球:

以观测者为球心,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球体;所有天体在天体的位置都是其在天球内表面上的投影;

天球有地心天球和日心天球之分,地心天球用于表示天体视运动(无需考虑距离),日心天球用以说明地球或行星公转。

8、天球与天穹有什么不同?

天穹是天球在观测者所在地平面以上的部分。

9、什么是天球的周日视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地心天球相对于观测者以1天(恒星日)为周期自东向西的视运动,称为天球的周日视运动;

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路线称为周日圈;越近天极,周日圈越小;周日圈平行于天赤道

北半球所见天体周日圈都是以天北极中心的同心圆,紧靠天北极的一颗亮星,称为北极点。

10、何谓太阳周年运动?

太阳如此明亮,如何知道其有周年运动(相对于恒星背景的移动)?

太阳周年运动:

太阳在地心天球上投影,随地球公转而在天球上以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回归年)在众星间的运动;

太阳周年运动可通过观测夜半中星的变化间接推出

11、太阳周日运动与天球的周日运动有什么不同?

太阳周日运动方向向西,而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每天向东59′),导致太阳周日运动(太阳日)与其他恒星的周日运动(恒星日)的周期不同,要延长约4分钟。

12、何谓地平圈?

天顶与天底与地平圈有何关系?

地平圈:

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无限扩大后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体大圆;

关系:

天顶与天底是地平圈的两个极点,到地平圈的角距最大,天顶即观测点头顶所对的点,天底即脚下所对之点。

13、何谓天赤道?

天北极与天南极与天赤道有何关系?

天赤道:

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北极与天南极是天赤道的两个极点,到天赤道的角距最大,天北极即地球北极所对的点,天南极即地球南极所对之点。

14、何谓黄道?

黄北极与黄南极与黄道有何关系?

黄道: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也可理解为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

黄北极与黄南极是黄道的两个极点,到黄道的角距最大,离天北极近的称黄北极,离天南极近的称黄南极。

15、何谓东点、西点、南点、北点和上点、下点?

东点、西点:

地平圈与天赤道的交点;南点、北点:

地平圈相对于天赤道的两个远距点;上点、下点:

天赤道相对于地平圈的两个远距点;

16、何谓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和无名点?

春分点:

黄道与天赤道的交点之一,太阳沿黄道自南半天球运动到北半天球,又称长交点;

秋分点:

黄道与天赤道的交点之一,太阳沿黄道自北半天球运动到南半天球,又称降交点;

夏至点、冬至点:

黄道相对于天赤道的两个远距点;

无名点:

天赤道相对于黄道的两个远距点;

17、如何为天球建立坐标系?

何谓左旋坐标系和右旋坐标系?

横轴(基圈):

如地平圈、天赤道、黄道;

纵轴(始圈):

过基圈上某一特定点(原点)的辅圈(垂直于基圈的大圆,且全部辅圈都相交点基圈的两个极点);

纵坐标(纬度):

球面任一点相对于基圈的方向和角距离;

横坐标(经度):

球面任一点所在辅圈(终圈)平面相对于始圈平面的方向和角距离;

左旋坐标系:

经度向东度量,即经度向东增大;与地球自转相联系;

右旋坐标系:

经度向西度量,即经度向西增大;与地球公转相联系。

18、如何建立地平坐标系(纵横轴和原点分别是什么)?

其纵横坐标称为什么?

如何度量?

为什么要这样度量?

有什么用途?

横轴(基圈):

地平圈为横轴,平行于地平圈的圆为地平纬圈;

纵轴(始圈):

午圈为纵轴,南点为原点

过天顶与天底垂直于地平圈的大圆,称为地平经圈;过南北点的地平经圈称为子午圈,子午圈又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子圈和午圈,过南点的为午圈;过东西点的地平经圈称为卯酉圈。

→地平纬度:

天体相对于地平圈的方向和角距离,称为高度(h);高度自地平圈沿天体所在平经圈向上或下度量,自0~±90º;高度的余角称为天顶距;

地平经度:

天体所在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称为方位;方位以南点为起点,沿地平圈向西度量,自0~360º;

19、如何建立第一赤道坐标系(纵横轴和原点分别是什么)?

其纵坐标称为什么?

如何度量?

为什么要这样度量?

有什么用途?

纵坐标(纬度):

天体相对于天赤道的方向和角距,称为赤纬;自天赤道起,沿天体所在赤经圈向南北度量,自0~±90º;赤纬的余角称为极距;

横坐标(经度):

天体所在赤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称为时角;自上点开始向西度量。

时角坐标系主要用来度量时间,故其经度称为时角,且以时间表示,自0-24h;同时,天球自东向西,为使天体时角“与时俱增”,故向西度量。

20、第一赤道坐标系中的午圈与地平坐标系的午圈有什么不同?

21、如何建立第二赤道坐标系(纵横轴和原点分别是什么)?

其纵横坐标称为什么?

如何度量?

为什么要这样度量?

有什么用途?

横轴(基圈):

天赤道为横轴,平行于天赤道的圆为赤纬圈;纵轴(始圈):

春分圈为纵轴,春分点为原点

过二分点的赤经圈,称为二分圈;过二至点的赤经圈称为二至圈。

纵坐标(纬度):

赤纬,与时角坐标系相同;

横坐标(经度):

天体所在赤经圈相对于春分圈的方向和角距,称为赤经;自春分点开始向东度量,自0-24h。

第二坐标系是地理坐标系的摹仿,用于定位,编制星表;因天球自东向西运动,天体中天的时刻西早东晚,为使天体按赤经从小到大依次中天,故赤经向东度量。

22、如何建立黄道坐标系(纵横轴和原点分别是什么)?

其纵横坐标称为什么?

如何度量?

为什么要这样度量?

有什么用途?

横轴(基圈):

黄道为横轴,平行于黄道的圆为黄纬圈;纵轴(始圈):

过春分点的黄经圈为纵轴,春分点即为原点。

过北黄极和南黄极且垂直于黄道的大圆称为黄经圈;过二分点的黄经圈称为无名圈;过二至点的赤经圈称为二至圈。

纵坐标(纬度):

天体相对黄道的方向和角距,称为黄纬;自黄道起,沿天体所在黄经圈向南北度量,自0~±90º;

横坐标(经度):

天体所在黄经圈相对于春分点所在黄经圈的方向和角距,称为黄经;自春分点开始向东度量,自0-360º。

黄道坐标系用于表示日月行星在星空间的位置和运动,太阳周年运动向东,为使太阳黄经“与日俱增”,故黄经向东度量。

23、地平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地平坐标系与时角坐标系均以午圈为始圈,经度都向西度量;其区别主要在于基圈不同,地平坐标系是地平圈,而时角坐标系是天赤道。

地平圈与天赤道相交于东西二点,但两者之间的夹角却随观测者的纬度而定,纬度越高,夹角越小,到极点二者重合。

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纬度

24、第二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有共同的原点,即春分点,经度都自春分点向东度量;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基圈不同,两坐标系的基圈即天赤道与黄道之间存在一夹角,即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并非恒定不变,只是受日月行星引车摄动的影响变化较小而已。

25、第一赤道坐档系和第二赤道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两个赤道坐标系拥有相同的基圈;但原点不同,一个是上点,一个是春分点;且经度度量方向也不同,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上点相对于观测者是定点,但春分点却随天球周日运动而作巡天运动;春分点与上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天体的时角和赤经之和,等于上点的赤经或春分点的时角;春分点的时角,称为恒星时。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其方向如何?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

自转方向:

北半球看呈逆时针方向(被定义为自西向东),南半球看呈顺时针方向;

2、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实验(水平地转偏向)、落地偏东、重力测量与弧度测量

3、地球自转有何规律?

地轴:

极移与进动

周期:

恒星日

速度:

角速度与线速度

4、什么是极移?

极移有什么影响?

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部作周期性摆动而引起的地球自转极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现象;

影响:

极移造成各地经纬度的变化;反过来,可通过精确测定经纬度来研究极移。

5、什么是地轴的进动?

进动有何规律和影响?

地轴为什么会进动?

地轴的进动,即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运动。

地球是扁球体:

赤道隆起部分受到日月的附近引力;

存在黄赤交角:

日月常在赤道平面外对赤道隆起施加引力;

地球存在自转:

自转使位于黄道两侧赤道隆起所受日月引力的合力矩产生进动。

(极移是整个地球对于地轴的运动;地轴相对不动地面在缓慢移动,因此极移并不影响天极的位置;进动是地轴相对于宇宙空间的运动,地球各部分相对于地轴的位置关系不变,即不改变南北两极在地面的位置。

6、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什么?

为什么不是太阳日或太阴日?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23h56m4s),而不是太阳日(24h)和太阴日(24h50m);原因是恒星离地球非常遥远而常被视为天球上的定点,而太阳和月球都不是天球上的定点,除参与天球周日运动外,还有各自的巡天运动。

7、为什么天文学上的“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来进行度量?

春分点不是有“退行”吗?

以春分点来度量恒星日,是因为“恒星时”以春分点为量时天体,即春分点的时角;春分点随着地轴进动而在黄道上不断西移,但一年才退行50.29″,每天退行距离更加微小,故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的恒星日与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尽管存在差异,但差异也非常微小。

8、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太阴日又比太阳日长?

太阳和月球在天球上向东运动,其赤经不断增大;赤经增大,中天时刻就要推迟,连续两次中天的时间间隔就会增长;因此太阳日和太阴日都要比恒星日长;太阴日之所以太阳日长,是因为月球在天球上向东的速度比太阳要快。

太阳日和太阴日要长于恒星日,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的同时还以相同方向绕太阳公转,月球也以相同方向绕地球公转。

9、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什么?

昼夜交替的周期恒定不变吗?

为什么?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太阳日的长度不能取决于地球自转周期,还包含地球公转的因素;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长度不变,但地球公转的影响不均匀,从而导致太阳日的长度因季节而变化;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叫真太阳日或视太阳日;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叫平太阳日。

10、为什么地球公转会造成太阳日因季节而变?

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绕天球向东运动,造成太阳赤经逐日递增,从而使太阳日长于恒星日;如太阳每天赤经的变化均匀,其长度每天也不会不同。

(度量时间本是用天体的时角,但因时角与赤经等量,天体时角的变化量等于其赤经的变化量)

太阳日之所经每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不完全一致(存在黄赤交角)及公转速度不均匀,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存在季节变化。

11、地球自转速度有什么特点?

角速度除地轴外,其余各部分都相同,平均15º/h;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Vφ=465m/s·sinφ),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12、地球自转的后果有哪些?

天球的周日运动、水平运动的偏转、以太阳日为周期的昼夜交替

13、不同天体(恒星、太阳、月球)的周日运动有什么不同?

恒星的周日运动:

每颗恒日都有固定的周日圈,即赤纬圈,都以南北天极为不动的中心,都有不变的出没方位与中天高度;方向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周期和角速度如实地反映地球自转的周期与角速度。

日月的周日运动:

太阳和月球存在沿黄道或白道向东的巡天运动,导致两个结果:

一是其周日运动的周期与其他恒星长;二是黄道或白道都与天赤道不平行,太阳和月球的赤纬因季节而不同,造成太阳和月球出没方位和中天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14、不同纬度所见天球的周日运动有什么不同?

天球周日运动的纬度差异,主要表现在恒显星、恒隐星和出没星的范围大小不同:

纬度越高,恒显星区和恒隐星区越大,出没星区越小,周日圈与地平圈的交角越小(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的余角),仰极高度越大。

15、为什么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

其偏转方向有何规律?

物体具有惯性,力图保持其运动速度与方向不变;而地球上的方向均为经纬线为基准,经纬线随着地球自转不断改变空间指向;造成真正保持方向不变的物体水平运动,用地球上方向表示就发生了偏转。

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

北半球右偏(顺时针),南半球左偏(逆时针),赤道无偏向。

16、什么是地转偏向力?

有何影响?

牛顿力学认为,物质运动的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外来力的影响;按此观点,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于自转的地球发生了偏向,也定是受到外力的影响;法国学者科里奥利最时对此进行研究,故得名科里奥利力,地理和气象科上则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是一种假想的力(视力),属惯性力,是非惯性系中来自参考系本身的加速效应的力;作为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只能改变运动方向,不能改变运动速度,其大小随纬度和运动速度而定。

地转偏向力对大气和水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17、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其方向如何?

地球的公转,即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一致,从北极看为逆时针方向。

18、地球公转的证据有哪些?

恒星周年视行差、恒星的光行差、恒星光谱的多普勒效应。

19、什么是恒星周年视差?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公转一周引起恒星相对于其平均位置(太阳上观测的位置)的视差位移;恒星周年视差路线都是椭圆(反映地球公转路径形状),称为周年视差椭圆。

恒星周年视差椭圆具体形状与其黄纬有关:

黄纬越大,椭圆的扁率越小;黄纬越小,椭圆的扁率越大;黄道上,则成为一段直线。

20、恒星周年视差的大小如何表示?

不同远近的恒星,其周年视差大小不一;其大小用恒星视位置偏离平均位置(太阳上观测的位置)的极大值表示,即一年中日地连线垂直于星地连线时的视差位移;恒星周年视差既是恒星周年视差椭圆的半长轴,也是地球轨道半径对恒星所张的角;恒星越远,其年视差越小。

21、什么是恒星光行差?

光行差是指运动着的观测者观察到光的方向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静止的观测者观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现象。

公转使地球上的观测者观察恒星的位置时总存在光行差,且总是偏向真位置的前方,偏移量与恒星距离无关,只与光速和地球公转速度有关。

22、什么是恒星光行差椭圆?

地球公转一周,光行差造成恒星视位置绕其真位一周而形成光行差轨道,具体形状因恒星黄纬而不同:

南北黄极,光行差轨道是半径20″的圆,黄道上则为长40″的一段直线,其他黄纬都是半长轴为20″的椭圆(黄纬越大,椭圆扁率越小)。

23、恒星周年视差与光行差有什么不同?

恒星的视差位移沿轨道半径方向偏离真位置,光行差位移则是沿轨道切线方向偏离真位置;两者的偏离方向相差90°。

24、地球公转有哪些规律?

轨道特征黄赤交角公转周期公转速度

25、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

26、什么是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什么意义?

黄赤交角:

即黄道平面与天赤道平面的夹角,当前是23º26′;

意义:

引起地轴进动、真太阳日存在周年变化,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的根本原因。

2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和交点年?

哪一个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为什么其他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恒星年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因其参考的恒星没有明显的移动,而回归年参考的春分点、近点年参考的近日点和交点年参考的黄白交点在天球都有周期性的移动。

28、地球公转速度有何规律?

地球公球的平均角速度59′/d,平均线速度30Km/s;地球公球速度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即面积速度不变;为保持面积速度不变,近日点角速度与线速度均变大,远日点则均为小。

29、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后果?

恒星周年视差、恒星光行差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30、什么是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会合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是指在地心天球上,各大行星与太阳的投影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表现为其间黄经差的变化;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时,二者处于地球同一侧,称为行星合日;行星合日是地内和地外行星共有的现象,故此种被称为“会合”运动。

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本质:

地球同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速度存在差异,导致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地球与其他行星之间的复合运动,表现在地心天球上即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会合运动。

会合运动周期:

连续两次行星合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其长短取决于两天体公转周期的差异,差值越大,会合周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会合周期之所以地内地外有别,原因在于地内行星的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而地外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球;

31、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在会合运动中的表面有何不同?

地内行星的公转速度大于地球,其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来说为东行;因位于地球轨道之内,其与太阳的黄经差被限定在90°,没有冲日而有两次合日,即上合与下合;地内行星的会合运动表现为上合—东大距—下合——西大距—上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地外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球,其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来说为西行;因位于地球轨道之外,其与太阳的黄经差可超过90°,有一次冲日和一次合日;会合运动表现为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32、行星为什么会发生逆行?

行星在什么时候发生逆行?

行星相对于恒星的视行表现为:

顺行—留—逆行—留—顺行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行星相对于恒星发生逆行的原因有二:

一是地心天球的球心不是行星的绕转中心,二是各行星与地球的公转角速度存在差异。

地球赶上和超越地外行星(冲日前后)或被地内行星赶上和超越(下合前后)的短期时间内发生逆行。

33、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有何特点?

地心天球上,月球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同太阳的会合运动表现为:

朔(合)—上弦(东方照)—望(冲)—下弦(西方照)—朔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月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方向向东;月球没有逆行;月球会合运动的周期是逆望月,29.5306日:

1/S=1/M-1/E

1、什么是太阳的回归运动?

为什么会产生回归运动?

地心天球上,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相对于赤道的往返运动;

太阳回归运动的产生,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2、回归线与极圈与回归运动有何关系?

回归运动中,太阳在天球上所能达到的南北界线或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所能达到的南北界线称为回归线;距天赤道最远的黄道点即二至点,其赤纬为23º26′,故回归线为南北纬23º26′。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晨昏圈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幅度与太阳直射点偏离赤道的幅度相同,即23º26′;晨昏圈所能达到的最南(最北)界线,称为北极(南极)圈,也即南北纬66º34′纬线。

3、太阳回归运动主要表现为什么?

天球上,主要表现为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地球上,主要表现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

4、什么是半昼弧公式?

根据公式可知决定昼夜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半昼弧公式表时,决定昼夜长短有两个因素,一是当地的地理纬度(φ),二是太阳赤纬(δ);纬度是空间因素,太阳赤纬是时间因素;即昼夜长短因纬度而不同,随季节而变化。

5、根据半昼弧公式,讨论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极昼极夜的条件是什么?

昼夜等长条件:

t=90º,则cost=0→φ或δ=0;

昼长夜短条件:

t>90º,则cost<0→φ与δ同号;

昼短夜长条件:

t<90º,则cost>0→φ与δ异号;

极昼的条件:

t=180º,则cost=-1→φ与δ同号且互为余角;

极夜的条件:

t=0º,则cost=1→φ与δ异号且互为余角。

6、昼夜长短怎样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春秋二分时,全球昼夜等长;春分至秋分,即太阳赤纬为正值时,全球的昼长向北增加,极昼地带位于北极地区,极夜地带位于南极地区;秋分至次年春分,即太阳赤纬为负值时,全球的昼长向南增加,极昼地带位于南极地区,极夜地带位于北极地区。

7、昼夜长短怎样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北半球,南至到北至,逐渐由昼最短夜最长变为昼最长夜最短,其中春分为昼夜等长之时;北至到南至,则逐渐由昼最长夜最短变为昼最短夜最长,其中秋分为昼夜等长之时;南半球,南至到北至,逐渐由昼最长夜最短变为昼最短夜最长,其中春分为昼夜等长之时;北至到南至,则逐渐由昼最短夜最长变为昼最长夜最短,其中秋分为昼夜等长之时。

8、为什么二分前后,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

春秋二分前后,太阳赤纬变化最快,造成昼夜长短变化特别明显。

9、为什么夏至又比冬至前后昼夜长短变化更慢?

夏至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夏至后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后昼增夜减的变化显得较为缓慢。

10、极昼极夜区如何随季节而变化?

升分至北至,北极地区极昼区域逐渐扩大到整个极圈,南极地区的极夜区域逐渐扩大到整个极圈;北至到降分,北极极昼区域逐渐缩小到极点,南极地区的极夜区域逐渐缩小到极点;

降分至南至,北极地区极夜区域逐渐扩大到整个极圈,南极地区的极昼区域逐渐扩大到整个极圈;南至到升分,北极极夜区域逐渐缩小到极点,南极地区的极昼区域逐渐缩小到极点。

太阳赤纬的绝对值越大,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越近两极,极昼极夜的时间越长。

11、除太阳赤纬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昼夜长短?

太阳视半径;大气折光作用、眼高差。

12、什么是晨昏蒙影?

晨昏蒙影持续时间与纬度和季节有何关系?

晨昏蒙影是晨光和昏影的合称,是高空大气反射和散太阳光而使日出前和日落后的天空仍处于半光明状态,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又称曙暮光。

晨光以日出为终而存在一个晨光始的问题,昏影是日没为始而存在一个昏影终;晨光始和昏影终都以一定的太阳低度为标准。

晨昏蒙影的时间随纬度增高而增长:

纬度越高,太阳周日圈越倾斜,署暮光持续时间越长。

晨昏蒙影的时间随季节而不同,二分较短,二至较长:

太阳周日圈的大小因季节而不同。

13、什么是白夜?

白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界限是多少?

白夜:

高纬度某些地区整夜都处于晨昏蒙影的状态而没有真正黑夜的现象;夏至日,白夜出现纬度最低,可达48.5º;受晨昏蒙影影响,南北两极的极夜期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白夜中,真正的黑夜只有两个月左右

14、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太阳高度: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角距离,也即太阳在地平坐标系中的高度。

太阳高度决定了地面所获热量的多少。

15、如何求算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和太阳时角三个因素,利用球面三角形可表达任意时刻的太阳高度

16、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如何求算?

其大小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正午太阳度(H):

太阳中天时与地平面之间的角距离,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度的大小主要受观测者纬度和太阳赤纬的影响。

17、中学地理中如何求算正午太阳高度?

18、正午太阳高度如何随纬度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两地的纬度差即为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19、正午太阳高度如何随季节而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于北至日达到全年最大值,南至日达到全年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于北至日达到全年最小值,南至日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出现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小值。

20、什么是季节变化的半球性因素和全球性因素?

哪个因素是主要因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影响季节变化的半球因素:

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是夏季;非太阳直射半球则相反,是冬季;日地距离是影响季节变化的全球性因素:

离太阳近时,全球获得太阳热量较多,是全球共同的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全球共同的冬季;半球性因素是主要因素,全球性因素影响十分微小

21、为什么季节变化首先是天文现象,然后才是气候现象?

作为天文现象,季节变化指的是昼夜长短和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