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171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docx

最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考试习题

沥青类

(一)

一、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

3.我国现行采用(空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4.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可分为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等类。

5.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6.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的操作步骤

7.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增大,延度减小,软化点升高,绝对粘度增加,脆点减小等。

8.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粘)性、(热稳定)性和(塑)性。

9、可用(闪点燃点)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10.石油沥青老化后的指标的变化

1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

12.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裂解蒸馏出的由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

13.与老化粒组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指数是()

14.当超过重复性精密度要求,用回归法确定沥青含蜡量时,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直线的斜率(方向系数)应为(正值)

15.沥青针入度PI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16.通过采用()的方式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17.在马歇尔试验中,沥青含量增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18.用于评定沥青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的参数(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各易性)

19.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21.进行矿料配合比设计时,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20.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发现稳定度偏低。

应采取的措施

21.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25.沥青混合料加入矿粉的作用

22.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27.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四种方法适用范围

23.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不小于3%的原因

24.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也相应提高

25.关于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描述

26.某地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且雨量充沛,则该地气候分区可划分为()

27.某地夏季较热,冬季严寒且干旱少雨,则该地气候分区可能是()

28.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发、体积法是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4中方法,其表干法适用范围()

29.为提高高温稳定性,南方地区选用的沥青标号通常要比北方地区适当低一些()

30.考虑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粒径要大一些,考虑耐久性粗集料的粒径要小一些()

3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候、应遵循()原则

39.沥青针入度PI表示沥青的()。

二、判断题

1.沥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

(×)

2.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等。

(√)

3.SMA沥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干筛分”。

(×)

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

(√)

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

8、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

9.沥青针入度指数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依据(F)

10.沥青延度测试选择不同试验温度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拉伸速度()

11.针入度数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12.软化点即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

13.对于AH-70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

14.对于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许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平行试验检验。

(×)

15.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

A、沥青C560=50S,B、沥青C560=100S,则A的粘结力大于B。

(×)

16.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25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

17.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

18.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19.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

20表干法适用于AC-II型、ATPB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21.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2、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23.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条件粘度√

24.含蜡量、软化点等试验是否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

25.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不影响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

三、选择题

2.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A)阶段

A.施工准备B、沥青混合料摊铺C、沥青混合料压实D、沥青混合料运输

3.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A。

A.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B.矿粉用量不同C.集料最大粒径不同D.油石比不同

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B。

A.1.18mmB.2.36mmC.4.75mmD.5mm

5.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D性能。

A.变形B.抗裂C.抗疲劳D.热稳定

6.对密级配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D。

A.100次B.125次C.50次D.75次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率(A)

A、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B、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8.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筛。

A、13.2-19mm;9.5-13.2mmB、9.5-13.2mm;13.2-19mm

C、13.2-16mm;9.5-13.2mmD、9.5-13.2mm;13.2-16mm

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BC)。

A、实际曲线B、理论曲线C、理想曲线D、理论直线。

10、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13.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A)

A.大B、小C.相同

13.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C)。

A、抗压能力B、抗拉能力C、抗水剥离能力D吸附性

14.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A)内完成

A.72hB、90hC、63hD、3d

15.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A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针入度B.软化点C.延度D.密度

16.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

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100g、试验温度25℃、针入度试样时间5S

17.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

加热温升速度5℃/min、加热起始温度5℃

18.延度试验条件有:

拉伸速度、试验温度

19.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C。

A.10℃B.25℃C.15℃D.20℃

20.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1.4℃,试验结果应记为B。

A.81.5℃B.81℃C.82℃

21、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A)

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22.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A、车辙试验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C、残留稳定度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3.SMA的主要优点有(B)

A、抗滑耐磨B、空隙率小C、抗疲劳D、高温抗车辙E、低温抗开裂

24.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A)

A、冻融劈裂试验B、车辙试验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D、饱水率试验

26.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和()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D、针入度

27.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D。

A.10mm/minB.0.5mm/minC.1mm/minD.50mm/min

28.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B。

A.50℃B.60℃C.65℃D.80℃

29.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B。

A.保持不变B.出现峰值C.减少D.增大

30.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D。

A.保持不变B.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C.减少D.增大

31.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C。

A.增加B.出现谷值C.减少D.保持不变

32、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优先采用()。

A、酸性B、中性C、碱性

33、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其主要作用是()。

A.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B.改善混合料和易性;

C.强化沥青活性;D.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34.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实度试验,含水率大于2%的沥青砼应使用()。

A、表干法B、蜡封法C、水中重法D、体积法

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沥青的延性:

2.沥青混合料:

化学组分:

化学组分分析就是将沥青分离为几个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路用性质有一定联系的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延性:

指沥青材料在外力拉伸作用下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

以沥青的延度指标来反映沥青的延性。

软化点:

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称为软化点。

针入度:

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100g)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

劲度模量:

劲度模量是温度(T)和载荷作用时间(t)的函数,是表征沥青粘性和弹性联合效应的指标.

针入度指数法(PI)利用针入度和软化点的试验结果来表征沥青感温性的一种指标。

同时也可判别沥青的胶体结构状态

SMA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中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

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1悬浮密实结构

特点:

矿料颗粒连续存在,而且细集料含量较多,将较大颗粒挤开,使大颗粒不能形成骨架,而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比较充分,将空隙填充密实,使大颗粒悬浮于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之间,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代表类型:

DAC型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特点:

由于压实后密实度大,该类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较好;但其高温性能对沥青的品质依赖性较大,由于沥青粘度降低,往往导致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变差。

2架空隙结构

特点:

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含量高,彼此相互接触形成骨架;但细集料含量很少,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件的空隙,形成所谓的“骨架-空隙”结构。

代表类型:

沥青碎石AM和开级配磨耗层沥青混合料OGFC等。

路用性能特点:

粗集料的骨架作用,使之高温稳定性好;由于细集料含量少,空隙未能充分填充,耐水害、抗疲劳和耐久性能较差,所以一般要求采用高粘稠沥青,以防止沥青老化和剥落。

 

③骨架密实结构

特点:

采用间断级配,粗、细集料含量较高,中间料含量很少,使得粗集料能形成骨架,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又能充分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代表类型: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路用性能特点:

该类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具有较强的疲劳耐久特性;但间断级配在施工拌合过程中易产生离析现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使得混合料很难形成“骨架-密实”结构,要防止混合料生产、运输和摊铺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