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1260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docx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

 利比亚由国内政治危机引发国际战争,导致多家央企海外投资蒙受巨额损失。

根据国资委的统计,目前共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暂停,已披露的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铁建、葛洲坝四家企业,涉及的项目总金额已逾410亿元。

为什么会这样?

根源是什么呢?

有人真的是太“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正部级海外投资监管部门,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

  二是东道国的政治局势是否平稳,未来时段里是否会爆发大规模危机等。

譬如阿富汗,虽然拥有世界级特大型铜矿床,但多年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令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中国某大型央企于2007年11月20日很高兴地中标了一个铜矿资源开发项目——艾娜克铜矿床(铜金属量1100万吨)项目,但实际开发计划至今遥遥无期。

 一要看中国与东道国的外交关系是否良好,与东道国是否签订了相关投资保护协定。

由于重要战略资源都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任何国家政府都有权根据本国自身利益的需要制订对外国投资者的政策,并有权随时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变。

如果母国与东道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且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条约,则可以有效防范因东道国调整针对外商的资源开发政策而来来的投资风险。

 三是东道国的民主与法治秩序是否良好。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秩序越好,就越有开放和包容胸怀,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风险就越小;反之一个长期实行独裁专制的国家,其封闭的环境和狭隘的民族心态将无限加大国际经贸合作的风险。

这样的国家实行人治而非法治,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在这样的国家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风险之大,难以估量。

缅甸以前实行军政独裁统治,中国与前军政权签署协议确认中缅两国密松水电站合作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期,无奈被新一届民选政府无限期叫停。

卡扎菲对利比亚实行了42年的独裁统治,利比亚反对派“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及“利比亚国民解放军”在欧美联军的帮助下推翻卡扎菲政权之后,反对派发言人即刻发表外交声明称:

中国、俄罗斯等曾对利比亚反对派采取敌对立场的国家,今后在从利比亚获得新的石油合同方面将会有麻烦,难以获得新的勘探特许权。

不仅如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战乱之前在利比亚的石油开采活动也将无限期停止。

    透过以上三个环境变量进行分析,中国企业在利比亚、突尼斯、也门、埃及、叙利亚等这些长期实行专制统治的国家进行投资,尤其是投资周期相对较长的资源开发项目,投资区位风险之大不言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央企领导人实行任期制,企业一般只注重短期政绩,根本无视战略风险的存在,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即便有也是形同虚设。

所以说,这还是一个国企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央企海外投资出现巨亏,央企领导人会怎么样?

综合外交部网站消息:

截至2月27日10时,我已从利比亚共撤出逾20000人。

其中约1400人已回国,约15200人已安置在第三国,约3400人正在赴第三国途中。

目前,在以班加西为中心的利比亚东部地区,我人员已基本撤离完毕。

外交部、其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中资企业、驻外使领馆正抓紧撤出我在利比亚其他地区人员。

中国驻马耳他、希腊使馆租用的邮轮和中远、中海集团所属货轮正驶往利比亚中部港口。

评:

中国这次在实际经济利益上,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

相比美国和欧盟在利比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开采行业,中国在利比亚还有很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因此人员较多,资产损失比较大,近几日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石油等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即是市场对这一地缘政治的反应。

近年来,中国与北非各国在贸易。

能源.文教.医疗.援助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联系日益紧密在这一地区的海外利益增长相当迅猛。

2008年中国和埃及双边贸易额突破60亿美元,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指2010年6月已聚集了中外企业近30家,投资额近3亿美元;中国与苏丹的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86.3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9年中国对埃及投资同比增长818.73%,对阿尔及利亚的直接投资大2.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1.44%。

其中风险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

几内亚(Guinea)、委内瑞拉(Venezuela)、津巴布韦(Zimbabwe)、厄立特里亚(Eritrea)、尼泊尔(Nepal)、民主刚果(The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乍得(Chad)、伊拉克(Iraq)、科摩罗(Comoros)、苏丹(Sudan)。

截止到2009年,中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不包括中国香港,约一半(47.7%)分布于最低风险国家和地区,14.9%分布于最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其余较平均分布于较高风险、中等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和地区。

2011年对于中国的海外投资来说,是风险集聚和呈规模出现的一年。

利比亚内战爆发之后,中国紧急撤回在利比亚的4万余人中的35,860人。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在利比亚没有投资,但有75家企业,在那儿有50个项目的工程承包,涉及的金额有188亿美元。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3,000家海外企业,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风险分析是海外投资决策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有关保险公司对客户提供投资保险服务的一个依据。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认为:

“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发生革命或者内战、局部冲突、骚乱、恐怖袭击、政权变更、暴力活动增加、监管制度和经济政策出现变动、经济形势恶化等等,因此会产生的原有的产权股权、商业合同、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以及对各种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最终造成的损失——所有对这次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都需要建立在国家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投资:

2004在伊朗sei总承包的伊朗里海原油串油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

2006年8月中石化投资21.68亿欧元。

2007年1月15日中方投资开发伊朗海湾水域的北法尔斯气田,投资额达150亿美元.

2007年12月10日,中石化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以回购服务的方式正式签订亚达瓦兰油田开发合同。

首期投资20亿美元。

2009年11月18日东方电气集团与伊朗mapna签署电站项目协议,共包括7做电站14台300mw等级蒸汽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650mw.

2010年9月29日中国水电100亿城建伊朗穆山帕大坝项目。

2010年中色和伊朗扎兰德合作合同额为7000万欧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2月24日 第 04版)

  中东北非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近来局势动荡,经济、社会和安全受到严重冲击,民众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

  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局势动荡使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

而中东北非这一世界主要产油区的不安定也令全球投资者感到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和金价迅速走高。

  埃及统计部门17日说,埃及最近的政局动荡已经给制造业、建筑业和旅游业造成了超过100亿埃镑(约合17亿美元)的损失。

这一数字接近埃及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0。

  多家跨国金融机构已经将埃及2010至2011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从先前预计的6%以上调低到3.5%至4%左右。

  突尼斯经济同样遭受了巨大冲击。

据初步估算,全国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第纳尔(约合21.4亿美元),全国40%的企业停工减产,甚至被抢被焚。

  旅游是突尼斯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年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5.5%,外汇收入占全国外汇总收入的19%。

突尼斯有200万人直接或间接靠旅游业生活,约占全国人口1/5。

但自政局变化以来,该国外国游客锐减了2/3。

  非洲开发银行2月14日宣布,突尼斯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不会超过1%,比原先预期下调3个百分点以上,该国还可能面临资金短缺、财政失衡等困难。

  此外,利比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尚无法准确评估其经济、社会所受到的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作为该国经济支柱的石油行业已经遭受重大冲击。

  受利比亚国内紧张局势影响,国际油价和金价近两日大幅上涨。

伦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05美元大关,创2008年9月以来最高收盘价;金价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大关,创7周来新高。

而全球股市则普遍大幅下跌。

  社会安全受到削弱

  埃及政府机构在动荡期间几乎陷于停顿,一些部门部长辞职或缺位。

由于宵禁仍未解除,埃及开罗国际机场的航班未完全恢复正常,一些国外航空公司也取消了往返开罗的航班。

  动荡期间,埃及有逾2.3万名囚犯越狱,其中一半以上已重新落入法网,但仍有大量犯人在逃。

  动荡也使埃及西奈半岛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端分子趁机发动袭击。

2月5日,西奈半岛北部城市阿里什附近一处天然气管道被炸。

同时,一座基督教堂被投掷炸弹。

2月7日,又有一处靠近加沙边境的埃及安全部队驻地遭到火箭弹袭击。

  目前,突尼斯社会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不法分子,特别是在局势动荡期间越狱的近万名囚犯大多尚未归案,恐怖分子也趁机在民众中制造恐慌,上周发生了绑架和杀害一名波兰籍神甫的事件。

此外,不少地方还发生“泄私愤、报私仇”现象,一些人无法无天,随意强占他人住房和公共设施。

  1月上旬,阿尔及利亚一些地区不法分子趁火打劫,破坏和抢劫商店,烧毁车辆。

暴力活动造成至少3人死亡,约800人受伤,给商业机构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仅首都所在的阿尔及尔省商业机构损失就接近1300万美元。

  国家经济受到冲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意味着饭碗可能不保,财富迅速消失,日常生活面临困难,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也失去了保障。

  2月22日,埃及总理沙菲克重新组建的内阁宣誓就职,政府运作有望逐步恢复正常。

  从1月中旬政局变化至今,突尼斯社会各界要求恢复正常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最新民调显示,突尼斯九成以上民众渴望尽快恢复正常和稳定的生活。

 显性损失

  在中东北非地区,特别是利比亚局势突变的情况下,中国完成大规模人员撤离,这使得中资企业在当地的相关项目全部暂停。

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电信领域,面临较大损失。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利比亚调查得知,在利投资运营的大中型中资企业共75家,人员超过3.6万人。

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材料显示,共有27个企业在当地的工地、营地遭袭,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作了归纳,损失主要包括稳定收益损失、合同余款损失和当地储蓄和固定资产损失等。

人员撤离也产生一定费用。

  目前就损失情况发布公告的企业主要有中建公司和中铁建公司。

其中,中建在利比亚有两万套居民住宅建设项目,累积合同价值约176亿元人民币,工程量完成近半。

中铁建在利比亚共有3个工程铁路建设项目,合同总额42.37亿美元,目前已完成6.86亿美元。

  国资委提供的消息显示,在利比亚局势发生变化前,葛洲坝在当地项目为7300套房建项目,合同金额8.29亿美元;中水集团有在建项目6个,合同总额17.88亿美元;中交集团有5个项目。

上述项目不同程度受到当地局势的影响。

  与住房、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同的是,中兴、华为这两家主要通信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相对较小,业务前景相对

内乱前企业在利比亚的投资情况

企业

投资情况

投资金额

中国铁道建筑工程总公司

沿海铁路及延长线(的黎波里-苏尔特)、南北铁路(黑谢-塞卜哈)和西线铁路(的黎波里-加迪尔角)

总额42.37亿美元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目前在建工程均为政府国民住宅项目,工程规模为2万套

约合176亿元人民币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

约合55.4亿美元

中国十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承建了FWAM水泥厂和NALOUT水泥厂两个工程项目

未知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日产4600吨熟料水泥厂土建和安装合同

1.5亿美元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利比亚EASTMELITA地区5000套单元住宅和配套服务设施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和米苏拉塔水泥厂生产线一期土建工程项目

2个项目未完成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51.31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2002年进入利比亚,内乱发生前在那里有5个子公司

未知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在建项目6个

总额17.88亿美元

中交建设

未知

48亿美元

中工集团

未知

40亿美元

中石油公司

未知

3.8亿美元

中兴通讯

未知

0.927亿美元

华为

未知

0.4亿美元

利比亚大撤退让中国企业腹背受敌进退维谷

内乱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此次利比亚国内冲突中,中资企业中有十多人受伤,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

随后,中国政府为确保在利华人生命财产安全,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3万余名中国员工,耗资约3亿元。

目前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已经全部暂停。

从长期看,中国企业将会遭受如下方面的损失:

1,固定资产损失。

虽然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是工程承包项目,不是带资项目,没有直接投资,但中国各大公司在利总部及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都留在了那里,因此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损失。

2,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

包括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维修保证金、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必须垫付的流动资金以及由于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失等。

按照惯例,在利比亚实施的工程项目都是中方企业先垫资。

一旦工程因不可控因素停止,这些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成为承包商的损失。

3,回国人员安置问题。

国家动用陆海空交通工具将所有在利人员接回,接下来面临他们的安置问题、人工费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这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4,三角债问题。

由于利比亚建筑材料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一般需要承包商从利比亚以外的国家采购。

而中国企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一般从国内采购。

因此,利比亚项目中断后,一些企业无法按期给原材料商支付货款,加上很多工程采用分包模式,也导致三角债问题凸显。

5,利方恶意索赔问题。

3月25日,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已向中国的葛洲坝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宏福建工等公司针对预付款保函进行索赔,要求五天之内必须给银行方面答复。

据上述公司内部人士称,预付款保函还有半年才到期,现在银行提前索赔,属于恶意索赔。

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向上述公司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赔偿预付款本金和利息,二是将预付款保函期限延至2012年12月31日。

两种选择对中方都不利。

内乱后的利比亚形势发展与应对

商务部发言人日前表示,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到合同的金额是188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计人民币1233.28亿元。

这已经是天量的损失,但是这还仅仅是全部损失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损失还有待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