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1087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docx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复习资料(何人可)

1.4工业设计的主要阶段

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1设计的萌芽阶段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2到了新石器时代,陶瓷的发明标志着手工艺阶段的开始。

3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

设计活动便进入了工业设计阶段。

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产品极尽装饰之能而近乎夸张。

这种功能与形式的分离从而激发了思想家如拉斯金和莫里斯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

19世纪一场名为新艺术的设计运动在欧洲兴起,尽管他们的设计仍是形式主义的,但毕竟打破了古典传统,为20世纪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1919年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综上,工业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为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第二是一战到二战之间,为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阶段,第三个是在二战之后。

1.5与工艺美术的关系

继承与变革在工业设计史中,继承与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并不时产生激烈的交锋。

工业设计的基础是工业,手工艺的基础是手工业。

由于工业设计与传统设计文明的渊源关系,工业革命后,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手工艺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升华。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机械化大生产,促使工业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但工业设计绝不是一种割断历史的现象,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工业设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例如,从手工艺运动到新艺术到机械美学,从地域时间上看,都是交叉进行的,并不是一个运动完全结束后有下一个思潮出现,这就体现了事物的互相联系,交叉渗透,逐步发展。

而且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它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工艺的变化和发展。

1.6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的区别

1.6.1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几个特点

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一般是以个人或封闭的小作坊为生产单位,生产者和设计者为一身,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有信任感。

1.6.2区别工艺美术是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受传统与手工操作的制约;工业设计是在工业技术发展状况下产生的新学科。

它设计的产品是由机械进行批量生产的,与工艺美术有本质的区别,工业设计因而也不是手工业量变的产物。

2.2风格的延续

古罗马建筑特点:

壮丽场面,雄伟壮观,纪念性,威严,权利,如巨大角斗场,万神庙材料:

砖,方形石块,混凝土(最早使用)

代表性:

政府大厦,剧场,浴场,私人府邸,竞技场

2.3中世纪

哥特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地装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2.4文艺复兴(意大利为中心)

弗洛伦萨主教堂(布鲁内来斯基)2.5巴洛克风格

豪华,浮夸和娇揉造作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局部不完整。

2.6洛可可风格

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河棕榈。

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线脚多用金色

3.1混乱与矛盾的风格新古典: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型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且减少纯装饰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3.218世纪工业设计的主要代表人物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绅士与家具指南》魏德伍德的两大革新:

1.通过洗的方法及改善陶泥混合比使陶更洁白;2.在模具中重复浇铸泥浆成型方法。

女王”牌陶器的称号。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3.3美国制造体系其特点是:

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军火商霍尔的简化型来复枪,柯尔特的“海军”型左轮手枪标准化与合理化

贝伦斯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4.1.1柯尔

1849年创办《设计杂志》

4.1.2水晶宫博览会

约瑟夫.帕克斯顿采用标准预制件,

帕金他认为当时的设计只是将传统加以不负责任的揉和而缺乏创造,更缺乏设计的标准,他的理想是哥特式的设计精神和风格,认为设计应以自然的风格表现生活。

他的产品设计不拒绝机械。

4.1.3拉斯金及其设计准则

拉斯金1他主张师承自然,2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拉斯金完全否定工业产品可以具有美学价值的可能性,他的观点概括了英国社会的和知识分子僵化、刻板的特点。

4.1.4莫里斯的设计主张

莫里斯(他在现代设计史上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

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

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

“红屋”。

4.1.6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

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否定机械,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4.2新艺术运动4.2.1新艺术运动的分类

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

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

对米斯?

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

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

巴黎地铁设计

“新艺术之家”的商号,“新艺术”由此得名。

法国分为;南锡的盖勒都是代表人物。

麦金托什(英国)

奥地利分离派

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华格纳和霍夫曼等。

华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霍夫曼设计上与华格纳原则一致,风格也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4.2.2各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略)

4.3装饰艺术运动

4.3.1装饰艺术运动的来源

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

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

4.3.2代表作品

“爵士摩登”风格。

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如克莱斯勒大厦等,:

纽约的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

好莱坞风格。

5.1美术革命

(1)照明技术的发明,给绘画的真实性带来冲击;而电影的发明和出现,尤为绘画引入了

时间的概念,即“四维”的概念

(2)机器工业的实现,给现代抽象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日常化的运动和几何形式的参照

(3)象征主义的玄学思想的影响

(4)音乐对绘画的渗透

5.2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来描绘客观世界。

未来主义否定传统的艺术规律,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并提出把机器和工业作为现代艺术的偶像和主题

风格派

杜斯博格

构成主义

马勒维奇

5.3现代主义的定义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

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

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

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虽不提倡为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

5.4设计形式包括: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中心,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讲究效率、科学性。

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立体主义影响。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特别是整体设计的考虑。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5.5德国工业同盟

官员穆特休斯、威尔德、政治家诺曼

5.5.2同盟目的、宣言

目的:

一定要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要求所有设计必须符合完全而纯粹的使用功能

宣言:

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5.5.3重要成员和作品

彼得·贝伦斯“透平厂房”大面积开窗

格罗皮乌斯法格斯鞋楦工厂

密斯

柯布西埃

5.6机器美学

5.6.1住房是居住的机器

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新精神馆

机器没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

5.6.2二十世纪新建筑的特点

①底层架空②屋顶花园③自由平面④自由立面⑤横向开窗

5.6.3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

他认为20

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

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

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

他说:

“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

”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

米斯?

凡德洛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少则多,单纯建筑,受贝伦斯影响很大,主张少则多甚至达到违反功能的地步,是国际主义产生的重要人物。

5.7现代主义新建筑的特点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意建筑使用时的方便,

2注意发挥新精神新结构的性能特点

3经济性,用最低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4反对旧传统5讲究建筑的使用

6废弃外观的附加装饰认为建筑美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6包豪斯

三个基本观点:

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6.4包豪斯的意义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形成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风格,对设计教育的贡献

贡献: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不足:

包豪斯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

形式主义的道路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几何形态使产品有冷漠感,缺少人情味。

6.5作品

巴塞罗那椅、维森霍夫椅:

密斯·凡德罗

华西里椅:

布劳耶

7.1.2赖特

有机建筑,草原风格

作品:

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帝国饭店

7.2.1盖茨

盖茨也是美国最早开业的职业设计师之一,他设计过煤气灶具(流线型),盖茨不是流线型的发明者,但却是流线型风格的重要人物。

设计秩序:

确定产品所需要的精确性能研究厂家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把设计计划控制在经费预算之内

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

对这一类型的产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

7.2.2罗维(流线型风格的积极倡导者)

罗维是第一代自由设计师中最负盛名的,他的第一个工业设计是1929年为吉斯特纳公司重新设计的速印机,1935年设计’可德斯波特“牌电冰箱,他还擅长运输工具的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了各种汽车、火车和轮船,此外可口可乐标志及饮料也是罗维20世纪30年代的成功之作,1940年罗维重新设计了“法玛尔”农用拖拉机,此外他还设计了微型按

钮电视机,邮件计价打戳机

7.2.3提革,德雷夫斯

德雷夫斯是与罗维、提革、盖茨同时代的人物,在第一代设计师中他与众不同,他不追求时髦的流线型,尽量避免风格上的夸张,1929年他开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最有影响的设计是他为贝尔设计的电话机,1935年他为胡佛吸尘器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型吸尘器。

提革是最早开业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他以美学形式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使他与柯达公司建立了终生业务关系

7.3美国的商业设计

7.3.1商业性设计的定义

把设计完全看做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涉及改姓不考虑产品的功能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刺激

(了解)商业性设计是20世纪40~50年代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

由于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职业起源于美国,它是20世纪20~30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因而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而美国也因此成为了该流派的的典型代表。

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商业性设计有时是以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设计就以一种未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机器及其产品,对电气化、高速交通等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唱颂歌,并发展了“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时代风格”。

随着经济的繁荣,战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消费的高潮,这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

最能体现商业性设计的是当时的汽车设计,不仅如此,它也影响到了工业设计的其他领域。

尽管其设计宗旨与现代主义的信条相背离的,但它在设计史中却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7.3.2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了解)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

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

而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高潮,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

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它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Van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

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

他以一系列图示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是空气动力学试验。

有些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

但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

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7.4商业性设计的核心

有计划的废止制7.4.1形式

功能型废止合意型废止质量型废止

7.4.2厄尔

他在五十年底啊把汽车前挡风玻璃改成弧形整形大玻璃——这种形式的玻璃迄今几乎为所有小汽车设计所采用

改变了对原来镀铬不见的使用方式,从只是在边线、轮框上的部分镀铬,变成了镀铬部件作为车标、饰线、灯具、反光镜等整个不见的使用,被称为镀铬件的雕塑花使用

最有影响力的创造是给小汽车装上尾鳍

7.5功能主义

7.5.1概念——优良设计,用户第一主义7.5.2代表人物

格罗披乌斯推荐诺伊斯为工业设计部第一任主任,继承者考夫曼和他都激励推崇“优良设计”,他们在推动将功能主义作为美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努力中,最重要和富有成效的手段是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设计竞赛。

一些美国设计师将包豪斯的理论和20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学相结合,创造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伊姆斯(他1946年设计了餐椅,还有安乐椅和垫脚凳)和埃罗.沙里宁(他设计了胎椅和郁金香椅)

7.6国际主义风格

7.6.1波普艺术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

波普一词源于英语的“Popular”,有大众化、通俗、流行之意。

它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

它受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众文化和20世纪60年代波普美术的影响,认为艺术不应仅供少数人享用,而应走向普通大众,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因此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线,打破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

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

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形式:

夸张、奇异、富于想像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

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现代青年的桀傲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波普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时装界有:

英国的玛丽·奎特所设计的迷你裙,在全世界风靡十几年;法国的古亥热的宇宙服,表现出最新科技观念而使当代人惊喜。

家具设计有:

科兰的廉价、鲜艳、奇异的家具,深受青少年欢迎;穆多什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图案的纤维板椅子和罗杰·丁的如玩具般的吹塑椅子,都极受欧洲消费者青睐。

在包装、书籍装帧、广告等平面设计上,也都出现了醒目的波普风格。

8工业设计战后的发展

8.1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瑞典(威廉盖茨、斯提格林博格)

造型非常简单纯朴,具有良好的功能,大批量生产的民主特色

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原则

也强调图案的装饰性、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

统一,那就是瑞典的现代主义。

丹麦

略晚于瑞典,设计兼有现代却同时为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设计的,手工艺美观和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化特色

不但典雅,同时非常轻巧,造价低廉。

适应性设计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芬兰(塔皮奥威卡拉、提莫萨帕涅娃、安提纽涅斯尼米)

1917年才真正独立,设计的发展较迟,对手工艺不那么重视,对于现代主义,大工业化生产方式,战后的“波普”风格反而更加没有保守的欢迎。

比较没有受到传统的过分束缚。

8.1.1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风格在造型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

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

在北欧,有机现代主义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在美国以沙里宁为代表,在意大利则以尼佐里著称。

以“有机”设计的代表作--20世纪50-60年代由沙里宁设计的“胎”椅及“郁金香”椅为例:

“胎”椅是1946年设计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压成型,覆以软性织物。

“郁金香”椅设计于1957年,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

由于圆足的特点,不会压坏地面。

这些形式是仔细考虑了生产技术和人体姿势才获得的,并不是故作离奇,它们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产物,并与某种新材料、新技术联系在一起。

正如沙里宁自己所说的,如果批量生产的家具要忠于工业时代的精神,它们“就决不能去追求离奇”。

8.1.2主要设计师及其作品20世纪50年代,一批战前就素负盛名的设计师,如汉宁森(PH吊灯)、克兰特、马姆斯登、阿尔托等仍走在设计的前列。

新标准:

产品设计要适合于它的目的性,适合于所有的材料,适应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功能等。

维纳:

丹麦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扶手椅—“椅”,中国椅,孔雀椅

雅各布森:

丹麦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人物,设计了“蚁”椅、“天鹅”椅、“蛋”椅

伊姆斯:

1946年设计了餐椅,还有安乐椅和垫脚凳

沙里宁:

胎椅和郁金香椅

8.2意大利设计主要设计成就

意大利设计的中心是米兰,战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人你们称作“现代文艺复兴”,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文化,它融汇于产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设计领域,总体来说意大利的设计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最著名的设计师是所特萨斯,他与1969年设计了办工桌系统和“情人节”打字机.。

意大利设计公司是由工业设计师乔治阿罗(他1980年设计过菲亚特“潘达”小汽车和麦奇摩托,此外还有“逻辑”缝纫机和尼康F3照相机)和工程师托凡尼共同创建的。

8.3联邦德国的设计主要设计成就

战后对联邦德国工业设计产生最大影响的机构是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

乌尔姆造

型学院与布劳恩股份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

布劳恩公司建立了公司产品设计的三个一般性法则即秩序的法则、和谐的法则和经济的法则,并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收音机,收音机唱机组合、电动剃须刀、台扇等。

除此之外,斯图加特设计中心也是一个重要的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