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商业计划书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779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ee商业计划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fee商业计划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fee商业计划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fee商业计划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fee商业计划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ee商业计划书1.docx

《fee商业计划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ee商业计划书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ee商业计划书1.docx

fee商业计划书1

 

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

商業計畫書

 

指導老師:

xxx

團隊成員:

xxx

 

汕頭大學商學院

二零一零年二月二日

目錄

1.項目概述3

2.專案背景3

3.企業概況4

3.1企業簡介4

3.2企業文化4

3.3企業規模4

3.4企業選址5

3.5合作夥伴5

4.運營計畫5

4.1主營業務範圍5

4.2業務實施規劃8

4.3企業結構9

4.4企業團隊10

5.可行性分析11

5.1目標戶市場分析11

5.2同業競爭者情況11

5.3政府的大力支持12

5.4自身優勢13

6.行銷戰略13

6.1行銷目標13

6.2目標客戶概況14

6.3市場細分及行銷管道14

6.4特殊行銷方式16

7.財務規劃16

7.1啟動資金16

7.2固定資產17

7.3收益和費用率17

7.4收入來源17

7.5投資回收期18

8.風險評估18

8.1市場風險18

8.2信用風險18

8.3退出風險19

9.價值評估19

9.1雙重指標19

9.2評估方法20

附錄21

1.部分相關政府檔21

2.調研數據21

3.調查問卷及統計資料一(目標客戶群體)22

4.調查問卷及統計資料二(企業家群體)24

5.財務報表25

1.項目概述

在當今中國受金融危機和產業調整影響,導致失業率提高和城鄉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一支由汕頭大學不同專業的7名本科生組成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根據他們自身的社會實踐經驗和牢固的專業知識,以及對農民工這個目標群體較為深入的瞭解,決心創辦“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

培訓內容主要以國際標準的SYB創業培訓課程體系等。

項目將於2010年12月正式在汕頭市運營,每年預計招收1200名學員,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降低成本,實現免費或低價格地為學員提供創業培訓。

在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達到社會效益最大化。

2.專案背景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城市發展迅速,大量農民離開農村,到鄉鎮或去其他城市打工謀生,他們為國家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卻處在城市邊緣地帶。

他們是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我國當代的特殊社會群體,人們稱之為“農民工”。

據統計,2008年末,中國農民工總數達2.3億。

失業農民工面臨無業無地,進退兩難的困境。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受金融危機和我國產業機構調整的影響,2008年末約有2300萬農民工失業。

失業讓農民工進退兩難。

許多失業返鄉的農民工在家鄉早已無地可耕或耕種技能退化。

留在城市的農民工的就業狀況也不容樂觀。

以汕頭市為例,農民工的平均工資為1100元/月,而汕頭城鎮居民消費約每人每月900元,市區商品房的平均房價是3698元/平方米。

因此,一個拿平均工資的農民工如要在市區買房紮根,其接近兩年的存儲才可以買一平方米的房子。

大規模失業對社會安定和發展造成威脅。

大量農民工的失業將必然拉大社會貧富差距,降低農民工群體的生活品質,甚至逼迫部分農民工走上犯罪道路。

加劇社會矛盾的同時,農民工下一代也將因為貧窮失去許多學習機會,在將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這會使整個農民工群體陷入惡性循環的境地。

面對嚴峻的農民工就業問題,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鼓勵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由此出現一些由政府部門主辦的創業培訓機構,但這些機構的培訓效果並不明顯。

以汕頭市為例,市屬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已開展創業培訓11期,一共培訓學員539人,其中僅有42個人走上創業路。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低效的運營模式和收效甚微是目前創業培訓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對於有近百萬勞動力的城市,創業培訓行業的潛力巨大,只是需要一種新的模式,來提升創業培訓機構的效益,讓更多適合創業的勞動力成功走上創業道路,並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的方式,解決大規模失業的社會現狀。

於是,創辦“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的構想產生並逐步成熟。

3.企業概況

3.1企業簡介

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FutureEntrepreneurTrainingCenter)是一家將於2010年12月於廣東省汕頭市成立的社會企業,其服務範圍包括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系列創業培訓教程,企業諮詢服務,網路資訊港,創業者俱樂部等。

它通過與政府,企業和大學等機構合作,低成本地整合社會資源,實現低價格地為農民工為主的弱勢群體提供創業培訓,在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3.2企業文化

Ø願景:

致力成為一間全國優秀的社會企業,構建創業平臺,傳播創業夢想。

Ø核心文化:

自強不息,感恩回饋。

Ø口號:

老闆經理哪有天生,創業培訓成就你我。

3.3企業規模

中心的初始規模按照政府的創辦培訓學校的標準,籌集100萬人民幣的企業註冊資金,租用占地面積約1400平方米的培訓場所,計畫每年招收學員約1200人,具備專業培訓資格教師8至14人,核心管理人員3至6人,並建設一支志願者教員團隊和一支學員自我管理團隊。

3.4企業選址

中心將選址定在汕頭市龍湖區龍湖村週邊,此地段地處汕頭市中心區域,並位於長江路與華山南路的交界處,有27、29、19路等7條公車線到達;作為城中村,地價租金相對便宜;大部分目標客戶也聚居于此。

3.5合作夥伴

汕頭市政府。

充分利用政府對於創業培訓的政策支持。

企業和企業家。

獲得企業和個人提供的資金捐獻和贊助,以及成功企業家以志願者學生以免費或較低價格為學員開設講座等。

非盈利性機構等。

獲得慈善資助,並開展多方面合作。

大中院校等教育機構。

邀請教師以免費或低價格的形式為學員授課。

4.運營計畫

4.1主營業務範圍

中心的課程設計是基於目標客戶對於創業培訓的實際需求,包括啟發創業意識,豐富學員的經營管理知識,交流創業經驗,教授與創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溝通技巧和自我推銷能力等。

培訓中心還重點推出創業專案申請服務,即對於課程培訓後學員所提供的優質創業構想,本中心將通過整合政府和企業等合作夥伴的資源來幫助學員實現,真正幫助學員從參加創業培訓到走上成功創業路。

中心的服務體系:

提供學員創業知識培訓——幫助學員創立自己的企業——為企業提供後續諮詢服務。

通過服務體系建立,讓學員感覺的與其他培訓機構的不同,從而增強學員對於本中心的信任,保證中心充足的客戶來源。

4.1.1基礎服務——創業知識培訓

GYB培訓:

“產生你的企業想法”(GenerateYourBusiness-GYB),這是創業培訓的前期階段。

主要針對創業想法不明確的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失業人群等。

通過系統的培訓培養其創業意識。

SYB培訓:

“創辦你的企業”(StartYourBusiness-SYB)針對完成第一階段課程的學生和已經有創業意識,創業經驗或創業基礎的群體。

除了SYB的配套教材,中心還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以及地域特點等安排學員進行溝通和團隊訓練。

例如演講、團隊遊戲、高品質溝通視頻教學等。

一方面培養他們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自信的心態,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習興趣中搭建人脈平臺。

課程完成後,教學員撰寫商業計畫書,通過評估可以獲得創業合格證。

經驗講座課程:

課程內容主要由汕頭本地企業家,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以講座的形式定期講授,可以是某方面的商業知識,分享成功或失敗經驗,分析當前商業環境等,目的為了豐富學員的知識面。

4.1.2實踐服務——創業專案實現

幫助學員開辦企業。

為了幫助農民工真正將創業知識轉化為創業實踐,本中心特別推出“項目實現計畫”,以幫助通過我們課程培訓的學員實現創業夢想。

“專案實現計畫”體系包括“創業能力評估——創業計畫撰寫——專案申請——專家考核——社會資源整合——創業夢想實現”,這一體系要求學員首先通過課程評估獲得國家頒發的創業合格證,然後向中心提供切實可行的商業計畫書,中心專家將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實地創業環境進行科學論證,通過中心專家科學論證的申請專案將獲得中心提供的一系列創業幫助:

一方面,中心幫助員工獲取政府提供的一系列政策優惠以及部分創業資金支援,另一方面,中心將利用政府資源以及自身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幫助學員解決貨品管道以及銷售等實際操作問題,此外,中心還可幫助學員解決如人才引進等其他問題,幫助成功實現創業夢想。

構建連鎖品牌系統。

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將打造“農民工創業單位”品牌,對所有學員開辦企業或店鋪進行專業認證,通過中心認證的店鋪或企業將獲得“農民工創業單位”稱號,獲得掛牌資格,使得農民工創辦企業不分行業區別而形成共同的“農民工創業單位”品牌效應。

本中心通過政府以及媒體宣傳等各種力量打造品牌影響力,構建粵東區域性的連鎖品牌系統,提高農民工創業單位的信譽,以幫助農民工企業更快的進入市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健康快速成長。

網路資訊港:

創業專案聚合部分。

建立網路平臺,將缺乏資金或者缺少合作夥伴的學員創業專案放到網站上,以此召集風險投資者或者是有興趣的合夥人。

彙集各行各業和類型的培訓師和學員,並與政府有合作,憑藉掌握的行業資訊,例如創業支援政策,招工資訊、行業新發展、需求預測等。

為企業和學員之間搭建資訊交流和溝通平臺,特別是與學成的學員創辦的企業之間,可以加深日後的合作。

4.1.3增值服務——創業發展補充

企業諮詢服務:

此服務的物件是學員開辦的店鋪或企業。

學員在後續經營中出現問題,可以尋求服務。

培訓中心將安排志願者與其交流,有必要時實地考察學員的小店,對其店鋪及周圍市場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其中部分企業也會被收錄到培訓案例中,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使該學員獲得一份專業的諮詢計畫,改善店鋪經營狀況;另一方面幫助其他學員獲得案例資料,增長知識。

創業者俱樂部:

除了提供資訊,培訓中心也成立創業者俱樂部,幫助學員拓展人脈,尋找潛在未來合作夥伴。

成功的學員可以通過此平臺分享經驗,同行業的學員則可以在一起交流做生意心得。

形式包括:

經驗分享會,老鄉會,行業聚會等,學員在輕鬆氛圍裏相互學習。

SYIB高級課程:

SYIB高級的課程“改善你的企業”(ImproveYourBusiness-IYB);“擴大你的企業”(ExpandYourBusiness-EYB)是目前汕頭市還沒有引進的。

本培訓機構根據具體情況引進後面的兩個高級的SYIB課程,為有一定基礎的,又想改善或擴大企業規模的企業家進行創業培訓。

汕頭中小型類型的企業有很多的,如果我們能夠率先開拓該市場,定能取的很好的效果。

4.2業務實施規劃

4.2.1主營業務

招生時間:

一年三期,每期開班週期為三個月;以2011年第一年規劃為例:

第一期:

2011年3月至5月末;第二期:

2011年7月至9月末;第三期: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末。

招生安排:

2010年9月開始在汕頭市開展招生宣傳活動,將每年2月、6月和10月,即每期課程結束之後,作為招生宣傳月。

每期招收大約350名學員,報名數量如果超過規定學位數,則通過面試形式,考核學員的素質條件,學習態度,創業項目品質,擇優錄取。

開班規模:

每期共開設17個班,每班安排20到25名學員。

課程時間:

主要集中在每天晚上及週末。

課程內容:

專職教師以GYB與SYB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志願者教師團隊講授創業經驗,市場環境分析和法律知識等,兩部分課程佔用學時約為2:

1,具體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培訓目標:

目前汕頭市政府直轄下的SYB培訓學校的學員最終獲得《創業培訓(SYB)合格證書》的比例約為33%。

而本創業培訓中心通過實施規範的企業化運作,在學生生源品質,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均有很大程度改善的情況下,學員獲得《創業培訓(SYB)合格證書》的比例預計將達到60%以上。

4.2.2其他業務

業務內容

開展時間

網路資訊港

2010年12月

創業者俱樂部

2011年6月

企業諮詢服務

2011年10月

4.3企業結構

Ø董事會:

主要由獨立董事和執行董事構成,獨立董事成員將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執行董事主要由公司核心管理成員擔任,董事會在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Ø顧問團:

由政府官員,企業家,律師及大學教師,社會各界成功人士等構成,主要監督公司經營的合法性及對公司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Ø總經理:

全面負責、主持集團公司的日常經營、行政和業務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運營內外部環境等。

Ø培訓部:

一名部門經理,5名學員志願者。

主要職責:

負責課程的規劃設定,根據人群的需求變化和環境變化研究制定相應的新課程;管理各項培訓課程的正常開展並負責開展各項增值服務。

Ø行銷部:

一名部門經理,10名學員志願者。

主要職責:

負責行銷策略、計畫、年度目標等重大事項的決策,負責學員教員的招募宣傳,為培訓業務的開展提供迅速、及時的特色行銷服務,為公司尋找合作夥伴,全面支持各業務的行銷工作。

Ø人事部:

一名部門經理,2名學員志願者。

主要職責:

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考核員工,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逐步樹立企業文化。

同時負責教員團隊和學員自我管理團隊的組織和安排。

Ø財務部:

一名部門經理,2名學員志願者。

主要職責:

負責負責中心的財務管理。

審核公司的經營支出,負責按期繳納公司各項應繳稅金,負責公司經營活動的會計核算,編制公司的財務預算,進行財務管理,建立健全公司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定期發佈年度的財務狀況。

4.4企業團隊

核心管理團隊:

本專案創業團隊由來自汕頭大學工商管理,會計學和新聞學等不同專業的7名本科生組成,有一定社會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成立之後,他們分別擔任公司總經理,培訓部經理,人事部經理,行銷部經理和財務部經理等主要職務,分管公司的各項事務。

學員自主管理團隊:

學員自主管理團隊是學員以志願者形式,隸屬人事部門管理。

學員在日常的學習之余,利用自身的技能優勢,協助管理培訓中心的部分工作及日常事務等。

學員通過志願者形式的參與實習鍛煉,有利於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和感恩回饋的精神,讓學員對培訓中心有更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對於本中心而言,則可以節約各項運營成本,並建立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

教員團隊:

教員團隊由專職教員和志願者教員構成,隸屬於培訓部門管理。

其中專職教員團隊主要負責培訓SYB等理論知識,備考職業資格認定考試等。

志願者教員團隊由大中院校的教師、成功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等組成,通過講座的形式開展創業環境分析,講授法律知識和分享成功創業經驗等。

5.可行性分析

幫助農民工群體的構想絕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景,而是一個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並得到政府大力的支援和擁有眾多自身優勢的社會公益項目。

以下將從市場需求,同業競爭者,政府政策以及自身優勢等四方面對創辦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5.1目標戶市場分析

在汕頭市,各類農民工總數約50萬,待轉移農村勞動力19萬,職業技工學校學生3.86萬,據調查資料一(附錄2),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汕頭市青壯年居民中約68%的人目前有創業的意願,53.7%表示希望得到創業方面的培訓。

人們的觀念正在逐漸轉變,許多人不再甘於打工一輩子,而是願意通過學習新知識和自主拼搏創業來改善生活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此,創業培訓目標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5.2同業競爭者情況

汕頭市政府直轄及其委託代理的的創業培訓機構目前有兩個——汕頭市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琪雅培訓中心,據我們調查,創業培訓均不是其主營業務,課程設置缺乏系統,課程內容局限於GYB和SYB課程體系,培訓效果不佳,同時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使得一部分想進一步深造和開創自己事業的農民工並不瞭解情況。

根據我們的調查資料一(附錄2),在以農民工為主體的青壯年居民中,有創業意願的人占68%,但在同一個總體中,有62%的人不瞭解政府的創業支持政策,66%的人不瞭解汕頭的創業培訓機構。

由於現有的競爭者工作不完善,本創業培訓機構在汕頭目前面臨的競爭將較小。

5.3政府的大力支持

5.3.1對創業的支持

建立創業孵化基地,提供一系列創業優惠政策。

有關通知(附錄1:

6)指出,各廣東省各地級市要在2012年前至少建立1個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基地內孵化企業要在2015年前達到5000戶,在創業孵化基地落戶的創業者將享受到廉價的基礎設施和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附錄1:

2)、小額貸款(附錄1:

1)等,孵化基地還要為有需要的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服務。

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政府大力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汕頭將2010年定為汕頭市“全民創業年”,全力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提高全民創業意識。

5.3.2對創業培訓機構的支持

對創業培訓機直接的資金補貼。

汕頭市政府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創業培訓機構,並按規定對創業培訓機構實行資金補貼。

創業培訓機構成功培訓一名學員將會獲得政府1020~1400元不等的補貼,且人數不設上限。

這筆資金將用於創業培訓機構的日常運營。

提供師資培訓。

廣東省人力資源中心與社會保障廳每年都會組織創業培訓師資培訓班,為創業培訓機構提供師資保障。

稅收減免及其他優政策。

對於創業培訓機構,減免稅收可達三年,同時還免除工商註冊費等十幾項費用。

5.4自身優勢

運用現代管理體制。

中心通過利用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理念,如實行董事會制度,職能化分工,學員自主管理,這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地運營。

同時,我們重視市場並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見附錄2.3),瞭解被服務者的需要,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服務內容,這是我們相對于現有的其他培訓機構的一大優勢。

強大的潛在師資團隊。

但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作為社會企業可以獲得一些低成本的師資支持。

根據社會調研資料二(附錄3),約67位的汕頭企業家願意以志願者的形式,為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做一次到多次不等的講座,內容可包括商業知識,個人經驗交流,企業案例和市場分析等方面。

同時,我們對汕頭大學教師進行抽樣郵件訪問,30人中有12人願意以志願者等形式加入到我們的師資隊伍中。

資金來源有保障。

根據調查資料二(附錄3),大約30位的企業家願意以個人或企業的形式為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捐獻1~10萬不等人民幣作為啟動基金,保守估計,我們可以獲得50萬左右的無償捐款。

以“感恩回饋”為主體的企業文化。

“感恩回饋”是中心的核心企業文化。

本培訓中心在培養學員時通過教學及實踐活動培訓學員“感恩奉獻”精神,並鼓勵學員日後成功創業後加入到志願者團隊中來,通過捐助或志願授課的形式,幫助更多的農民工走上創業道路,促進本創業培訓中心可以持續發展。

6.行銷戰略

6.1行銷目標

由於目前社會上良莠不齊的各類培訓機構,導致多數公眾對於培訓機構帶有不信任的態度。

通過調研和訪談,政府為主導的免費創業培訓機構宣傳做的不好,很多農民工並且不知道政府對於農民工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

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的行銷策略將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和樹立良好形象,讓公眾瞭解和認識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並獲得目標客戶的信任和支援。

6.2目標客戶概況

本創業培訓中心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具有創業意願,擁有一定創業資本金,但是缺乏創業經營知識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人群,它也包括少部分城市居民中有創業培訓需要的人群,如城市藍領或城市戶口勞動者等。

在汕頭,目標客戶群呈現如下基本情況:

數量:

汕頭農民工數量超過50萬(見注5),待轉移農村勞動力19萬,職業技術學校學生3.86萬

年齡:

主要分佈於17歲—45歲間。

收入情況:

平均工資水準為1100元人民幣/月。

地域分佈:

非廣東省的農民工的分佈具有聚集性,主要居住在城中村,如汕頭龍湖村、光華街道辦的農民工聚居區等。

本地農民工,則主要住在自己的村子或社區。

學歷水準:

絕大部份有初中學歷水準。

6.3市場細分及行銷管道

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的潛在目標客戶遍佈在社會的各個行業,通過對目標客戶群進行深入分析以後,可以細分為五個市場,並針對每個細分市場,培訓中心將選擇相應的行銷管道。

在城市務工並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

這部分目標客戶有一定的積蓄,有改變現狀的意願,對工作流程和行業有一定瞭解,掌握一些技術,創業可能性較大。

行銷管道:

在主要的城中村和工業區進行宣講會宣傳,講授真人成功案例;聯繫各地老鄉會,通過同鄉、工友進行口碑宣傳。

待轉移農村勞動力。

汕頭市共有約19萬待轉移農村勞動力,他們一方面迫切需要就業,另一方面擁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經過創業培訓之後,有可能在自己所在的小城鎮創辦自己的小商店等。

行銷管道:

電視海報廣告;政府層級機構進行宣傳,地級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區(縣)相關部門---街道辦---居(村)委會—群眾。

失業待業的農民工人員。

失業待業的農民工在城鎮居住過一段時間,已經適應城市的生活,比較可能產生好的創業專案,但這部分人群要重新在工廠找到工作較難,通過鼓勵他們參加創業培訓,成功走上創業道路的可能性很大,同時他們也比較容易接受創業培訓的理念。

行銷管道:

與汕頭市勞動保障局,汕頭市人力資源中心合作,或在粵東人才市場等進行宣傳。

接受過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的人員。

這部分目標客戶已經接受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懂得一些的技術,體驗過培訓帶來的好處,因此更容易信任和樂意接受創業培訓以完成系統的能力提升。

行銷管道:

與政府的技能培訓機構合作,將雙方的課程相互聯繫起來成型一個系統全面的培訓體系,共用客戶資源;通過政府已有的宣傳管道向已接受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宣傳。

其他目標客戶。

其他目標客戶包括城市居民,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希望改進經營狀況的店主和流動商販等。

目前汕頭市現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約3.86萬,他們接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學習了一些的技術,但缺乏綜合的商業思維的訓練,但技校學生年輕有朝氣,正處於人生起步階段,更加有動力和意願去學習創業知識,走上自主創業道路。

希望改進經營狀況的店主和流動商販擁有一定的資金和社會經驗,已經屬於創業人群,但小店規模不大,難於突破瓶頸,其中相當一部分希望改善經營狀況。

通過參加創業培訓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他們可以認識一些同行、老闆並與之交流經驗,擴展人脈。

行銷管道:

與職業技術學校合作,選擇推薦優秀的技校畢業生報名學習。

同時贊助技校裏的校學生會,或在學校派發相關宣傳資料。

針對希望改進經營狀況的店主和流動商販,則在各個大型批發供貨市場周圍集中宣傳,重點突出為他們制定提升計畫。

6.4特殊行銷方式

利用“農民工創業單位”品牌擴大影響力。

對每一個經過我們培訓成功擁有自己事業的學員,頒發我們統一製作的“農民工創業單位”錦旗,旨在建立品牌文化。

這一雙贏戰略一方面提高了學員企業的信譽,另一方面吸引了學員,也在無形中向社會宣傳了未來企業家培訓中心。

口碑宣傳。

通過培訓中心的學員,志願者團隊,與我們合作過的突出的各界人士,社會名流等成為我們宣傳的推動力,口口相傳。

創業新星。

將參與創業培訓並成功走上創業道路的學員實例的資料做成宣傳材料小冊子、紀錄片等,在目標客戶集聚區或在媒體上進行宣傳。

7.財務規劃

7.1啟動資金

啟動資金100萬元,充當註冊資金,主要用於固定資產的購買及首年的運營費用。

來源包括:

社會捐款25萬;社會借款20萬;社會融資25萬;自籌資金35萬,共計100萬元。

7.2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2010--2013年)(單位:

元)

項目

2010

2011

2012

2013

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原價

160,585

160,585

160,585

145,299

減:

累計折舊

(3,205)

(41,665)

(80,125)

(30,455)

固定資產合計

157,380

118,920

80,460

114,844

說明:

2010年11月購入固定資產總計160,585元。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